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過去的我們一年不洗澡也沒事,可時代不同了,我們的房屋裡四季如春,洗浴設備更是一應俱全,我們對於衛生的認識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此是小孩子,他們平日淘氣啊,到處跑,到處爬,沒條件的時候,孩子身體多髒當家長的也得受著。
現在生活水準不同了,面對大汗淋淋,全身髒兮兮的孩子,當媽的自然要逼著孩子每天洗洗澡,做做清潔工作。但每天洗澡真的正確嗎?尤其是對待年紀較小的孩子,如果恰好還是在冬天,那每天洗澡的行為可能就是個「坑」,孩子踩裡,必定受傷。
其實,給娃洗澡的約束還是有的,專家就提出過「三不洗」概念,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一、不勤洗澡
光是看總結性的小標題,我們心裡大致就有了答案,的確,過於頻繁的給孩子洗澡,不但會傷害孩子的皮脂,讓孩子的皮膚變得乾燥,易得皮膚病,還會讓孩子的皮膚變得更加敏感,成為易過敏性的皮膚。
另外,冬季常給孩子洗澡,孩子感冒的發生率會很高。
由於上面幾點原因,這裡建議家長們在孩子洗澡時,一定要頻率,大約每周洗一到兩次澡即可無需把孩子每天泡在水裡,另外,洗澡後,寶媽一定要注意沾幹孩子身上的水分和頭髮的水分後再帶孩子出浴室,並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
二、室溫過低不洗澡
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當我們發現家裡室內的溫度已經低到了二十攝氏度以下,那就不再堅持給孩子洗澡了。有的家長不服氣,覺得室內溫度低點沒事,水溫高不就好了。
可事實上,水溫過高對孩子的皮膚傷害很大,很容易導致孩子皮炎,皮屑的發生和產生。再說,孩子洗完澡總要出水,但這時室溫低,就會讓孩子的體溫因為落差過大而感覺不適,而且開放的毛孔進入冷空氣,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著涼感冒。
三、孩子生病不洗澡
當寶寶嘔吐或者腹瀉頻繁時,不要給孩子洗澡,因為這階段的孩子,多半存在水分流失的情況,而洗澡的過程會讓孩子的毛細血管擴張,這會加劇孩子體內水分流失的更嚴重,進而引起身體脫水。
另外,如果孩子剛剛接種完疫苗,或者存在局部外傷的情況,那也不能給孩子洗澡,這可能會引起孩子傷口的進一步感染。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生病,就算是孩子狀態不好,食欲不振階段,最好也不要給孩子洗澡。
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