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2020年9月,由中冶天工承建的天津茱莉亞學院如期完成。項目建成後,天津茱莉亞學院更是成為市民的打卡聖地,觀光旅客絡繹不絕,成為了天津打卡新坐標。位於海河之畔的天津茱莉亞「音樂殿堂」已在橙黃橘綠的時節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赫然屹立在世人面前。
天津茱莉亞學院坐落于于家堡金融區,西臨海河、東鄰高鐵于家堡站,由美國迪樂公司和中國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根據總體設計,學院設音樂廳、演奏廳、排演廳及黑盒劇場四個單體建築,均為不規則多面體外形。單體之間經公共大廳及折線形五條大跨度連廊聯結而成,連廊上下兩層,用於辦公及教學。底層通透的「茱莉亞幻想」公共大廳為開放式共享空間,全開放式的設計理念和周圍的城市公園、海河景觀融為一體,暢遊在海河的遊船能夠清晰的看到這座大氣、唯美的地標建築,走近欣賞這座建築也可以感受到她的獨特幾何之美和深厚文化內涵。
天津茱莉亞學院是茱莉亞學院在美國本土之外的首家分院,是中美之間文化藝術交流的有力見證,也即將成為天津、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的文化樞紐。整個項目佔地1852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4496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23185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21780平方米。為了讓茱莉亞學院的設計構想走出概念,中冶天工集團在複雜結構拼裝焊接、廳堂類隔振降噪、精密樂器房間恆溫恆溼等諸多方面深入實踐探索,大膽創新突破,從夢想變成現實付出了艱苦的努力,成就了如今屹立於海河之畔的「工藝品」。
「項目的音樂屬性和前衛新穎的設計為施工增加了巨大的難度,在噪聲控制、隔震、溫度、溼度等方面十分嚴格。」中冶天工集團天津茱莉亞學院項目經理謝自力介紹,與一般民用建築不同,茱莉亞學院要求建築藝術與聲學技術緊密結合。該建築的關鍵是解決音質問題,聲學設計將具體到功能布局、空間形式、裝修構造及細部節點處理等各個方面,學院內的每一寸界面都擔負著藝術與聲學的雙重功能。更關鍵的是,該建築必須滿足噪聲控制和隔震要求。如此高的要求尚屬國內首例。音樂器材對溼度敏感,選擇空調系統還必須達到溫溼度獨立控制的目標。中冶天工集團盡遣能工巧匠,在施工過程中攻克了眾多技術難關,為我國建築聲學領域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項目距擬建地鐵線距離不足10米,周邊還有海河及地下交通系統,建築室內噪聲限值要求小於等於NC15,因此我們對演奏廳和音樂廳採用了『房中房』的結構。」項目總工袁春雷告訴記者,「這種結構就像隔熱保溫杯和套娃一樣,裡面的廳堂單元與基礎振源隔離,裡外兩層之間採用彈簧隔振器,跨越房中房架構縫隙的所有簡直管道採用柔性連接。建築裝飾中採取核中核形式,對於建築內部的大型設備如水泵機房等也會採用隔振減震措施。」
據袁春雷介紹,「針對不同空間溫溼度要求,我們在空調末端採取了六種空氣調節方式,如音樂廳、演奏廳內空間大、人員多、舒適性和噪聲控制標準要求較高的區域採取全空氣地下送風系統,從地面送風,牆面及天花板迴風;連廊教室溫溼度控制及聲學要求較高的區域採取冷梁/輻射板+獨立新風空調系統,轉輪除溼控制溼度等等。這樣不但解決各類廳堂和連廊教室內樂器對溫溼度的苛刻要求,又能滿足各區域對於噪聲的控制,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人體驗到完美的硬體條件。」
茱莉亞學院唯美的幾何線條、獨特的結構外形,很難想像她與鋼鐵的關係。事實上,她的內在是鋼結構框架支撐體系,由四座單體和五條連廊組成。「針對項目鋼結構大跨度、大懸挑、構造複雜的特點,項目多次進行探討研究,對安裝方案優化與反覆論證,形成一整套施工技術措施與控制要點,保證了鋼結安裝的進度與質量要求。」項目鋼結構負責人付長波告訴記者。
快和小夥伴一起去打卡吧~
原標題:《這個擁有獨特幾何之美的建築,成為天津打卡新坐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