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納智捷或將停產退市,兩桶油會不會哭暈在廁所?
日前,有媒體曝出臺灣裕隆集團與東風公司已初步達成共識,裕隆集團旗下納智捷品牌將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如果退市屬實,東風裕隆將成為今年東風集團繼東風雷諾後第二家退市的合資公司。
雖然停產退市還未正式做出決定,但納智捷在中國的境遇每況愈下是不爭的事實。那麼,東風裕隆真的這麼慘嗎?真實的銷量到底如何,停產退市是否是唯一選擇,無疑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納智捷銷量「歸零」
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東風裕隆未上報批發量,同比2019年前5月的449輛,下降100%。也有消息稱其前5月的批發量僅為43輛,同比下降92.5%。
對於任何一個車企來說,5個月的時間銷量僅為43輛,都是難以想像的。
根據車經社掌握的實銷數據顯示,2020年前5月,東風裕隆的實際銷量分別為58輛、4輛、18輛、19輛、23輛。也就是說,前5月累計銷量為122輛,同比2019年前5月的1415輛,下滑91.38%,遠超同期中國車市下降幅度。
今年1月,東風裕隆的實銷量僅為58輛,同比下滑超過88%。可以看出,即便拋開疫情的影響,東風裕隆也已表現出「全面潰敗」的態勢,旗下主力車型的銷量幾乎歸零。
2010年,東風集團與臺灣地區最大的汽車集團裕隆集團合作,成立東風裕隆公司,推出納智捷汽車品牌,旗下首款車型納智捷大7 SUV於2011年上市,也曾風靡一時。
其實納智捷在國內有過短暫的輝煌,在人氣王周杰倫的代言之下,納智捷2015年實現了6.04萬輛的銷量成績。
但是從2016年開始,納智捷銷量邊江河日下,2019年銷量僅為1947輛,2020年前五個月實際上只賣了122輛。
對於任何一個車企來說,5個月的時間銷量僅為122輛,都是難以承受的,展望未來也毫無希望,停產退市或許是東風裕隆的唯一選擇。
無車可產、無車可賣
除了銷量低迷以外,納智捷目前所有實銷的車型均為國五,未見國六車型(包括2019年12月19日才上市的納智捷URX)。
在國五切換國六時,納智捷沒有跟上步伐,與市場掉隊。原本應該奮起直追,發力國六,而納智捷仿佛「破罐子破摔」一般,好不容易推出一款新車,但依舊是國五車型。
或許納智捷想把國內未實施國六的三四線城市作為重點發力的區域,但是深耕三四線城市的合資、自主品牌比比皆是。
以納智捷的產品力和品牌力,想讓三四線消費者買單,目前來看還是難於登天。
按照計劃,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國範圍將全面實施輕型汽車國六a排放標準。屆時,納智捷將「無車可產、無車可賣」。如果說以前納智捷是活在段子裡的,以後恐怕連段子都沒資格進,只能活在傳說中了。
折戟新能源
轉向新能源或許是一條不錯的路徑,納智捷似乎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東風裕隆僅有納智捷U5 EV一款新能源車在售,其NEDC綜合續航裡程僅為360km,但售價達到了21.37萬。
出於對續航裡程的焦慮,消費者越來越執著於追求高續航車型。如今,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500km以上的車型早已比比皆是,700km的也已經出現。
雖然合資品牌向來比自主品牌產品續航要少,但不超過400km的續航,競爭力實在堪憂,而且其21.37萬的售價遠高於其他自主以及合資品牌新能源車型。
對於納智捷來說,轉向新能源並非易事,而且大多數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實力已經明顯超過了納智捷。在巨大的經營虧損和新能源投入面前,東風裕隆再也無力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
納智捷「斷舍離」
縱觀納智捷在大陸的十年時間,產品推進緩慢,累計銷量不過23萬多輛,但是留給大家的段子卻非常多。
納智捷大7整車重量接近2噸,搭載一款2.2T的發動機,最大馬力僅有178Ps,最大扭矩也不過275N·m,但百公裡油耗輕鬆突破15L,落得一個「油老虎」的罵名,引發了車主們無盡的吐槽。
比如:納智捷不在加油站,就在去加油站的路上;這車我知道,後面必須跟著3臺油罐車;納智捷大力踩油門的時候,你會聽到水牛喝水的聲音;納智捷是中石油中石化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聽說納智捷停產退市,兩桶油哭暈在廁所……
對車主來說,納智捷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多幸福感,反而讓車主記住的永遠都是高油耗、弱動力、各種問題、加油、修車等等。
隨著電動化的轉型以及傳統燃油車的技術升級,納智捷失去了產品競爭力,失去了消費者的口碑,停產退市也在意料之中,一點也不意外。
寫在最後:
東風裕隆成立之初,制定了成為「華系高端品牌」的夢想。如今十年過去了,這可能僅僅就是個夢而已。反觀吉利、長安、長城、奇瑞等一大批自主品牌逐漸站起來了,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