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也很困惑,感恩節的C位美食——火雞的英文名為什麼叫Turkey?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大烏龍…
火雞被美國人稱為"土耳其(Turkey)",
在土耳其被稱為"印度雞(Hindi)",
在印度被稱為"秘魯雞",
在中東被稱為"希臘雞",
在馬來西亞被稱為"荷蘭雞",
在荷蘭被稱為"加爾各答雞",
在阿拉伯被稱為"羅馬雞",
在希臘被稱為"法國雞",
在東非被稱為"巨鴨"…
?????
火雞兄表示:你們夠了!!!
實際上,這隻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禽類,並非原產於土耳其。
不是土耳其叫火雞,而是火雞的名字來自土耳其。"土耳其"其實指的是"突厥",即為唐代所滅,跑去滅掉東羅馬帝國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那個民族。
人們不知道火雞叫什麼,以為火雞的產地就是土耳其,遂稱這種鳥為Turkey。
很久以前,有一種珍珠雞(guinea-fowl)在土耳其傳入歐洲,歐洲人就稱之為turkey。
其實,這種大肉雞原產非洲的幾內亞(Guinea),turkey之名,是張冠李戴。
後來,北美洲發現了另一種大肉雞,樣子和珍珠雞相似。墨西哥人將它馴養為家禽,再後來,西班牙人把它帶進歐洲,開始大量飼養繁殖。
到了十六世紀初,這種雞在英國大受歡迎,人們看它像珍珠雞,於是又叫它turkey,反而不再稱珍珠雞為turkey了。
今天人們所熟悉的火雞的故鄉其實是北美洲,與土耳其相隔何止十萬八千裡。
中國人稱turkey為火雞,絕不是因為與燒烤有關,而是因為火雞的下巴有一塊呈紅色的軟皮連住長長的頸項,因為軟皮像一條絲帶,故又稱它為"吐綬雞"。
像這樣的地域烏龍,在美食界還挺多:
荷蘭豆
說起烏龍就不得不提起荷蘭豆。它在中國叫荷蘭豆,但是在荷蘭,卻被稱為中國豆。
當時的荷蘭人路過泰緬邊境的時候,發現了當地的這種豆子,所以將種子帶到了中國,被中國的飲食文化影響,荷蘭豆在中國生根發芽,且吃法多樣,但是因為屬於荷蘭人引進,所以叫荷蘭豆。
夏威夷果
第一次聽到這名字的時候,你是不是以為這是一種水果?然而夏威夷果卻是一種堅果,原產地澳洲,和夏威夷沒有半毛錢關係。
日本豆
曾經風靡全國的零食。吃過的盆友可能要暴露年齡了。
不過,你吃的可能是"A貨"。真正的"日本豆"是日本的魚皮花生,因製作時在其表皮糕粉坯裡摻有魚皮膠,故稱為魚皮花生。
紐奧良雞翅
據說有一次易建聯去紐奧良打比賽,想吃烤翅了,但是滿大街都找不到,結果只能在網上大聲呼喊:原來紐奧良沒有烤翅啊!
紐奧良當地最有名的美食是烤生蠔,至於烤翅,真是難尋蹤影。
這些年,我們被名字誤導的"地域美食"還有很多:
比如,天津沒有天津飯;
韓國烤冷麵其實來自東北;
重慶雞公煲也並不來自重慶;
還有開遍全國各地的XX黃燜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