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9月25日,電影《奪冠》提檔上映,僅半天就奪得3000萬的高票房,第一波口碑也成功出爐,觀眾影評褒貶不一,兩極分化嚴重。
作為今年國慶檔電影,《奪冠》備受觀眾的矚目,影片見證了中國女排歷史上三個輝煌歷程,還有三十年的艱苦奮鬥歷程,向全國人民展現了中國女排精神。
中國女排不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
作為主演的鞏俐,在劇中飾演「郎平」這一角色,為了更好的飾演「郎平」這一角色。鞏俐常常到女排訓練場看郎平在場上如何指導隊員,如何布置戰術。
為了了解該如何布置戰術,鞏俐將場上的每一個位置都進行訓練,了解每個位置的作用和重要性。不愧是「郎平本平」,用神級演技徵服了觀眾,向觀眾傳遞了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
電影《奪冠》提檔上映,第一波的觀影口碑也成功出爐,但觀眾口碑卻是相差甚大,褒貶不一。
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影感受,即使再好的電影也會有瑕疵。那麼我們先來說說好的方面吧。
首先是主演鞏俐的演技方面
作為主演的鞏俐演技並不用多說,一直以來,鞏俐的演技都十分精湛,短髮的鞏俐仿佛就是郎平本平了,就像是複製粘貼一樣。
鞏俐在劇中的表現不認真看還真分辨不出來是鞏俐還是郎平,不得不說,鞏俐還真有郎平的氣質。
其次是導演陳可辛
陳可辛導演作為港臺導演,導演功底不容小覷。運動鏡頭的超燃美感,向來擅長營造現場氛圍的陳可辛導演,更是將中國女排幾個關鍵時刻的鏡頭完美呈現在觀眾面前。
不僅如此,更體現陳可辛導演魅力的還是人物情感的表達上。導演將每個角色感情背後的支點呈現給觀眾,劇中人物情感做的細膩、極致。
遺憾的方面
電影前半段運用了大量的煽情手法拍攝,雖然可以將觀眾慢慢帶入電影中許多觀眾也都被這些煽情的鏡頭感動得淚流滿面,但是煽情鏡頭過多,這讓觀眾不容易接受,甚至反感。
此前演技一直在線的黃渤,也許是鞏俐演技太過於耀眼,所以才顯得黃渤在劇中的演技過於平常,不夠入戲。參演的女排成員雖然在劇中的表現十分不錯,但是演技還欠點火候,還需歷練。
也許是觀眾對電影《奪冠》的期待過高,放不下電影中不夠完美的鏡頭。但是電影是也是人為拍攝的,人為的總會有不夠完美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影感受,不可能都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最後給還未觀影的朋友們一個建議,電影《奪冠》是一部難得的佳作,可以讓觀眾在不經意間淚盈於睫、動情又動心。(溫馨提示:看的時候記得帶上紙巾哦!)
至於不足的地方肯定有,但更多的是某些觀眾帶著演員的立場去評論整部電影,將電影中的瑕疵地方放大,雞蛋裡挑骨頭!
不管怎麼樣,鞏俐的「神級」演技就已經足夠賺回20塊錢的電影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