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走過,心中一動,又轉身折回來,裝作是在找什麼東西,手機屏橫握,手指一動,無聲地摁下圓點。「哎,你在幹什麼哪!」忽然一個聲音從隔壁一家花店裡傳出來,差點把我絆個趔趄。
這是一條典型的上海小馬路,長五百米不到,寬呢,要橫穿馬路大約只需一秒半。路兩旁新式裡弄、石庫門裡弄、花園洋房、改建平房混排一體,白色、褐色、洋灰色、原木色、鋼黑色等色塊為主調,雅致和諧,hold得住那些臨街新潮店鋪的標新立異。馬路是單向行車,人行道也往往容不下兩人並行,但兩行「法國梧桐」(實為三球懸鈴木)粗壯的腰身已然佇立百年,夏若浣碧流朱,冬如琥珀煙發,這就把多少有些舊了破了的小馬路裝點得頗有些威儀。它算是鬧中取靜,像江河波浪中的一個微縮島嶼,車流的喧譁都被延安中路、陝西南路、茂名南路、淮海中路引流引走了。但它又絕不冷僻,往常,街兩邊擠擠挨挨的文藝小店、餐飲小館、精品小鋪,窗明几淨,始終有人氣。閒時,我會繞過來走走,就算不買東西,逛逛櫥窗也能讓心情明快起來。五百米不到的路段,三步一停,五步一望,半小時也走不完。
沒想到,連著幾家店家都搬空了,櫥窗上貼上了「招租」「轉租」。年底原本就是店面換租的時季,可這也撤得太乾淨了。沒有了店,小馬路回歸了路的屬性,三分鐘就走完。
這家曾經的紅酒店,已經連華美吊燈都拆走了,店門鎖著,屋中間一輛手推車,玻璃窗上只剩四條隔板,上面排列著幾個樣品般的酒瓶子,下面掛塊不甚講究的白板,手書:紅酒特價,400元6瓶。不知過了多久,400的「4」被修改成了「3」,又不知過了多久,一張隨便裁下來的紙擋住了剛才那張板的一半,上面出自同一人的字跡寫著:100元6瓶。一來二去,價格跳水了四倍。我拍下這張照片,想留作某種紀念,不料被發現了。說話的是一位正在忙著給花剪枝的大姐。「我就看看。」我尷尬地笑笑。
她也衝我一笑:「是想租店嗎?打電話找房東談談,月租——」她隨即報了個數字。我想起傑克和魔豆的童話故事,身後那些空空的店面好像被翠綠的豆莖貫連,很快就會伸展出柔曼的枝條,開出溫柔的花,結出飽滿的豆莢。
「好,我想想。」我謝過大姐,慢慢踱步繼續走,無意走進一家簡約中式風格的瓷器擺件店。老闆是個大男孩,正指揮店員擺放新到的貨品,我隨手拿起一件柴燒花器詢價。男孩認真地介紹花器的產地、燒制工藝、如何擺放裝飾,又認真地說,這個價格,真的不貴,和他的進價差得不遠。男孩老闆還說,買滿五百元可以打九八折。
我笑了,不再講價了。我說,請幫我打包吧,我要送給外地來開會的朋友,給她插枝小花,擺在書房的案頭。我要告訴她,下次來可不要這麼匆忙了,要留點時間逛逛上海的小馬路,這是上海最有生命力的地方。讓我們喝杯咖啡,消費消費,一起度過這個冬天。(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