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15:45:49 來源: 南通網
在這場阻擊疫情的戰役中,萬千「最美逆行者」迎難而上,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3月7日,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涉外防控組駐崑山工作組正式成立,南通也派出公安幹警、醫護人員、汽運司機第一時間奔赴前線,執行回通人員的轉運任務。從那一天開始,他們的日程表裡就只有:從日出到日落,從崑山到南通。
子時(23:00-01:00)
崑山工作專班組長陶學軍在崑山轉運基地內場指揮調度。副組長凌劍、信息聯絡組負責人葛衛明等同志花橋接駁點外場協調轉運工作,對轉運過程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不足,防止防護不規範情況發生。
丑時(01:00-03:00)
平時扛著幾十斤的大米上樓都不費勁,但穿上防護服走50米就氣喘籲籲。當遇到一個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的中年婦女時,轉運一隊四組民警曹廣國、醫師吳麗蒙、司機繆六軍仍義不容辭地背起她。從接駁點到轉運車短短的兩百米,需要三個人輪流交換才能完成,「別怕,我們接你回家!」
寅時(03:00-05:00)
防疫組的孫紅蓓是幕後英雄,她負責後方所有的防護物資的接收、登記、發放,負責所有境外回通人員信息的電腦錄入,有時候一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她每次都笑著說,好幾次都直接趴在桌上睡著了。晝夜顛倒的工作使她的雙眼布滿血絲,但眼神中透著的永遠是堅定。
卯時(05:00-07:00)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力度不能松,溫度更不能減。當轉運人員到達後,轉運二隊四組的醫務人員陳琳琳都要用最簡單的話語告訴他們最有效的防護,對防護做到不到位的人進行指導,其中一位大哥拍下了這一幕。陳琳琳開玩笑說:都裹成這樣兒,你們能看出美嗎?全車人異口同聲說道:人美,心靈更美!簡單的話語給了大家無限的動力,更有信心完成每一次的轉送任務。
辰時(07:00-09:00)
陶學軍、陸良坤帶領工作組成員與崑山交通部門商議聯防聯控事宜,到花橋接駁點現場指揮運輸工作,隨後工作專班召開工作部署例會。
巳時(09:00-11:00)
小女孩怯生生地靠近穿著防護服的護士,想模仿護士阿姨怎樣洗手。機動隊轉運二組護士於牡轉頭看見,小女孩害羞地想跑開,她就摟住她的小肩膀,一邊鼓勵她,一邊放慢速度將洗手的動作分步講解。小女孩認真做完了七步洗手後非常開心,「謝謝阿姨,我會把洗手的方法教給爸爸媽媽和其他小朋友,讓更多的人學會,勤洗手,這樣,我們就再也不害怕細菌和病毒啦!」
午時(11:00-13:00)
「為人民服務」,是每一位民警心中的指引牌。每件丟失的行李,每本撿到的護照,他們都記在心上。李鑫、唐鼎等民警在工作期間做的好事,件件都值得為我們的中國警官點讚!
未時(13:00-15:00)
轉運二隊三組民警陳劍講述了一個很暖心的故事:兩個混血小姑娘主動跑過來,送給護士洪婷婷一顆自己折的小星星,說「哥哥姐姐辛苦了」,臨走的時候還要跟我們分享她們的零食。這是第一次有人敢過來抱我們。
申時(15:00-17:00)
又在蘇通大橋遇上堵車,應急車道也被大卡車佔道,迫切回家的返通人員有些焦躁。醫護人員在車上做著解釋工作,隨行的民警倪金童趕緊下車,指揮車輛。穿著防護服來回跑,回到車上時,早已氣喘籲籲。
酉時(17:00-19:00)
崑山-南通來回往返七八個小時,安全轉交回通人員後,大家才能到消殺點脫下悶不透氣的防護服,每步操作大家絲毫不敢懈怠,嚴格執行手衛生,在醫護人員的「監督」下,一步步正確地脫下防護用品。趕上飯點兒,小海消殺點會提供飯菜,這是後方給一線奮戰的大家最大的支持與溫暖。
無論是多晚,汽運的師傅們都緊握著方向盤。在他們的心中,沒什麼比安全抵達更重要了,「送大家安全到家,本來就是我的職責。」
戌時(19:00-21:00)
陶學軍率隊到崑山南站指揮調度轉運北京來的旅客,切實做好嚴防境外疫情的控制工作,隨後召開碰頭會,研究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亥時(21:00-23:00)
下雨了,轉運三隊二組的徐然一趟又一趟,幫入境回通人員把行李搬上大巴車。看著一手抱著嬰兒,一手拉著笨重行李的母親,剛剛停下喘氣的他,又像企鵝一樣小跑過去,為他們撐起傘。他盡其所能,給「回家人」溫暖。
至此,戰疫十二時辰結束,工作組成員又在開啟新的一天。他們希望疫情過後,摘下口罩,再一起去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一鍵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