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也常會說「這個人 總算活明白了」,但什麼是活明白了呢?
絕大多數的人少年時期都是鋒芒畢露,都是心比天高,總覺得自己能夠徵服世界,而世界也正等著自己去徵服,覺得自己長大了會成為偉人,會耀眼奪目,而到了二十幾歲將要真正踏上社會之時,卻會陷入迷茫,我要做什麼?我能做什麼?難道我一輩子就幹現在這個?
絕大多數人過了四十才能明白,明白什麼了呢?
一、明白自己這一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明白自己的內心一直渴望的是什麼?明白自己擅長的是什麼?明白自己要走的路是什麼?
任正非、柳傳志、宗慶後都是四十歲以後才開始創業做企業,陳忠實寫《白鹿原》,路遙寫出《平凡的世界》也都四十多歲了。
人哪,往往四十歲以後才會真正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認識到自己擅長做的和熱愛做的,找到自己努力方向,不再朝秦暮楚,不再想三想四,才能夠沉下心來耕耘手頭上的事。
當然也有的人比較早熟,一早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比如天門山翼裝女孩,人家追求的就是極限運動,所以人家生如夏花,活得精彩。
二、明白了人情冷暖,世態淡涼,看淡了榮辱富貴,哪怕自己粗茶淡飯,也有一分」坐看他人起高樓,坐看他人樓塌了」的淡然。不會再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不會再去為了名利搶破頭,不會再眼紅別人家房子大,錢多,汽車名貴。
三、明白了世上究竟對你好的人是誰,表面上對你好,實際有事就落井下石的人又是誰?還有當面笑哈哈,真有事就唯恐避之不及的人又是誰?
明白了自己應該對誰好,應該遠離哪些人,明白了哪些人根本不值得自己付出。
對得到的懂得了感恩,對付出的能夠控制自如,這就是活明白了。
四、明白了錢很重要,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但又不是唯一的標準。明白了「富在山中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明白了那些流傳下來的老俗話真的很有道理。明白了以前自己瞧不起的父親母親,原來到了他們的年紀,自己也是一個樣。
「活明白了」,便是在世上不爭不搶,多了一份從容與淡定;便是不再眼紅誰,不再羨慕誰,為自己而活;便是少了鋒芒,將原本的鋒芒都藏入胸腹,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少說話多做事,寧可不說,不會濫說,相信沉默是金。
活明白了不是什麼,而是什麼?
一、不是不做事,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深鑽下去。
二、不是頹廢消極,而是自我加壓,又張馳有度,不斷的前進中做到勞逸結合。
三、不是不賺錢了,看不起錢了,而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四、不是不交往了,孤立自己了,而是知己三五人即可,能推掉的應酬就推掉。
做喜歡的事,處喜歡的人,交喜歡的朋友,走喜歡的路,遵從於自心,不拘於外物,這就是活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