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消息,
小米正式向香港證券交易所遞交了IPO申請文件。如今這條消息已經成為了今天各大科技類新聞頭條消息,相信很多小夥伴看新聞都會收到這方面的新聞,一旦小米上市,那麼小米有望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將是2014年來全球最大IPO。那麼很多對小米IPO不熟悉的朋友都此都十分清晰了,不過這裡有一個股票方面的概念大家可能對此不太了解。就是提及到的同股不同權是什麼意思呢?很顯然是和同股同權不同概念,下面電腦百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同股同權是什麼意思?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同股同權的概念,同股同權的意思是指同一類型的股份應當享有一樣的權利,比如收同樣的股息,有同樣的投票權。簡單理解是一份股票對應一份投票權,如你買了10股,對應的就有10張投票權利。人們常說的「同股同權,同股同利」,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1、同次發行的股票;
2、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
3、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
同股不同權是什麼意思?
同股不同權,又稱為雙重股權結構,或AB股結構。意思是管理層試圖以少量的資本達到控制整個公司的目的,因此將公司的股票分為高投票權的股票和低投票權的股票兩種類型,高投票權股每股具有2-10份投票權,屬於B類股。簡單說,你的股票一股有一份投票權,而我的股票,一股最多可以有10份投票權,這樣儘管咱們擁有的股票數量一樣,但是我投票的時候擁有多達10倍的話語權。
通常公司的股權結構屬於一元制,那就是所有的股票屬於同股同權制度。但在很多發達國家市場的二元制(又稱雙重股權結構、AB股結構)股權結構中,一般管理層總是希望通過捎了資本來達到控制整個公司的目的,所有將股票分為高低兩種投票權,很顯然高投票權每股具有2-10票的投票權,稱之為B類股,主要由公司管理層控制持有;而低投票權基本上由其他股東持有,基本上是那些1股對應1票投票權,甚至沒有投票權,稱之為A類股。
總的來說,同股不同權目的就是讓管理層掌握公司的控制權,不僅僅是小米屬於這種股票制度,包括之前的阿里巴巴也是採用這種股權結構,很顯然這種結構利於公司的發展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