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感覺唐僧總是偏袒八戒,而打壓功勞最大的孫悟空?

2021-02-08 子皓新說V

李白筆下的《將進酒》,讓人覺得失意與得意當事者是心知肚明,偶爾還是要裝一下糊塗,但糊塗也不好裝,把握好度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西遊記》西天取經一樣,雖然唐僧是肉體凡胎,看起來唯唯諾諾,大師兄孫悟空看起來武藝高強,二師兄八戒永遠沒有上進心,三師弟沙僧本本分分,白龍馬更是任勞任怨,可難就難在,如何把握好尺度,做一個識時務的人。

從表面上來看,孫悟空是最為厲害的,豬八戒是最不思進取的,但唐僧卻對八戒十分寬容,反倒一路降妖除魔出力最多的孫悟空,卻要被師傅時時壓制,這是為何?

圖片: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劇照

一、識時務者為俊傑

有一句古語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意思便是,認清當下時勢,該低頭的時候還是要低頭,就像是時勢造人一般,該聰明的時候一定要聰明,但該裝糊塗的時候萬萬不能太過聰明。

1、人生態度不同

提到孫悟空和豬八戒這兩個人,雖然都跟隨唐僧西天取經,一個是大徒弟,一個是二徒弟,但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似乎孫悟空總是能和正能量搭邊,並且對於醜陋的一面嫉惡如仇,而豬八戒總是懶洋洋的,甚至還有些負能量。

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每次唐僧被妖怪抓走後,豬八戒都會說「你回你的水簾洞,我回我的高老莊」!

圖片:豬八戒嚷著要回高老莊劇照

如此負能量的豬八戒,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似乎他從來都沒有被唐僧處罰過,可反觀孫悟空,卻被唐僧的咒語懲罰多次,似乎唐僧心情不好的時候,緊箍咒就上頭,到頭來吃苦的只有孫悟空。

不難看出二人的人生態度完全不同,孫悟空在對與錯的面前,似乎只認事務本身的對與錯,然而豬八戒就完全不同,哪怕眼前的這件事情本來是錯的,只要唐僧說這是對的,那豬八戒也會附和著說是對的,完全不會站在這件事情本身的立場上去看待這個問題,隨時隨地都和唐僧保持在同一戰線。

也正因如此,在這不同人生態度的趨勢下,孫悟空和豬八戒在面對妖魔鬼怪的時候,給出來的態度和採取的行動截然不同,到最後誰能博得唐僧的歡心,便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事情。

圖片:唐僧護著豬八戒劇照

2、甘願成墊腳石

就像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時候,還曾經被唐僧所念的咒語傷了腦子,但歸根結底能說明什麼呢?就在孫悟空說白骨精是妖精的時候,豬八戒不僅鼓搗著唐僧要懲罰孫悟空,並且還讓師傅使勁念咒語。

一方面唐僧覺得眼前的白骨精,他們一家三口都死在了大徒弟的手上,另一方面也覺得眼前的這個女子完全不是妖精。

那豬八戒又怎能不知道眼前的白骨精是妖精呢?可豬八戒仍舊和唐僧站在了同一戰線,並且還在旁邊煽風點火,讓唐僧念起了緊箍咒。

事實表明白骨精就是個妖精,解救出唐僧之後,從未見過豬八戒和孫悟空師兄二人有過爭辯,也從未見唐僧訓斥豬八戒,師徒一行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西天取經的程度慢慢再次提升日程。

圖片:唐僧對孫悟空念緊箍咒劇照

似乎來來回回經歷這九九八十一難,給人的感覺總是肉眼凡胎的唐僧做出錯誤的決定,可豬八戒還要趨炎附勢,只有孫悟空每一次為了將他們拉回正軌,抓破自己的臉,給人的感覺便是唐僧確實是一個糊塗蟲。

可唐僧當真糊塗嗎?實則不然!自己收的徒弟,又怎會不知道徒弟的本領有多麼高強,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煉了那麼多天,最後煉出一副火眼金睛,是人是妖,是魔是鬼,一眼盡知,可唐僧在孫悟空作出判斷的時候,總是站在對立面,這是不是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識時務者為俊傑,千萬不要和自己的上司搶風頭,一個是上司,一個是員工,如果上司需要處處聽員工的決定和安排,那這個上司還有什麼實際的存在價值和意義呢?孫悟空武功高強,卻愛憎分明,然而豬八戒就甘願揣著明白裝糊塗,甘願成為墊腳石,讓唐僧揚眉吐氣。

圖片:唐僧與孫悟空辨認妖怪劇照

二、想團隊管理者所想

師徒一行西天取經,這就是一個小小的團隊,在這團隊中管理者就是唐僧,雖然唐僧是肉眼凡胎,但唐僧手中所握有的權力比任何一個徒弟都大,因為唐僧是主角,剩下的只能是配角。

這也就說明團隊管理者始終擺在第一位,管理者的決定,對於員工而言就應該服從,當然了也可以反抗,但反抗的結果呢,似乎是自找沒趣。

1、品行很重要

在最開始的時候,孫悟空確實是大意了,以為自己的師父就是個凡人,看不出眼前是妖怪還是人,以為自己所做的決定,師父都會聽,然而在嘗了幾次緊箍咒之後,孫悟空也開始長記性了。

就像在烏雞國所發生的這件事兒一樣,烏雞國的國王都已經被放在水井中足足三年了,出於解悶又或者是猴子的潑性,所以孫悟空讓豬八戒從井中把國王背了出來,就是這樣一件事兒,被豬八戒牢牢記在心中。

這就像在職場中一樣,要想別人記著你的好很難,但要想別人記著你的不好,可能就是分分鐘的事兒,既然讓我不愉快了,我勢必會讓你也不爽,所以豬八戒在這時就準備給孫悟空找點茬兒,最直接有力的辦法就是讓師傅念緊箍咒。

把國王背上來的豬八戒說,猴哥說了,憑藉著他的能力完全能夠把國王救活。孫悟空一聽立刻炸毛了,都在井裡待了三年了,怎麼救活?可唐僧一聽這樣的回答,臉上就呈現出了不愉悅的表情。豬八戒連忙煽風點火,在這添油加醋之下,唐僧就念起了緊箍咒。

圖片:豬八戒在旁邊添油加醋劇照

這表明什麼?跟對團隊的管理者似乎黑的也能成為白的,學會溜胸拍馬屁也是一種本領,就看拍馬屁的人要怎樣表達?能不能瞅準時機?

緊箍咒念起之後,孫悟空立刻轉變話語,表示到地府去查一查要怎麼救人,可豬八戒仍舊依依不饒,表示明明在陽間就能解決的問題,沒有必要去地府。這讓唐僧的臉瞬間又陰沉了下去, 一言不合緊箍咒又開始上口,遭罪的還是猴子。

這讓孫悟空也完全沒有辦法,苦思冥想之下,去太上老君手中討來一顆仙丹,這才算是把燙手的山芋給扔掉了。但不難發現,似乎發生問題後,受懲罰的總是衝在最前面的孫悟空,難道豬八戒就沒有錯,還是唐僧對豬八戒的偏心被我們忽略?

所以說品行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面對掏心掏肺給自己的人,自己才能夠掏心掏肺給對方,面對人面獸心的人,倘若掏出了心和肺,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美食。

圖片:孫悟空與唐僧劇照

2、要會聽話

師徒一行,有極其聰明的,也有甘願留學拍馬屁的,更有任勞任怨的,可最後並非是任勞任怨最為踏實的那一個,就有好下場,這也就表示在一個團隊中,並非最踏實最勤懇的那個人,到最後就能夠得到管理者的青睞,倘若不信,咱們就接著往下看。

在翻越獅駝嶺的整個過程中,孫悟空差點都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剛剛和對方交手,就被困在了陰陽二氣瓶,好在菩薩及時出現,用了三根猴毛才救出孫悟空,可在這個過程中,唐僧給出來的表現,依舊是有條不紊,看不出任何的著急。

反而在豬八戒被白象抓走之後,唐僧在當時就像熱鍋上的螞蟻,還讓孫悟空趕緊想辦法把八戒救出來,這番舉動讓孫悟空怎能不氣憤了,而此時的唐僧作為一個管理者,就顯出了一副好口才。

千誇萬誇之下的意思,還是讓孫悟空去解救豬八戒,孫悟空經不起唐僧的這番說道,只能再一次和這些妖魔鬼怪去拼命了。令人不解的是,唐僧為什麼如此偏心豬八戒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豬八戒會聽話,聽話不意味著什麼人的話都要聽,而是要聽自己上司的話,並且是頂頭上司。作為一個管理者,自然很喜歡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下屬,而師徒一行中,豬八戒就很合唐僧的胃口。

圖片:唐僧在團隊中劇照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還有沙僧和白龍馬,雖然沙僧看起來很本分,但更為勤懇的是白龍馬,那這最勤懇的一個成員也需要受到相應的壓制嗎?回答是必須的!在一個團隊中,最勤懇的那個人似乎成不了太大的氣候,但卻最容易成為管理者心中的包袱。

這樣的人,能稱之為沒有任何追求,似乎永遠甘願原地踏步,甚至是向後走,金錢的誘惑,利益的誘惑,似乎一點作用也沒有,西天取經的過程中很少有白龍馬發揮作用的地方,最大的作用就是做好一匹馬,做好唐僧屁股下的坐騎。

儘管這樣,豬八戒也沒能讓白龍馬安安心心的一路到西天,豬八戒挑著行李開始抱怨著,太沉了,想讓白龍馬不僅馱著唐僧,還可以再馱大包小包的行李,可孫悟空一聽就立馬反駁,這白龍馬不是平常的馬,也是在菩薩的指點下,經歷了一番故事之後,才甘願作為一匹馱著師傅西天取經拜佛的馬。

這就不難看出,團隊的凝聚力和核心力固然重要,但各司其職更為重要,雖然是老實人,但老實人也並非是最好欺負的。老實人也應該適當抱一抱大腿,一直原地踏步,勢必會引起團隊其他人的不滿意,雞蛋裡頭也能夠挑出骨頭,這就是一個團隊,叫做團隊的精神和藝術。

圖片:孫悟空與白龍馬劇照

要想成就一番大業,不經歷苦難是不行的,就像唐僧師徒一行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夠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到最後才能夠得到如來佛的封賞和認可。然而在成就大業的過程中,偶爾也要揣著明白裝糊塗,更要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一定要聽話,更要會聽話!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圖文由子皓影視製作工作室原創製作!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豬八戒最大的功勞是什麼?
    《西遊記》豬八戒的功勞當真是「挑擔有功嗎?唐僧師徒到了西天,如來論功,唐僧是「取去真經,甚是功果」;孫悟空是「練魔降怪有功,全始全終。」;八戒是「挑擔有功」,白馬是「馱經馱人」有功,沙僧是「登山牽馬」有功。
  • 唐僧娶了中國女富豪;孫悟空娶了玉兔精,八戒才是最大贏家!
    唐僧娶了中國女富豪;孫悟空娶了玉兔精,八戒才是最大贏家! 還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的時候,觀看每年重播的《西遊記》也是一種樂趣。那個時候,大人們出去拜年,小朋友喜歡躲在房間裡看《西遊記》。相信很多人都不止一遍的看過這部劇,其中的情節都已經記得差不多了。
  • 付出得多就得到得多,所以唐僧的四個徒弟中只有孫悟空能成佛
    唐僧師徒五人,歷經千辛萬苦,徒步十萬八千裡,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五個人中,唐僧原本就是如來佛祖的第二個徒弟,所以封了佛,也算是重回本籍(而且從二徒弟到佛位的最末位,感覺還降了)。而另外四位徒弟中,只有大徒弟孫悟空成了佛,八戒是使者,沙和尚是羅漢 ,小白龍成了菩薩。
  • 孫悟空一直叫豬八戒呆子,為何真假美猴王之後,卻改叫八戒了?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前往西天取經並最終獲得成功的故事。而在故事之中,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是非常經典的角色,也是《西遊記》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孫悟空出生於娑婆世界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自開闢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後來,石猴在偶然中闖入了水簾洞,因此被花果山的諸猴拜為「美猴王」。
  • 唐僧必須淹死方能進靈山,孫悟空、沙僧為何不用?聽八戒說了啥?
    文/金寶哥講故事 當唐僧領著孫悟空等人一路西去,逐漸來到西牛賀洲靈山腳下之時,眼前的一條大江頓時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就在眾人為獨木橋的簡陋猶豫不決的時候,江中突然劃出一葉扁舟。就當唐僧要踏出步子登上扁舟之時,他驚奇的發現,這扁舟居然是沒有底的。
  • 王晶《孫悟空大戰盤絲洞》開播,八戒變正經了,最強戰力唐僧出世
    ,八戒變成一位正人君子了,他不再是貪財好色的刻板形象,這也是該片的一次創新吧。,才會表現出好色的一面,跟蜘蛛精戲水那段,實際上是八戒迫不得已,變正經的八戒忽然有點小可愛。,很扯很無釐頭,可以說是又爛又想看,這部電影的結局比較雷人,孫悟空的戰鬥力被削弱了許多,本以為最終是孫悟空一個人除掉了蜘蛛精,沒想到孫悟空竟然被蛛網給困住動彈不得,你沒看錯!
  • 女兒國國王擅自更改通關文牒,唐僧孫悟空見了,為何還連連道謝?
    通關文牒是李世民當初交給唐僧的,這是寶貝!這是取經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 為何?因為唐僧取經從東土大唐出發,最後抵達天竺雷音寺,殊不知,這當中是穿過了好多個國家的。而從這國去往那國,需要什麼?護照!沒有護照則是犯法的,屬於「偷渡」,更何況唐僧師徒還一路帶著許多行李。
  • 被唐僧趕走後,悟空為何只抱著白龍馬哭?你瞧八戒、沙僧說了啥?
    話說幾千年前的孫悟空,也遭遇了「辭職」這樣的事,不過卻屬於第二類——被唐僧炒了。因為三打白骨精,不聽領導指揮,且風頭屢次蓋過領導,孫悟空就這樣被唐僧狠狠的趕出了取經隊伍。
  • 四聖試禪心,孫悟空一開始就知道,為何卻不敢向唐僧等透露真相?
    觀音菩薩試禪心,孫悟空一開始就知是圈套,為何卻不告訴豬八戒?唐僧辭別唐王李世民後,有失有得:先是失去了皇帝派遣給他的兩個侍從,又在鷹愁深澗失去了心愛的坐騎。西天取經路上充滿了艱險,但憑唐僧一介書生、一個僧人,要肉身徒步十萬八千裡到靈山,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 唐僧娶了女富豪,孫悟空娶了女導演,而八戒才是最大的人生贏家
    天天想著孫悟空有什麼難處,唐僧有沒有取經,其實這部戲的四個師徒,雖然都是主角,但相比於武俠小說裡的孫悟空,勤敏好學的唐僧以及老實忠厚的沙僧,豬八戒這個角色更是遜色不少,畢竟在劇中孫悟空最常做的就是吃吃喝喝,還常常捅刀。
  • 烏巢禪師為何要收八戒為徒?
    進山之前,唐僧見山高,以為有妖怪,讓孫悟空、豬八戒小心些。八戒說,沒事。這山上有個烏巢禪師,自己以前會過他。唐僧問烏巢本領如何。八戒說:「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  從八戒的話語中可以看出,烏巢禪師法力高強,遠在豬八戒之上。正因如此,烏巢提出收徒,豬八戒並不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他沒有答應拜師。
  • 豬八戒為何多次挑撥離間,甚至讓唐僧念緊箍咒?
    但是,豬八戒不但很少降妖除魔,反而多次挑撥離間,有時候在唐僧面前說孫悟空壞話,甚至會慫恿唐僧念緊箍咒。 這是為何呢?豬八戒為何要挑撥離間,甚至讓唐僧念緊箍咒呢?豬八戒是看不慣孫悟空,還是想要破壞取經隊伍? 這個問題,其實主要有三點原因。
  • 孫悟空從五行山下出來,不全是唐僧的功勞,你看最大的功臣是誰?
    (蝸牛看西遊第4760期)  文/蝸牛  眾所周知,孫悟空之所以擺脫五行山的魔爪,全都有賴於唐僧為他揭走六字真言貼,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悟空真正的恩人另有其人。
  • 唐僧最愛的,不是悟空,不是八戒,而是......
    卻忘了師徒名分在,唐僧是師,他是徒;唐僧在上,他在下。沒拿唐僧當領導,不聽指揮,說話口無遮攔,因此也是最不受唐僧待見的。第28回,悟空三打白骨精,八戒一邊煽風點火,唐僧聽信八戒的話,把悟空趕走。悟空走了,八戒要去化齋,結果走了十幾裡路,沒化到齋,又想偷懶,決定睡一覺,再回去騙唐僧說化不到齋。天色又晚了,唐僧吩咐沙僧趕緊把八戒找回來,一起先找個落腳的地方。
  • 唐僧娶了女富豪,孫悟空娶了女導演,沒想到八戒才是最大的贏家
    然而,他們很難在86版《西遊記》超越唐僧師徒。該劇播出後,唐僧迅速走紅,尤其是飾演孫悟空,的六歲男孩,他被觀眾稱為一生的角色。由此可見,他使孫悟空復活了。每天,我都在想孫悟空遇到了什麼困難,唐僧是否獲得了經典。其實這部劇有四個師傅和徒弟,大家看法不一。雖然都是主角,但比起武功高強的孫悟空,勤敏,好學的唐僧,老實老實的沙僧。豬八戒的角色是次等的。
  • 唐僧娶了京城首富,孫悟空娶了「王后」,八戒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01孫悟空,其實當年這個角色定的是六小齡童的哥哥「六齡童」,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原本定好的事,哥哥卻在《西遊記》開拍前因白血病去世了。六小齡童的演技是公認的好,他把「孫悟空」飾演的出神入化,抓耳撓腮、上躥下跳這些小動作,讓他看起來真的像一隻不安分的猴子。
  • 唐僧娶了女首富,孫悟空娶了導演,八戒才是最大的人生贏家
    孫悟空,經觀音點化後,被唐僧救出,之後,一路上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不畏艱難險阻,最後,終於修成正果,孫悟空也被如來佛祖封為鬥戰勝佛。小時候,每個暑假,大家都會搬上小板凳,靜靜的守在電視機前,只為看孫悟空大顯神通,各種方式斬妖除魔。
  • 金蟬脫竅,孫悟空是這樣弄死唐僧陳玄奘的
    孫悟空第二招矇騙被八戒哪個敢走,輕輕化解。八戒暫時救下了師父。        你說不好走,我走給你們看,孫悟空上了八戒的當,使出第三招,示範迷惑唐僧上當。「你都站下,等老孫走個兒你看」。好大聖,拽開步跳上獨木橋,搖搖擺擺,須臾跑將過去,在那邊招呼道「過來,過來!」連孫悟空自己都搖搖擺擺,別人還不掉下去?
  • 八戒打死不少妖怪,為何還不能成佛?這一切和八戒母親有關
    文/金寶講故事在大雷音寺裡,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了佛,八戒卻成了個淨壇使者。一向麻木不仁的二師兄也對於這個結果非常不滿意,他當著雷音寺眾人的面直接跳了起來:「他們都成佛,為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很直白地告訴八戒:「你在取經路上有頑心,又色情未泯。」豬八戒聽如來開始揭他的短,於是只好閉口不言了。其實我們縱觀八戒的取經之路,雖然他愛偷懶且好色,但他在路上的的確確打死了不少妖怪。每個人都有缺點,唐僧黑白不分、孫悟空濫殺無辜、沙僧濫竽充數,為何如來卻好似拿了放大鏡一般看待八戒的缺點呢?
  • 筋鬥雲一個就是十萬八千裡,為何孫悟空要帶著唐僧走路?是傻嗎?
    而唐僧呢?孫悟空的師父唐僧,辛辛苦苦走路, 徒步上靈山竟用十四年,這麼多年他走了多遠呢?竟走的也只是十萬八千裡。問題就來了,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何還要唐僧辛苦走上十四年呢?猴子這麼迅捷,提溜著唐僧的衣領子,旋轉跳躍閉著眼,不是一下子就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