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是一種古老的行為。中國古代荊柯刺秦王、伊斯蘭教阿薩辛派暗殺敵對領導人……這些零星散落在歷史深處的暗殺事件曾集中而劇烈地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暗流與鬥爭,並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過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 林肯被害身亡事件
1865 年4月14日,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遇刺。刺殺他的是演員布斯,他對準林肯的後腦連開8槍,造成林肯當場死亡,而布斯也被當場擊斃。林肯遇刺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的一宗謎案。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林肯的最大功績在於率領北方軍隊戰勝南方軍隊,成功地防止美國聯邦的分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其所維護和堅持的自由平等的精神也在美國國內影響深遠,並深刻地影響著這個世界。
2.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事件
伊藤博文是日本政界的重臣元老,在日本吞併朝鮮過程中,他是將朝鮮變為日本殖民地的首任「韓國統監」。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來到中國哈爾濱會見俄國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在車站月臺上被朝鮮義士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的遇刺身亡,一方面極大鼓舞了朝鮮和中國抗日人士的鬥爭熱情,另一方面也使日本藉機進一步加強了對朝鮮的控制,1910年,日本逼迫朝鮮正式籤訂《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將朝鮮吞併。
3. 宋教仁遇害案件
1913年3月20日,應袁世凱相邀,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搭火車赴北京共商國是。正在檢票的時候,傳來一聲槍響,宋教仁腹部中彈倒在地上,雖及時送醫並順利取出子彈,但由於子彈有毒,最終不治身亡。宋教仁遇刺直接導致孫中山領導「二次革命」推翻袁世凱,不過革命很快失敗,隨後袁世凱被選為正式大總統。同年,袁世凱以參與「構亂」為由下令解散國民黨,至此偏離民主建設軌道,在專制復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最終下令恢復帝制,上演了一出稱帝鬧劇。因此,也可以說宋案最終促成了袁世凱的迅速垮臺;不過,更深遠的影響是造成了中國民主政治的倒退。
4. 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身亡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夫婦來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進行特別訪問。當皇家馬車在大街上緩緩行駛時,一位名叫普林西普的塞爾維亞青年從圍觀人群中衝出,向斐迪南大公夫婦連開數槍,造成兩人當場死亡。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並最終掀起一場席捲全球,歷時4年,造成超過6500萬人參戰、2000萬人死亡、2000萬人受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5. 甘地遇刺身亡事件
1948年1月30日,享有「聖雄」稱號的甘地在德裡作晚禱時,被印度教極右分子開槍暗殺。殺害甘地的刺客是印度教的一個極端派別的成員,該派別完全拒絕甘地發出的善意、和平與愛的呼聲。作為以個人之力抗拒專制、拯救民權和個人自由的象徵,甘地於1894年在南非納塔爾省組織印度僑民投入反對南非當局種族歧視的鬥爭時,首次提出非暴力口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甘地再次回到印度,在印度各地週遊了解,組織「堅持真理運動」。甘地遇刺後,印度國大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規模空前的紀念活動,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也在印度廣為傳播。
6. 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事件
1963年11月22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菲茨傑拉德·甘迺迪在達拉斯與自己的支持者進行互動時突然遭到槍手槍擊,不幸當場身亡。甘迺迪遇刺是最著名、最撲朔迷離的暗殺事件。事件發生後,被捕槍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在從警局押往監獄途中被酒館老闆傑克·魯比槍殺。隨後的「沃倫委員會」和1976年成立的白宮刺殺研究委員會得出一致結論:奧斯瓦爾德是個人行動。此後3年內,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而甘迺迪家族這個全美曾經最有權勢的家族也厄運不斷,這讓整個事件蒙上陰謀論的陰影,也讓美國所謂完美的政治制度飽受非議。
7. 馬丁·路德·金遇害身亡事件
1968年4月,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組織領導工人罷工。4日黃昏,當他和助手們在賓館二層陽臺商議如何支持孟菲斯環衛工人爭取權益時,被對面廉價旅館內的傑姆斯·厄爾·雷用步槍暗殺,消息傳出,舉世震驚。馬丁·路德·金被殺後,美國政府發動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刺客大搜捕。與此同時,100多座美國城市爆發種族騷亂,要求懲治兇手,揭開暗殺內幕。從1986年開始,美國政府將每年1月的第3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全國紀念日。
8. 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身亡事件
1995年11月4日星期六晚上7時50分,當拉賓在特拉維夫市中心演講完畢準備乘車離開時,人群中突然竄出一個猶太青年,向他連開數槍。雖然被及時送往醫院,但終因傷勢過重去世。拉賓是以色列建國後被謀害的首位政治領袖。自拉賓遇刺之後,以色列國內再無人有這樣的勇氣、資歷、智慧去持續推動並促成與伊斯蘭世界的談判與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