天氣晴朗的時候,當我們望向天空,總是一抹藍色映入眼中,和白雲搭配起來可以說是相當美麗了。不過,很多人通過網絡上各種月球的圖片,產生了一種疑問,就是為什麼在地球上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但月球上看到的卻是黑漆漆的?
主要是地球大氣層對太陽的散射作用,而月球的大氣層非常稀薄,面對陽光幾乎是不會發生散射的,所以才會出現在地球上看天空是藍色的,而月球看到的卻是黑色的。
我們知道,光如果在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那光線會向四周散開,形成散射現象,恰好地球的大氣層便屬於不均勻介質。而且,一般情況下,波長越短,光線越容易發生散射。
就這麼說吧,太陽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其中顏色構成,當太陽照射到大氣層時,陽光中的紅光和橙光等波長較長的光線,會直接照射到地面,不會發生散射,而像藍光、紫光等波長較短的,會被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如塵埃、水滴以及冰晶等阻礙,沒有辦法穿過大氣層,便在它們之間不斷的進行散射,這也就造成了我們在地球看到的是蔚藍色的天空。
而月球的外部環境,不足以讓太陽光產生散射作用,就連波長最短的紫光都很少有發生散射的,所以在月球呈現出的便是一片黑暗。
大家對於在地球上看天空和在月球上看,還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