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界多一位小林宗作,無數個黑柳徹子就會從學生群裡脫穎而出

2020-12-24 佐佑de媽咪

近日,一段幾十秒的視頻,爆紅於網絡。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彪形大漢兩手抓住某兒童的雙腳,倒吊著在半空中甩來甩去。而這一慘劇的旁觀者眾多,且均為未成年人。

聽到這裡,你是否覺得這個人太囂張了?

是的,太囂張。可是,當您知道這人是名人民教師的時候,脊背處會不會直冒冷汗?而當您知道,被虐待的那名學生和旁觀的孩子們,都是他的學生的時候,內心的恐懼感會不會成倍增加?

可以這樣說,作為成年人,看到這悲慘的一幕,都會被嚇得魂飛魄散。可想而知,一個毫無自保能力的未成年,其心理陰影面積,到底有多大。

可是作為老師,他懂這些道理嗎?作為老師,他會「教」和「育」嗎?作為教師,他配「老師」這個尊稱嗎?

顯然,他不送,不會,更不配。可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教育所急需的,孩子所想要的呢?

寫到這裡,不得不提日本著名作家兼主持人黑柳徹子,所撰寫的世界名著《窗邊的小豆豆》。

書中介紹了,萬人嫌——小豆豆,因淘氣而被退學後,轉學到一家特殊的學校——巴學園,所發生的故事。

說巴學園特殊是以內,這家學校與過去的所有學校都不同。它沒有刻板的教學模式,學生完全利益按照自己的意願,從自己喜歡的課程開始一天的學習。也可以自由選擇同桌,還能野營,或者到大自然裡走走。又或者可以趴在地上隨意畫畫、任意跳舞、隨意歌唱,甚至可以一邊大叫著「老頭子」,一邊跳到校長的身上......

可以這樣說,巴學園是所有學生嚮往的天堂。在這裡不會有體罰、歧視、欺凌等,只有尊重、平等和愛。

而這個頭髮稀疏、門牙掉落、說話漏風、穿著樸實,被孩子們稱為「老頭子」的小林宗作校長,則滿足了學生和家長對老師這一職業所有的期待和幻想。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

熱愛教育。

《窗邊的小豆豆》一文中提到,被退學的小豆豆,轉到巴學園的第一天,便「口無遮攔」地跟校長聊各種「八卦」和瑣事。

而校長,始終身體前傾,並饒有興趣地聽這個小話癆聊了四個小時,直到她再也找不到話題,再也無話可說。

大家想想,如果不是熱愛,誰又會有如此大的耐心,去聽一個孩子綿綿不休地、毫無邏輯地講一些大人根本不感興趣的話題呢?

除此以外,因為戰爭,小林宗作校長苦苦經營數年的巴學園,在炮火中瞬間化為灰燼。這件事對他的打擊非常大。那個意氣風發、信心滿滿、滿臉笑容的「老頭子」,一夜之間便蒼老了,打那之後他再也沒笑過。

即使,他曾立誓,將來的某天一定要重建巴學園。可迫於現實的壓力,巴學園最終成為小林宗作校長一生的遺憾。

由此看來,小林宗作校長,為了教育事業,願意付出所有時間、全部熱情,甚至不求回報,乃至傾盡所有。

我想,只有真正熱愛的人才能做到這些吧。

2.最愛學生。

《窗邊的小豆豆》裡有這樣一個片段,令人記憶深刻。說的時,為了讓四肢短小,永遠不會長高的高橋,能夠在眾多健全人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優勢,自信而又陽光地生活。

小林宗作校長,絞盡腦汁設計了一套專屬於高橋的比賽項目,並借用運動會這個有利契機,把這份「愛」潤物細無聲地傳給了高橋。

而高橋也沒有辜負老師的良苦用心,在比賽中多次獲得冠軍。這一次次成功的經驗,給足了這個曾被上天遺棄的孩子足夠的勇氣和自信。

而這所有的一切,則成為高橋事業、家庭雙豐收的重要基礎。由此看來,小林宗作校長是最懂教育、最愛學生的老師。

3.因材施教。

什麼是因材施教?資料中說:「因材施教是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展」。

從這點來看,小林宗作校長是繼我們的老祖宗——孔聖人外,做得最出色的一位。

在巴學園,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安排學習和作業。這樣做的目的是「隨著小學生們年紀的升高,老師就能夠逐漸掌握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他感興趣的方式、對問題的思考方法等。」

而且對學生來說,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一天的學習,心情就會大好,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而自習式上課+老師重點講解的形式,有利於學生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併集中精力重點擊破。

這樣才是真正的學習,學生們也不會因為枯燥、死板的授課過程而心不在焉。

孩完成作業後,學生們就會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真的生活,並借用這一機會學習聖物、科學、歷史、數學等知識。要麼到田間地頭請教農民伯伯,甚至親自動手操作一番......

試問這樣有趣又生動的學習怎能不令孩子們興趣滿滿、記憶深刻呢?

而在圖書室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肆意討論、認真研究,不需要靜悄悄地。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練習無論周圍怎麼嘈雜,都能立刻集中精力。」

總之,在小林宗作校長和其他老師的努力下,巴學園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學校,卻為國家培養出了黑柳徹子、高橋等許多優秀的人才。

而小林宗作校長,在為人品德、為師道德及教育方面的先進理念,都是值得所有老師學習的。

也就是說,如果教育界多一個像小林宗作校長這樣熱愛教育、懂得教育,又愛學生的老師,那被傷害的孩子就會大大減少,而優秀的人才則會越來越多。

那麼,您贊同這個觀點嗎?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黑柳徹子丨她說,明白別人的艱辛也是一種溫柔
    父母不得已把她送到了全校學生只有50多名的「巴學園」,巴學園裡有一些小兒麻痺或先天疾病的小朋友。用現在的話說,小豆豆是一個有學習障礙(LD)的小孩。LD(learning disabilities)學習障礙的習慣省略用語,意思是指兒童在語言、說話、閱讀和社會交往技能方面的發育障礙。
  •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座巴學園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短篇小說集,講述了她從幼時的調皮小頑童,到剛剛工作時屢屢碰壁,再到現在成為聯合國兒童親善大使,知名演員、主持人的經歷。一生中,總有一句話足以溫暖熨貼你簡單的心靈,治癒你沮喪的心情。總有一段經歷,足以豐富你的一生。
  • 日本│黑柳徹子童心未泯,始終是一個朝氣蓬勃的人!
    父母不得已把她送到了全校學生只有50多名的「巴學園」,巴學園裡有一些小兒麻痺或先天疾病的小朋友。有學習障礙的小豆豆在巴學園遇到了一生的恩師小林宗作,他對每個孩子都傾注了愛。2015年《徹子的房間》播出第一萬期,這精氣神兒,看得出來是個80多歲老婆婆嗎?
  • 讀書|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
    作者是(日)黑柳徹子,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這本書不僅帶給全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並成為20世紀全球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 黑柳徹子,半年吸粉60萬,秒殺一線女星!
    》(徹子の部屋)主持人黑柳徹子,今年84歲。20歲的小豆豆考入了NHK電視臺,也算是正式進入演藝界。黑柳徹子48歲時,將小學生活寫成《窗邊的小豆豆》,一舉創下日本出版界奇蹟,日本每3個家庭就有一本,發行至今賣出超過八百萬本,被翻譯成35國語言。
  • #黑柳徹子 日本演藝界活著的傳奇
    但是在《徹子的房間》中,黑柳徹子因為討厭破壞服裝搭配沒有在衣服上佩戴麥克風,而是把麥克風藏在她的洋蔥頭裡,我十分欽佩。居然把麥克風綁在那個地方呢▲職業人的作風,黑柳徹子專題.在《徹子的房間》中,挑選與嘉賓相稱的服飾,太棒了.在與嘉賓相稱的同時,又很好地彰顯了自己的性格,太棒了.我剛剛才知道她因為討厭把麥克風佩戴在衣服上而藏在劉海裡這件事。不愧是活著的傳奇,令人欽佩.深刻的內容.
  • 黑柳徹子:感謝你們告訴我——你真的是一個好孩子
    然而到了巴學園,小豆豆還是那個好動淘氣的小豆豆,在校長眼裡卻成為了一個好孩子。即使四十多年過去了,黑柳徹子還能如此清晰生動地回憶起巴學園的生活。巴學園只有50個學生,他們的教室是一輛改裝過的廢棄的電車。每天孩子們都可以從自己最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習,下午散步時老師會順便教一些自然、歷史和生物的知識。
  • 名人堂|那個窗邊的小豆豆 黑柳徹子 是誰你知道嗎?
    黑柳徹子這個名字,說出來可能大家會覺得陌生,但提起《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大家一定會覺得親切,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黑柳徹子女士
  • 黑柳徹子:是窗邊的小豆豆,也是愛動物的攝影師
    這位老奶奶就是日本著名作家及電視臺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也是大家熟知的「小豆豆」。 大熊貓的「日本頭號迷妹」說到小豆豆與大熊貓的淵源,要追溯到她的童年。小豆豆七八歲時,伯父從國外給她買了一個黑白相間花紋的動物玩具,她喜歡極了,整天抱著玩。
  • 清野菜名主演午間劇《小豆豆》 扮相激似黑柳徹子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搜狐娛樂訊(編譯/Domino)女星清野菜名日前確定將主演10月開播的朝日臺午間劇《小豆豆》,在開機前清野菜名前往拜訪了《小豆豆》主人公黑柳徹子本人,梳起黑柳標誌性
  • 福山雅治為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電視劇創作主題曲
    他應劇中主人公原型黑柳徹子的邀請,譜寫樂曲。      電視劇描寫了黑柳的前半生,由清野菜名出演。劇中從未電視劇化,電影化的自傳《窗邊的小豆豆》時代起,及她作為NHK第一期女演員活躍的時期,到至今未公開過的「跨國之戀」,為大家展示了黑柳波瀾壯闊的前半生。
  •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
    本書講述了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導讀 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