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公主,人們的印象多是美麗,驕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但有這麼一位公主,在一眾「天之嬌女」中顯得頗有城府、工於心計。
有人說她一味討好帝王,不斷向皇帝進獻美女歌姬。
也有人說她貪戀權勢,不惜自降身份嫁給曾經的家奴。
但是,她引薦給帝王的美人,不僅美貌而且聰慧,既能得到帝王的寵愛,又能穩定後宮;她下嫁的奴僕,雖然出身卑微,卻是馳騁疆場、捍衛國家的民族英雄。
她究竟是在富貴榮華中迷失了自我的淺薄公主,還是頭腦清醒、慧眼識人的女中伯樂?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了解這位被史學家稱為「對西漢政局產生重要影響」的傳奇女性——平陽公主。
史書記載平陽公主出身高貴,父親是締造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母親是王皇后,弟弟是名垂青史的漢武帝。
她的父親是漢景帝不假,但母親最初卻只是妃嬪,弟弟劉徹原本也沒有機會當上太子,繼位為帝。
曾經的太子是皇子劉榮。
館陶公主希望女兒將來能做皇后,便向其母慄姬提親,卻被一口拒絕。
她轉而又向王美人提親,二人一拍即合。
此後,館陶公主便常在景帝面前貶低太子、讚美劉徹,終於太子被廢,慄姬也憂懼而死。
緊接著,王美人被立為皇后,年僅七歲的劉徹成了新太子。
彼時的平陽公主尚且年幼,但這一切都被她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慄姬曾經很受景帝寵愛,但她在盛寵之下失去了本心,變得飛揚跋扈,連皇親國戚也不放在眼裡,終於下場悽涼。
人一旦迷失自我,生活處處都是萬丈深淵。
此後數十年,平陽公主始終在權勢中保持清醒,既不逾矩,又不攬權。
這種內斂謙和的行事作風,在同時期館陶公主的襯託下更為凸顯。
館陶公主地位也很顯赫。但她貪戀權勢,不僅挑撥景帝廢太子,還縱容女兒在後宮大行巫蠱。
她的私生活更是混亂,六十多歲時還與十八歲的美少年董偃私通。
歷史學家蔡東藩感嘆:「瀆倫傷化,至此極矣。」
反觀平陽公主,史書記載她從不幹政,雖然三次守寡,私生活卻始終清白自持。
《菜根譚》有這樣一句話:
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
許多女子如館陶公主般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擁有得越多,越覺得不夠,終於在貪得無厭中變得面目全非。
只有少數成熟理性的女子能像平陽公主一樣,用清醒的態度審視人生。
她們明白,真正的圓滿來自內心的謙和與包容。
鋪張蠻橫往往是虛張聲勢,內心充盈的人才能做到謙恭有禮、恬淡無爭。
這麼一位謙和穩重的公主,卻被議論為貪戀富貴,主要原因就是她屢次向漢武帝進獻美人。
妖媚常能惑主,這可不是一個賢德公主所為。
表面看來似乎的確如此。
她先是趁武帝來府中做客時,獻上歌姬衛子夫,此女日後平步青雲成為皇后;又在衛子夫年老色衰後,引薦傾城佳人李夫人,武帝也是寵愛無比。
其實,所謂獻美邀寵,不過是平陽公主積極掌握命運的方式罷了。
她雖顯貴,可一旦失去帝王寵信,命運傾覆就在旦夕之間。
何況,她引薦的美人不僅有貌,而且有德。
衛子夫雖然出身歌女,卻被平陽公主調教得寵辱不驚,溫良謙恭,為後三十八年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被冤枉謀反後,更是以死明志。
平陽公主引薦的李夫人也極有智慧。
她深知武帝是愛戀自己的美色,無論皇帝如何許諾,也不讓其看見自己臨死前的憔悴病容。
果然,武帝對她懷戀不已,追封皇后。
歷代向皇帝獻美的人很多,可能做到如平陽公主一般有識人之明,所薦美人皆是內外兼修的卻是寥寥無幾。
幾代之後,陽阿公主也將府上調教的歌姬趙飛燕、趙合德獻給漢成帝,趙氏姐妹入宮後卻作惡多端。
她們不能生育子嗣,便殘害其他有孕的嬪妃,被賄賂後又幹涉朝政,慫恿皇帝立侄兒劉欣為太子,成帝最後因縱慾死在了她們的床榻之上。
《追風箏的人》中有句經典臺詞:
罪行只有一種,那就是偷盜。當你殺害一個人,你偷走一條性命,當你說謊,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有的人可以毫無顧忌地偷走他人的幸福與權利。
只要能夠得到皇帝歡心,陽阿公主才不在乎自己推薦的美人究竟有德還是無德,也不管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會禍亂朝綱,置萬民於水火。
平陽公主卻絕不如此。
她積極作為,不做任人擺布的玩偶貴婦,卻也始終清醒,保持著皇家公主應有的高貴與胸襟,有所為亦有所不為。
她信奉的是共生共贏,既要利己又要利人,而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平陽公主一生有過三任丈夫,最著名的一位出身也最卑微,他就是大將軍衛青,公主府曾經的騎奴。
《史記補述》記載:
正在寡居的平陽公主和人討論,列侯中誰最適合做她的新丈夫。眾人都說是衛青,平陽公主笑道:「這怎麼行呢,他以前可是騎奴,如今竟要成為我的丈夫嗎?」
旁人又說衛青已今非昔比,自己戰功赫赫,姐姐又貴為皇后,三個兒子也都被封侯,門第顯赫,堪配貴人。
一番話說動了平陽公主,決定下嫁衛青。
個人的情感總是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單從這段記載看,平陽公主實在有些勢利,因為貪戀衛氏一門的鮮花著錦,竟不顧身份,下嫁故僕。
平心而論,公主選擇衛青當然有現實層面的考慮。
此時正值漢匈大戰,皇帝的姐姐下嫁功臣,符合武帝與匈奴血戰到底的軍事部署。
果然,消息傳到宮中,武帝大悅,當即允婚。
平陽公主早已不是情竇初開的少女,與其轟轟烈烈、歷經波折,她更希望自己的愛情水到渠成,被人祝福。
但她真的不愛衛青嗎?
彼時的她已是第二次守寡,兩任丈夫都是開國功臣的後代,卻都沒有給她帶來幸福。
第二任丈夫更是死得難堪,他是畏罪自殺,因為與父親的貼身侍女通姦。
平陽公主也曾孤燈挑盡未成眠,她不明白自己嫁的男人,出身名門,受過最好的教育,所作所為卻如此齷齪,天下究竟有沒有重情重義的好男兒?
她心念一閃,忽地想起了衛青,那個曾經是她騎奴的男人。
不開心的時候,他曾牽著馬,陪自己去郊外散心,見女主人逐漸開懷,這個有著溫和清澈眼神的少年也笑了,臉微微紅著。
誰能想到,他日後會成為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呢?
但衛青就是做到了。
龍城之戰、漠南之戰、漠北之戰,這個男人帶著全體大漢子民的期望,一次次地重創敵人,匈奴終於不敢南侵,他們悲傷吟唱:「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從此,大漢王朝的公主再也不用去千裡之外和親。
可衛青依舊那麼謙遜,儘管他比任何人都有資格驕傲。
他不怕別人分走皇帝的寵信,一再推薦賢臣;武帝要群臣向他行跪拜之禮,大臣汲黯只肯行揖禮,他不僅不怪罪,反而常向汲黯請教。
他是山一樣的男子,豪邁而穩重,不聲不響地護衛著大漢疆土。也只有這樣的男子,能讓成熟理性的平陽公主怦然心動。
朱德庸說:
愛情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間閉著眼睛的遊戲,如果有一個人睜開了眼睛,遊戲就結束了。年少時的戀情可能的確如此,帶著對戀人的美好幻想前進,一旦幻想破滅,愛情也就壽終正寢。
但這番話對平陽公主已不再適用。
成熟女人的愛情可以熱烈,卻不能盲目,她們清醒地知道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男人,正如自己也做不到無可指摘,但只要彼此欣賞,互相包容,愛情就能如醇酒般愈久彌香。
平陽公主當然知道衛青出身低卑,他也不會像一般貴公子那樣討女兒家歡心,但她欣賞衛青、愛慕衛青,這就夠了。
剩下的,就是勇敢牽起對方的手,好好過完這一生。
可惜,多年之後衛青還是先她一步,離開人世。
平陽公主執意要與衛青合葬,她用這種方式與這個山一般的男人永不分離。
歷史上曾有過許多著名公主,她們或美麗或驕傲,璀璨如星,相比之下,平陽公主似乎並不那麼引人矚目。
但細細品味,她卻憑著自己的智慧與理性散發著獨特光芒。
主持人楊瀾說:
我們雖然不能控制風的方向,但卻可以調整帆的方向,達到勝利的彼岸。平陽公主出身顯赫,卻也躲不開生老病死,人生無常。
但她始終以清醒的態度審視人生,既沒有在繁華中迷失自我,又沒有隨波逐流任人擺布,每一次挫折都讓她更明白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清醒面對人生路上的風雨,不迷失、不盲從、不放棄、不沮喪,平陽公主用一生演繹出了成熟女性的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