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內娛追星少女們的日子實在是過得不太太平。
前有某C被爆出跟前女團成員疑似交往,火速分手被前女友吐槽。
昨天某男團人氣小生又因為被爆出和兄弟一起約幾個女生去密室玩狼人殺,讓不少人直呼「房子塌了」。
雖然曉生我不太懂什麼偶像失格,也深深覺得內娛愛豆們的生存空間實在是被壓縮的有點失去人性。
但想想我等宅男為了能貼近女神,也經常用約妹子去玩密室逃脫或者狼人殺為幌子,結交朋友加微信什麼的,似乎又懂了一點飯圈女孩的心酸。
突如其來的危險大大增加了肢體接觸的可能性,
若是在狼人殺的過程中表現得太過智力超群(或傻白甜過人),都能令在座的參與者過目難忘,產生不思議的化學反應。
難怪連各位青春靚麗的愛豆們,也都十分熱愛將其作為聚會項目的氣氛擔當。
韓娛姐妹們已經順勢上了車,跟緊了哥哥們的腳步,進入了全新的狼人殺世界。
沒錯,最近一款已經上線兩年的老遊戲《Among us(有內鬼)》,就在《糖豆人:終極淘汰賽》的夾擊下,以不可思議之姿態,衝上了steam的亞軍位置。
甚至,在直播的推動下,玩家總數還超過了糖豆人本豆。
不少玩過的童鞋也紛紛表示,這可能是我玩過最可愛的狼人殺遊戲啦!
《Among us》的玩法非常簡單,遊戲中的4-10名玩家會被分配兩種角色,船員和內鬼。船員需要做完所有任務,以及修復內鬼破壞的設施,即使被殺死仍然可以繼續做任務;內鬼可以有1、2、3個,內鬼被投死後一樣可以破壞設施。
如果所有船員完成所有任務,船員獲勝。反之,則是內鬼勝利。
不過,由於是一款實時遊戲,而且該遊戲到目前為止還並沒有官方中文,所以想靠聊天邏輯猜出誰是內鬼,可能性是不太大滴。
怎麼辦呢?就只能通過任務過程中尾行、守株待兔、繞過監視器暗殺等行為的時機,來判斷對方到底是不是內鬼了。
當然,也有人將這款遊戲當成了一個學習軟體,各位可以將它推薦給自己的英語老師,或許有機會加入國慶作業的豪華套餐。
而為了參與S10而提前抵達中國隔離的其他國家的電競選手們,也抽空開始在酒店進行四分五裂的團建活動了。
Rogue上單:本來以為隔離會讓隊伍們通過訓練完善自己技能,沒想到隊伍們都因為玩among us而開始內訌。
對不起,本LPL粉絲已經忍不住笑出了聲。
PS.這款遊戲還推出了手遊版,沒有Steam帳號的人兒,也可以通過應用商店輕鬆下載,享受卡通風可可愛愛「狼人殺」的快落。
瞬間覺得,曾經那股全民狼人殺的熱潮,好像又回來了。
狼人殺,又名狼人遊戲,最先起源於前蘇聯,是一款多人參與的、以語言描述推動的、較量口才和分析判斷能力的策略類桌遊「殺人遊戲」。
2001年,法國桌遊公司Asmodee開發並正式出版《米勒山谷狼人》,發行第一年就達到了20萬套的銷量,成為了風靡歐美的遊戲。
當時在國內並沒有這個遊戲,熱衷桌遊的玩家把其帶回中國,結合玩家需求,優化升級後的「狼人殺」在年輕群體中迅速傳播開來。
這個曾經在朋友聚會時大家都會玩的桌遊,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火遍全網。
電競、綜藝、手遊不同領域紛紛湧入狼人殺市場,模式上也從單一的依賴社交平臺,轉向直播、手遊、娛樂綜藝。
可以說,2015年,垂直類狼人殺節目通過網際網路的傳播,將狼人殺遊戲推向了更多受眾並沉澱了一批高玩用戶。
馬東在搗鼓《奇葩說》之前,相信不少童鞋也追過他的《飯局的誘惑》。
2016年底,一款「狼人殺」的社交APP突然火爆全國,而且是爆發式增長。「狼人殺」這款誕生於2001年一度已經過氣的桌遊近期又火了起來。
不能線下聚會,咱也可以線上一起玩,諸多狼人殺APP應運而生,成為中國遊戲產業迅速發展的縮影。
然而,狼人殺市場在經歷了一段中小公司主導的行業爆發期之後,熱度逐漸消退。
儘管包括騰訊、網易等大公司在內,申請註冊「狼人殺」相關商標的公司共十餘家,涉及商標近60件。然而,沒有版權成本的現實也使得市場上產品同質化異常嚴重,這也是玩家們對於狼人殺產生疲倦的很重要原因。
不過,《Among us》的再度翻紅也證明,狼人殺這個市場風口並沒有過去,遠遠沒有開發完畢,仍然有利可圖。
又或者說,人生就是不斷地輪迴。
曾經被眾人追捧的東西,過一段時間你再看,依然有著強大的時間濾鏡,甚至能夠捲土重來,成為新一代的流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