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DP深陷泥潭,臨時裁員恐變永久失業

2020-12-20 外匯網

  當地時間8月2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1.7%,儘管較初值略有上調,仍創1940年代以來最大季度降幅。分析認為,新冠疫情導致消費者支出重挫,嚴重拖累美國GDP,而消費者信心近來跌至6年新低,又引發外界對於經濟復甦可持續性的擔憂。

  與此同時,由於經營環境難以改善,美國商業投資低迷,企業紛紛破產,不僅拖累經濟復甦,也令失業形勢難以改善。經濟學家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長期失業在家,從臨時裁員到永久失業的轉化速度恐將加快,導致美國失業問題進一步長期化。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1.7%,第一季度則下滑5%
  消費者支出拖累GDP

  美國商務部8月27日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1.7%,好於市場預期的32.5%,較初次數據上調了1.2個百分點。不過,這一數據仍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約佔美國經濟總量70%的個人消費開支降幅為34.1%,較初次數據上調了0.5個百分點。其中,受疫情打擊最為嚴重的服務支出重挫43.1%。而反映企業投資狀況的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下滑26%,與初次數據相比上調了1個百分點。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表示,實際GDP上調1.2個百分點,主要反映私人投資和個人消費的向上修正。儘管數據上調,但31.7%的季度降幅,仍令人觸目驚心。

  實際GDP的大幅下滑,反映消費者支出、出口、商業投資、庫存投資和住房投資的減少,意味著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受到了全方位打擊,政府支出增加只能部分抵消其他領域的萎縮。  

彭博社分析稱,美國人閉門不出,餐飲、旅行、購物開支銳減,導致作為美國經濟引擎的消費者支出暴跌,是GDP大幅萎縮的重要原因

。隨著「居家令」等限制措施的解除,最初的恢復是迅速的,但由於新冠疫情反彈,重啟進程受阻,消費者信心再度下滑,未來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增加。

  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8月25日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且已跌至6年多來新低。該機構經濟指標高級主管林恩·佛朗哥表示:「消費者支出近月來有所反彈,但消費者對於美國經濟前景以及自身財務狀況的擔憂已經加劇,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的支出降溫。」  


CNBC報導,因為疫情導致經濟停擺,美國二季度GDP暴跌31.7%
  「不確定性」加劇短期壓力

  美國商務部通常會根據不斷完善的信息對季度GDP數據進行三次估算。商務部將於9月30日公布今年第二季度GDP的最終修正值,

但無論如何修正,都無法改變這是1940年代以來最大季度降幅的事實

。目前,外界更關心的是,美國經濟能否在第三季度實現復甦,從而彌補今年上半年的巨大產出損失。

  第二季度出現創紀錄萎縮後,美國經濟已顯示出一些恢復增長的跡象,7月成屋、新屋銷售大幅增長,有關零售商店訪問量和各行業就業情況的高頻數據近幾周紛紛走高,信用卡支出亦出現上升。但美聯儲官員擔心,過多的未知因素,正在加大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

  「不確定性很高,我認為不確定性對經濟參與者,乃至對經濟本身影響很大。」里奇蒙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託馬斯·巴爾金認為,「如今的不確定性,讓很多事情停滯不前。」

  巴爾金的說法,與美聯儲近日的多番表態一致。

美聯儲多次指出,對於美國經濟來說,當前最大的不確定性正是疫情進展,以及美國政府能否推出新一輪紓困法案

。但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國會議員又就紓困法案僵持不下,導致不確定性難以消除。

  美聯儲日前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時間推移,「不確定性的衝擊」接踵而至,結果是一連串衝擊對經濟前景的打擊,遠超單一衝擊的破壞力。「當不確定性很高時,往往意味著政策效果較差。」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尼古拉斯·布魯姆表示,「想要有所成效,就需要更多的錢。」  


路透社稱,經歷過一場災難後,企業很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另一場類似災難,這種現象被稱為「信念傷痕」
  企業投資減少構成長期挑戰

  據路透社報導,

一份8月27日提交給美聯儲官員的研究報告指出,即使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的病毒得以根除,其對經濟增長的拖累也將持續很長時間

,遠遠超出人們的普遍理解。這是因為經歷過一場災難後,企業很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另一場類似災難,這種現象被稱為「信念傷痕」。

  「信念傷痕」可能導致的重要結果是:企業投資減少、就業崗位減少、利率下行壓力加大,從而導致持續數年的經濟增長放緩。報告稱:「從我們的模型預測來看,目前的危機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巨大且持續的負面影響,遠遠超過其直接後果。」

  全美商業經濟協會近期做了一項關於美國經濟的調查,該調查統計了235位經濟學家的觀點,其中大多數人認為,未來兩年美國經濟增長前景黯淡。超60%的受訪者預計,2022年之前,美國GDP將持續低於2019年的水平,近50%的受訪者認為,美國GDP至少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會完全恢復。

  多數受訪者認為,美國經濟還將面臨衰退風險。調查顯示,80%的受訪者表示,美國經濟至少有25%的可能會出現「雙底衰退」。所謂「雙底衰退」,是指經濟觸底回升時失去動能,在不久的將來再一次觸底。由於這一經濟走勢像英文字母W般呈現兩個谷底,所以又稱「W型衰退」,典型例子是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

  此外,只有18%的經濟學家表示,預計非農就業人數將在2021年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34%的受訪者認為,2023年前不會出現這樣的復甦。全美經濟商業協會指出,美國疫情反彈及隨之而來的新一輪封鎖措施,已經直接影響部分經濟數據,雖然近期感染率有所下降,但疫情帶來的影響將會持續下去。  


彭博社報導,高盛集團預計,美國近四分之一的臨時裁員將變為永久失業
  更多人面臨永久失業

  經濟復甦乏力,對美國民眾的影響,會直接體現在失業問題上。

美國勞工部8月27日公布數據顯示,在截至8月22日的一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環比減少9.8萬人至100.6萬人,但已連續兩周站在100萬關口上方

  數據還顯示,在截至8月15日的一周,美國全國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1453.5萬人,環比減少22.3萬人。

  分析認為,雖然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環比下降,但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美國就業市場仍高度緊張。目前,美國仍有超過1400萬人正在接受失業救濟,失業人數環比降幅遠遠不夠。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全美3至4月共流失2200萬個就業崗位,5至7月新增就業人口930萬人,遠不足以彌補整體上的就業損失。隨著招聘活動的放緩,很多美國人失業在家的時間將會變得更長。

  隨著越來越多的工人失業時長超過3個月,他們找工作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經濟學家將這一現象歸因於技能退化,以及僱主通常不願僱用失業太久的人員。

高盛集團預計,將近四分之一的臨時裁員將變為永久失業,這些人中約有200萬可能直到2021年仍然處於失業狀態

  與此同時,美國正面臨新一輪企業破產潮。根據「破產數據」網站提供的數據,截至8月17日,已有創紀錄的45家大型企業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每家企業的資產都超過10億美元。同時,今年已有157家負債超過5000萬美元的企業申請破產。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零售企業中,已有24家企業已經申請破產。

  目前,美國國會仍就新一輪疫情救助法案爭執不下,繼續拖累美國經濟和就業復甦勢頭。隨著企業援助資金基本耗盡,大量企業破產,美國失業率仍將居高不下。高盛集團預計,隨著財政支持和薪資保護計劃的枯竭,從臨時裁員到永久失業的轉化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返回外匯網首頁,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北美觀察丨美國經濟帶不動:GDP深陷泥潭,臨時裁員恐變永久失業
    分析認為,新冠疫情導致消費者支出重挫,嚴重拖累美國GDP,而消費者信心近來跌至6年新低,又引發外界對於經濟復甦可持續性的擔憂。  與此同時,由於經營環境難以改善,美國商業投資低迷,企業紛紛破產,不僅拖累經濟復甦,也令失業形勢難以改善。經濟學家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長期失業在家,從臨時裁員到永久失業的轉化速度恐將加快,導致美國失業問題進一步長期化。
  • 臨時裁員13萬人!「世界最大商店」崩了,美國失業人數或達千萬
    據統計,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美國零售業已臨時裁員超50萬人,門店員工平均年收入僅2.4萬美元。美國勞工部在26日表示,有328萬美國人申請了失業救濟,這一數字打破了1982年10月創下的最高紀錄。圖片來源於DailyMail,版權屬於原作者在疫情瘋狂肆虐,裁員潮席捲的大環境下,被稱為「世界最大商店」的美國上市公司梅西百貨也扛不住了!
  • 美國深陷疫情政治化「泥潭」
    新華社記者 劉 傑攝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美國政府要求自7月15日起國內醫院將新冠疫情相關信息直接「越級」呈交聯邦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不再經由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上報。此舉引發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對國內疫情數據進一步被政治化的擔憂。當前,美國在疫情政治化「泥潭」裡越陷越深,導致疫情失控。
  • 開市客在深圳設華南總部;可口可樂將全球裁員;施華洛世奇或尋求IPO
    今日焦點 美國臨時失業或變成永久裁員 可口可樂將全球裁員 百勝中國赴港二次上市已獲批准 開市客在深設華南總部 施華洛世奇或尋求
  • 美國開始對在美華人裁員,這是真的嗎?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在過去幾周的時間裡,美國每周新增的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都有數百萬,單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超過600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時還有大量的企業倒閉,很多店鋪和旅遊景區關門,美國受疫情影響失業的人數將達幾千萬。最近,就有網上傳言透出,美國企業開始對在美華人進行裁員。
  • 可口可樂也撐不住了,裁員2200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綜合自央視新聞、界面新聞 繼上月媒體和娛樂業巨頭迪士尼宣布計劃裁員32000人後,又一家美國巨頭宣布裁員。 因新冠疫情期間銷售額下降,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將撤掉2200個工作崗位。疫情導致美國很多餐飲經營慘澹甚至關閉,這些都對可口可樂的銷量造成重大影響。
  • 數千家企業申請破產保護,失業人口居高不下,美元前景如何?
    據律服務公司Epiq Global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的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3600家美國企業申請破產保護,比去年同期激增26%。僅在6月,美國企業破產申請比上年同期激增了43%。   根據美國破產協會統計數據,自3月初以來,美國已有超10萬家小型企業永久倒閉。「在紐約,大多數小型企業的現金儲備不足3個月。
  • 可口可樂也撐不住了,宣布裁員,遣散費或高達36億元!
    繼上月媒體和娛樂業巨頭迪士尼宣布計劃裁員32000人後,又一家美國巨頭宣布裁員。因新冠疫情期間銷售額下降,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將撤掉2200個工作崗位。疫情導致美國很多餐飲經營慘澹甚至關閉,這些都對可口可樂的銷量造成重大影響。對那些失業者來說,即將到來的聖誕可能沒辦法像往年一樣開心地過了。
  • 可口可樂要花3.5億美元裁員 企業裁員怎樣計算賠償金呢?
    據相關機構統計,截止2019年12月31日,可口可樂公司擁有86200名員工,其中包括大約10100名美國僱員。這意味著可口可樂此次將裁掉近5%的員工。 可口可樂之所以裁員和其今年利潤下滑嚴重有關。可口可樂7月份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稱,今年二季度可口可樂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8%,淨利潤同比下降32%。
  • 深陷戰爭泥潭卻越來越富,這不科學,哪些方法能讓美國被戰爭拖垮
    那麼很多人就有疑問,美國打了這麼多年戰爭,可以說是深陷戰爭泥潭,那麼為什麼卻越來越富有呢?按理來說早就打窮了才是。首先美國所挑起的所有戰爭都是有很大目的性的,而且也幾乎都取得了勝利,自身損失小,又有利可圖,所以戰爭對美國來說穩賺不賠。此外,美國就是靠著戰爭來發家致富,世界太和平了,美國的武器就賣不掉了,只要戰亂才能讓美國武器大賣。
  • 李嘉誠430億買下的英國酒吧宣布:永久關閉25家門店,裁員800人
    據英媒Sky(10月7日)報導,李嘉誠家族旗下的英國最大酒吧運營商格林王(Greene King)宣布:永久關閉25家酒吧,同時削減數800個工作崗位。據報導,格林王本周三開始就裁員程序與800名員工進行磋商,並將儘可能重新安置受疫情影響的員工。
  • 「全球飲料巨頭」撐不住了,再宣布裁員2200人,遣散費或高達36億元!
    在美國,可口可樂將通過裁員和買斷來削減1200個工作崗位,約佔其本土市場勞動力的12%。可口可樂公司聲明,此次裁員包括自願和非自願離職,公司預計將因此付出3.5億美元(約合23億人民幣)至5.5億美元(約合36億人民幣)的員工遣散費。不過,可口可樂還沒有公布具體的裁員計劃和支付金額的具體情況。據悉,此次裁員還不包括瓶裝廠的員工。
  • 裁員超10萬人!沃爾瑪等27家美國大公司被曝邊盈利邊裁員;受疫情...
    裁員超10萬人!沃爾瑪等27家美國大公司被曝邊盈利邊裁員;受疫情影響,美國今年有大量小企業關門,失業人數飆升,社會不平等加劇,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陷入貧困。而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受疫情衝擊,今年1至9月,小公司普遍關門、破產,而美國最大的50家大公司營收平均增長2%,有45家在疫情形勢下實現了盈利。
  • 「反華急先鋒」蓬佩奧深陷泥潭,還不忘誹謗中國!
    顯然,蓬佩奧最近變本加厲搞"末日瘋狂",不顧自己深陷泥潭,還要重操他的"舊業"——誹謗中國。眼看著沒有別的招了,便開始拿中國問題找茬,據他所說的話,難道北極也歸美國管嗎?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給予其犀利的回應:量過美國離南海有多遠嗎?
  • 新年舊歲之交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仍居高不下
    來源:新浪財經在2020年最後一周,美國申請州政府失業救濟計劃的人數幾乎沒有變化,仍保持在較高水平,顯示了新冠疫情徘徊對勞動力市場構成的持續打擊。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2日當周,在州政府常規失業救濟計劃中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3,000人,至78.7萬人。這個數字在未經調整基礎上增加了77,400人。截至2020年12月26日當周,州政府失業救濟計劃下的持續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12.6萬人,至507萬人。
  • 美國電影業迎來「至暗時刻」!10萬人恐失業
    美國或將有70%影院破產約10萬人失業 據彭博社報導,NATO(美國全國劇院業主協會)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美國近四分之三的中小型影院面臨破產風險,約10萬名從事該行業的人可能會因流感大流行而失業。眾所周知,電影院線一直是受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後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 美國就業反彈的醜陋真相:數百萬工作崗位永遠不會失而復得
    美國勞工部上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6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480萬,創下歷史新高,預期增305.8萬,前值增250.9萬。6月失業率11.1%,為連續第二個月回落,預期12.5%,前值13.3%。 事實情況是,幾乎所有重返工作崗位的人,都是被臨時裁掉的,其中包括重新營業的工廠、店鋪、酒店、酒吧以及餐廳的員工。
  • 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騰訊增持拼多多;美國零售業已臨時裁員超過...
    疫情後吃火鍋變貴了?海底撈:整體上漲幅度控制在6% 澎湃新聞報導,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多地網友反映疫情後前往海底撈門店就餐發現菜品價格上漲。澎湃記者從海底撈公共關係部方面獲悉,受疫情和成本上漲因素的影響,海底撈確實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
  • 小流浪貓深陷泥潭動彈不得,女子冒險救貓成了鏟屎官
    就像是這隻小貓咪一樣,深陷泥潭動彈不得,要是沒有人救,等待它的只有死亡,好在遇到了一名好心的女子。遇到好人了!小流浪貓深陷泥潭動彈不得,女子冒險救貓成了鏟屎官。這隻小流浪貓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竟然掉進了泥潭中,裡面也沒有什麼它值得要的東西,最大的可能就是被人惡作劇,丟下去的。小貓咪在掉下去以後,就發出了悽慘覺得喵叫聲,雖然它很小,但就聲音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