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聚餐、雲考試、雲參會……海外留學生「宅家百態」

2020-12-28 環球網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海外留學生的「宅家百態」

雲聚餐、雲考試、雲參會 疫情期間海外留學生開啟「雲生活」

雲答辯、雲聚餐、雲考試、雲參會、在APP上拼手速搶蔬菜配送……當在海外的中國人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雲生活」啟動了,在各國學習的留學生們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最大程度減輕疫情影響?近日,記者採訪到了來自意、德、加、美、日、英六國的數位留學生,他們開啟了不同的「雲生活」。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曹騰

期末考變「居家考」

在歐洲各國「居家令」和「封鎖令」的雙重作用下,原本以為中國的留學生和海外工作者會開啟宅家模式,但在德國馬克思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簡稱「馬普所」)做博士後的張甲辰,卻沒有在家「宅過」一天,每天到馬普所做實驗是他的日常,疫情帶來的不便是馬普所食堂關閉,非科研人員暫停入內,需要自己每天做飯和打掃實驗室。張甲辰說:「博士後不需要上網課,在疫情期間,我需要用Skype每兩周跟導師聊一聊實驗進度。」

不過,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做交換生的楊海霞疫情期間發現了網課的好處,她說:「老師會按照課時,提前錄製網課,放在電子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按照課程表和學習計劃聽網課。平時上課,老師的語速很快,現在可以看回放,還能暫停,學得更透徹了。」楊海霞最喜歡的課程是《近現代中國文學》,義大利老師用義大利語講中國的文學,講歷史背景、作者生平、哲學思潮,充滿驚喜,是一門「寶藏課程」。

在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碩士生任文頔也同樣感受到了網課的好處,網課《線性代數》,可以無限次回放,最難的地方也能慢慢地琢磨,弄清楚。受疫情影響,任文頔的期末考變成了「居家考」,考試前她籤署了一份自我聲明文件:我會遵守考試規則,不會和他人商量。考試需要在線寫代碼,答案也無法在網絡上獲取,由於學校停課,同學們分散在世界各地,考慮到時差,老師設計了3-4個小時的題量,並把考試設置為24小時內完成。喬治亞理工學院有一整套線上考試系統,該系統可以自動在一定間隔時間後截圖,有些考試還會要求考生在身後放面鏡子。

頂級會議「雲端」開

4月初,在義大利那不勒斯費德裡克二世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劉寧強正在審閱學生的中期匯報,他帶的3名本科生, 6月份就要畢業,他在系統上查收學生們的相關資料,為學生的論文把關。劉寧強訪問計劃中的實驗、測試部分已經在國內完成,目前只需要做一些分析性工作。

「線上參加頂級會議這是我以前沒有想過的事情,國際表徵學習大會ICLR 2020,原定是首次在非洲舉辦的AI學術頂級會議,受疫情影響,變成了首個線上虛擬學術頂級會議,我只花了50美元(約354元人民幣)註冊會議,就可以線上旁聽頂級專家的學術發言,會議的線上內容做得很好,可以反覆播放。還能輕鬆找到自己喜歡的論文,聽相應專家的展示,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任文頔說。

在英國杜倫大學做交換生的張同學旁聽了杜倫大學碩士生的「雲開題」,參與答辯的學生使用Zoom群體視頻聊天功能,到誰答辯,大家就可以看到誰電腦上的PPT,同時答辯人的狀態,旁聽者的狀態都可以隨意切換。當輪到答辯委員會的教授提問時,老師會打開麥克風點評和提問,學生再進行「雲答辯」。

「學校食堂是封閉的,圖書館也是封閉的,研究室限時停留一小時……」,在日本新潟攻讀博士學位的崔同學開始在Zoom上每周參加導師的課題討論會,學校YouTube上的課程,可以用校園網無限次瀏覽。為了避免節假日人群聚集,保障師生安全,學校不惜調整校歷,讓學生在法定節假日上課。

一周上三天班

收入僅為原來的60%

去年2月到加拿大多倫多工作的徐天齊,3月開啟了居家辦公模式,成為在家編程序寫代碼的「程序猿」。不過,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工廠停工,公司收到的訂單有些已經停止交付,原本一周需要上五天班的他,現在只需上三天班,相應的收入也變為原來的60%,不過公司正統一向加拿大政府申請補貼,希望補回一部分收入。

雖然已經工作,徐天齊仍然和實驗室的導師、同門保持著密切地溝通,他也把實驗室看作是溫暖且有歸屬感的存在。「大家很想見面,所以在導師的組織下,大家約了個日子,12時,實驗室成員準備好自己的午餐,打開Zoom,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我感覺雲聚餐稍微有些尷尬,但是導師特別喜歡。」徐天齊說。

徐天齊利用周末空閒,還會為多倫多大學的大三學生講統計學網課,在他看來,網課的效率稍低,因為一次是3小時,他不確定學生聽網課時,會不會做其他的事情,雖然他在講一些知識點和考題時會跟學生說,明白打1,不明白打2,即使彈幕上有很多「1」出現,但只有私交較好或活潑的學生,會和他在彈幕上有互動。其他同學的聽課狀態,他無法把握。

在大阪市立大學讀預科的張潼,從3月開始就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在以前,她一個人會打兩份工,一份是在機場商店做促銷員,一份在藥妝店,這兩份兼職可以讓她生活得很好,支付她在留學期間的所有開支,但是封鎖令和緊急狀態後,她處於停薪狀態,只能向家人尋求經濟支持,雖然留學生可以向日本政府申請10萬日元(約6000元人民幣)的補貼,但只夠她勉強維持一個月的房租和生活費,而現在緊急狀態已經延長至5月31日。

配送時間像一個「貨品選項」

在紐約做醫藥工作的唐小姐稱,疫情期間紐約的快遞和外賣算是方便,自己喜歡在Fresh go上買菜,線上買菜本來就需要支付配送費和小費,再加上菜價上漲,多少都會貴一些。麻煩的是,4月初需要「搶」配送員的預約配送時間。很多時候下單,配送員的時間都是滿的,就需要找20點這樣的時間點搶菜下單。不過,4月下旬,華商微信在線配送就跟上了,不用搶時間就能網購蔬菜。

在杜倫大學做交換生的張同學住在郊區,遠離市中心,她說:「有時候,我會到市中心採購,作為女生,我想要囤很多東西,可惜拿不動,所以網購肉菜類物資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在Costco線上商店, 5英鎊(約43元人民幣)的配送費可以送好多東西,配送時間像一個貨品選項,會彈出最近一個月配送服務的時間點,供大家選擇,但是大多數時候這個列表都滿了,無法添加,我經常會去刷商店的頁面,上周偶然刷到一次配送時間,就趕緊選了下周的配送。」

相關焦點

  • PLANB HOME | 宅家指南:雲綜藝、雲蹦迪、雲購物…2020新潮流來解鎖
    為響應「少出門、少聚集」的防控號召,各大衛視、平臺及品牌等紛紛開啟「雲」模式。雲綜藝、雲購物、雲蹦迪已成了2020年新潮流,宅家也有眾多明星、音樂人、教練、老師來陪伴。這個在家也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期裡,你學會了什麼特別的技能嗎?評論區等你來留言。
  • 「雲蹦迪」成時髦玩法後,「雲音樂節」也火了……宅家經濟開始在...
    因為嚴控疫情需要,全國各地防止人群聚集,所有線下娛樂活動基本都已關閉,於是,「雲蹦迪」和「雲音樂節」被迫大面積向線上轉移。沒想到,它們就這樣坐上了「宅家經濟」風口上。並不新鮮的「雲蹦迪」成了時髦消遣越來越多宅家青年加入其中,再體驗樂趣的同時,也找到一種情緒出口。「雲蹦迪」直播畫面通常為DJ打碟和MC帶動氣氛,觀看者則在家喝酒蹦迪。上海TAXX酒吧是最早在抖音直播「雲蹦迪」的酒吧之一,2月8日,其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7.1萬人,4個小時持續霸榜抖音直播小時榜榜首,打賞總收入超過70萬元。更多酒吧夜店也陸續上線「雲蹦迪」。
  • 宅家雲旅遊,空調伴左右
    如果說看電影刷劇是拯救賦閒宅家的及時雨,那「雲旅遊」則是平復出遊之心的小確幸。
  • 國際影視雲市場 | 洽談更高效 服務更周到 參會更便捷
    今天上午,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視雲市場」啟動上線。為配合疫情防控,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與上海電視節首次打通,推出「國際影視雲市場」,融「雲展覽」「雲洽談」「雲活動」和「雲服務」四大板塊於一體,通過在線方式為參展公司及作品提供全新的數位化展示與洽談平臺,為國內外影視產業機構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參會方式,強化影視兩節的數字賦能、平臺賦能、服務賦能。
  • 雲點菜、雲聚會、雲乾杯……餐廳都在「雲復工」
    記者 陳瑤從美團點一份壽司、一份燒烤、一份滷菜拼盤到家裡,新天地小區的居民紀先生邊吃邊拍照發給朋友圈的朋友們,一場「雲聚餐」正熱鬧地舉行,幾個老同學同時在線,共同舉杯,「雲乾杯」的方式也充分表達了心中豪邁。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居家「解饞」、「聚餐」的常見方式。
  • 雲上招聘宅家見工
    疫情防控,讓「雲招聘」成為2020春招的主流。昨日,廣東東軟學院舉行2020年春季首場網絡視頻雙選會,搭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橋梁,利用網際網路讓雙方「面對面」聊工作。據了解,此次雙選會共有125家用人單位參加,招聘需求數為6189人,學生投遞簡歷共2032份,達成首輪初步意向的有242人。
  • 日本居酒屋推出「雲聚餐」專座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一家居酒屋推出「雲聚餐」座位,讓顧客單獨用餐時也能享受到與朋友聚餐的樂趣。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9日報導,為降低新冠病毒傳染風險,甘太郎居酒屋在店內設置「雲聚餐」座位,僅容一人用餐,餐桌上配備一臺平板電腦。
  • 「雲聚會」和「雲記錄」,《我們宅一起》首創現實版朋友圈引國民...
    2月14日晚,浙江衛視推出抗疫特別策劃《我們宅一起》,以全新原創的增強現實版朋友圈互動分享秀為形式,通過主持人華少刷「中國藍朋友圈」,串聯起抗疫背景下藝人嘉賓和普通人宅家生活裡的小溫暖和正能量,用一場全民「雲聚會」和「雲記錄」有效引領和提振了積極向上的國民情緒,引發廣泛共鳴。
  • 復工在即,百萬宅友「雲健身」燃脂「雲蹦迪」戰疫,還有上千萬人好...
    從大年三十到企業陸續復工,全民戰疫造就了「史上最長假期」,那麼這屆網友宅家期間都在幹啥?2月24日,阿里文娛旗下優酷、阿里體育、演出電影業務聯合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在北京發布《「史上最長假期」雲生活報告》。雲吃飯、雲運動、雲旅遊、雲蹦迪等,構成了「網友雲生活大賞」。
  • 大學生宅家學習新姿勢 「雲自習挑戰」了解一下
    宅家的日子裡,有人變成了大廚,有人變成了主播,也有人「雲旅遊」「雲逛街」「雲聚會」」,邀請網友一起微博打卡,分享每日的學習內容、心得體會,同時邀請自己的朋友做「雲監工」。這段日子裡,很多網友都跟隨著何運晨和「雲監工」們的腳步每日堅持打卡。目前,「雲自習挑戰」話題在微博已經有30萬的討論量。
  • 「雲賞花」「雲看展」……疫情期間,你「雲旅遊」了嗎?
    大河網記者獲悉,目前國內已有至少20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線上遊覽服務,新浪微博關於「#在家雲旅行」的話題也已有7.6億次閱讀量。河南多地也開啟了「雲遊」模式,滿足大家「宅」在家對「詩和遠方」的嚮往。
  • 愛奇藝推出「宅家雲綜」自製內容 「雲錄製」帶來多種趣味節目
    2月17日,愛奇藝正式推出「宅家雲綜」系列自製綜藝內容,以「雲錄製」的內容生產模式,打造三檔既溫暖、又有趣的綜藝內容,與用戶見面。《宅家點歌臺》作為該系列中的首檔內容已於當日中午12:00正式上線,每周一至周五12:00在愛奇藝、奇異果TV獨家播出。
  • 宅家也能逛展會! 華為雲助力世界VR產業大會雲峰會順利舉辦
    打破千篇一律的線下參展,省去車馬勞頓,避免疫情下的安全隱患,你體驗過全新的雲上展廳嗎?  端雲協同,視頻會談全球互動  大會期間,某些論壇或閉門會議,需要全球各地嘉賓參與研討,實時發言,部分嘉賓無法到現場時,遠程視頻參與會談就很方便。大會提供專業的視頻會議終端,端雲協同,支持1080P超高清視頻和4K屏幕共享。視頻降噪,超強抗丟包,讓各地網際網路接入更穩定;豐富的會控能力和多畫面布局,讓線上組織更靈活。
  • 海外青年才俊「雲」集家鄉東莞 共敘家國情懷
    「雲」集家鄉 共敘家國情懷   「海外青年才俊聚東莞」活動創新形式,實現「雲聚會」「雲旅遊」  相聚眼前,雲遊東莞。12月11日至13日,東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下稱「東莞市僑聯」)與南方日報東莞新聞部聯手推出的「海外青年才俊雲聚東莞」活動圓滿舉行。  「海外青年才俊聚東莞」是東莞市僑聯僑務品牌活動之一。該活動從2009年開始舉辦,每年邀請海外僑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商業青年人士前來參加。  今年,該活動以「網際網路+」的創新形式在線上開展,突破疫情封鎖和空間局限,實現「雲聚會」「雲旅遊」。
  • 除卻巫山不是雲
    《一段雲》這本書有兩篇,第一篇是《醫情》,第二篇才是《一段雲》。     現在想來,放一起可能是因為都是一段雲的故事。
  • 《歡樂喜劇人6》喜劇人宅家上演「雲比拼」
    孟鶴堂網易娛樂3月8日報導 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由東方衛視攜手歡樂傳媒聯合出品的大型喜劇競演綜藝《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積極響應號召在線集結喜劇人啟動「雲錄製」,並精心製作了特別節目《雲端喜劇王》,在防疫期間繼續為大家送去歡笑,隔離病毒不隔離愛與歡樂。
  • 微軟Azure攜手雲決科技助力國內企業上雲出海
    會議邀請了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和雲決科技的領導以及架構師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並在會後與參會的企業代表進行了關於雲產品、雲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方面的相關技術研討。  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雲決科技基於雲平臺為企業客戶量身定製了垂直領域解決方案,包括:混合雲、雲物聯網、雲上大數據和AI人工智慧。 最後武雄飛先生對雲決科技自主開發的雲產品和解決方案做了介紹。雲決科技依託強大的開發能力自主研發了多個雲產品,這些產品可以運行的公有雲的平臺上同時也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運行在本地的數據中心中。
  • 一大波「雲嗨」運動逗樂你,雲蹦迪、雲舞會,我們也宅家裡拼創意硬撼明星
    之前因為模仿李佳琦而走紅的天天小朋友一家,宅家期間也拍攝了各種好玩的視頻,來了一次「豪華旅遊」,勇奪「宅在家自娛自樂第一名和DJ們一起「雲蹦迪」 前陣子,摩登天空聯合B站直播間發起 「宅草莓不是音樂節」活動,將草莓音樂節「搬」到線上,邀請70 組音樂人接力直播,不僅有在《樂隊的夏天》大火的新褲子、盤尼西林、九連真人樂隊,還有許多民謠和說唱歌手。「宅草莓」大火後,這股熱潮也蔓延到了其他直播平臺。上海某酒吧在抖音開通直播,通過線上直播打碟的方式為大家還原蹦迪的場景。
  • 疫情期間,萬物皆可直播:雲蹦迪、雲綜藝、雲觀影、雲養寵物
    2月4日,一場大型的音樂節演出被搬進了B站直播間,打出「Hi,我也在家」的主題口號,旨在號召觀眾特殊時期「宅在家不出門」,創下了單日在線最高49萬人的成績。這一開就是五天。這也讓B站成功出圈。 雖然受疫情的影響,線下娛樂受到了束縛,但是線上雲娛樂卻是呈上漲態勢。而且玩法越來越多樣了。
  • 留學生也是「老網抑雲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網易雲音樂成了深夜哲學家們的「傷痛文學素材庫」。此APP評論區的內容,很多是與歌曲本身無關的複製粘貼,評論人均自稱抑鬱症、失戀、考砸......「孤獨的人吶,好平靜;心碎的人啊,好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