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發行的郵票上紀錄著人類幾乎所有的重大成就。飛行技術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進程,這在郵票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在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有這樣一個著名的故事:建築師代達羅斯和他的兒子伊卡洛斯為逃脫未諾斯國王的囚禁,用蠟和羽毛為自己製造了翅膀,逃了出來。但後來兒子忘記了父親的警告,飛得離熾熱的太陽太近,結果蠟翼熔化使伊卡洛斯墜入大海。希臘、匈牙利和許多國家都發行過有關這個神話的郵票。儘管中外史料記載的飛行多是些傳說,但人們探索天空的腳步卻從未停止,經過千百年不懈的努力,人類最終實現了飛行的理想。
氣球飛行
氣球是人類探索天空奧秘的重要一步。探索氣球飛行最有成就的人要數法國人蒙哥爾菲耶兄弟和羅齊埃。1783年6月4日,蒙哥爾菲耶兄弟的第一個熱氣球成功上天,同年11月21日,他們的第三隻氣球帶著化學教授羅齊埃升空,實現了人類多年夢寐以求的升空壯舉。不幸的是,1785年,羅齊埃在一次乘氣球橫越英吉利海峽的飛行中失事喪生。1936年法國發行了紀念羅齊埃第一次乘氣球上天的郵票。
近代,人們多把氣球用於氣象事業。1932年比利時發行過紀念皮卡德同溫層氣球的郵票,皮卡德於1931年和1932年飛過兩次,第二次達到創紀錄的16000米高度。但該紀錄保持時間不長,1933年,三位蘇聯人乘氣球達到近19000米高度。前蘇聯在1934年發行了6枚郵票紀念三位英雄。中國1958年發行的T24氣象郵票和1978年發行的T24氣象郵票中都有探空氣球的身影。
飛艇郵票
人類對飛行的嚮往沒有因氣球升空而停止。氣球除上升和下降外,無法操縱,只能隨風飄蕩,所以自19世紀以來,許多人提出解決氣球操縱問題的設想。在眾多探索飛艇的先驅中,德國人齊伯林是成就最大的一個。他的第一艘飛艇LZ-1於1900年首次試飛,1908年他創辦了齊伯林飛艇公司,到1918年共製造了113艘飛艇,這些飛艇在後來的民航運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德國1928年率先發行印有齊伯林D-LZ127號飛艇的郵票,1930年、1931年和1933年又在上述郵票上加印文字,分別紀念該艇到南美、北極上空和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的航行。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發行過印有D-LZ127齊伯林飛艇的郵票。美國1930年發行過3枚紀念齊伯林飛艇的郵票,面值分別為65美分、1.3美元和2.6美元,1967這套郵票賣到550美元,近年的價格是3240美元。
其他國家也有紀念飛艇的郵票,如前蘇聯1930年和1931年發行過齊伯林飛艇郵票,1934年發行過紀念國產「真理號」、「伏羅希洛夫號」和「列寧號」飛艇的郵票。
飛機郵票的幾個「第一」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許多航空先驅熱衷於飛機的探索,最有代表性的要數美國萊特兄弟。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第一架有動力可操縱飛機在北卡羅來納州奇蒂霍克上天,雖然只飛了12秒、36.5米,但那次飛行是有重要意義的,他開創了人類徵服天空的歷史。美國1928年發行過印有萊特飛機的郵票,1949年、1978年又兩次發行紀念萊特的郵票。據不完全統計,約有50個國家發行過以萊特兄弟第一次上天的「飛行者1號」飛機為圖案的郵票。
自飛機發明以來,飛機便很快和郵政運輸聯姻,產生了多個「第一」。飛機第一次用於郵政運輸是1911年2月在印度,那次用「薩莫」雙翼機空運的6500封信件上專門印有「第一次空中郵政,值1911年阿拉哈巴德萬國郵政聯盟博覽會之際」的字樣。
第一個把飛機搬上郵票的國家是美國,1912年12月16日美國發行的包裹郵票,面值20分,圖案是一架美特B型飛機。1918年美國又發行了3枚用於普通信件的飛機圖案郵票,飛機是冠蒂斯公司JN-4「詹尼」雙翼機,面值分別為6、16、24美分。
有史以來第一次發行航空郵票的是德國巴伐利亞航空俱樂部,1912年其發行的地方郵票,寄信人只要貼上普通郵資再加上這種航空郵票就可以通過航空俱樂部的設施寄遞航空郵件。第一個發行正式航空郵票的國家是義大利。1917年5月20日,義大利政府把一種郵票加蓋成航空郵票,用於都靈-羅馬航線和那不勒斯-巴勒莫航線。
中國飛機郵票發展史
從1921年至1949年,中國發行過10多套、上百枚帶飛機圖案的郵票,其中有的是專門用於航空信函的航空郵票,有的是只帶飛機圖案的郵票。
1921年,第一次登上郵票的飛機是美國寇蒂斯公司 JN-4「詹尼」雙翼機,圖案為該機在長城上飛翔,郵票全套5枚,面值從15分到90分,1929年再版過一次。1932年又發行過1套航空郵票,全套10枚,圖案相同,為德國容克公司F13型運輸機在長城上空飛行。1946年,從上述10枚郵票中選出5枚,加字改值(如15分改值53元,5元改值200元)。這個時期的航空郵票反映了兩個特點:一是圖案單調、重複,且全部選用外國飛機,除上述飛機外,還包括美制DC-4等機型;二是多次改值後繼續使用,如1949年曾將原面值20元改為500萬元,面值增幅巨大,這是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通貨膨脹的真實寫照。
新中國成立後,發行過多套帶有飛機圖案的郵票。1951年發行的專用的航空郵票圖案為伊爾-18在北京天壇上空飛行。除此之外,多半是帶飛機圖案的紀念郵票了,如1952年發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25周年》紀念郵票中有空軍一枚,圖案為飛行員、飛行中的伊爾-4轟炸機、米格-15殲擊機。在反映機場建設的郵票上有伊爾-14、圖-154、伊爾-18等機型。在反映經濟建設成就的郵票上有進行噴灑作業的安-2飛機。
1996年,為紀念新中國航空工業誕生45周年,郵電部於4月17日發行了一套印有新中國自行研製的飛機的郵票,包括瀋陽飛機製造公司的殲-8Ⅱ高空高速殲擊機、南昌飛機製造公司製造的強-5單座雙發超音速強擊機、西安飛機製造公司製造的運七-100中短程支線客機和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的運十二輕型多用途飛機。
香港在1941年、1949年、1984年、1986年和1998年發行過航空題材郵票。其中1984年3月7日發行的一套4枚郵票,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香港不同時期的航空發展面貌,其面值和圖案分別為:4角,啟德機場上停放德一架DH86飛機,1936年英國帝國航空公司最早使用該機開闢檳榔嶼-香港國際航線;1港元,美國泛美航空公司S-42B(「香港飛剪號」)水上飛機,用於舊金山-馬尼拉跨太平洋航線,後延伸至香港;1.3港元,國泰航空公司波音747在啟德機場著陸;5港元,1891年外籍人士鮑德溫在香港跑馬地首次乘氣球升空。
香港新國際機場於1998年7月6日正式啟用,香港郵政發行有一套6枚紀念郵票,圖案分別為:1.3港元,客運大樓的2500米自動人行道;1.6港元,旅客捷運系統;2.5港元,青馬大橋及機場鐵路;2.6港元,客運大樓及新空郵中心;3.1港元,客運大樓飛機閘門外貌;5港元,客運大樓登機層。
澳門發行的郵票中也記載了澳門航空的歷史。過去,澳門沒有大型國際機場,航空運輸只能使用水上飛機。1989年10月9日,澳門發行一套4枚水上飛機郵票及小型張1枚,它是澳門傳統交通工具系列郵票之一。4枚郵票圖案分別為:50分,義大利制P-136L型4-5座巡邏、搜索救援飛機;70分,美制M130水上飛機;2.8澳門元,費爾雷ⅢD水上飛機和4澳門元,霍克公司「魚鷹」水上飛機。
澳門回歸祖國前夕,澳門郵電司發行一套葡萄牙-澳門首航75周年紀念郵票及小型張,紀念1922-1924年葡萄牙航空先驅駕駛DH9型和布雷蓋16-BN2飛機從裡斯本出發,經停20多座城市抵達澳門。
1949年之後,中國臺灣地區也發行了十多套涉及航空題材的郵票,有以DC-6,康維爾880,波音727、737、747等飛機為圖案的專用航空郵票,也有為數眾多的紀念郵票,如1961年發行的民用航空40周年紀念郵票以康維爾880和早期雙翼機為主圖,1978年發行的桃園機場落成紀念郵票以塔臺上空的波音747主圖,1980年中正國際機場紀念郵票主圖為中華航空公司的波音747,1990年「飛虎隊」來華50周年紀念郵票主圖為P-40B戰鬥機和機組人員。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大飛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