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ODM行業:Top5之外一片蕭瑟"零毛利"下競爭殘酷;2019年"中國芯...

2021-01-08 集微網

手機ODM行業:Top5之外一片蕭瑟"零毛利"下競爭殘酷;2019年"中國芯"優秀產品名單公布!任正非對美國打壓仍持樂觀態度

1、手機ODM行業:Top5之外一片蕭瑟 「零毛利」下競爭殘酷

2、2019年「中國芯」優秀產品名單公布!

3、Counterpoint印度智慧型手機Q3報告出爐:小米繼續領跑

4、任正非:感謝川普,華為人開始努力工作了

5、小米高管談華為手機銷量突破2億臺:非常值得恭喜

6、任正非對美國打壓仍持樂觀態度,今年華為手機要生產2.7億部

7、小米MIX Alpha與華為Mate X誰更值得入手?李楠這樣回答

1、手機ODM行業:Top5之外一片蕭瑟 「零毛利」下競爭殘酷

集微網10月25日報導(記者 張軼群)海派暴雷、聞尚破產、銳嘉科轉型……與即將到來的手機品牌廠商的5G盛宴相比,很多ODM的日子卻顯得有些悲涼。

這個先於手機品牌廠商完成洗牌的行業,TOP5之外一片蕭瑟,幾乎看不到「第二梯隊」,大者恆大的馬太效應趨勢明顯,難有新進入者,而更多的企業如今選擇或者被迫離開,餘下企業在「零毛利」下激烈競爭。

沒有「第二梯隊」的行業:TOP5之外均被迫轉型

近年來,手機ODM行業加速呈現頭部集中的趨勢。根據研究機構賽諾的預測,2019年手機ODM行業Top3的份額有望從2018年的57%提升至60%。而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預測則是2019年前三位的ODM公司市場份額將達到70%。

根據IHS的統計,2015年至2018年,智慧型手機ODM廠商的Top3一直被聞泰、華勤和龍旗佔據。2018年,前五大廠商分別為聞泰、華勤、龍旗、中諾和天瓏。從這四年的趨勢看,臺系廠商加速出局,與德、西可、銳嘉科(已宣布放棄手機代工業務轉型)明顯下滑。

2018年手機ODM廠商排名前五的廠商都在千萬出貨規模以上,隨後的廠商只有百萬和幾十萬的出貨級別,幾乎沒有第二陣營。

曾任國內知名ODM廠商高管的張強(化名)向集微網坦言,這個行業如同「過山車」。從最開始的PCBA,到山寨手機時代IDH方案商大行其道,再到智慧型手機興起時,功能機照樣遍地開花,利潤頗豐,誕生富豪無數。

但隨著3G時代國產手機品牌手機出現,並將價格逐步下探,山寨機消亡後,情況開始不容樂觀。特別是後來以小米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模式出現,手機品牌商逐步集中後開打價格戰,ODM逐漸失去話語權。

「眼見起高樓,眼見宴賓客,眼見樓塌了。」張強唏噓不已,今年他選擇從從業十餘年的ODM行業離開。

通訊技術代際的更替往往催生行業洗牌。在3G智慧型手機的切換過程中,臺灣手機ODM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核心客戶Sony、HTC、華碩、Acer等出貨量下滑,訂單開始向大陸手機ODM企業轉移,4G時代的到來更加速了這一趨勢。

IHS的研究報告顯示,自2015年起,以華寶、華冠、富智康為代表的ODM企業出貨量已經開始急劇萎縮,對比於大陸手機ODM公司,臺灣企業在成本以及客戶支持方面處於劣勢,進而轉向EMS代工服務。

同樣是在2015年,受國內整體經濟環境以及行業激烈競爭的影響,大陸手機ODM行業的洗牌加速。

這其中,因資金鍊斷裂宣告破產的廠商不在少數。2015年,東莞兆信通訊破產倒閉,董事長高民不堪供應商催債選擇自殺;2017年賽龍通信倒閉,創始人代小權被抓;2019年聞尚通訊宣布破產、海派通訊因母公司智慧海派暴雷而關停工廠,智慧海派原總經理鄒永杭因涉嫌合同詐騙被抓……

在手機業務遭遇下滑後,部分ODM廠商不得不開闢新戰場謀求轉型。如銳嘉科放棄手機代工領域,轉戰自主品牌和物聯網;與德在大客戶魅族聯想等遭遇銷量下滑後,開拓智能音箱等IoT領域。

IHS手機市場高級分析師李懷斌告訴集微網記者,在目前的格局下,ODM廠商更加趨於集中,小規模的ODM廠商已經很難生存。在智慧型手機粗放式的規模經濟浪潮退去後,如今TOP5之外的ODM廠商幾乎都被迫轉型,智慧型手機也不再成為主業。

張強告訴集微網記者,他認為除了目前的主要五大廠商之外,未來不會再有新進入的成功者。

「以前大大小小的手機廠商一大堆,ODM也多,現在全球也就五六家一線品牌廠商,因此對ODM人員素質要求很高,對於ODM廠商內部的製造能力、供應鏈管理、生產計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提升,訂單規模大,也要求ODM廠商有很強的資金實力,規模小的公司根本接不住。」張強說。

「零毛利」下的生存法則:虧錢也要競標的生意

ODM的產品主要針對能夠大規模上量的中低端手機,如今行業的利潤率已非常之薄。

「前幾年還有2個點左右的毛利,現在幾乎完全是零毛利,招標都是平的甚至是虧的,完全靠後期的cost down(降成本)。」在一家ODM廠商負責銷售的李明(化名)告訴集微網記者。

根據聞泰和龍旗的業績披露,兩家企業的整體毛利在6%-8%之間,這已經是效益較好的企業數字。而根據龍旗此前的招股書顯示,行業平均毛利率在10%左右。

在李明看來,這些數字都有點「虛」。「零毛利是普遍現象,其實大家在招標時的價格都差不多。只不過頭部廠商的供應鏈以及帳期會好一些,cost down會好一些。」李明說。

據他介紹,降成本的方式包括按照出貨的階段和數量階梯型的要求供應商降價,尋找第二第三的替代供應商以及縮減物料上的設計優化,在這方面,頭部廠商因出貨量大,跟供應鏈有更大的協商運作的空間。

近年來,以小米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手機廠商推行的「open bom」的形式,以及品牌手機廠商逐漸實現包括晶片、內存、屏幕等關鍵物料的自行採購,也降低了ODM廠商通過供應鏈環節獲取利潤的機會。

「在手機廠商洗牌之前,下遊供應商已經提前洗的差不多了,包括ODM供應商。隨著大客戶的集中,供應鏈上的成本優勢在減少,供應鏈環節的利潤在壓縮,必須通過出貨量來彌補。」李懷斌說。

在如今的手機廠商面前,ODM不僅失去了供應鏈的利潤,也失去了話語權。一般手機廠商的訂單都在幾百萬部,華為三星等大廠的都在千萬部級別,ODM為一款產品投入的費用動輒需要過億的資金,但手機品牌客戶在收貨之前不需要支付任何預付款,完全由ODM企業先行墊資。

「之前還有媒體報導稱有手機企業交付30%定金,其實品牌廠商早已沒有定金和預付款一說了。」上述ODM廠商人士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ODM廠商既要投入研發,擴大生產,保證產品質量;另一方面,為了爭取更多的訂單,ODM廠商需要承擔巨大的資金壓力。於是,找錢成了ODM行業的「硬道理」。

相對而言,ODM更希望獲得銀行貸款,年息在7%-8%左右,但近年來整個ODM行業的資金成本很高,銀行並不願意放貸給這些高風險企業,因此很多ODM廠商通過尋求跟地方政府合作,由地方銀行放貸。此外,可以看到一些ODM被收購的案例,如海派通訊被航天通信收購、中諾被福日電子收購,收購方國企背景的身份,也有益於其獲得銀行的貸款授信。

除銀行之外,ODM獲得貸款的渠道還包括供應鏈平臺和外部融資平臺,這些平臺利息較高,約10%左右。

脆弱的資金鍊:粗放式經營導致的危機

如果說獲得貸款各有門路,是一個技術活,那麼如何讓這些資金健康地流轉起來,抵消貸款的利息,並通過規模化的訂單獲益,則是ODM廠商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這更像是一門藝術。

聞泰、華勤等披露的業績顯示,利潤率大概在2%左右,如果按照前文所述銀行放貸在7%-8%的利息,那麼至少要在一年的周期內周轉三到四次才能保證不虧錢,如果是外部借貸,周轉次數更高。

因此,ODM良性經營必須保證穩定而快速的流水,非常考驗資金和庫存周轉,跟公司的物控計劃、物料的配套能力有很大關係,供應鏈的管理也成為考核ODM能力的核心指標。

「一個手機中有大小几百顆物料,如果有一兩個沒有到,其他就只能壓在倉庫,無形中造成了資金佔用,期間還伴隨著物料價格漲跌的風險。」李明說。

但很大程度上,ODM廠商缺乏這方面的能力。主要原因在大部分ODM廠商都從山寨機時代成長起來,行情好的時候錢太好賺,本身的業務和經營模式就比較粗放,長期以來忽視了在資金以及供應鏈管理方面的體系和人才的建設。

張強對此表示認同,他曾服務的企業,高光時刻是排名前三的ODM廠商,年出貨量3000萬,中興、聯想都是其大客戶。但因為粗放式經營,屬於資金和供應鏈的管理,業務鋪開之後多地建廠擴大規模,但隨著中興遭禁後砍掉ODM業務以及聯想銷量下滑,公司很快陷入低迷。

「以前資金管理財務很少去看,業務鋪開流水大起來的時候也沒有管起來,等到發現後再想找專業資金管理人員時已經回天無力了,因為已經沒有錢給他去管了。」張強說。

這種粗放式的經營還會導致另一種結果:缺乏精細化管理ODM生產進度延後導致交貨推遲,客戶付款還沒有收回,供應商的帳期已到,針對於ODM而言又是一筆資金壓力。如果ODM廠商自身狀況良好,可以先行支付供應商,否則只能拖欠供應商付款。

相對而言,ODM廠商在供應商面前擁有話語權,而據集微網了解,供應商對於逾期付款一般也沒有辦法,不到萬不得已只能選擇等待。ODM廠商經常會推遲付款給供應商,轉而將資金投入規模擴建或其他投資。

ODM的這種模式在企業業務發展順利的情況下還能夠維持運轉,但如果遭遇客戶方面市場份額下降,訂單減少,經營便會面對壓力,如果找不到資金,企業很快便難以為繼。於是有的企業鋌而走險尋求高額借貸飲鴆止渴,最終陷入供應鏈斷裂的危機。

「毛利將很低幾乎就靠流水來轉,但是如果自身都沒有資金,客戶也不敢下單,供應商因長期收不到回款便會卡貨,引發債務危機的惡性循環,資金鍊迅速斷裂。這些年東莞兆信、聞尚、賽龍、海派等廠商因資金斷裂而破產或倒閉幾乎都是這個原因。」李明表示。

據張強回憶,這種情況在若干年前日子好過的時候並不存在,品牌廠商利潤好,產業鏈的每一層都有利潤,賺錢比較良性,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利潤縮減,收款和付款的現象便開始發生。

頭部廠商的機會:未來的增長點在哪?

山寨機時代誕生了一大批IDH方案設計公司,後來隨著國內手機品牌的逐步建立,包括聞泰、龍旗、賽龍等一些設計和製造能力較強的IDH公司開始轉向ODM。IHS的數據顯示,目前ODM行業出貨量約佔全球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的四成,全部來自中國大陸ODM。

手機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給消費者帶來切實的好處,那些深受百姓歡迎的爆款千元機背後,ODM廠商功不可沒。

如今,手機ODM格局恆定,TOP5之外已難有新進入者,未來行業的競爭將主要在現有玩家中產生。

目前,聞泰、華勤穩健經營,資金充裕,藉助於其供應鏈優勢以及客戶基礎,積極擴充其關聯業務,如平板,伺服器、筆記本電腦,IoT以及車聯網產品等作為新的盈利點。聞泰在收購安世半導體後,有望兩翼齊飛,而華勤在走富士康的路線,手機平板,筆電、伺服器統統包攬。

龍旗近年來依靠小米快速起量,但相對聞泰和華勤而言實力稍弱。龍旗偏重於研發設計,但關鍵物料採購比例較小,供應鏈管控相對較弱,客戶群體比較單一。

「龍旗現有主要客戶之一小米本身open bom的低利潤模式使得ODM收益空間小,聯想近年來又比較失落,現有客戶MOTO、LG、華為訂單量也不大。在缺少客戶訂單的情況下,供應商一側就不會拿到好的價格,在客戶項目招標時就處於弱勢。」一位行業人士告訴集微網記者。

中諾2014年在被上市公司福日電子收購後,背靠國資背景的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具有足夠的資金保障以及供應鏈方面的支持,近年來上升勢頭較快,每年以約50%的速度向上增長。2018年中諾參與華為入門級智能機項目,根據IHS的統計,2018年中諾智能機整體出貨量超過1500萬部。但目前而言,客戶群體相對單一,除華為外,還有小部分的聯想出貨。

天瓏目前主要經營自有品牌Wiko和Sugar,主要ODM客戶在印度等海外市場,但去年海外市場受到華為、小米等影響,出貨量下滑。有消息稱天瓏有意爭取國內手機廠商的訂單。

一個利好的消息是,去年起包括三星、OPPO開始由自研到與ODM合作,vivo表示也在考慮放單給ODM,2019年起,LG、諾基亞等手機品牌也開始全面尋求ODM的合作,這將給ODM市場帶來新的增量,而這些產能也將被頭部的ODM廠商消化。能否獲得這些大客戶的訂單,將直接導致ODM廠商的出貨規模和營收水平。

據集微網了解,三星陸續關掉天津和惠州工廠之後,自2018年起開放ODM項目,訂單主要被聞泰、華勤等獲得。與大部分手機廠商對於ODM的方式不同,三星將物料採購完全交由ODM廠商,這也將給ODM廠商帶來利潤空間,聞泰、華勤將是主要受益者。

在資本市場層面,對於TOP5而言可能今明兩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科創板較為寬鬆的準入政策可能會讓這些廠商實現上市夢,目前聞泰是TOP5中唯一的上市企業,龍旗、天瓏、中諾都曾衝擊IPO,但均以失敗告終。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並不看好,難點在於,如何把一個針對中低端手機、利潤微薄的代工企業,包裝成一個高逼格氣質的科技創新公司?

2、2019年「中國芯」優秀產品名單公布!

集微網消息,第十四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2019年10月25-26日在青島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喬躍山司長表示,國內電子信息行業體系不斷完善,然而新一輪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進,集成電路產業迎來強勁的發展動能。

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國內擁有全球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未來工信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推動集成電路高質量發展。

青島市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表示,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青島集成電路產業正在迎來一輪新的發展,一批重大項目開始布局。相信「中國芯」大會的召開,將可讓產業界進一步認識青島、了解青島、投資青島,助力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大會同期舉辦的「中國芯」優秀產品徵集結果發布,旨在對國內集成電路領域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成果進行表彰,發揮示範效應,影響和帶動行業發展。

據介紹,2019的「中國芯」結果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區域分布情況一致,本屆「中國芯」徵集活動中,來自上海、深圳、北京的企業和產品數均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報名企業中,上海的企業26家,深圳21家,北京20家,累計佔據報名企業總數量的54%。徵集產品中,上海企業的產品49款,深圳40款,北京23款,累計佔徵集產品數量的59%。

「優秀技術創新產品」共徵集來自83家企業的100款晶片產品,產品數量佔徵集總數的53%。從產品類型看,微處理器/控制器、電源管理、射頻晶片的徵集產品數累計佔「優秀技術創新產品」徵集總數的46%,展示了國內晶片企業以市場為牽引的技術創新方向。從應用領域看,工業應用、無線/有線網絡通信、智慧型手機依然是技術創新的主陣地,產品數累計佔總數的49%,此外,汽車電子和人工智慧也成為晶片企業技術創新的新焦點,累計佔15%。

「優秀市場表現產品」共徵集來自41家企業的47款晶片產品,產品數量佔徵集總數的25%。物聯網、智慧型手機和無線/有線網絡通信是國內晶片企業歷年競爭角逐的主戰場,產品數量佔徵集總數的47%。在國內快速發展的整機企業需求拉動下,家電、相機音箱等多媒體市場的競爭開始日趨激烈。近年來,安放市場成為熱點,國內晶片產品也開始湧現。在汽車市場,雖然近年來晶片技術創新活躍,然而市場表現相對單薄,也顯示出汽車市場的高門檻。

一、年度重大創新突破產品:

武漢飛思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Flair  FSL29820

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四通道16位125MS/s JESD204B接口模數轉換器 BL1063

二、優秀技術創新產品:

微處理器/控制器:

紫光同芯微電子有限公司:高性能安全晶片THM36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規級數字智能駕艙平臺型專用處理器T7

聯芸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固態硬碟控制晶片 MAP100X

存儲晶片:

深圳市得一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超高速PCIe Gen3 x 4 NVMe 1.3 SSD控制晶片YS9203

湖南國科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國密國測雙認證的高性能安全固態存儲器晶片 GK2301G

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兼容xSPI規格的8通道SPI NOR Flash GD25LX256E

傳感器:

深迪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六軸慣性測量單元 SH2100

GPU/FPGA/DSP等計算晶片:

紫光展銳:虎賁T710

嘉楠科技:勘智K210(Kendryte 210)

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支持SVAC國家標準的前端AI晶片VC0718P

顯示驅動:

新相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超高畫質電視顯示驅動晶片 NV2047

深圳雲英谷科技有限公司:AMOLED手機面板驅動晶片  VTDR6110

合肥松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高靈敏度的電容感應晶片  PT6456

基帶晶片:

翱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4G多模數據通信晶片 ASR1802S(L)

音視頻處理:

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超高清幀率轉化及時序控制晶片 HS3710

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2nm高端四核4K超高清智能電視SoC T972

無線連接晶片:

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5G多模數字中頻晶片  ZX211411

光通信晶片:

福建中科光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5G基站用25G 1310nm DFB直調雷射器 BDC3131A2

數據轉換器: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傳感AFE CS1259

有線通信接口晶片:

江蘇芯力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帶休眠與喚醒功能的高性能CAN總線系列晶片  SIT1040

射頻晶片:

重慶西南集成電路設計有限責任公司:5G通信基站用寬帶低噪聲放大器  X110

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5G宏基站用氮化鎵射頻功放晶片 DXG1CH27A-420EFV

分立功率器件:

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車規級全碳化矽功率模塊  BMB200120P1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1350V RC 逆導型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 SGT20T135QR1P7

電源管理:

深圳市德賽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高精度單節鋰電池保護IC DM5269

無錫芯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電網1000V MOS AC-DC工業電源晶片 PN8147T

三、優秀市場表現產品:

安防:

北京君正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視頻處理器晶片  T20

安全:

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雙界面金融晶片 CIU9872B

電視/顯示:

聖邦微電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單電感三輸出AMOLED顯示屏電源晶片  SGM38042

工業應用:

深圳市銳能微科技有限公司:單相電能計量晶片 RN8209C

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多節電池保護IC BM3451

計算機外設:

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龍芯3A/B3000處理器

珠海艾派克微電子有限公司:印表機耗材SoC  UM75601

家電:

瀾至電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支持高安架構的DVB-S2高清SoC晶片  M88CS8001

汽車電子:

泰科天潤半導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200V/2A碳化矽晶片  G2S12002C

無線/有限網絡通信:

南京國博電子有限公司:HBT高線性功率放大器  F280

深圳市紫光同創電子有限公司:Titan系列180H PGT180H-6IFFBG1140

物聯網:

福州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端通用智能家居SoC晶片 RK3368

深圳市力合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高速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 LME3460

相機音箱等多媒體:

深圳市中科藍訊科技有限公司:CROWN SC1V1

無錫中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藍牙SOC晶片 WS9638B

智慧型手機:

上海艾為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效率,低噪聲,恆定大容量,多級AGC第八代K類音樂功放 AW87318CSR

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4G可重構射頻前端晶片套片  S5643-51

深圳市匯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創屏下光學指紋識別晶片  GW9518 

四、優秀技術成果轉化項目

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語音智能晶片 TX210

天津市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SDI3210軟體定義互連晶片  

博通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5.8 GHz國標ETC全集成SoC晶片

3、Counterpoint印度智慧型手機Q3報告出爐:小米繼續領跑

集微網10月25日消息(文/數碼控),今天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布了2019年印度市場智慧型手機的數據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數據顯示,雖然跟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個百分比,但是小米依舊以26%的市場份額繼續領跑印度市場。

緊隨其後的是國際大廠三星,它以20%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位,跟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個百分比。

排在第三位的是vivo,跟去年同期的10%相比,到了今年第三季度,vivo的市場份額猛增7%,來到了17%,拉近了與前兩名小米、三星的差距。

有趣的第四、第五位的排名,去年第三季度的時候,realme以3%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五位,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realme發力,市場份額大漲了13%,直接超越了母品牌OPPO,來到了第四名的位置。

與風光無限的子品牌realme不同,母品牌OPPO的市場份額還是在原地踏步,去年第三季度是8%,今年第三季度還是8%,這市場份額的變動真是太穩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realme與OPPO的市場份額合併起來,那麼OPPO系的市場份額則是高達24%,一舉超越了三星,逼近小米,來到了亞軍的位置,不知道調研機構們何時會將二者的市場份額合併,這是印度霸主小米需要警惕的。

4、任正非:感謝川普,華為人開始努力工作了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華為心聲社區昨(24)日公布的採訪紀要顯示,任正非在15日接受了北歐媒體的採訪。

眾所周知,美國打壓華為已經有近半年的時間了,華為反而越挫越勇,今年智慧型手機手機出貨量預計達到2.7億部。

在採訪中記者問及「有沒有做惡夢夢到川普」時,任正非表示,並沒有,相反地很感謝川普。

並談及了原因「因為華為公司經歷三十年,絕大多數員工開始富裕了,有一種富裕病就是惰怠、享受安逸。深圳多好,為什麼要到非洲有瘧疾的地方去奮鬥?大家都會有這種想法,再經歷一段時間,公司就會垮了。川普拿棒子一打,大家都緊張了,要努力生產,努力「種地」,沒有垮下去,讓公司的銷售收入反而增長了,這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在這一點,我並不認為川普不好,他嚇唬一下公司,大家都怕了。以前是我嚇唬大家,但是我的棒子不夠厲害,川普棒子大,一嚇唬,大家都真真實實努力工作了。」

此外,任正非還說到,如果川普想到華為看一看,他會擁抱特普朗的。

5、小米高管談華為手機銷量突破2億臺:非常值得恭喜

集微網10月25日消息(文/數碼控),即使在被美利堅封殺的情況下,也依舊擋不住華為手機銷量增長的步伐,在23日華為的新品發布會上,官方宣布截止2019年10月22日數據,華為手機銷量突破2億臺,比2018年提前64天達成目標。

為了慶祝這一佳績,華為方面也跟去年一樣推出了2億臺紀念版的手機——華為Mate30 Pro 5G 2億臺紀念版,其中8+512GB版本售價7899元,該機將於2019年11月1日10:08在華為商城限量銷售。

對於華為取得手機銷量突破2億臺的佳績,小米移動軟體研發總監@安卓老張是這樣評價的:

「中國品牌取得如此成功,是非常值得恭喜的。業務的成功,零和思維才是通過打擊競爭對手獲取利益。優秀的思維是應該做大蛋糕,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中取得成功。」

身為競爭對手的小米高管能夠如此客觀的評價華為取得2億臺銷量的佳績,也算是擺正心態了。

那你怎麼看華為手機取得銷量突破2億臺,比2018年提前64天達成目標這一佳績?

6、任正非對美國打壓仍持樂觀態度,今年華為手機要生產2.7億部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昨(24)日,華為心聲社區公布了15日任正非接受北歐媒體採訪的紀要。

對於美國的打壓,任正非仍持樂觀態度,「客觀來講,華為公司在通信領域受美國打擊的影響應該不是太大。美國重點打擊5G,以及核心網......,現在可以告訴大家,從5G到核心網……通信領域,今年不僅沒有衰退,預計還會微增長。以5G為代表的通信產業也是增長的,這點受美國影響比較小。對我們有影響的是終端,如果美國不開放Google的生態給我們用,在海外市場會受到一些影響。在智能計算上,我們也在努力前進,和美國還有一點差距,需要努力趕上來。」

當記者問及華為自研晶片時,任正非表示:「我們的自研晶片產量是很大的,今年手機要生產2.7億部,這個產量很大,可能要幾個晶片廠才夠給我們提供供給。」

雖然遭到美國的打壓,也依舊抵擋不住華為的步伐,在日前華為的新品發布會上,官方宣布截止2019年10月22日數據,華為手機銷售突破2億臺,比2018年提前64天達成。

據悉,2018年華為智慧型手機發貨量為2.06億部,據今年年初的消息,華為2019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目標是保底2.5億,衝擊2.7億。如果目標完成,華為有望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

7、小米MIX Alpha與華為Mate X誰更值得入手?李楠這樣回答

集微網10月25日消息(文/數碼控),在知乎上有網友提問:「在自己資金允許和都有現貨的前提下,你更願意買華為 Mate X 還是小米 MIX Alpha?」

對此,魅族前高級副總裁李楠是這樣回答的:

「都不買。買不買得起,是收入問題。但是被不被智商稅,就是智力問題了。

(小米MIX Alpha與華為Mate X)目前都是探索性質的產品,兩萬左右的高價格不是用來給土豪裝逼的,而是過濾普通用戶,控制產品口碑的。

品牌探索更加未來的產品形態當然值得肯定。但是用戶也一定要知道目前這些品牌需要的支持者不但是土豪,而且還是小白鼠。

沒有在使用壽命,跌落可靠性,交互完善性,甚至基礎續航上充足的心理預期,就不要一擲萬金了。要炫富,有表有鞋有車,何必非得是手機。

所以這兩個產品最適合科技行業的土豪,做非主力手機用。沒事拿出來演示一下,談談自己對個人計算設備的進化形態,或者下一代網絡的理解和洞見,可以值回票價。」

如果是你,你會在小米MIX Alpha與華為Mate X之間怎麼選擇,是否會跟李楠一樣都不買呢?


相關焦點

  • 美國打壓下的「中國芯」如何絕處逢生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晶片設計企業達到了2,218家,比2019年的1,780家多了438家,在數量上增長了24.6%。而2020年中國整個晶片設計行業的銷售額預計為3,819.4億元(人民幣.下同),相比2019年的3,084.9億元增長23.8%,增速比2019年的19.7%提升了4.1個百分點。
  • 「中國芯」正式結束中國的無芯歷史
    然而龍芯誕生於中國通用處理器的一片荒原中,面對著比自己強大千倍的對手,在銅牆鐵壁般的CPU專利禁錮和Wintel同盟的擠壓下努力紮根,用二十年的時間培育屬於中國人的通用處理器,其堅持的巨大勇氣和耐心足以讓所有人欽佩。 特別是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龍芯當年堅持的意義猶顯得可貴和意義重大!
  • 2019年中國手機產銷數據分析及2020年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手機行業「寒冬」的態勢依舊未能改變:手機產銷量持續下滑,新上市機型數量下降。2020年手機行業能否在5G驅動下迎來高光時刻?2019年手機行業現狀1、手機普及率不斷攀升近幾年,我國通訊產業發展迅猛,行動電話用戶規模增加,行動電話普及率提高。2015年行動電話用戶僅13.06億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5.5部/百人。
  • 2020年TWS出貨超1.29億臺,炬芯ATS300X搶佔先機
    據市場調研機構Statista的預測,全球TWS耳機2019年出貨量為7800萬臺,明年將超過1億臺;GFK則預計到明年TWS耳機市場規模將達到760億人民幣。
  • 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中的「國產芯」
    手機國產芯的自力更生之路 2020年,美國加大了對中國科技企業的打壓力度,包括晶片的封禁和斷供。而這一影響直接導致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企業產品線受到影響,而市場因此也激發了「國產芯自力更生」的熱潮,一大批晶片企業尋求上市,沒有晶片的系統公司則紛紛成立晶片部門,股價飆升、資本注入,市場一片熱情。 但資本繁華的背後,我們需要看到的真相是,國產芯仍然與國外頂尖晶片產業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基於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的晶片國產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華為哈勃投資"中國芯"縱慧芯光 | 耀途投資組合
    via 天眼查 縱慧芯光成立於 2015 年,是一家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功率以及高頻率 VCSEL (垂直腔面發射雷射)解決方案的半導體企業,主要研發生產 VCSEL 晶片、器件及模組等。 VCSEL 雷射器在光通信、三維傳感、工業、醫療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是手機結構光、ToF 的關鍵器件,但外延材料及器件設計製備技術長期被歐美企業壟斷,而縱慧芯光擁有國內空白的晶片與器件設計、外延片生長和光電器件晶圓製備技術和經驗,所以在 2017 年蘋果發布 iPhone X 之前,耀途資本基於對行業的深度研究,挖掘並投資了國內的縱慧芯光。
  • 2020年中國男裝行業競爭格局和品牌市場份額
    男裝市場穩步增長,規模達5959億 根據媒體數據,2009-2019年,我國男裝行業市場規模由3081億元增加至595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82%。 從品牌市場佔有率來看,根據歐睿國際發布的數據顯示,男裝行業中,市佔率前三的品牌分別為海瀾之家、Adidas、優衣庫,2019年市佔率分別為4.7%、2.4%、2.3%。 其中,海瀾之家憑藉「大眾性價比男裝」的定位和「平臺+品牌」連鎖經營模式實現了品牌影響力的提升和銷售渠道的擴張,海瀾之家連續6年市場佔有率冠軍,在男裝行業巨頭地位穩固。
  • 電影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1、疫情下的中國電影市場:黑天鵝事件或將加速行業出清新冠肺炎對於電影行業的影響主要在:電影院放映停擺,在拍電影的拍攝工作延 期,已定檔影片推遲上映,加劇後續檔期競爭程度。對於後 續定檔的影片來說,也將面臨爭搶檔期、競爭過於激烈、宣發成本被迫提高等問題。繼 18 年下半年之後,或將進一步推動行業產能出清,利好擁有一定資金實力、內容實力的龍頭公 司。
  • 汽車行業面臨「芯」問題,年末車價會漲一波嗎?|觀察室
    因此,相關晶片出現產能問題,才會對汽車行業有如此大的影響。 「芯」問題早有端倪 晶片自主研發不足,在手機行業矛盾突出,其實在汽車行業同樣如此。 2019年,國產車規級晶片的市場規模約為150億人民幣,而全球市場車規級晶片市場規模約為475億美元,自主研發的份額只佔其中的4.5%。而我國是一個年產銷超過2000萬輛的汽車最大單一市場,約佔全球汽車市場的近30%。 嚴重的晶片供需失衡,在汽車行業同樣存在。
  • 2020上半年全球主要智慧型手機ODM / IDH供應商排名
    2020年ODM廠商手機出貨量預測:華勤超1.6億部、聞泰1.3億部、龍旗1.1億部    中國智慧型手機領域三大ODM廠分別為聞泰、華勤和龍旗。  華勤手機出貨量有望超1.6億部全品類有望超2億部    華勤今年的出貨量大幅度增長,據Omdia數據顯示,華勤2019年手機出貨量在8500萬部左右,其中主要新增項目有OPPO訂單,在2250萬部左右,但到了2020年,華勤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則翻倍達到了1.4億部。
  • 2020年中國營養保健品市場趨勢與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競爭格局較為...
    更多的收入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在保健品方面支出更多金額,從而刺激保健品行業的規模擴大。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24565元提高到2019年的4235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7917元提高到2019年的16021元,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則從2012年的1130.67億元提高至2019年的2685億元,保健品的市場規模隨著消費者人均收入增長而隨之放大的趨勢較為明顯。
  • 「中國IC風雲榜技術突破獎候選1」上海南芯:用「芯」管「電」
    評選將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129家會員單位及400多位半導體行業CEO共同擔任評選評委。獎項的結果將在2021年1月份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暨中國IC風雲榜頒獎典禮上揭曉。本期候選企業: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南芯)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底成立於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專注於鋰電池相關的充電管理、charge pump/DCDC/ACDC功率轉換、有線/無線快速充電協議、鋰電保護等電源管理領域。南芯初創團隊來自德州儀器 ,均擁有10年以上的行業工作經驗,深耕電源領域,搭檔多年,配合默契。
  • 2020年中國玩具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樂高品牌幾乎佔據行業...
    原標題:2020年中國玩具行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樂高品牌幾乎佔據行業半壁江山   1、中國玩具
  • 2021年中國人工智慧晶片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力爭打破國外...
    當前,我國人工智慧晶片行業正處在生命周期的幼稚期。主要原因是國內人工智慧晶片行業起步較晚,整體銷售市場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前夕,傳統晶片的應用場景逐漸被人工智慧專用晶片所取代,市場對於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將隨著雲/邊緣計算、智慧型手機和物聯網產品一同增長,並且在這期間,國內的許多企業紛紛發布了自己的專用AI晶片。
  • 2021年中國內衣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電商渠道空間巨大...
    內衣作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2019年時其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4617億元。可是市場集中度缺不高,2019年前十的內衣品牌總共的市場份額也只有12.7%,處於較低的水平,說明市場競爭激烈。
  • 2020年中國女裝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品牌企業競爭激烈優衣庫穩坐第一...
    女裝是我國服裝行業中市場最活躍、需求最複雜、容量最大的子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我國女裝市場在加速發展。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女裝行業市場規模自2010年466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999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8%。
  • 鋁複合板行業發展特點、產量、競爭及存在問題分析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鋁複合板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分析報告》2、鋁複合板行業供給情況分析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9年中國鋁複合板行業產量呈現增長態勢,增長率在4%-13%之間,2020年1季度,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鋁複合板行業開工率較低,行業產量呈現下降趨勢,2018年中國鋁複合板行業產量3.47億平方米,2019年中國鋁複合板行業產量3.7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8.1%。
  • 2018年手機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年底將至,2017年又將畫上一個句號。縱觀2017年,手機行業兩極分化日益明顯,一方面,中國手機品牌廠商繼續領跑全球市場,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的競爭仍然殘酷而且激烈。  從品牌上來講,儘管三星、蘋果仍然是全球手機行業的核心力量,但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手機軍團和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尤其是近兩年三星和蘋果在產品上的創新乏力,給了中國手機廠商們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和想像空間。
  • 敏芯股份科創板上市 匠芯十載領航未來
    敏芯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及總經理李剛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微電子技術專業,具有多年MEMS行業研發與管理經驗,是超過50項MEMS專利的核心發明人,於2007年9月獲得蘇州工業園區「首屆科技領軍人才」稱號。 敏芯股份創始人及副總經理胡維畢業於北京大學微電子學專業,負責主導MEMS傳感器晶片的設計與製造工藝的研發。
  • 「中國IC風雲榜最具成長潛力公司候選22」芯樸科技:填補國內世界級...
    獎項的結果將在2021年1月份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暨中國IC 風雲榜頒獎典禮上揭曉。本期候選企業:芯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芯樸科技)芯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致力於高性能、高品質、高可靠性的5G射頻技術研發,為用戶提供射頻前端解決方案,可應用於5G移動通信。公司主要產品為5G移動終端射頻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