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我剛來到學校,就差點和校長吵了起來。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學校有一位老教師,今年退休了,學校的全體老師為了給他送行,每人拿出100元買了禮物送給他。這位老教師為了表達謝意,在昨天下午請了我們吃飯。我們學校這學期新來了一位教師謝老師,這位謝老師和退休的那位老師是不認識的,所以就沒有把給老教師送行的事告訴謝老師,她也就沒有去送行,所以其他老師吃飯的事情也沒打算讓謝老師知道。
但是昨天下午在我們走出校門的時候,有一位年輕的教師喊了謝老師,讓謝老師一起去吃飯,那位謝老師因為要帶孩子也沒有去。到了地方的時候,主任問這位年輕的教師說你叫了謝老師了嗎?他說是。主任說謝老師沒有拿錢,你叫她去多不好啊!但是她現在知道我們都來吃飯了,心裡會怎麼想?會認為去我們吃飯故意不喊她,留她一個人在學校,所以你不應該喊他。這位年輕的教師說我也是出於禮貌喊了她,我並不知道她沒拿錢。
今天一大早來到學校,我剛進校園就看到幾位老師在討論這件事情。昨天晚上我們走了以後謝老師就回家去了,為什麼在我們走了之後天快黑了她才走呢?大家都猜是昨晚我們去吃飯,沒喊她去,她肯定生氣了。我也接過他們的話說謝老師生氣一定的,擱誰都會生氣,這是看不起人。
校長有點不高興了:又不是什麼大事,她怎麼會生氣?我給校長辯論:矛盾往往是從那些小事開始產生,所以不要認為這是小事。校長來了一句:她怪也不應該怪我們應該怪退休的盧教師。我有點納悶:怎麼怪盧教師,他們連認識就不認識,也怪不上人家呀!校長又說:其實她也不應該怪我們,我們沒喊她去,讓她省了100塊錢,她還應該感謝哩。我接了一句:如果人都像你想的那樣,也就不會發生什麼事情了,問題是謝老師不知道我們是給盧老師送行吃的飯,這件事如果提前向她說明白,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誤會了,我們操作上有些欠妥。校長聽了這句話好像更加生氣,訓斥我:你這個人,不知道不刷那麼多碗就不會摔壞那麼多碗嗎?提前說不就是給人家要錢嗎?我也有點氣,我說:誰說摔壞碗的一定是刷碗的?吃飯的沒有摔碗的嗎?早給她實話實說,也不至於產生這樣的誤解。
我到現在也想不通,俗話說:話不說不明,燈不撥不亮,我們早點給她說清楚有什麼不好?提前說怎麼會是給人家要錢?有些話該早說就不能晚說,早說就比晚說強,等產生誤會了再去解釋說明,恐怕產生隔閡也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