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麗人
主演: 賴拉·邦雅淑 / 尤拉南·帕莫蒙迪 / 英塔·遼拉翁 / Ramawadee Sirisuka
泰劇,在倫裡邊緣反覆摩擦的神奇劇種。
前在《吹落的樹葉》,叔侄情誼感天動地。
兒媳與婆婆,也能遭遇《過界的愛》。
正片前,往往還有一句話讓條姐懷疑泰國沒有警察局——
「本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泰劇宇宙裡,似乎沒什麼人,是不能戀愛的。
劇組不才,又挖到一部——
《烈火麗人》(2020)
在數量上達到新高度:
一個女人和五個男人的愛情故事(同時).....
「一女多男」,原本是有點瑪麗蘇的設定。
用在這,變得相當有勵志感。
包括有婦之夫、富二代花花公子、大學教授、公司CEO......
沒有一見鍾情,全是靠實力勾引的。
影響力馳名國際,同齡女人形容她,「泰外通殺」。
是長相太美麼?
是,但也不是。
女主角Plub扮演者,身材確實有萬人迷相。
可,劇中扮相更像「職場女強人」。
強勢有餘,溫柔不足,「不好惹」的氣場太強烈。
在情敵眼中,屬於「強勢到男人避之不及的」。
但相信條姐,莫說撩五個,就是一次打十個,也會覺得很有說服力。
戀愛不看老天給運氣,從來是「按需定製」。
一號男嘉賓,菜鳥應屆生。
Plub一步步打破界限,手把手調教出「忠犬」。
面試考題,「試試表白我看看」。
潛在目的是,試試這人能有多聽話。
鑑人收心,一舉兩得。
既握住主動權,又不居高臨下。
往後,只需一點小小的撩撥,就能浮想聯翩。
當著其他下屬面幫他整理領帶,表達關心。
正用文字聊天,突然轉到視頻模式。
臺詞讓人臉紅。
右手捧著臉,完全是粉絲式的崇拜目光。
理性上用商業魄力徵服,感性上用純真小女友視角給糖。
偶爾拿出姐姐姿態,用大膽言論調戲一番。
哪個純真萌新抵得過這種誘惑。
就算凌晨派工作。
忠犬也覺得春風拂面,掛下電話,還舒心一嘆。
哎,終於能為女神做點什麼了。
二號,已婚商界大佬,億萬身價。
閱人無數,本身就是耍手段的高手。
攻心太弱,只能色誘,也講方法。
大佬花言巧語,說,不惜用億萬身家買一個她。
就順水推舟,挑起勝負欲,擊潰大佬對自身地位魅力的自信。
這不在於 你能給我什麼 不給什麼
而是 我想要 還是不想要
聊得酒酣耳熱,就要在下一步更親密發展時。
藉口離開。
走之前,給一點性興趣方面的暗示。
果然追上來,進了酒店房間。
大佬以為到手了,還恍惚覺得,「太快了」。
車是如願開上了,但不好意思,又就此打住。
大佬慌了,產生了被白嫖一樣的恐懼。
明明是先撩撥的那個,卻有點拿男人當玩物的感覺。
挺捉摸不定,剛好讓習慣掌控的大佬覺得小鹿亂撞。
再到三號嘉賓,修養極好的大學教授,就是另一幅模樣了。
會壓低氣場,頻繁偽裝求助姿態。
所有精心設計的相見,全以「巧遇」為理由。
再適時劃清界限,不是工作朋友,而是出於私交的約會。
說完緊繃身體表情,緊張感十足。
收到「好友邀請」的那人,無形中就覺得被奉承到了。
只有嬌羞的份。
三號成功√
此外,經常出現在生活圈周圍,若有若無的助長兩人緋聞傳播。
以想報考大學為由旁聽。
長跑之後,做拉伸動作,一不小心四目相對。
沒見過幾次,就在周圍人眼中有了「相配」的曖昧感。
相比之下,暗戀教授的青梅竹馬,就因為過於直給,產生了無形的強壓。
約吃飯,卻因為「不想浪費時間」,不給點菜機會。
動輒就是「我想你」這類炙熱告白。
讓對方只有喝水逃避的尷尬。
對這位潛在情敵,Plub的做法是什麼呢。
不避,反而加以利用,絕。
每類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看到這,有人要問了。
普通男人如「海王」梁正賢,劈一條腿,就容易失衡翻車。
五個人,五種關係。
確定不會自亂陣腳?
很難。
這也要說道撩漢命中率高的關鍵原因。
和普通人容易情緒在前不同,她永遠目的為先。
因為坐飛機太無聊,搭訕鄰座消磨時間。
到了目的地,就轉身離開,聯繫方式也不願給。
甚至,為了甩掉這位五分鐘前的知己,不惜認爸為夫。
相信「世上萬物皆是生意」。
一旦偏離目的,就會馬上捨棄。
也正是這種強目的性,吸引了五人中最難勾引的教授。
兩人作為研討會的客座嘉賓出席,一個溫和,一個激進。
教授倡導「合作」,Plub發言卻像個「黑心商人」。
鼓勵以銷售量為第一目的,就是把10元一杯的咖啡變成100元,也在所不惜。
觀點奪人眼球,又切中商人興奮點。
學術會,變成打臉現場,在場媒體賺大了。
Plub呢,就此斬獲了新公司的第一筆商務諮詢訂單。
看明白沒。
能誘惑成功,靠的確實是對「美色」的利用,但有一大前提。
她是「被需要」的,不止是欲望上,還有利益上。
新公司開張,給當時只有一面之緣的教授寄邀請函。
看表情,猶豫,糾結。
察覺到了這個女人的危險,但又無法輕易拒絕她。
饞她的身子,又忍不住佩服。
商業決斷前,會問她意見。
發言也一針見血,敢直言大佬的提案陳腐,已經跟不上時代。
沒錯,外表挺香豔。
但《烈火麗人》其實是一部女人的創業上位史。
撩漢頻繁,那是公司老闆為新公司儲存人脈資源。
而一女五男的設定狗血,也還能看出點「真實故事」的影子。
在泰國,性別歧視也極端。
因為覺得月經影響宗教聖地,會禁止女性進入。
即使是上流社會,也只有居家當名媛的職能。
氣場上強勢,又擔當溫柔鄉功能,可能是大多數泰國商界女性的必經之路。
一如Plub的坎坷身世。
是外遇所生的私生女,一屋兩母的生活,過了33年。
男人坐主位,走進門的親媽,只能像保姆一樣站邊上。
沒有血緣關係但有家族企業實權的養母,Plub喊「媽」,又摟又抱。
對親媽,是叫下人一樣的「RIANG媽」。
舉動充滿不自在,言辭裡都是客套。
她不是不愛親媽。
只是為了處境,選擇活得更容易一點的方式。
混商界也是,起初,不愛五人中任何一個。
成為「海後」,是遵循男權社會規則的選擇。
有手腕能力,完全可以穩紮穩打一步步把公司做大,但沒什麼效率。
誘惑男人,是她實現商業企圖的捷徑。
最終,也免不了迷失在其中,被貪心反噬。
看《烈火麗人》時,劇組還有一點意外的感慨。
在泰劇裡討「一個女人在男人地盤成功多難」時。
國產女人戲,也把男性角色數量加上了一個高峰。
《他沒有那麼愛你》打出標語,「四個女人和八個男人」。
內容是《小時代》與《流星花園》的混合體。
不是討論女性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
更像是「找到什麼樣的男性才算人生圓滿」。
有人疑惑,「離開劈腿談戀愛,國產劇女人戲就寫不下去麼」。
本質,還是用標籤加上包袱。
依然為社會期待而奔忙,很少有隻為自己活的。
男性角色因為事業而忽略家庭,最後孤身一人的故事,看客會感嘆一句「慘」,也許還會惋惜「他只是不懂愛罷了」。
但性別互換,放在女人身上。
就會被視為一種違背倫常的「自私」。
最近國產劇還有個共性。
在關鍵時刻,給身世悽慘的女/男主角加上一位「惡媽媽」。
如《歡樂頌》《安家》拿女兒當人肉提款機的媽媽。
如《以家人之名》棄子的陳婷與賀梅。
每次一出現,就能掀起一波網絡高潮。
罵聲甚至越過角色,直接向演員本人砸。
看久了,劇組有點奇怪,為什麼沒人質疑所謂的一家之主「父親」的地位?
說白了,「惡媽媽」之所以被批量生產。
是因為對女性角色,大部分人默認得有強烈的母性與自我犧牲精神。
惡媽媽,遠比壞爸爸,更能讓人憤慨。
像Plub這樣專心搞事業,不以犧牲與愛情為天職的女性形象,成了國產劇的盲區。
尤其在隔壁已經不少的情況下。
韓劇有《鬣狗式生存》。
底層律師鄭金子,以另一人身份矇騙對手律師,用手段贏得了一大桶金。
生存邏輯,放在情感邏輯前。
美劇有《麥瑟爾夫人》、《美國夫人》。
甚至是《我的天才女友》。
婚姻愛情,都是順其自然隨手摘得的,不是委曲求全得來的。
她們的世界裡,有更想滿足的。
比如閃亮的脫口秀夢想,為女性權利抗爭的志向,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慾。
至少在國產劇的現階段。
比起要求她們有無限的善心與犧牲。
更應該有的,是允許女性角色的欲望存在的空間。
不為任何人的期待。
只為自己,闖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