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所有必背古詩詞

2021-02-07 部編本中學語文課

 

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譯文:

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吹口哨。

深林中沒有人與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來相照。

注釋:

⑴此詩選自《王右丞集箋注》為《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竹裡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左右無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來相照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

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釋

①洛城:今河南洛陽。

②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③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聲:聲音。

④春風:指春天的風,比喻恩澤,融和的氣氛等引申涵義

⑤聞:聽;聽見。

⑥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云:『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⑦故園:指故鄉,家鄉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

東望家鄉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溼雙袖還不斷流淌。

在馬上與你相遇但無紙筆,請告訴家人說我平安無恙。(與你相遇 一譯:熟人)

 

注釋

(1)選自《岑參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長安的使者。

(2)唐代詩人。曾任嘉州(現在四川樂山)刺史。

(3)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

(5)龍鍾:涕淚淋漓的樣子,這裡是沾溼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鍾。」

(6)憑:託,煩,請。

(7)傳語:捎口信

 

晚春

唐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紛紛爭奇鬥豔。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注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不久歸:將結束。

楊花:指柳絮

榆莢:亦稱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花呈白色,隨風飄落。

才思:才華和能力。

解(jie):知道。

 

登幽州臺歌

唐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譯文】

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注釋】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

(2)前:過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聖君。

(3)後:未來。來者:後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4)念:想到。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

(5)愴(chuàng)然:悲傷悽惻的樣子。涕:古時指眼淚。

陳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其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子昂與司馬承禎、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望嶽》(東嶽泰山)

岱(dài)宗夫(fú)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

決眥(zì)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翻譯: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看不盡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嶽的奇異景象全都賦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層層雲升騰,跳蕩心胸,飛鳥歸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那時眺望,四周重重山巒定會看起來顯得渺小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釋 

  1、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

2、鍾:賦予、集中。

3、決:裂開。

4、凌:躍上。 

譯文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 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 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 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 

賞析  

杜甫「望嶽」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讚嘆東 嶽,謳歌造化。

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 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 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 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作者介紹】  

  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全文翻譯】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  

  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  

  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考試範圍】  

  這首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相似。前者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雲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後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1、王安石《登飛來峰》中富於哲理,借情抒景,表達自己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的詩句是: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遊山西村》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譯文:

  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餚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臨近,布衣素冠,簡樸的古風依舊保存。   

  從今日起,如果允許乘著月光閒遊,我這白髮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拐杖,敲開柴門。

知識點:愛國詩人陸遊在政治鬥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始終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陸遊由於支持張俊北伐失敗被罷官還鄉。居山陰(今紹興)鏡湖之三山村。這道詩作於次年春。詩中生動地描寫了農村淳樸的習俗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表現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愛之情。  

理解詩的意境:  

1、「莫笑農家臘灑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農家熱情、淳樸、熱情好客,以豐饌款待客人的情況。「足雞豚」,形容菜餚很豐盛。「足」,「足夠」。「豚」,小豬,這裡泛指豬。

2、「山重水複疑無踟,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聯描繪了山水複雜的美麗風光,表現了遊者的驚喜和豪興。這兩句寫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實感受。重重疊疊的山嶺,彎彎曲曲的流水,遠遠望去好象前面已經無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爛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現了一帶村莊。兩句後來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境。它給人以堅持不懈的啟示,引導人們從一個狹小的圈子奔向一個開闊、明朗、優美的嶄新天地,所以被人們傳誦不衰。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前一聯寫村外風光,這一聯轉為寫村中所見所聞。春社日將臨,農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豐年,擊鼓弄簫、載歌載舞,熱鬧異常;農家的穿載簡潔樸素,還保留著古代的風俗習尚。這二句勾勒出一幅純真明快的農村風俗畫。  

4、「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意思是說,從今以後,假如你們允許我在空閒的時候趁著晚上的月色前來訪問的話,那麼,我會隨時在夜間拄著杖叩啟你們的家門的。這裡,不僅說明了陸遊與當地農民相處得多麼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詩人對山西村和山西農民無限喜愛的真摯情感。

注釋: 

  1、寫農家樸實好客的句子: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拓展:《桃花源記》熱情好客的句子: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3、拓展:孟浩然《過故人莊》熱情好客的句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4、描繪南宋農村風俗畫的句子: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5、陸遊的《遊山西村》:歷經山重水複讓人懷疑無路可走,卻又意外地呈現出光明前景(或:表現感到困惑時,突然見到希望)可引用本詩中的詩句;不僅反映詩人對前途所抱希望,也說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性詩句。既寫景又含議論哲理的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是這首詩的詩眼,富有哲理。

 

己亥雜詩(其五)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翻譯:浩蕩的風吹動著新的季節,吹動著我無邊的離愁——因為屬於我的時間,已即將夕陽西下。我吟著詩句,馳向東方,終於見到了不可逾越的天涯。唉!我的生命將象這一片片落紅凋零而去——但它們並非無情地離棄這個世界,而是為了溶入泥土,催生另一輪的綻放。

【注釋】

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

 吟鞭:即馬鞭;作者在途中,一邊策馬行進,一邊吟詩,故

言。

 東指:出城門向東;

 天涯:原意是天邊,此指遙遠的地方。

 落紅:落花,作者自況。龔自珍因被迫辭官回鄉,故自比為

落花。後一「花」字,當指一代新人。

 【詩意】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

 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

 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作者資料: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近代改良主義的先驅者。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

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還猶自高唱《玉樹後庭花》。

注釋

  選自《樊川詩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現在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秦淮,河名,發源於江蘇溧水東北,經南京流入長江。

商女:歌女。

後庭花:是《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後主所作,後世多稱之為亡國之音。

⑴秦淮:即秦淮河,發源於江蘇句容大茅山與溧水東廬山兩山間,經南京流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歷代均為繁華的遊賞之地。 

⑵煙:煙霧。

 ⑶泊:停泊。 

⑷商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 

⑸後庭花: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世把此曲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 

 

賈生

唐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翻譯】

漢文帝為了求賢曾在未央宮前的正室裡召見被逐之臣,

論那賈誼的才華和格調確實是十分脫俗超群。

可惜的是雖然談到三更半夜,

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

因為他問的並不是天下百姓,而是鬼神。

【注釋】

①賈生:賈誼,西漢著名的政論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鬱不得志。

②宣室:漢未央宮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貶之臣。賈誼被貶後,漢文帝曾將他召還,問事於宣室。

③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

④才調:才氣。

⑤可憐:可惜,可嘆。蒼生:百姓。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文帝接見賈誼,「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

⑥虛:空自,徒然。

⑦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

賞析

這是一首託古諷時,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詩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卻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詩寓慨於諷,諷刺效果頗好。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南宋 楊萬裡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注釋①選自誠齋集。楊萬裡(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水現在江西吉水人。宋代人。此詩是紹熙三年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區。
  ②賺得:騙得。

譯文  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
  這句話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
  當你進入到萬重山的圈子裡以後,
  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馬上將你阻攔。

解說  莫說從嶺上下來就不難,在下山之前常常讓那些行人空歡喜一場。走入到崇山峻岭之中,你才從一重山裡出來,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攔住了。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賞析  詩的前半部為議論,後半部為描摹,二者構成先果後因的內在聯繫,均滲透著詩人濃鬱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正是通過這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作鬥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本詩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後的失落神態。「放」、「攔」等詞語的運用,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約客

南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注釋①約客:約請客人來相會。
  ②黃梅時節:農曆四、五月間,江南梅子黃了,熟了,大都是陰雨連連的時候,成為「梅雨季節」,所以稱江南雨季為「黃梅時節」。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
  ③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處處都在下雨。
  ④處處蛙:到處是青蛙。
  ⑤有約:即邀約友人。
  ⑥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燈花:燈芯燃盡結成的花狀物。
  約客選自《清苑齋集》(《南宋群賢小集》本)。

趙師秀(1170~1219年)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

譯文  黃梅時節一個梅雨綿綿的夜晚,鄉村的青草池塘中傳來陣陣蛙鳴。這時已經是半夜了,朋友卻沒有如約到來,無聊地敲著棋子,燈灰震落在棋盤上。

賞析  首句「黃梅時節家家雨」,交待了當時的環境。黃梅時節乃是立夏後數日梅子由青轉黃之時,江南多雨,俗稱黃梅天。其時細雨綿綿,正所謂「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對於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至於雨敲在鱗鱗千瓣的瓦上,由遠而近,輕輕重重輕輕,夾著一股股的細流沿瓦槽與屋簷潺潺洩下,各種敲擊音與滑音密織成網」,仿佛「誰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輪」,心情異常恬靜安祥。
  「青草池塘處處蛙」這句,人的注意力從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遠遠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聲,正是這處處蛙聲,烘託出了當時周遭的清靜,試想,如非心如止水,神遊物外,而是焦灼煩躁,何以知微渺「蟲聲」今夜「新透綠窗紗」?
  再看第三句「有約不來過夜半」。我猜想,書中之所以得出「焦灼」結論,多半便依了這句。朋友過了夜半還不來,倘是你我,當然不免焦灼。但這是趙師秀,是「永嘉四靈」之一,人稱「鬼才」的趙師秀。趙師秀,字紫芝,又字靈秀,光宗紹熙元年進士,曾任上元縣主薄,筠州推官。他雖寄身仕宦,但失意消沉,常與僧道同遊山水之間,嚮往恬靜淡泊的生活,甚至還想與陶淵明一樣「歸尋故園」(《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韻得尊字,就送朱幾仲》)。他死後,江湖派巨子戴復古作《哭趙紫芝》,說他是「東晉時人物」。當不致於「有約不來過夜半」便焦灼不安吧?
  最後一句「閒敲棋子落燈花」。我不知道前人是怎麼理解「閒」字的。我是這樣想,「閒敲」之「閒」,應當仿佛我們偶憑小几,百無聊賴,適見案頭筆墨,於是順手拿過,隨隨便便,漫不經心,信筆塗去,一如陸遊「矮紙斜行閒作草」之意趣。趙師秀也便這樣坐於燈前,遙等客人不至,百無聊賴,適見局中棋子,於是順手拈起,隨隨便便,漫不經心,信手敲去,何來焦灼之感?


關注小編,給您好看,在公眾號回復相對應數字獲取內容。

1.中考試題  2.作文視頻教學 3.書法教學視頻

4.七年級教學資料  5.名師優質課視頻

6.八年級教學資料  7.語文課本朗誦音頻

8.九年級教學資料  9.初中名著閱讀電子書

相關焦點

  • 讀詩成曲,傳唱經典|《經典詠流傳·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重磅上市
    為此,我們與上海鍾書閣合作,隆重推出了《經典詠流傳·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經典詠流傳·中學生必背古詩詞》,不僅精編了節目經典傳唱人演繹過的古詩詞,還收全了「統編版」小學/中學語文教材全部詩詞,按照年級順序排列,易於學生查看及背誦。這套書不僅具有音樂性與流行性,更是中小學生實用的輔助讀物。
  • 寒假預習:三年級語文下冊,必背歇後語彙總,全了
    下面是於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歇後語彙總,這些歇後語在考試當中常出現,建議孩子們背一背,為三年級語文下冊的學習打好基礎。寒假預習:三年級語文下冊,必背歇後語彙總,全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對牛彈琴——白費勁老虎屁股——摸不得兔子尾巴——長不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 最新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全冊)
    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如果需要下載的最新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全冊),歡迎大家進入小程序下載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文字版)[精] 1 鄧稼先 課件+素材+教案+作業課件+課後習題[精] 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課件+教案+素材[精] 3 回憶魯迅先生 課件(20張PPT)+教案[精] 4
  • 初中語文:7-9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彙總,收藏列印,考試不丟分!
    初中語文:7-9年級上冊必背古詩詞彙總,收藏列印,考試不丟分!眾所周知,語文學科的知識不同於其他學科,方法性那麼強,學會公式即可套用,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就拿古詩詞來講,作為語文考試的重點考察題目,雖然每次考試都有,但是學生的得分情況並不理想。而且隨著教育的改革,在新版部編教材中新增了大量的古詩詞內容,在以後的考試中,對古詩詞的考察力度會更大,不僅僅是要求同學們背誦並默寫,更重要的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對表現手法的分析與品鑑。所以,每個同學都應該重視古詩詞的學習,並且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去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
  • 仁愛版 | 七年級下冊Unit 7 Topic 3重點知識梳理
    仁愛版·七年級下·學習資源: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1 單詞錄音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1 電子課本+課文動畫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1重點知識點梳理
  • 七年級下冊地理:各章節知識點匯總!全是常考重點,務必背熟掌握
    七年級下冊地理:各章節知識點匯總!全是常考重點,務必背熟掌握地理是進入初中過後,同學們會學習到的一門科目,但是從分值佔比來看,這門學科會常常被忽視,不少同學甚至認為花時間學習地理,還不如將時間用在語數外這些主科上面,因此不少同學的初中地理成績不是很理想。
  •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全是考點,現在正合適,建議收藏列印
    地理是一門以背為主的課程。要想學好地理,就要用恆心和毅力將課本上的重要知識點和一些重要的圖好好背在腦子中,經常翻翻書看看,並且有意識地往腦子裡記。其次,在地理考試中,往往會考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題。所以,我認為買一本好的資料書(譬如全解)非常有必要,我們可以將資料書內的重點記在腦子中。
  • 部編人教版英語初中七年級下冊Unit1-12單詞課文朗讀音頻匯總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2單詞朗讀音頻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2課文朗讀音頻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3 單詞朗讀音頻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3課文朗讀音頻4 Don’t eat in class.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單詞錶帶音標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單詞錶帶音標:Unit1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匯總,列印熟記,備考期末
    平時所學的知識點都是按照章節安排的,內容比較零散,記憶起來也不是很方便,因此本節小隴將七年級地理下冊的章節內容全部整理出來,是結合課本整理的重點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在複習時能更好地把握重點內容,提高複習效率,所以這份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匯總,你一定要列印一份熟記,全力複習,備考期末考試。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必背內容(古詩、課文、日積月累),寒假在家給孩子背一背!
    2021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必背內容
  • 四大名著常考知識點總結,初中生必背!
    2020「新冠疫情」作文題目近百個,範文+標題+時評彙編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第1-5課微課+知識點+同步練習八年級語文(上)第1-5課微課+知識點+同步練習九年級語文(上)第1-6課微課+知識點+同步練習七上語文(6-10課匯總)及 11課《論語》十二章 微課+知識點+同步練習八上語文(6-10課匯總
  • |古詩詞|三年級|清華大學|文言文|孩子|...
    原來,她的孩子讀小學,語文成績特別不好,尤其是課本裡越來越多的古詩詞、文言文,讓她十分頭疼。她輔導作業嘔心瀝血,把半輩子學到的都用上了,自己都快崩潰了,孩子卻依然學不好。今年疫情後,不少機構都開設了線上輔導課程,她也花了很多錢給孩子報輔導班,效果卻差強人意,學習沒有方法,只會死記硬背。
  • 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觀滄海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陳太丘與友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陳太丘與友期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 七年級下冊地理:各章精華知識點,家有小同學提前搞定這些很重要
    七年級下冊地理:各章精華知識點,家有小同學提前搞定這些很重要七年級地理學習,難點在前兩章,地球的運動、經緯網、地圖等較難理解,但這些都是以後學習地理的基礎和工具,要理解掌握。接下來,老師就將整理好的七年級下冊地理:各章精華知識點,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七年級地理。【本文篇幅有限,獲取完整word版請看文末】文中資料「完整版」如何獲取呢?
  • 七年級英語常用常考知識點匯總,列印一份早上背,英語考試不用愁
    七年級英語常用常考知識點匯總,列印一份早上背,英語考試不用愁我們都知道,英語是升學考試中的必考學科,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高考,英語都是一門必考學科,而且分值還不小。同學們從小學三年級甚至是一年級就開始接觸和學習英語學科了,可是直到初中,才開始系統地接觸和學習英語這門學科。很多家長都在問如何學好初中英語,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同學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學習方法,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我們英語學習的利器,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我們的學習成績更加優秀,而且也會讓我們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 新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下冊必背古詩文完整版,為孩子收藏!(附音頻)
    《題臨安邸》(必背)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觀書有感·其二宋·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五年級語文下《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必背)宋·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 七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合集(共三套),周末每天練一套!
    七年級下冊數學:期末測試卷合集(共三套),周末每天練一套!七年級下半學期的期末考試臨近,新課也快要結束,為了使同學們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小編老師建議七年級的小同學們要提前做好複習備考工作,這樣才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 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孫權勸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孫權勸學,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孫權勸學   節選自《資治通鑑》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 八年級下冊英語知識點:重點短語+重點句型,都是好資料!收藏
    八年級英語的學習內容也不難,除開每天必記的單詞以外,還應該要多積極短語和句型,這樣在做題的或者寫作文的時候才有語感,短語和句型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之一,因為這對英語的整體成績會有好處。初中的英語比較簡單,只要有認真學習,認真記單詞,還是很容易學好英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