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名品 ▍《品牌資訊》——個人隱私信息保護
數位化時代,信息交互助力生活便捷,卻讓個人隱私信息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
近日,知名演員張萌因在電視劇《安居》中的出眾演繹、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真實表現一度獲得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就在最近幾日,張萌再度因一番「人間真實」言論引起軒然大波。其內容還因太過真實被形容為「毛骨悚然」,甚至還關乎每一個平凡的我們。她究竟說了些什麼?
一、航司亟待加強用戶個人信息保護體系
9月20日凌晨,張萌在微博發文透露自己身份信息被盜用,有陌生人用她的身份信息辦了一張航空公司會員卡。根據張萌透露,她在9月19日乘飛機的時候,發現登機牌上的會員號跟原來的完全不一樣,在詢問櫃檯後得知這張會員卡是近期用她的身份證申請的,並且所有的信息和她的信息都吻合。面對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盜一事,張萌直接拋出「人間疑問」:第一質問航空公司為何網絡審核如此不嚴格?第二詢問廣大網友私人的身份證信息怎麼會落入到陌生人手中,如果辦理了銀行卡、貸款等該怎麼辦?
截至9月20日下午7時,該條微博被轉發超過7千次,有網友表示,「被盜的原因就是他們看中了這裡面的價值」,「販賣藝人身份證/身份信息是好多黃牛的業務範圍」,還有網友表示,僅憑藉身份信息和電話就能綁定為裡程積分受益人,相比普通人,明星的航空飛行裡程往往更多,航空公司監管不嚴,明星個人身份信息被洩露,從而引發的航空黑產問題則會更多。
此前,明星藝人的飛行裡程被盜兌換積分的事件也屢有發生。據報導,吳磊、李晨、江映蓉等多位明星藝人的飛行裡程都出現過被盜兌換積分的現象。甚至,本月6日在網上公開的一段錄音顯示,一名女士自2017年3月起,陸續利用吳磊的航空裡程積分多次兌換免費機票,共計使用了23萬餘裡程積分。涉事航空公司曾表示已將相關情況反饋上報,後續處理結果需等待通知。
由於工作原因,明星藝人經常需要乘坐飛機,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但是,由於其機票經常由經紀公司或商業夥伴代訂,很少關註裡程兌換,無形之中為航空黑產的滋生提供了肥沃土壤。
對此,我們不禁要問航空公司的會員服務是否果真如此「漏洞百出」?挪用他人裡程信息是否構成違法?個人隱私信息洩露的問題是否已經滲透進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二、明星個人身份信息販賣成「產業鏈」
會員制度作為航空公司提高品牌效應、培養客戶忠誠度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各大航空公司普遍提供的服務之一。其中,航空積分實現了為旅客提供裡程換機票、換酒店、升艙等各類更加直觀的享受服務,讓旅客與航空公司獲得「雙贏」。
也因此,航空公司的會員制度辦理門檻較低,業內人士更形容其是「寬進嚴出」。據了解,即便是國航這樣的大型國際航空公司,無論是通過微信小程序、國航官網還是APP申請會員,步驟都非常簡單,如身份信息綁定卡號或填寫申請表。此後旅客便可通過該身份信息進行裡程累計或兌換。
如此疏漏的服務體系和價值空間導致形成了完善的明星藝人個人隱私信息買賣產業鏈。據了解,近年來,明星藝人的航班行程、護照信息、身份證號、手機號、微博、微信帳號等個人隱私信息在微博、微信、閒魚等渠道被明碼標價、公開售賣,且價格低廉。從幾塊到100元不等,500元就能打包購買上百位明星藝人的信息。甚至還能訂製包年服務,全天候掌握明星藝人的個人行程。一般來說,購買明星藝人的信息大多是粉絲為了「追星」。然而,該產業鏈的滋生勢必會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竊取利益的重要途徑。
針對多名明星藝人飛行裡程被盜兌換積分事件,更多反映的是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民航業系統管理漏洞等系列亂象。尤其在數位化轉型的浪潮下,羊毛黨套利、黃牛黨搶單、刷榜刷單、關鍵信息被爬取等千億規模的網絡黑產,對航空公司業務的多重挑戰。航空公司一方面需要利用技術手段升級會員系統,提高積分兌換審核的安全層級;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教育和監管,這是守護消費者利益的重要一環。
三、法律嚴懲不貸
儘管明星藝人作為公眾人物,行為舉止經常曝光於人前,也同樣擁有個人隱私權。近年來,屢有發生的上述事件已經觸及到了法律底線。
對此,有業內律師表示,上述事件包含了兩種情況:一是可能平臺方對於信息保管不當,二是侵權人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信息。無論上述哪種情況都屬於民事問題。
同時,相關類似事件也已「有法可循」。根據裁判文書網顯示,2019年6月,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曾審理過類似案件。被告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註冊會員、兌換轉賣航空裡程積分,牟取非法利益,以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據《廣州日報》2011年報導,兩名男子將他人南航明珠會員卡內的28萬航空裡程積分售賣,其中一名男子從另一名男子處獲得的來路不明的南航會員帳戶中的裡程積分在淘寶上掛出銷售,並最終換為四張廣州至杜拜的機票。最終,這兩人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和一年半。
四、個人隱私信息保護亟待重視
由此可見,此次張萌飛行裡程被盜兌換積分事件之所以毛骨悚然,更在於其折射出在數位化時代下,全民個人隱私信息洩露的問題。
近日,黑龍江大慶警方破獲公安部督辦「4.03」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專案,繳獲公民信息1500餘萬條,抓獲涉案人員181人;山西呂梁警方經過3個多月的連續奮戰,成功斬斷一條利用「暗網」為境內外詐騙團夥輸送公民個人信息的利益鏈,查獲非法獲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近9億條,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
當下,手機APP也經常出現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的情況,相關部門也正在嚴厲打擊。近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披露多款遊戲類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其中不乏《開心消消樂》《植物大戰殭屍2》《賓果消消消》等頗受用戶喜歡的APP。
「人民網」曾評論,必須承認在信息裸奔的今天,想守住自己的信息不外洩很困難,但也不能就此放任不管。對個人來說,提高安全意識,定期更換密碼或許是必不可少的一課。
有關部門更要加強法律宣傳,如有洩露信息、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從嚴從重處罰,才能對不法分子起到震懾作用。相關單位也要做好完善的用戶信息保護體系,樹立工作人員對用戶信息的保護意識和行為。
【完】
往期精彩推薦
HOT ON THE TOP
好消息!中國新冠肺炎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國藥集團已進入疫苗產前準備工作
中小型房企日均破產1.3家!百天內10家內地中小型房企赴港上市尋求生路!
大疆反腐案觸目驚心:兩採購經理收受回扣300餘萬元,造成10億元損失!
違規收集公民個人信息, 公安網安部門一季度停運51個APP
電商三巨頭搶佔農村電商市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支持電商進農村
綠地集團回應高管貪腐風波,房地產行業反腐迫在眉睫!
版權聲明:人民名品致力於智慧財產權保護,並尊重版權人的權利和義務。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能及時獲取版權人的聯繫方式和授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您第一時間與我們溝通聯繫,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謝謝理解與合作!
聯繫郵箱:horizon_peace@sina.com
來源:人民名品(ID:rmrbmp)引用
澎湃新聞網、人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唐曉彤
責任編輯:梁雅婷
執行副總編輯/媒體資源部主任:馬海濤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人民名品公眾號
微信號 : rmr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