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評價周冬雨,「她的哭戲是一流的,她流淚的時候,內心有豐富的層次,容易讓人心動。」從靜秋到陳念,周冬雨在大銀幕上潸然淚下的瞬間,令無數觀眾流下眼淚。
最近看到周冬雨為OPPO手機做的廣告,在迷人的黑白攝影中,她抱著手機,閉著眼睛、嘴角上勾,露出淺淺的笑意,成為廣告的點睛之筆,這驚豔的畫面,讓我們看到原來周冬雨不僅哭得動人心扉,笑起來也是這般的迷人可愛!
這個剛出道時青澀、膽怯的小姑娘,現在越來越像大明星了。
繼張藝謀後,著名導演、監製人陳可辛也非常推崇周冬雨,他說:「不管是笑的戲、哭的戲,所以很多時候想什麼電影,第一個永遠都先想周冬雨,就先想要是她演會怎麼樣。」陳可辛與編劇聊劇本時,第一個想到的人是周冬雨,足見大導演對周冬雨演技的欣賞。
在她從影的十年後,2020年,周冬雨憑藉《少年的你》出色的表演,獲得金雞獎,28歲的她成為繼周迅、章子怡之後,第三位「三金大滿貫」(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得主,也是首位實現「三金大滿貫」的90後演員。
她的前輩章子怡,25歲憑藉《茉莉花開》拿下金雞影后,26歲憑藉《2046》拿下金像影后,34歲憑藉《一代宗師》拿下金馬、金像雙影后。周迅31歲憑藉《如果愛》拿下金馬、金像雙影后;35歲憑藉《李米的猜想》拿下金雞影后。
周冬雨24歲憑藉《七月與安生》拿下金馬影后,27歲憑藉《少年的你》拿下金像影后,28歲憑藉《少年的你》拿下金雞影后。五年內陸續拿下金馬、金像、金雞華語電影三大獎項。
章子怡、周迅完成這三大獎的年齡,在34和35歲,而周冬雨完成的時間是28歲,比她們提前6到7年,而周冬雨還不到30歲,正是一個女演員的黃金年齡。
如此出色的成績單,估計連她的恩師張藝謀和欣賞她的大導演陳可辛都沒想到。
周冬雨在一個採訪中說,「我就在想為啥我出名兒了,我就會經常這麼想。」 是啊!連她自己都難以想像。
幸運也許是人生的捷徑。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幸運背後,沒有超常的努力和付出,不可能在十年獲取十個影后獎,達到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2020年9月16日,她還專門發微博,刊載了「黃毛丫頭」時的自己。
麻雀變鳳凰,小鴨變天鵝,平民變明星,周冬雨只用了十年!
比童話還童話,比神話還神話!
一、機會,擁有良機,未來無限可能
人生需要的是機會!
但很多人得不到通往明天的機會。
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周冬雨做夢都沒想到她能演電影,更沒想到還能取得這麼亮眼的成績。
機會來了,她緊緊抓住,沒有錯過任何一次機會。
機會是通往未來的無限可能。
作家路遙在名作《人生》中,引用老作家柳青的經典語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最要緊處卻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用這句話來為他的主人翁高加林以及我們每一個人進行人生詮釋。
天賜良機改變了周冬雨的人生命運。她走好了這關鍵的人生第一步,儘管這個第一步對當時的她和現在的我們都是夢幻般的存在。
周冬雨在成名後,坦誠地說,「我沒有長期的願望,一直以來也沒什麼遠大志向,只有短期的小目標。如果不當演員,就考個自己能考得上的大學,被錄取了什麼專業就順著那個專業去找工作。我是一個特別懶也隨遇而安的水瓶座。但我信奉一句特別土的話,我媽經常跟我說,幹什麼就得像個幹什麼的樣子。」
這樸實的表達,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和人生選擇。
與我們不同的是,周冬雨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為什麼6000多個孩子撿不到這個餡餅,而她能撿到?
因為我們失去了人生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態。這恰恰是周冬雨最寶貴的東西。成名後的周冬雨還是那樣真實、自然!
上天垂顧周冬雨,是張藝謀要拍一部歌頌愛情的影片《山楂樹之戀》。
2009年的冬天,張藝謀很焦急。《山楂樹之戀》是他回歸文藝片的重要標誌,連續幾部受商業影響的片子,引發觀眾的失望,成為討伐他的靶子。
張藝謀對自己下一步作品《山楂樹之戀》很是期許。
電影籌拍良久,女主角遲遲找不到合適人選。在各大文藝院校全部搜選一遍,辛辛苦苦拍來的6000多個視頻人選裡,還是沒有找到張藝謀想要的人。
張藝謀的要求女主角是「情竇初開的羞澀年齡、眼神乾淨、會哭」,定的標準是,「初衷是新人,不光是漂亮,還要青澀,就是未經雕刻的自然流露。」
原定的開拍時間是來年春天,如果2010年1月還沒找到合適的人,張藝謀還說出「實在不行就不拍了」這樣的絕話,沒有合適的人選演繹他想要表達的愛情,他不想遷就和勉強。
劇組也非常焦慮。不得已,在全國開始選秀,試圖從藝考生裡看能否找到人選。張藝謀派出三組選角導演奔赴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原本想從江南美女裡尋找電影中的「靜秋」。
全國有那麼多盛產美女的城市,為什麼單單去緊挨著的這三個江南城市去找?這或許與當時一個網絡熱點有關。
那時有個女孩,風靡大江南北,火遍網絡。
一個小姑娘,在教室手捧奶茶,被同學不經意間拍了下來,發到網上,一個經典女神「奶茶妹妹」誕生了!
現在的傳言是劇組邀請「奶茶妹妹」出演影片,被無情地拒絕了!
但全世界能有幾個女孩抵擋住「謀女郎」的誘惑?也許是製片方想宣傳影片,也許像後面張藝謀說到的,大眾說的美和在大銀幕上展現的美,並不是一回事。女主角要「耐拍」!
不知道「奶茶妹妹」是不是屬於這樣的典型,如果傳言屬實,「奶茶妹妹」章澤天也有底氣拒絕,無論是從家庭,還是她自己,憑藉過人的才華,無論做什麼,都會成為國內最頂尖的人物。
可最終在江南這三座城市裡,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反而在離北京很近的石家莊找到了這個小姑娘。
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山重水複疑無路,「靜秋」出現了!
2009年一個溼冷的冬日,在南京藝術學院藝考長長的隊伍裡,《山楂樹之戀》的導演助理,看到穿著白色羽絨服的一個瘦小的女孩子。
「我們是電影劇組的,正在選女主角,你能幫我們拍幾個試鏡鏡頭嗎?」導演助理走過去這樣問道。
周冬雨一臉驚愕,但還是按照對方的要求,拍了幾個鏡頭。當心裡沒底的導演助理,忐忑地把拍來的鏡頭展示給張藝謀時,沒想到張藝謀連連稱讚小姑娘乾淨,清澈,就是現實中的「靜秋」。
在芒果TV先鋒試驗旅行真人秀「《小小的追球》北極篇旅程繼續」錄製的視頻中,我們看到周冬雨用英文與挪威科考船船長在船艙聊起當年被導演張藝謀選中飾演《山楂樹之戀》中「靜秋」一角的經歷。
「當時的那個機會我真的不敢相信,我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沒名氣、不漂亮,但是最後我真的演了那部電影」。
素顏的周冬雨,就像鄰家女孩那般親切平凡,但在鏡頭裡她又是那般的非凡!
像一個小孫女向一位老爺爺講述自己見到的神奇之旅。周冬雨邊比劃,邊用英語講述這個不可思議的過程。
周冬雨當時也不看好自己。接到去北京面試的通知,她懷疑是個騙局,她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能演電影。石家莊離北京很近,那之前她從未去過北京。她對挪威籍船長說,那麼多漂亮的女孩,時尚,性感,都比她出眾,有吸引力,自己都沒想到能參演電影,開啟演藝之路。
直到她來北京見到張藝謀,看到還有很多身材高挑、性感漂亮的競爭者時,才覺得這不是一個騙局。她說服自己「怎麼樣都要試試,這沒有什麼好怕的。」
大膽嘗試是開啟機會的第一先決條件!
在接受楊瀾訪談時,周冬雨也談起了這個經歷。楊瀾問她後來怎麼知道不是一個騙局時,周冬雨眼睛眯起一條縫,露出她可愛的笑容,開心地說:「最後他讓我演了這部電影唄。」
周冬雨在《山楂樹之戀》裡,穿著一件白底小藍花襯衫,扎兩條麻花辮,那是一種很純淨的美,不夾雜任何雜質的美。
這種美一下子把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帶入那遙遠的初戀場景。
這種美也成為稀缺資源,難怪張藝謀寧願找不到合適的人也不勉強拍電影。
周冬雨原生態自然清純的形象,是大多數女孩不具備的。太過追逐時尚,氣質和外表並不是張藝謀在電影中所展示的質樸形象,這是周冬雨最大的優勢。
《山楂樹之戀》是我們見過的最純真的文藝片,成為詮釋純潔情感的經典之作。
上天會給我們每一個人幸運,但很多人會在不經意間浪費、揮霍掉。我們常常抱怨沒有機會,要是有機會也能做得更好。這樣的話不絕於耳!
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周冬雨的自然、清純,幸運女神降臨,幫她打開了神奇之門。
二、認真踏實,不甘和倔強,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周冬雨曾借用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創造的「大黃鴨」形象,把自己比作「小黃鴨」。
「小黃鴨」固然可愛,但要成為天鵝,只是童話故事和神話傳說。
從「最差謀女郎」到登上事業高峰,周冬雨一次又一次的成就,一次又一次打破人們對她的嘲弄和人設。
出演《山楂樹之戀》之後,《傾城之淚》抗癌女孩,《宮鎖珠簾》宮女沉香,《同桌的你》鄰家女孩,周冬雨飾演的人物風格類似,公眾和影評人給周冬雨 「一輩子只能演一個角色」的標籤限定。
周冬雨沒有在乎人家說什麼話,也從來沒有辯解和反擊過。演員要靠作品證明自己,說再多的話,做不到,反而更讓自己陷入是非之地。
人都有煎熬的過程!
不知道周冬雨怎麼熬過來的,一路走來,從清純青澀的靜秋到小鎮網絡語言「殺馬特」定義形象的周麗娟;從瀟灑桀驁的安生到堅定倔強的陳念。周冬雨以不同的角色,向我們展示紛繁複雜,向生活抗爭的人生和人性,顛覆了人們對她的認知和定義,蛻變成為實力演技派演員,引來一片驚呼、詫異和由衷的感嘆!
周冬雨可愛之處,就是製片人許月珍和導演曾國祥認同她的不甘和倔強,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跟周冬雨合作過三部電影的監製許月珍,也是對周冬雨成長影響深遠的人,在接受媒體訪談說,她和導演曾國祥都覺得周冬雨身上有一種不甘和倔強。
這個評價與周冬雨在不同場合,接受媒體訪談的話語,形成了印證。
「給自己的精神生活多花一點時間,不要被一些人的看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雜念所影響,一定要堅定做自己,然後一定要有一顆堅定和堅強的心。」
「我一直都是活在當下的一個人,不會覺得有些事要分年齡去做。我想做的事我一般都會直接去做,不會讓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遺憾。」
她的運氣,無人能比。但她的認真、執著、堅強、敬業與付出,也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
從一出道,她骨子裡的不甘和倔強,讓她塑造了「靜秋」這個經典形象。
當張藝謀選定周冬雨時,等於向大眾扔了一個炸彈!
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當時劇組成員發微博談當時的感受和對周冬雨飾演女主角的擔心。這個看起來十分普通,瘦小單薄的,長著一雙小眼睛的高中生,能演好角色嗎?電影能成功嗎?那些微博讀起來十分生動,嘆息、搖頭、擔憂是很多人的感受。網絡傳言文學策劃周曉楓還直接撂了句狠話,「以後你隨便從大街上拉個賣冰棍的演主角,我也不攔著了。」不管這句話是真是假,大體代表了大家當時對周冬雨的失望之情和普遍感受。
後來張藝謀在接受《南都周刊》訪談時,也說到當時幾個副導演也不同意。「啊?就是她啊!」也大大出乎副導演的預料。
張藝謀說,電影審美和大眾審美有非常大的差異。大眾認為十分漂亮的美女,並不適合在大銀幕上呈現。他是在攝影和監視鏡頭裡選擇形象。很多非常漂亮的人,一旦放大幾十倍、百倍、萬倍,在大銀幕裡並不一定美觀。相反,鞏俐、章子怡、周冬雨等人,可能現實生活中,不是最漂亮的,但在大銀幕裡一定是。因為她們「耐拍」,你怎麼拍,她們在鏡頭下都能展示電影要求的形象。
正當大家對周冬雨出演電影擔憂的時候,她硬是把我們拉回青澀、清純的初戀時代,飾演的靜秋非常貼合我們對女主角的想像。
周冬雨青春少女那種特有的羞澀、甜蜜的微笑,成為銀幕上初戀最美、最經典的影像。
這個角色令她獲得第14屆華表獎優秀新人女演員獎,以及第56屆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等多個獎項。
正當她隨後扮演的人物,都是這樣的殘留「靜秋」的形象時,「周冬雨哪會演戲啊」、「她只是本能地出演靜秋」這樣的論調充斥網絡間。
周冬雨也不理會,慢慢等待時機。
直到《心花路放》「殺馬特」女孩周麗娟形象的出現。
可能周冬雨太急著改變形象,太急著要向世人證明自己,她選擇和《山楂樹之戀》裡「靜秋」截然相反的形象,《心花路放》裡的「周麗娟」是另外一個極端的「殺馬特」形象。
「殺馬特」是網絡語言,英文單詞smart的音譯,本意是時尚的,衣著打扮是日本和歐美搖滾形象的結合體,穿著稀奇古怪的衣服,戴著五顏六色的髮飾,被稱為「殺馬特」形象。
周冬雨得知導演寧浩準備要拍這部影片。「不知道為什麼,直覺我必須演。」她後來在採訪中說到。
她立刻嚮導演寧浩毛遂自薦希望自己出演女主角周麗娟,卻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寧浩一口拒絕。
「我難過了4個小時」,周冬雨後來對採訪者說。她很想通過周麗娟這個「殺馬特」形象來改變自己,也很看重這個角色。
寧浩也是平民逆襲的英雄,當年憑藉《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可能覺得直接拒絕周冬雨很傷和氣,幾個小時後又突然打電話讓周冬雨試戲,周冬雨聽後瘋了一般,自己開著車就過去了。
寧浩讓她用方言罵人,也許寧浩認為乖乖女周冬雨這麼文靜、害羞,難以說出髒話,更不用說罵人了。這樣,一來藉此考驗周冬雨是否適合這個角色,二來如果周冬雨真的為難,也好自動退出。
周冬雨不得已用河北話罵了幾句,自己都覺得害羞,非常彆扭,她覺得自己要與「周麗娟」失之交臂了。
但她的主動爭取,還是為自己爭取到了機會。
寧浩找了兩天也沒找到合適的人選,於是兩天後對周冬雨說:「要不就你演吧」,話語中流露出無奈和勉強。
無奈和勉強自然是周冬雨與周麗娟「殺馬特」形象太不搭界了。沒人覺得乖巧的周冬雨能演好這個角色。
但周冬雨珍惜這個機會,這是她轉型重要的時機!
導演寧浩嫌她皮膚太白,囑咐化妝師給她的臉畫得黑一點,然後再用假髮、服飾等遮掩她原有的特點。
「靜秋」只是外表很契合,從內心深處,也許「周麗娟」就是潛在的周冬雨,她找到了共鳴,性情天真,但又非常自我和瘋狂,周冬雨演「活」了周麗娟,2014年,這個一頭黃毛、膚色黝黑,整天濃妝豔抹、打扮浮誇的角色,讓人大吃一驚!
《心花路放》對周冬雨的意義,是演藝的轉折,角色的轉折,她向觀眾證明她能演戲了,而且演得很好,能在鏡頭前自如地尋找每一個可能的自己。
周冬雨又一次把握了機會。
不過周冬雨的幸運還沒完。一路貴人相助的她,又迎來了新的機會、新的貴人。
2015年大學畢業後,周冬雨換了經紀人。新的經紀人給她帶來突破和驚喜。
著名演員曾志偉,為培養他富有才華的兒子曾國祥,請大導演陳可辛和監製人許月珍幫助拍攝第一部影片《七月與安生》。
這部片子成就了曾國祥,更是成就了周冬雨。
本來曾國祥準備讓周冬雨來演乖順的七月,讓馬思純來演叛逆的安生。
「之前他們本來是打算讓我演七月的,因為之前我的很多角色都特別像七月,但我想挑戰一點兒不一樣,想跟大家證明我行。」 後來周冬雨解釋為什麼要主動要求演安生。
周冬雨在拿到這一劇本的時候,就一直在揣摩安生這一人物,將自己就是安生帶到生活中去。
經過四年大學生活磨練的周冬雨,也許對演戲有了新的感悟。她完美詮釋了這個勇敢叛逆卻骨子裡有些自卑的女孩,這也許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她,周冬雨說「有機會去體驗另外一種活法」。
她的偶像郝蕾看過她的表演之後評價:「小姑娘終於知道怎麼演戲了。」
2016年,周冬雨憑藉電影《七月與安生》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及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演員。
這部影片大獲成功後,2019年,周冬雨以大膽前衛的短髮形象,參演曾國祥執導的《少年的你》,影片播出後,在中國內地的票房一度高達15.45億元,引發了一輪觀影狂潮。
靠著這部大熱影片,周冬雨成為2019年的影壇風雲人物。
很多著名演藝人士稱讚是「影后級」的表演,讚嘆周冬雨在《少年的你》中的演技。
周冬雨不但會演戲,而且還演得這麼好!演技沒想到這麼優秀。憑《少年的你》大放異彩,深受業內外人士的好評。
周冬雨憑藉此片獲獎無數,2020年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成為了90後唯一的「三金影后」。
這是周冬雨又一裡程碑的作品。這部電影讓周冬雨的事業更上一層樓,成為一個真正意義的大明星。
票房累計接近100億,身價漲了700多倍,28歲的周冬雨從初出茅廬的新人演員,到令人羨慕的影后,她只用了六年。
周冬雨是幸運的,但努力和堅持是支撐她做好自己的信念。
周冬雨也說自己是幸運的,但在幸運的背後,是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積極努力地不放過人生的每一個機會,並力爭做到最好,這種認真的態度和非常敬業的職業追求,以及真實自然面對一切的本質,無疑是我們最缺乏的。
她在短短幾年所取得的炫目成績,追根溯源,還是她的個性使然。
簡單,不甘,倔強,要做就做最好!
三、專業主義,你可以說我不漂亮,但你不能質疑我的演技
專業是我們每個人的飯碗。
專業也是證明我們每個人的價值所在。
周冬雨覺得在自己做什麼都半途而廢的人生裡,演員是自己唯一稍微擅長的。
「我現在能接受別人說我醜了,但不能接受說我演技差。」周冬雨很珍愛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對自己的專業追求渴望被尊重。
周冬雨對自己的演技一直有著很高的要求,她說:「我覺得當一個演員最重要的,對於我來說,我的臉不是,你可以說我長得醜,不能說我演技特別爛,我覺得每次我聽到這個對我打擊特大。你說我長得醜,我現在已經欣然接受了。」
小小年紀的周冬雨,出色的演技將我們帶入大銀幕人物的內心世界,我們隨著她不是哭,就是笑,不是心痛,就是心酸,她左右著我們的喜怒哀樂。
周冬雨拍攝人生第一場戲的第一個鏡頭,什麼都不懂。她後來說拍三分鐘能用3秒就不錯了。每次拍完,都像小學生那樣,問導演能打幾分。張藝謀一直鼓勵,「冬雨你過來,你看你多自然」。這個能打滿分,這個能打9分,這個可以打8.5分,張藝謀一一給她復盤。
張藝謀高度評價過周冬雨,「在拍的過程中會和她有些交流,告訴她應該怎麼做。她領悟得特別快。我有什麼要求,她很快就領會到,並且做到。這點事很不容易的。她真的很有靈氣,如果有人說她不會演戲,我第一個不同意,要麼是惡意要麼是成見。」
陳可辛就曾經對於周冬雨在《七月與安生》中的演技讚賞有加:「她的表達都是你沒想到的。」
他愛極了周冬雨身上這股子勁兒,「從《七月與安生》看到她所有的表演,都是不按照套路的,每一個鏡頭她的表演,她的表達,都是你沒想到的」。
《七月與安生》、《喜歡你》都是陳可辛監製的作品,她和陳可辛合作,每每都能帶來不少的驚喜。
《喜歡你》的導演許宏宇說,本來女主角定的不是周冬雨,是陳可辛堅持要用,為此還把劇本又重寫了一遍。
陳可辛很了解周冬雨,知道她會給電影帶來什麼樣的效果。「現在一跟編劇聊劇本,就會想起周冬雨。」
周冬雨很讓導演和演藝欣賞和佩服的,不是按照劇本裡的臺詞演,而是跟著劇情即興表演,這種靈動是大多數演員不具備的。
她沉浸在角色中,把自己當作飾演的主角,代入角色之中,像流水一樣,自然流動,真實又感人。
她總能為角色賦予更多恰到好處的靈動,這是周冬雨特殊的能力,也是她的性格使然。
和她一同出演《喜歡你》的金城武,說:「和周冬雨搭戲就像尋找寶藏一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冒出一句神來之筆。」 「一開始我不習慣她的狀態,可能我們比較習慣規規矩矩的,把東西呈現出來,她卻可以每一次都呈現不同的狀態給你,後來就發現她的珍貴就在這裡,非常新鮮。」
這就是周冬雨的可貴之處,也是張藝謀所說的靈性。她的這種風格陳可辛特別欣賞。
《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讓周冬雨站在演藝的高點,她所取得的成績,也離不開陳可辛領銜的團隊。
從御用監製許月珍,再到新人導演曾國祥、許宏宇等,他們都逐漸激發並成就了周冬雨本能的表演風格。
《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都是由曾國祥執導,幸運的是二人相互成就。兩部片子都「稱得上影后級的表演」。
在拍攝過程中,監製陳可辛發現周冬雨「不按常理出牌」的表演優勢,這份新鮮感對導演來說是極為珍貴的存在。
到電影《喜歡你》時,監製陳可辛又向一位新導演許宏宇推薦了周冬雨。還特意為周冬雨量身修改劇本,讓她有極大的自我發揮空間。
周冬雨再次與曾國祥合作,《少年的你》時,給她帶來無數的好評與榮譽。
後來,周冬雨去長沙,看到那麼多人在呼喊著她的名字,「給我嚇一跳,當我走到舞臺上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原來這麼多人會喜歡我」,「對於這種現象我覺得我當時非常激動,非常受寵若驚。」
當時曾國祥對周冬雨的要求是,他不想再看見有任何周冬雨的痕跡在電影中的人物身上,不管是從內心還是從外表,由內而外的不想讓人看到周冬雨這個人了。一定要擺脫自己,去演這個角色。
周冬雨鬱悶了好久,鬱悶沒有辦法,只能思考又思考,揣摩劇中陳念這個人物。
大量的心理活動,要把內心,通過表演的形式表現出來。
「你知道我有多難嗎?」 周冬雨在採訪中說。
這是她演藝生涯中遇到的最難的一個角色。
「這個角色內心戲是我演過所有角色內心戲最多的」 周冬雨沉浸在這個角色中。「我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其實真的覺得好像扒我不止一層皮,扒了很多層皮吧。」
她有時感到特別崩潰,自己的性格和劇中的陳念,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但她一直給自己激勵。「我會自己很努力」,「一定得演好,得對觀眾負責。」「反正我覺得我是努力的。」周冬雨在不同的採訪中,一再強調自己非常努力。想想她當時的付出是很巨大的。
周冬雨精準地呈現了猶疑、恐懼、心喪若死與極端絕望等意態各異而同時層層遞進的人物內心。
這個隨著故事情節不斷推進,人物的情緒和心境也在不斷地變化,周冬雨完完全全地融入電影,用演技徵服了觀眾,用敬業收穫同行和前輩的讚嘆。
周冬雨在享受演戲給她帶來的靈感同時,演戲也在不斷挖掘潛在的能力,不斷展現自己的多種可能性。
她是專業主義者,演好戲是她的本分所在。
周冬雨的精力全在演戲,這也是她最為看重的。
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做什麼的樣子。
周冬雨在不斷突破自己的邊界,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四、人活著高興最重要,我真覺得家庭教育很重要
1992年,因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這一年被載入光輝的史冊。
1992年1月31日,周冬雨出生,她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
但不幸的是,小小年紀遭遇喪父,母親改嫁,周冬雨身世坎坷。
但這不幸中的萬幸,家庭遭遇這麼大的磨難,周冬雨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生活一直被愛包圍,才有那種稀有氣質「靜秋」的出現。
如果沒有幸福的家庭,我們也許會看到林黛玉似的周冬雨,而不是青澀、純淨的「靜秋」了。
網絡上引用周冬雨中學老師的話,她的家世才為人所了解。
周冬雨的家庭非常普通,生父遭遇車禍去世,媽媽帶著周冬雨和繼父重組了家庭。繼父是個厚道、老實的工人。一家人住在化肥廠建造的宿舍裡。
為了維持生計,周冬雨的媽媽還開過小店,做過保險。為了貼補家用,繼父下班後,每天晚上還要跑到工地幫人家扛水泥,每晚扛50包,來回一百趟。這樣的場景很讓人感動。
再貧窮,家庭最大的財富還是愛。
有了愛就有一切!
繼父將周冬雨視如己出,非常疼愛,他慈善的父愛,給周冬雨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幸福,給了周冬雨光明的未來。
著名編劇史航說周冬雨,「她的可愛是經得起推敲的,她的動人是不容易山寨和複製的。」這也是幸福家庭賦予和薰陶的結果。
一個家庭,不是嚴父慈母,就是慈父嚴母,讓孩子教育成長。
繼父慈祥,母親對周冬雨的管束和教育很嚴格。她像每一位母親那樣,周冬雨從小就參加各種補習班和特長班。
周冬雨小時候還練習體操。
2020年9月16日紀念自己從影十年,周冬雨發的微博照片裡面有一張小時候練體操的照片,小小身體彎成一個圓的高難度體操動作,讓人驚嘆。
母親對周冬雨要求非常嚴格,也非常嚴厲。
每天掐著表計時,「你幾點幾點放學,為什麼今天晚回來幾分鐘?」
母親的苦心,子女很難理解。
周冬雨後來在電視採訪時說,「青春期我特別煩我媽,我倆經常有矛盾。那個時候我就想,等我以後能賺錢了,不花你的錢了,我肯定再也不搭理你了。」
母親的嚴厲要求,給周冬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體操、舞蹈等等,練就養成了周冬雨未來大放異彩的才藝,堅韌不拔的性格,也造就了那獨特清純羞澀的氣質。
周冬雨應該感謝繼父和母親為她營造的生活。這種溫暖的家庭,是她的寶貴財富。
「我只記得我從來沒有穿過漂亮的裙子。」 周冬雨俏皮地說出她的遺憾。
這個被愛包裹的女孩,對紛雜的世界無所適從。
恩師張藝謀給她的錦囊是「真誠最重要」。
不虛偽,不做作,周冬雨一直堅持真實做自己。現在我們看到的周冬雨比出道時老練、成熟多了,但還保持本色。
這也是她人緣從小一直好,長大一路貴人相助的原因之一吧。
她純真的天性在金馬獎影后頒獎後發表感言時一覽無遺。
「我們家沒有一個人是做電影的,我覺得特別光宗耀祖,真的。」
24歲的周冬雨站在領獎臺上,像我們看到的鄰家女孩那樣天真浪漫可愛。
周冬雨上初三時,媽媽和繼父給她帶來一個小妹妹,為這個幸福的家庭增添了一份歡樂。
父母給子女,能給的只有愛,回報的也只有愛!
功成名就的周冬雨在微博上寫到,「回到家,吃完媽媽做的麵條,跟爸爸踢會毽子。跟妹妹爭論下媽媽最愛誰,誰才是親生的,誰是路邊撿的孩子。跟姥姥打會撲克,贏幾塊錢,感覺好像擁抱了世界。」
滿滿的幸福撲面而來,讓人豔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