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牛劍面邀發放、面試的時期,很多低年級的同學和家長看得雲裡霧裡,更搞不懂這麼多申請牛劍G5的準備該做哪些、什麼時候做、怎麼做。
例如,IG階段到底重不重要?想進劍橋土經應該AS怎麼選課?IG的同學現在需要做哪些準備、看哪些書、做什麼活動才能為未來的申請添色?這些問題想必是很多低年級同學和家長會有的疑問。
今天Mirror就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告訴你IG階段到底對申請有什麼影響!
GCSE對於某些專業來說會比其他專業在申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些牛津的專業甚至使用GCSE成績和入學考試成績來形成發麵邀的自動篩選機制!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牛津的醫藥學Medicine,官網明確說了會用GCSE成績和BMAT(生物醫學入學考試)成績將學生初步排名來進行shortlist,而在這個過程中,GCSE成績居然和BMAT成績佔了同樣的比重!也就是說,五五開。
「As part of the process to decide which applicants are called to interview, we established a numerical ranking on the basis of GCSE performance and BMAT results (both are quantita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equally weighted.」
要知道BMAT的難度和GCSE可不是一個等級!Medicine也明確表示了一個好的BMAT成績可以補償一個稍微弱一點的GCSE成績,反之同理。因此要衝牛津Medicine的同學,低年級多努努力真的可以讓未來的你少一點擔憂!
(Source: Medical Sciences Division)
而這GCSE成績又是怎麼看的呢?同樣是佔一樣比重(五五開)的兩個指標:你考的GCSE科目裡有百分之多少拿到了A*,以及一共拿了幾門A*。
在採用這個GCSE+BMAT的方法自動篩選發麵邀後,才是人工再次篩選。而注意,在去年的申請季(也就是2020 entry)醫藥專業人工篩選只選出了40位「歐皇」發麵邀,而GCSE+BMAT自動篩選就發了385封面邀!因此,對於想要申請醫藥的同學們來說,IG階段競爭就已經開始了!一個高的GCSE成績可以讓你有優先被發麵試的可能!
而除了Medicine,不少別的專業也開始紛紛效仿這種做法,越來越將shortlist的方法基於GCSE成績。
例如,牛津PPE專業官方發布的admission report中稱GCSE成績居然和TSA, Alevel預估成績一樣,是最重要的shortlist指標,這個重要程度是高於推薦信和文書的。
又例如牛津生物專業也在admission report中將GCSE成績作為決定是否發麵邀的重要參考。
甚至物理專業都給出了面邀發放公式…這也太現實了吧!
2019年的物理專業面邀有388封都來自這個自動篩選公式,即一個計算的R-score,它等於你的PAT成績加上10倍的contextual GCSE成績(也就是參考了學校整體表現的GCSE成績)。而另外只有40位幸運兒在自動篩選後被人工發放了面試。
不知道那年沒收到面邀的同學有沒有後悔自己的GCSE沒認真考…
知道了IG成績的重要性,我們再來看看那到底牛劍水平的GCSE普遍是幾門A*。
例如醫藥專業Medicine,平均每個人有高達10.2門GCSE A*!A*率(考的科目裡有百分之多少的科是A*)高達94%!我們可以想像這個數據,幾乎是選了11科全科A*,或者只有一科不是A*。
又例如生物專業Biology,收到面邀的同學們平均有10.1門GCSE A*,而所有申請的同學的平均只有9.9門 A*。也就是說低的GCSE成績真的會導致你沒有被shortlist!
再來看看牛津PPE去年的數據。下圖展示了不同數量GCSE A*的學生分別有多少沒有被面試、被面試但是被拒和最終被錄取的。我們可以看到被錄取人數最多的是10門GCSE A*的學生,大部分收到面邀的,無論錄不錄取(紅色+綠色),也是在10門GCSE A*左右的學生。如果我們縱向來看,比較每個bar的組成就很容易能發現,考的GCSE A*越多的同學,越容易收到面邀和offer!
(Source: Statistics from the 2018 PPE Admissions Round For 2019 Entry)
事實上,同學們了解了IG階段的重要性後也不要過度焦慮。做到不聽取別人常說的IG不重要論,不要本來可以考好IG的同學因為不重視隨便考C考D;做到儘量考A*。而對於準牛劍生來說,只要認真點,IG成績其實是很簡單的事。
還有一點就是,對於英國本土的學生,由於只有GCSE和預估分,沒有AS成績,因此GCSE成績在申請中含金量會更高。但是對於國際生來說通常有AS成績,因此並不一定會遵循前文上述的「面邀公式」。
(UCL Law明確回答GCSE要求只針對英國本地學生)
綜上所述,整個最終的名校錄取一定是從最初階段就開始做準備的。如果你想申請牛劍G5,你的申請規劃一定要從IG階段就開始了!
牛劍申請過程中,有非常多的學生不知曉的大事細節,然而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處理方法準備方式也不同,這也是Mirror努力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控和定製每個學生的方案。現在牛劍申請的趨勢就是越來越難,但有一點從來沒變過,就是早準備早行動早補充早優勢,以避免各種想當然,後面的後悔莫及,也避免各種道聽途說,做無用功。
很多申請的技巧,是不止有一個答案的。而這些是無法在一個公眾號上分享的。因為太基於個案,拿來主義的學生很常見,盲目跟風會出大問題,這一點Mirror的風格與其他處不同,凡事講究針對性和專業,整個申請中的講究非常多,所以想衝牛劍的學生務必不要靠搜索公眾號的一些看似簡單的經驗分享而對號入座,覺得自己一定沒有問題而犯下大錯。
比如有些同學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讀過IG怎麼辦呢?或者不了解什麼專業對GCSE的要求高?
儘早地讓專業的Mirror為你設計符合你背景和情況的申請規劃,能讓你在IG階段就先人一步。
最近微信改了機制,從「在看」變成了「分享+贊+在看」三連,請大家多多點讚和在看,並且星標我們,愛你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