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35年,一首《吻別》轟動整個樂壇:張學友,請你一直火下去

2021-01-08 網易新聞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讓你愛著愛著就到了永遠;有沒有那麼一首歌,讓你聽著聽著就不願停止?

如果有,我想,他一定是張學友。

被譽為「歌神」的張學友,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

他用極具魅力的嗓音唱著輕柔的旋律和強感染力的歌詞,讓人不知不覺就走進歌的最深處,音樂終結才發現自己滿是淚痕。

他的歌給人感覺就是,你不一定每天都去聽,但是你會一直懷念。

這就是他的魅力,一個有著被上帝親吻了嗓子的歌聲的男人。

01

1961年,張學友出生在香港的一個普通船員家庭。

因為膽小的緣故,為了練膽,他參加了學校的歌唱比賽,得了亞軍。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也因此產生了當歌手的想法。

而學友的歌唱生涯轉折點在1984年9月份的「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

這項由香港電臺主辦的新秀比賽,雲集了不少香港的業餘歌手,一些大的唱片公司也派人到場,關注新秀以從中尋覓未來的歌星。

他憑藉曲目《大地恩情》稀裡糊塗一舉奪魁。同年,籤約當時炙手可熱的寶麗金唱片公司,正式進入歌壇。

1985年4月,寶麗金為張學友推出首張專輯《Smile》,沒曾想一下子賣出去20萬張,第二次,賣了30萬。

同年,獲得第8屆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此外,他還參加了青年偶像演唱會,同臺的有陳慧嫻、呂方、林憶蓮、林姍姍。

1986年乘勝追擊,1月5日發行第二張粵語專輯《遙遠的她Amour》(11首),主打歌《遙遠的她》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月半彎》獲得第9屆十大中文金曲獎。

這張唱片是學友歌壇生涯的第一個高峰期。

在往後的幾年裡,張學友一口氣拿下了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最有前途新人獎,舉辦了自己的個人演唱會。

因為這一次比賽奪冠,開啟了他絢爛的一生。仿佛一夜之間,張學友火了,大街小巷都在放他的歌。

隨著名氣越來越高,有人開始找他拍電影。

張學友拍的第一部電影,叫《霹靂大喇叭》,拍電影比唱歌要賺得多多了,也快多了。

所以,經過一番思量後,他開始把重心轉向拍戲,對彼時的他而言,無論唱歌還是拍電影,都只不過是為了賺錢而已。

儘管張學友剛出道就一鳴驚人,但終究抵不過風起雲湧的香港樂壇。

02

1987年,正值兩大天王張國榮和譚詠麟互相爭鋒,他們的歌曲幾乎霸佔了整個排行榜。

巨大的落差讓他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未經世事的張學友,開始有些慌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歌不受歡迎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我只知道我很害怕,只想躲避和放棄。」

人到落魄時,要麼清醒過來,從泥沼裡爬出去;要麼混吃等死,化作一灘泥沼。

一直順風順水的張學友遇到這種落差,讓他一下失去了希望,那時也被傳他有酗酒的問題。

1988年在梅豔芳的生日會上,張學友酩酊大醉,拿蛋糕亂擲,這種行為遭到朋友指責,記者的報導,形象一落千丈......

各種負面隨之而來,眼看著就要墜入萬丈深淵。

羅美薇,這個女人讓他懸崖勒馬,重新振作了起來。

在他最消沉頹廢時,是羅美薇狠心分手,讓他終於清醒;同時,寶麗金老闆鄭東漢重新給了他機會,讓他再次回去錄歌。

於是便有了這首《舊信舊夢》:「舊的夢,撩動、淚再湧。」

唱的就是張學友要重啟,那個關於唱歌夢想的心聲。

也是從這裡開始,他把每一個自己融入不同的歌裡。

演唱出和以往與眾不同的感受,渲染出專屬每首歌的真情實感。

從這張專輯開始,張學友不再為了賺錢而唱歌,開始融入自己的情感,為了熱愛而唱。

彼時,就在他默默蓄力的時候,香港的樂壇開始發生巨大的變化。

1988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獎;1989年,張國榮宣布退出歌壇;1991年,梅豔芳開了「告別歌壇演唱會」。

仿佛一夜之間,老一輩的實力唱將都已離場,給香港樂壇留下了空前的空白。

這對他來說也是一次機會。

03

1991年至1992年發行的專輯,橫掃香港各大獎項。

其中一首歌曲《每天愛你多一些》非常受歡迎,成為十大中文金曲保持時間最長的冠軍歌曲之一,更是拿到了四個頒獎禮的金曲。

這個深情款款的歌手,回來了。

1993年,張學友發行了一張專輯,那就是轟動樂壇的《吻別》。

《吻別》使張學友的事業達到了高峰,專輯年度銷量超過400萬,臺灣地區136萬張,到現在仍是該地區和新加坡地區銷量最高的專輯;

1995年,1996年,學友連續兩年從世界音樂頒獎禮上捧回「全球最高銷量華人歌手大獎」。在世界級巨星中,他的唱片銷量僅次於傑克遜,遠高於排名第三的麥當娜。

截止2003年,《吻別》銷量已超過2500萬張,是華語唱片第一神作。

張學友演唱時迷人渾厚的聲線以及極富感染性的表現力都為這首歌曲增色不少。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已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承載了很多人的回憶和感動。

當時國際上對張學友這樣評價:只要張學友前進一小步,整個華語樂壇就前進一大步。

而在同一時期,香港的娛樂媒體,將他和劉德華、黎明、郭富城並排放到了一起,成為了風靡香港一個時代的「四大天王。」

有人說,張學友的歌唱事業達到了巔峰。

然而他的巔峰不止於此,隨後常年舉辦的「友個人」演唱會,他獨自坐在舞臺中間,一把吉他,一個人。

歷經挫敗與失意後,張學友的人生下半程,開始走得更穩。

拋去了所有的浮華,只剩下音樂本身的純粹。他一直在創造紀錄,一個屬於自己的紀錄。

04

以前我們總是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能與李宗盛齊名的歌手並不多,但張學友恰恰是一個。

他的確讓我們在很多個難以入眠的夜,能找到一首歌陪伴,不再感受孤單。

一首歌曲是否能成為經典,動聽的旋律是基礎,最關鍵的是歌詞的內涵。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同一句歌詞,不同的人聽到,眼前都會浮現出不同的景象,沉浸在只屬於自己的私密情感裡。

他的歌裡滲透的成熟感和自帶的故事性,是新生代的歌無法超越的, 有的人不止是聽聲音,還有感覺。

張學友最出色的是他那一口清亮高亢的嗓音,但是在《如果這都不算愛》裡,卻一改其高亢的歌喉,運用了低沉富有質感的嗓音進行演繹。給人很大的幻滅感,讓人不禁疑問,如果這都不算愛,那怎樣才算是愛呢?

這首歌想告訴我們,感動並不等於愛,你可以感動一個人,但是TA不一定是愛你的。所以不要輕易被感動,你需要的是愛你的人,而不是一個感動你的人。

《慢慢》是張學友發行於1996年專輯《忘記你我做不到》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以薩克斯風作為開頭,未聽人聲,便有幾許惆悵浮現在心頭,後鋼琴與電吉他融合的旋律,讓整首歌既深情內斂,又充滿了激烈的情緒。

猶如它的歌名一樣,張學友慢慢地講述這一段遺憾的往事,讓人們慢慢地沉浸在其中,慢慢的無法自拔,慢慢地,心也逐漸沉底。

有人說,喜歡張學友,始於歌聲,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一首歌,一段情,一個人生。在無數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張學友的歌伴著我們,在傷痛中不斷成長,也在成長中學會更好的愛自己、愛別人。

或許你也喜歡張學友,不管你是70後、80後還是90後,只要你聽得懂張學友,那麼,你肯定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帶你回到93年見識張學友《吻別》大賣場景
    這首歌當年比吳孟達都火233333333333開玩笑。張學友是20世紀90年代的華語樂壇之「霸主」。他最輝煌的時期是1993-1999年間。 張學友的巔峰時期亦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對海外貢獻最大的時期,尤其是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當時國際上對張學友的評價是:「只要張學友前進一小步,整個華語樂壇就前進一大步!」張學友的唱片銷量亦引起了國際流行樂壇或者媒體的關注。
  • 張學友的《吻別》你聽厭了嗎?
    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1993年發行的專輯《吻別》打破華語唱片在臺灣的銷量紀錄。
  • 張學友《吻別》
    【張學友《吻別》】張學友的《吻別》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雖然四大天王最輝煌的時刻已經過去,但是世人對於那個時代的懷念卻不會隨著時間的逝去而減淡。這首最經典最令人懷念的歌曲,讓你重回經典時代,重溫那份溫馨與感動!《吻別》張學友那悅耳、低沉而混厚的音質讓人聽後感覺非常舒服,再加上他聲音中那潛在的爆發力,難怪紅透三地無人可及。如果你懂,一切盡在音樂中,學友總是給我們一首一首的好歌,愛的苦澀酸甜在學友的款款輕唱中是那麼的感人至深,也許這讓我們有了點思考,體味動人的音樂,也許影響和改變了一生!
  • 盤點歌神張學友的十大金曲,《吻別》第一,《祝福》第三
    他是華語樂壇唱片銷量最多的歌手,也是華語樂壇開演唱會最多的歌手,他的歌聲傳遍華人社區的每個角落,他就是江湖人稱歌神的張學友。今天情叔在這裡盤點一下歌神最經典的十首歌曲。當然,這是我心中最經典的十首,如果你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 張學友的一首《吻別》為何成不朽的傳說?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那麼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這樣一位走出國門的「歌手」,看看為何他的一首《吻別》能夠成為不朽的傳說呢?這位歌手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張學友!他在華語樂壇中混跡多年的他早就已經獲得了「歌神」的稱號,而且他獲得的成就也是數不勝數。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張學友除了在國內有很高的名氣以外,歐美地區也非常喜歡張學友這位歌手,甚至把張學友稱為亞洲的「麥可傑克遜」。
  • 盤點歌神張學友的十大金曲,《吻別》毫無懸念排在第一位
    他是華語樂壇唱片銷量最多的歌手,也是華語樂壇開演唱會最多的歌手,他的歌聲傳遍華人社區的每個角落,他就是江湖人稱歌神的張學友。今天情叔在這裡盤點一下歌神最經典的十首歌曲。當然,這是我心中最經典的十首,如果你有不同意見,可以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 《吻別》帶來的心靈震撼陪伴了我的成長,歌神張學友是你的最愛嗎
    無論那個年代和當代,華語樂壇中的大咖和新秀如雨後春筍,他們一個人都能把歌曲唱地如痴如醉,但似乎能夠走出國門的歌手很少,如果能夠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聽到我國經典流行的話語樂曲,那即是歌神一樣的存在。但樂壇就有這麼一位;他的一首《吻別》能夠成為不朽的傳說!
  • 聽磁帶 | 張學友專輯:吻別
    張學友,1961年7月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天津市,華語流行樂男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同年憑藉歌曲《遙遠的她》在香港樂壇獲得關注。1993年發行的專輯《吻別》打破華語唱片在臺灣的銷量紀錄。1995年起連續兩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全球銷量最高華人歌手獎。
  • 《吻別》之父英年早逝:26年了,這一曲經典依然無可超越
    華語樂壇又失去了一位大師!人雖已駕鶴西去,但他的音樂永遠不朽,會一直陪伴在我們耳邊。殷文琦作為一位幕後音樂人,可能有很多人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而事實上,他用他不俗的音樂才華,為張學友、劉德華、王傑、陳慧琳、李克勤、張信哲等眾多大牌歌手創作過歌曲,其中尤以一首張學友的《吻別》最廣為人知。關於《吻別》這首歌,我們已經不能用「好歌」或「差歌」來評價它了,因為它意義非凡!
  • 張學友《吻別》--華人歌壇銷量最高的專輯,華人唱片名副其實的樂壇之最
    ,請至底部點讚‍‍‍【留言】有任何想法,請至底部留言----    《吻別》是香港歌神張學友的第五張專輯,發行於1993年3月5日,共收錄10首歌曲,專輯製作人由殷文琦擔任。1    993年,《吻別》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同年,該專輯獲得叱吒全球華語唱片銷量冠軍,第五屆臺灣金曲獎龍虎榜年度銷售第一名,新加坡醉心金曲獎最受歡迎大碟等獎項。2004年國際知名流行樂團邁克學搖滾(簡稱MKLR)的翻唱該曲並收錄於專輯《Take Me to Your Heart》,從而使該曲風靡全球。
  • 張學友最經典的4首歌曲,《吻別》上榜,你最喜歡哪一首?
    張學友在我們大家的心中一直是一個非常了不起需要讓我們大家仰望的的存在。張學友的粉絲可以說是遍布了全國,張學友的每一首歌曲在小編看來都是經典,而且張學友的風格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他幾乎是所有類型的歌曲都能駕馭,所以張學友獲得了一個稱號,那就是他被大家稱之為「男神」,而且,張學友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傑出的表現。今天,小編就要來和大家談一下張學友她最經典的幾首歌曲,你最喜歡聽的是哪一首呢?
  • 1985年紅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
    《鐵血丹心》可以概括,其整個音樂生涯在華語音樂史熠熠生輝。  《女人花》專輯中還有一首《一生愛你千百回》,加上《親密愛人》,這三首歌成為內地歌迷最喜歡挑戰的歌曲,一直廣為傳唱。  梅豔芳與張國榮,有著20年的交情,在哥哥離世半年之後,梅豔芳也因為乳腺癌去世,讓無數歌迷唏噓不已。  一年之內痛失兩大巨星,2003年對於香港歌壇來說,是一場災難。
  • 表情包界扛把子張學友,一首吻別唱進多少人心
    我記得在曾經的一個採訪當中,張學友提及了表情包之事,他說:華仔和春春合唱的這首歌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而上一次打開我新世界大門的是我的表情包。我當場就笑炸啊,這種打趣又帶著無奈的樣子真的是好可愛。「我平時很少上網,只有跟女兒做功課的時候會上一下網,表情包這個東西也是別人告訴我的。我覺得大家不管以什麼方式記得我,都是一件好事。所以,請大家多多用我的表情包吧!」
  • 1997年,張學友被20位美女包圍親吻,香港樂壇走向衰落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張學友的強悍,是無法用任何指標來衡量的: 如果你對他的敬仰是從《吻別》開始——在《吻別》之前他已榮膺「四大天王」。
  • 張學友三首代表作歌曲,有沒有你喜歡的?
    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位偶像是香港歌手,而今天要講的這位香港歌手就是香港樂壇稱為歌神的人——張學友,56歲的張學友在演唱會上依然很有勁。而且現場的效果也還是超級的好,張學友的出道之路可謂一帆風順——就像他一直說過的,他是個非常幸運的人,生活在了唱片業最好的時代——雖然他自己本身並沒有真正想過要當歌手,但是1984年還在航空公司打工的他在好友的慫恿下,參加了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比賽,奪得冠軍。那之後就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唱片公司——寶麗金籤約,開始了自己在後世看來輝煌無比的歌唱生涯。
  • 張學友最得意的專輯不是《吻別》,而是這一張,全創作令人側目
    說到歌神張學友,我們知道他的唱片銷量驚人,一直雄霸華語歌手榜首,其中僅《吻別》一張,據官方公布,銷量累計就超過2600萬張。那麼,也許你認為張學友最為得意的,一定是《吻別》這張專輯了?那就錯了,歌神最得意的專輯,其實銷量遠不及《吻別》的零頭,但卻是他的心頭愛,這張唱片就是發行於2004年的《Life Is Like A Dream》。張學友於2001年榮獲香港樂壇至高榮譽大獎「金針獎」,之後蟄伏多年,直到2004年,帶來了這張用三年心血製作的粵語專輯《Life Is Like A Dream》。
  • 張學友風靡全亞洲的成功專輯劃時代的專輯《吻別》
    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1985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Smile》.張學友闊別臺灣歌壇6年。唱片以主打歌《吻別》為主,而其他歌曲大多是重新填詞的張學友在之前所唱的廣東話歌曲,如《秋意濃》(李香蘭),《一路上有你》(分手總要在雨天),《情網》(等你回來),《你給我的愛最多》(還是覺得你最好),《戀愛的人全都一樣》(暗戀你)及《擁抱陽光》(壯志驕陽)等。
  • NO.25何啟弘:創作吻別、失戀陣線聯盟,比李宗盛出道還早
    我們對這首歌的了解是拜費玉清所賜,在《龍兄虎弟》中見識了他對天后比莉惟妙惟肖的模仿,而費玉清當時模仿的《什麼都不必說》,則是比莉早在1984年發行的歌曲,而這首歌的填詞人便是何啟弘,此時他還未滿20歲,剛出道的何啟弘還寫出了高勝美《午夜街頭》、林靈的《情義無價》等多首經典的酒廊情歌,何啟弘在臺灣樂壇的起步要比最懂女人心的李宗盛還要早。
  • 張學友:我和你吻別,在無人的街,讓風痴笑我不能拒絕
    張學友:我和你吻別,在無人的街,讓風痴笑我不能拒絕張學友是樂壇的歌神,他唱功一流幾乎曲曲都是至尊經典,張學友是華語樂壇唱片銷量最高的歌手。《吻別》是張學友的最輝煌作品,《吻別》獲得「臺灣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昔時還創下400萬張的銷量記載成為樂壇最大贏家。
  • 《吻別》作曲人殷文琦病逝享年54歲 他的離去將是華語樂壇一大損失!
    《吻別》作曲人殷文琦病逝享年54歲 他的離去將是華語樂壇一大損失!時間:2019-10-26 14:01   來源:今日頭條 樹娃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吻別》作曲人殷文琦病逝享年54歲 他的離去將是華語樂壇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