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垃圾分類不是小事,也不是簡單的舉手之勞,而是一個科學體系,綜合體現了國家的文明程度,城市的管理水平,民眾的素質高低。
當人們放眼長遠,關注「門前雪」之外的「大環保」,不糾結於垃圾分類的「小麻煩」,讓「麻煩事」變「分內事」,讓垃圾分類成為新習慣、新風俗、新規矩,那麼文明的行為方式就能逐漸養成,日常生活環境就能得到改善。
「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垃圾分類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關係千家萬戶,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在心,他強調,要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責無旁貸。物業管理企業作為垃圾分類的最源頭,承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自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啟動以來,水清溝街道按照市北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通過實施「紅色物業」工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新路徑,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作用,打開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扇門」,以「紅色」帶動「綠色」,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落地落實落細。
目前,以物業管理企業為助力的垃圾分類「綠色革命」正在水清溝街道悄然興起。
水清溝街道中糧祥雲物業作為社區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自物業服務中心交付以來,在精心做好業主工作的同時,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並在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復驗中取得「達標示範小區」的光榮稱號。
垃圾分類是生活新風尚!
美麗家園靠你我共同建設!
精心組織 桶定地點暖民心
為確定分類垃圾桶的擺放,街道、物業、垃圾收運公司建立聯合工作組,由志願者們對小區業主的年齡、生活習慣、小區每棟居民樓之間的距離進行充分摸底,多方徵求意見後,根據園區內部規劃,搭建垃圾堆放點,將分類垃圾桶分類別擺放在園區三處主幹道,制定分布地圖。
組建隊伍 黨建網格員挑大梁
街道推行一次宣講、一本垃圾分類宣傳手冊、一套激勵辦法的「三個一」工作法,充分發揮黨員骨幹的帶頭示範作用。創新「網絡+」模式,依託黨建網格,對居民進行現場投放標準引導,對網格內的垃圾投放設施進行普查,做好垃圾分類「服務員」。截止目前,街道共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100餘場,發放宣傳手冊3萬餘份。
創新舉措 線上線下齊聯動
深化垃圾分類線上宣傳,物業在業主群、工作群發送市北區垃圾分類有關宣傳材料,開展有害垃圾相關知識線上宣傳活動,引導居民按照垃圾種類分類投放垃圾。線下結合戶內暖氣打壓活動,深化垃圾分類社會實踐活動,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材料發放,以人口普查為託手,加強入戶宣傳。
垃圾分類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全民工程,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只有政府與居民雙重努力,實現垃圾分類閉環運行,才能真正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不斷提升社會文明水平和治理水平。
下一步,水清溝街道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工作,引導轄區企業和居民將垃圾分類的觀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落實於踐,不斷改善轄區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王凌霄 通訊員:徐峰)
發現「分享」和「贊」了嗎,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