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大批農民工進程打工成為常態。這些人,農忙時務農,農閒時進城打工補貼家用。他們缺少文化知識,沒有法律意識,甚至很多人連普通話都講不好,通過老鄉,親戚朋友的介紹,進城打工。進城之後,無可厚非的成為了城市中的最弱勢群體。此時的城市,已然是牛鬼蛇神橫行,而這些民工也不得不在這樣的環境中掙扎。幸好,還有善良正直的群眾拔刀相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生存-民工」講述了這樣一群人的故事。
本作的最大特點就是真實且接近觀眾。影片中的人物離每個觀眾如此之近,仿佛就是剛剛從你身邊走過的那個衣服上帶著泥點的民工,也可能是你的朋友,親戚,親戚的朋友,或是從親戚口中得知的某個遠房親戚的孩子。片中的土話,農村的人情,一點心計,得知被騙後的憤怒,在與老闆要錢時的唯唯諾諾,也能讓觀眾感到如此真實。這些標籤也都深深的烙在了當代民工的身上。
影片中既有妖魔鬼怪(張彪,董飛),也有善良熱情,雪中送碳(李記者,芮主編,周雙喜),也有亦正亦邪,不知可否(杜老闆及其表弟)。這些人物的存在也使本片顯得更加真實,不像一些歌頌劇,只有偉光正,也不像那些至鬱劇,讓人喪失希望。這樣的設定更加貼近生活,你會遇到好人,也會遇到壞人,還有一些人你不知道怎麼評價。
本片也揭露了許多改革開放後的社會現實問題。最主要的當然是本片主題--農民工薪資拖欠問題。除此之外,還有王家才遇到的車匪路霸,黑磚窯,做局騙錢(看車被偷),栓子擦車時想賴帳的車主,謝老大討帳時被非法拘禁毆打,家慧做二奶被拋棄後墜入風塵,楊志剛屢次被董飛毆打,陸長友老婆出軌等等。這些事情都不偏不倚都發生在了民工的身上,做為弱勢群體的民工很難左右自己的命運,他們被流氓欺負,被有錢人欺負,被渣男欺負,卻很難作出反抗。一方面因為其自身的軟弱,中國文化中的階級意識,還有自身的無知--每次討薪都被對方用冠冕堂皇的藉口擋掉,而自身又對法律等維權方法一無所知。
劇中到各個人物也都頗具代表性。從謝老大,老陸到家才,家慧,薛五,薛六。
謝老大:感覺這個人物中規中矩,並不是特別出彩,當然也代表了一些民工到形象,甚至是中國人到形象。謝老大是第一批民工的工長,一個老好人,哄著大家幹活,哄著張彪給錢,哄著家裡到老婆給孩子治病。自己卻各種受氣,被張彪毒打,被工友們懷疑,最後兒子治病的錢也不夠。老是希望和氣生財,和和氣氣到把事情解決,但並不能如意。有時也會為了錢耍心眼,(騙栓子賣血,私扣志剛的醫療費)但總歸是個好人。有責任心,為了給大夥要錢去和張彪打了一次又一次麻將,但卻看不出這種方式對狠心的張彪是完全沒有效果的。為了要錢,不敢和張彪翻臉,最後擠出幾句威脅的話卻是「這幫民工拿不到錢,做出什麼事來我可弄不了」。自以為見多識廣,跟大夥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實際上和其他人一樣無知。當高律師說合同對官司非常不利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好在大夥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給來他一些底氣。片中人人都說謝老大對拴子好,但卻缺少這樣的事例,更多時候是謝老大在找栓子要錢。(修摩託,賣鐵的錢)不過,從謝老大把10歲的栓子帶回家來看,還是一個心善的人。
總的來說,謝老大可以算是個悲劇人物。對上,被張彪耍的團團轉,還埃了頓毒打,但為了要錢只能忍氣吞聲。對下,自己的付出並不完全被工友們理解,有些工友就是認為謝老大有錢,甚至懷疑他老和張彪打麻將和張彪是一夥的。幸好,大多數工友還是對他信任的。老家的兒子快要死了,自己也再找不到錢治病,表面上還要裝出一副堅強的樣子去領著大夥討薪。對誰都是哄著,卻被生活折磨的體無完膚。和瘋掉的老陸相比,謝老大其實才是本劇中最委屈的人。但他作為工長只能堅強,就算只是為了堅強給工友們看,既不能向栓子那樣大哭,也不能像老陸一樣任性。最後的結局,周而復始的去另一個工地打工,也是謝老大的宿命,也是大部分民工的宿命。謝老大的故事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卻實一些民工的家裡有一個病重的親人,自己辛苦掙錢其實並不為了自己,也反映出中國農村文化中對家庭,親情的重視。
家慧:家慧這個人物設計的比較出彩。一個農村出生的漂亮姑娘,來到城市,希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但自己卻缺乏生存技能,只有一張漂亮臉蛋。她自身的圈子決定了她難以接觸到有錢的優質男,而一些有錢且已婚的渣男卻從中嗅到了機會。家慧心氣很高,自己雖然出身農村,但完全看不上薛六這樣的民工,而且虛榮,物質,懶惰的缺點家慧身上也一應具全。她崇拜城市裡的有錢人,看不起沒錢的民工,在薛五對她出言不遜時,她立馬暴跳如雷予以反擊,但被王佑良坑到大著肚子睡工地時,卻忘記了去報復。最後還是家才幫她出了一口氣。在家慧還在長春時,她對哥哥都是一臉的嫌棄,電話打一半直接掛掉,當家才拿出給她買的蛋卷時,也是滿臉不屑。家慧明知王佑良是個花心渣男,卻心存幻想,希望依靠他在城市中立足。家慧是愚蠢的,王佑良的騙局,雖然別人早已看穿,自己卻迷失其中,無法自拔。有意思的是,在被王佑良趕出來後,家慧出門去找工作,竟然又一次找到了一家「雞店」,老闆娘對她是噓寒問暖,最後冒出一句「我一看她就是幹這行的」。綜合家慧的種種缺點(缺乏技能,懶惰,嫌棄低端工作,虛榮,高消費),貌似只有這行最適合她了。更過分的是,家慧對這行卻是幹一行愛一行,電話一來,立馬走人,連孩子都不管,可謂是優秀員工。也許,與有錢的嫖客在一起時,她才能找到那種階級提升,變成城市人的感覺。雖然有家才和薛六的竭力幫助,也止不住家慧墮落的腳步。不但如此,家慧還是一個自我且不知感恩的人,對哥哥的好,薛六的幫助,沒有一點感激之情,在說到「大家幫她湊錢生孩子時」,只是輕描淡寫一句「我將來還他們不就行了麼」。甚至對孩子都是管生不管養的態度,缺少幾乎每個女人都有的母性。這樣一個缺點綜合體,應該是導演有意為之,但也代表了一些現實情況。與謝老大,老陸的悲劇不同的是,家慧的悲劇全是自找的,她悲劇的根源在於自己。
老陸:老陸也是劇中比較出彩的角色,尤其在陶澤如的演繹下,令人難忘。老陸是個老實人,喜歡講道理,不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自尊心強,有時也喜歡裝裝逼,顯擺顯擺,有正義感,算是個老憤青。當然也有自私的一面,本來說好一起要錢,自己卻跑出去打工。如果不算妻子出軌這件事,老陸的運氣比其他人好的多,在大眾浴池免費睡了一覺後還找到了工作,老闆賞識他,杜老闆更是離不開他,把他挖到高檔洗浴中心,工資也漲了不少。可以說,此時的老陸已經脫離了民工階級,成為了一名技術工人,憑藉過硬的技術,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一份不錯待遇的工作。粗算一下,老陸在齊老闆的洗浴中心應該能拿到2000元每月的薪水,比起工地8個月才5000多月來說,已經好了不少。以至在辭職時,齊老闆大為不解「你每天來的最晚,掙的最多,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可惜老陸的心魔在於出軌的妻子和不爭氣的孩子。在杜家發現妻子出軌的事極大的打擊了老陸的自尊心,因為妻子無論如何也不離開杜家,寧可和老陸離婚。杜老闆想用錢去「買」老陸妻子的事,更是令其氣憤。這種情況使老陸備受打擊,因為在他的眼裡,妻子要跟的杜老闆並不算什麼好人,除了有錢,這個人搶了別人的妻子,拖欠農民工的工資,還找來張彪一伙人對農民工進行暴力威脅,表面上和善,其實是個偽君子。老陸甚至想動手勒死杜老闆,但由於膽小未能成功。影片後期,老陸已經不是為了自己的工錢而鬥爭,而是自尊,他要揭露杜老闆的真面目讓其身敗名裂而報奪妻之仇。個人覺得後面老陸的精神失常的設定並不是特別合理,老陸雖然有些鑽牛角尖但不至於如此偏激,而妻子出軌這種事也並不是多麼的少見,這個打擊,雖然痛苦,但還不至於精神失常。
杜建中:典型的中國式惡人。這個人挺有意思,表明上看著像好人,實際上卻是幕後最大的boss。對身邊的人好,還是個孝順兒子。實際上對外人是個沒有道德感,同情心且自私的偽君子。對身邊的人,都是收買人心,甚至包括老陸。第一次在大眾浴池找老陸搓澡,一頓馬屁直接把老陸拍暈了。而對為他打工的民工,完全不予考慮,儘量拖欠工資,對於出工傷的薛五也是極力否認應該承擔的責任。僱傭張彪一伙人對民工們進行暴力打壓,也是他的主意。甚至包括指使張彪一夥對謝老大進行非法拘禁。不過,老杜的手段確實高超,表面上裝好人,暗地裡做壞事,洗白功夫一流,民工們幹完活都不知道誰是老闆,完全對他沒有威脅。而且老杜還做過牢,說明他自身確實有一些原罪,這樣的人成了老闆,不得不說這是對「改革開放「的一個諷刺。對於老杜偽君子的設定一直持續到最後,但不知為何導演卻要幫老杜洗白,把對民工的工資拖欠歸結於資金緊張,而在借到錢後很快給民工們發了工資,雖然被張彪偷走了。老杜對秋月的追求也是攻心為主,實際上對其民工妻子的身份卻十分介意。老杜家一直將保險柜的屋子鎖起來也說明其對秋月並不是很放心,至少沒拿他當作「妻子」。但他對秋月也有過不少幫助,在金錢的誘惑下,秋月也同意和他結婚。結尾處秋月發現了他的虛偽,獨自離開了杜家。
中國農村式的手足情:片中家才對家慧,薛五對薛六的關照表現了中國文化中哥哥對弟弟,妹妹的關心與愛護。在中國文化中,兄長有對弟妹管教,幫助的責任,如果沒有做好的話,對父母則無法交代。而且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也使這些哥哥姐姐對這樣的準則已成習慣。先說下薛五,薛五一直拿弟弟當個孩子,無論薛六做什麼都沒有翻臉,甚至包括偷拿自己用於買種子的300元去給家慧交住院費,以至最後不得已只能去找工長借錢。同時,薛五對薛六也使盡力幫助,不求回報。工長要因曠工開除薛六時,薛五趕緊自己掏錢給工長買酒。薛五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對薛六喜歡家慧這事一直看不慣,各種苦口婆心說勸無果後,使出絕招--帶薛六去「雞店」看家慧。薛五對薛六就像家長對孩子一樣,關心,幫助,但也強迫對方執行自己的想法。在栓子跟薛六說「你哥對你也挺好的」時,薛六回「親兄弟唄,不過有時候也挺不是人的」。說明薛六對哥哥的強行管理也有一些不滿。當然最大的矛盾就是對家慧的態度。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