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同學會在以前是很淳樸的,就是一群經歷過青蔥歲月的同學抽出時間坐在一起懷念往昔,放眼未來,互相鼓勵當初的同伴一起頂峰相見。
這樣的同學會是同伴之間相互尊敬,沒有誰會懷抱著苟且的小心思出現在聚會上。
而現在同學會就像是變了味,要不是一群人聚在一起互相攀比、吹牛拍馬,要不就是聊沒有到場的同學的八卦。
更有甚者,打著聚會的念頭做一些對不起另一半的事,所以現在流行一句話:「沒事開開同學會,拆散一對算一對。」
誠然,少時的同窗情誼單純又熱血,值得被珍惜。
可人都是會變的,當初天真的同學走進社會這個大染缸,或多或少都會變得世俗,與人相處都帶著一點目的性,而此時的同學聚會,就慢慢變成一種無效社交了。
Chapter 02
楊永博參加過高中同學會兩次,這第三次同學會班長邀請他,楊永博直接拒絕了。
他就覺得,現在的同學會沒有當初第一次聚會那樣的感覺了,他去參加同學會就是為了見一見當初一起努力讀書的夥伴,而不是抱著其他念頭,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
猶記得第一次參加同學聚會,是在班上最後一個單身之人結婚前一天。
當時大家都帶著自己的另一半,坐在一起吃飯,談論著以前和自己有共同愛好之人是誰;自己的同桌是誰;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好笑的事……
儘管當時高中好友把自己當初談戀愛、逃課之事說給了妻子聽,楊永博也沒覺得有何不妥,還和妻子、好友一塊開懷大笑。
當時很多帶了孩子的同學,還坐在一起聊怎麼教育孩子,有的家庭還直接訂了兒女親家,大家這其樂融融的模樣,就像是回到當初上學那般。
所以,班長第二次邀請他去參加同學會時,他還抱著一種期待,覺得這種純真之感只有一起經歷過單純歲月之人才會具有的,不像社會上的酒肉朋友那般只談利益。
可在他感嘆之際班長卻說:「這次同學聚會,不能帶親屬,而且要買一束花來送給女同學。」
Chapter 03
楊永博一聽此話,就覺得哪裡有些不對,還和好友討論過班長的言外之意,但而後又覺得自己用最大惡意去揣測別人是不好的。
所以參加同學會時,楊永博和好友也照辦了,兩個人還高高興興的帶著花去了,只是到場才發現別人買的是紅玫瑰,就他倆買的康乃馨。
更讓楊永博意外的是,這次班長安排的座位,是一男挨著一女坐,並且開席第一件事,不再是第一次「舉杯敬歲月」,而是把花送給旁邊的女同學,然後才開始吃飯。
楊永博覺得有些彆扭,便和好友埋頭吃飯,打算吃完飯找到由頭就離開。
期間他才覺得這次同學會越來越不對勁,男同學和女同學借著酒精,開始聊以前誰追過誰,還有當初分手的情侶大家也起鬨讓他們喝交杯酒。
有兩個同學,不知是因為大家起鬨想要早點兒下臺,還是因為各懷鬼胎,竟然真的喝交杯酒了,而後還坐在角落裡湊在一起咬耳朵。
後來他和朋友偷偷的走了,也聽得其他同學說八卦,那次同學聚會不少人到最後直接去了酒店。
不是楊永博跟不上潮流了,而是他所接受的一切認知都告訴他——這樣做不合乎禮義廉恥,也對不起另一半。
所以,他在同學群裡閉言了,大家聊天的時候他很少插嘴,開玩笑的時候他也當沒看見,只有真有事情的同學找他時,他才會回復幾句。
Chapter 04
前段時間,班長又找到他,非常熱情的邀請他去參加同學會。
班長表示,這次同學會他策劃得很好,班長說:「這回同學會我們出去玩個一天一夜,我和學習委員都聯繫好了一家鄰市的溫泉酒店。到時候,這次聚會,女同學免單,我們男同學AA。」
「我這幾天上班,老婆也忙,抽不出時間去。」楊永博當時就找理由婉拒了。
班長卻說:「你不去,我們班上不少女同學都要失望啊,上次你和好幾個男同學沒有搞到事,這次我們男的多出錢,女同學都跑不掉的。」
楊永博聽到班長發來的語音,聽他的語氣霎時就覺得很噁心,簡直就是世風日下、人面獸心,楊永博再次拒絕說:「我有事,去不了。」
並且態度十分堅決的強調:「就算我有時間,我也不會去你們這種聚會。」
而後,他直接拉黑了班長,高中同學也刪了不少,只剩下那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
對他來說,這樣的同學聚會去參加了是對自己的侮辱,請同學吃飯沒什麼,但借著請吃飯的名義行越過道德底線的事情,這他沒辦法接受。
Chapter 05
莊子曾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的確如此,真正的友情,即便沒有天天聯繫,只要一群人走到一起,還是能夠立馬談天說地,說以往的快樂事,道如今的興趣愛好,不問世事不亂感情。
而那些虛假的友情,就只有在吃喝玩樂的時候,才會顯得真誠,一旦真有事了,一個比一個跑得快,這樣的友情,勉強維繫著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那些打著「同學聚會」的旗號,又行使不軌之事的聚會,不參加也罷,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
千萬別讓那些無效社交拉低你人生的格調,其實你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朋友,也無需去和人生早就沒有交集的同學維繫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