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處女作成了遺作,這部電影很難得,但我不想推薦你看

2021-01-09 一碑電影

說實話,這是我到目前為止遇到的第一部不想評論的電影,包括在決定正式發文前,於我而言都十分糾結。

一方面,它實在太喪了,喪到無論是寫下這些文字的我,抑或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都能深深感受到這份沉重的失望。

另一方面,這部尚未在國內公映的影片目前僅發布了為時二分鐘的預告片,但完整版影片卻在網上瘋狂流傳,如此看來,現實的無奈遠比電影中所表達的失望更加沉重。

但是,我還是想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部:《大象席地而坐》

這部於2018年2月16號在柏林電影節上映的處女作,獲得了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獎及最佳處女作的特別提及。

官方稱讚它為「極富視覺震撼力,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個自私自利的現實社會」的電影。

而這樣一部足足有234分鐘的《大象席地而坐》,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存在?

絕望,冰冷,緩慢,生動。

這似乎是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最直觀的感受。

漫長的四個小時,講述了四個人不同的四個故事,卻無一不充斥著壓抑的,有關於現實的負重前行。

章宇,這個通過《我不是藥神》的驚豔表現而被大家認識的演員。

一出場就渾身湧動著沮喪,他遭遇接連不斷的麻煩,仿佛掉進了逃不出的人生怪圈。

他決定去滿洲裡看一看傳說中那頭整天坐著,不為食物和威懾所動的大象,那似乎成了他唯一的情感出口。

抽離影片之外,從《我不是藥神》到《大象席地而坐》,每一個克制又釋放的鏡頭。

章宇都在詮釋一個個悲苦又無奈的畫面,他在用自己非流量級的演技,一次次刷新大家對好演員的定義。

彭昱暢,他的出名,還要追溯去年底的一檔綜藝《演員的誕生》。

這個節目目前看來唯一的貢獻,就是在電視節目短平快的節奏裡,將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好演員,推到觀眾視野中心。

彭昱暢,就算一個。

而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出現在這部文藝片的演員表時,說實話,有一點意外。

這部電影開拍於2017年2月下旬,當時他的作品列表上,多數是一些被粉飾過的商業化劇本和網劇。

當他走進文藝片的鏡頭,走在河北井陘灰濛濛的天空下,這個在影片中失手殺人的少年,像一綹孤魂走街串巷。

他被嫌棄,被挑釁,被輕蔑,於是,他目光渙散得帶著麻木的表情,笨拙地逃跑,想要去滿洲裡看大象。

一路上的自我壓抑,只有在噪聲嘈雜的鐵軌旁,當火車呼嘯而過,他才敢宣瀉,這個人物的壓抑感,通過彭昱暢的表達變得完整且飽滿。

王玉雯,迄今為止她最被人熟知的角色就是電影《遇見你真好》中的校花。

清麗的外表與影片中荒誕的人生形成的強烈反差,王玉雯在向大家證明,她一直被小瞧了。

但這樣一個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層小人物尋求救贖的角色,卻被詮釋得全無違和,痛苦與窒息太多的時候,她決定去滿洲裡看大象。

李從喜,唯一一個一點名氣都沒有的老演員,甚至在百度百科中都找不到他。

與這個演員綁定最多的電影,便是這部《大象席地而坐》。

他在影片中被親情遺忘,卻在不甘心得調節著自己的絕望,他想走去看一看大象,可是似乎越走越走進了人生的死胡同。

他說:你能去任何地方,可以去。到了就發現沒什麼不一樣的……

就是這樣一個由四個不同年齡,不同風格角色組成的電影,講述了四個中國家庭的憤怒與仇恨,同時也編織了一個狠厲,冰冷,歇斯底裡甚至萬劫不復的痛苦世界。

二分鐘的預告片裡,鏡頭幾乎沒有給主演任何正臉鏡頭,幾乎都是背影,但你能看到長焦鏡頭拍攝所造成的虛化和無焦,能看到灰濛色調渲染所帶來的壓抑和恍惚,甚至你能看到人性幽微陰冷的瞬間,人與人渺小的不可多得的暖意,遠方懸浮的隨時破滅的希冀…

電影說完了,現在我想說說電影之外的故事。

2017年10月,《大象席地而坐》的導演胡波在北京五環的一幢住宅樓的樓梯間裡上吊自殺了。

有人說,因為投資方的威脅,撤資,爭執,導致胡波在拍攝電影和後期製作的過程中一次次讓步妥協。

於是,這部《大象席地而坐》,成為了他的遺作,也成為了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份禮物。

影片摒棄了一切主流的、工業的、取悅的表達,進行了一次極端的、徹底的、自我的釋放。

胡波在這部電影中,用他自己開墾世界的方式,創造了一種新的語言。

如果你去看過胡波的文字,你一定會發現,整部電影傳遞出的感情,就是胡波的內心世界,陰鬱又偏執。

難過的是,這樣一部難得的,堅持用自己的藝術追求完成的電影,在未得到公映消息之前,就有太多的資源和盜版充斥和伴隨著它。

這對於一部即將開始送審但仍未上映的電影,無疑是災難性且致命的。

這種肆無忌憚又明目張胆的盜版,在反映現實社會應有權益得不到足夠保護的現實同時,更折射出中國獨立電影、藝術電影舉步維艱的現狀。

這種現狀,不僅延緩了這部電影的公映,更加速了胡波遺憾的發生。

所以,這部還沒看過完整版的《大象席地而坐》也造成了我現在的窘境,我害怕這種推薦激起少數願意嘗鮮的影迷的好奇心,從而加劇盜版的傳播。

權衡之下,我更想站出來為它發聲,想站在一個自媒體的角度。

呼籲哪怕不多的一部分人再等等,再給這部電影一點信心,多給《大象》一些公映的餘地,保護一位青年導演的遺作。

有時候,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的才是人生。

孤獨的人沒必要向世界開戰,他是向自己發出最後通牒。

於是「看不見大象是共同宿命,胡波驟然隕落,也成了這一代人的遺憾。」

相關焦點

  • 電影二十大導演處女作
    正如《芝加哥太陽報》所評論的「這部電影有一個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萬無一失地宣稱電影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年輕導演們看了它之後,就會在他們離開電影院之前已經拋棄了他們從前在傳統製片廠的電影中學到的觀念。」酷勁之處:讓-保羅·貝爾蒙多在開頭對著攝影機前的觀眾說「我是一個笨蛋」,這個鏡頭出現在電影史上,就像一道閃電劃破天空,它在電影語言和哲學意義上雙重性地開創了現代電影的新篇章。
  • 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電影《怒火》成遺作
    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電影《怒火》成遺作香港電影圈今日傳來噩耗,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已於今晨離世,終年58歲。陳木勝的太太和三個子女,目前仍舊十分心痛,久久走不出悲傷的情緒。,因為表現很好,後來還在杜琪峯的引薦之下,成為了黃百鳴等大牌明星電影的執行導演。
  • 張國榮電影每年重映都大受歡迎,為何卻沒人接手哥哥「處女作」?
    著名電影海報設計大師阮大勇兒子阮繼增便以繪畫的方式緬懷哥哥。他手繪了多幅哥哥畫像,貼在巴士車上,以穿梭遊行的方式與大家一同緬懷哥哥!電影方面,香港今年也加大了「力度」,往年的4月1日基本都會有一部哥哥的電影上映(重映);而今年將會推出兩部電影,張國榮林青霞主演的《白髮魔女傳》,與張國榮吳倩蓮主演的《夜半歌聲》全新4K修復版。
  • 那些令人驚豔嘆服的電影處女作
    而這部《月球》則提出了關於科學倫理的反思。5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小空間內的活動掌控,導演將這部電影拍出了新意。雖然這部電影沒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作品的厚重感,而且影片很大程度也依賴於伊斯特伍德的表演,但獨立執導能拍成這樣也算難得了。
  • 《生生活活》3月將映 樸哲洙導演遺作受關注
    《生生活活》3月將映 樸哲洙導演遺作受關注 時間:2013.03.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來處是歸途》:這部紮實的處女作,為「從山西出發」的電影正名
    在近幾年平遙"從山西出發"單元的影片中,這部稱得上不錯的作品,導演劉澤值得關注。這幾天我在第四屆平遙影展看了十幾部電影。這些電影風格各異,當中也不乏爭議性極大的作品,但偶然看到的《來處是歸途》卻給了我一種久違的踏實感,那是一份在電影院的黑暗中才能獲得的安心。
  • 9部中外名導演處女作,呂克·貝松第1部電影就如此大膽
    有些導演出道即巔峰,但有些導演雖然目前已經算得上聲名赫赫,可啟程的時候卻並不如何風光。今天給大家推薦9部中外知名導演的處女作,它們幾乎貫穿了中外近代電影發展歷程。而且我們也不難透過這些影片而預見這些著名導演一以貫之的特色。
  • 上影節這部三小時遺作,簡直容納了十部電影!
    他的新作——同時也是遺作——《海邊電影院》長達三小時,卻仿佛容納了十部電影。 故事回到了大林的家鄉尾道。位於海邊的唯一電影院「瀨戶內」迎來了閉館之日。最後一天是《日本戰爭電影大特輯》的通宵上映。電影開始放映後,正在看電影的三個青年被突然襲擊劇場的閃電包圍,穿越到了銀幕的世界。
  • 北野武導演電影16部(強烈推薦)
    這部電影是北野武所有電影中難得的溫情電影之一,讓人落淚的喜劇,也是一部關於成長、親情、夏天不得不看的一部經典電影。本片榮獲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和最佳女配角獎,該片也是大瀧先生的遺作。嚴格來說,這不是電影,而是一部特別單集劇。北野武難得的溫情作品,應該是一部沒有人會討厭的電影。
  • 9部中外名導演處女作,呂克·貝松第1部電影就如此大膽
    有些導演出道即巔峰,但有些導演雖然目前已經算得上聲名赫赫,可啟程的時候卻並不如何風光。今天給大家推薦9部中外知名導演的處女作,它們幾乎貫穿了中外近代電影發展歷程。而且我們也不難透過這些影片而預見這些著名導演一以貫之的特色。
  • 梁朝偉周潤發扮傻,爾冬陞這部導演處女作,我不敢看第二遍
    《三少爺的劍》爾冬陞和姜大衛雖然梁朝偉和周潤發在他的導演處女作中只是客串說這部電影充滿公益性,一點不為過。那時當紅的梁朝偉和周潤發,出演《癲佬正傳》,只收了個紅包,大概RMB5萬塊。阿狗說:「我媽讓我去死。」
  • 《青年電影手冊》第六輯出版 聚焦百位華語導演處女作
    相比首發的低調,第六輯《青年電影手冊》的推薦陣容卻堪稱豪華,不僅有侯孝賢、姜文、王小帥、賈樟柯、章明、戴立忍、肖風、王超、關錦鵬、許鞍華、寧瀛、李少紅、路學長、顧長衛等導演聯袂推薦,趙薇、黃曉明、蔣雯麗、謝飛、劉曉慶、田海蓉、姜武、陳可辛、白百何、王珞丹、郝蕾、梁靜、顏丙燕、郭曉冬、顏丹晨、宋佳、田原、焦剛、何賽飛、侯勇、王慶祥等眾多明星大腕也紛紛發表首發賀詞或新書推薦視頻,如此強大的推薦陣容創下中國圖書首發式之最
  • 高以翔爸媽低調看《囧媽》首映:你生前最後的遺作,我幫你欣賞
    高以翔的離世讓很多人非常的難過,也使《囧媽》這部電影成為了他的遺作。如今這部電影在北京進行了首映儀式,本劇的導演徐崢帶領著主要的演員們一行人穿得非常喜慶,大家來到了影院,觀影現場的氣氛非常到位。影片觀看結束之後,媒體對該部影片的評價非常的高,表示這部作品非常的接地氣,而且非常的有人氣。活動現場除了幾個主要演員非常惹人注意之外,細心的觀眾們還發現在今天的首映儀式上,高以翔的父母也在觀眾席上坐著觀看兒子生前的作品。消息一出瞬間引起的大家的熱議,高以翔生前沒有機會看的影片,在他離開之後我們幫他繼續欣賞。
  • 謝霆鋒甄子丹新電影成陳木勝導演遺作!他是誰?他作品一定看過!
    今日各大媒體都在報導香港導演陳木勝去世。據悉,陳木勝導演於8月23日因鼻咽癌去世,終年58歲,留下太太和3子女,陳木勝導演最後的遺作是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電影《怒火》,該影片去年年底便已經完成拍攝。目前製作完成只等待上映了。
  • 甄子丹新作成了他的遺作,香港名導演去世,曾讓成龍作品轟動全球
    大家好,天天一起看電影,我是喜歡看電影的笨熊。近日電影圈好事不斷國內《八佰》票房破記錄,國外DC宇宙重新出發猛料不斷,但正所謂福禍相依,8月23日清晨一位低調的香港名導演因病去世了。他在去年就感覺身體不適,但是一直堅持《怒火·重案》殺青後才去醫院,檢查發現是鼻咽癌末期,因此這部《怒火·重案》成為了他的遺作。
  • 在我死去之前,終於看到了電影之神留下的遺作
    這是一部「有生之年不看,無法瞑目」的電影,也是電影史上命運最傳奇的影片。關於它的故事,也許你是第一次聽說。
  • 宋小寶導演處女作,意外的真誠,意外的好看!
    豆瓣6.0,這可能是我推薦過的電影裡,評分最低的。
  • 大林宣彥這部三小時遺作,簡直容納了十部電影!
    導演: 大林宣彥編劇: 大林宣彥主演: 厚木拓郎 / 細山田隆人 / 細田善彥 / 吉田玲 / 成海璃子類型: 劇情 / 愛情 / 科幻 / 戰爭他的新作——同時也是遺作——《海邊電影院》長達三小時,卻仿佛容納了十部電影。故事回到了大林的家鄉尾道。位於海邊的唯一電影院「瀨戶內」迎來了閉館之日。最後一天是《日本戰爭電影大特輯》的通宵上映。電影開始放映後,正在看電影的三個青年被突然襲擊劇場的閃電包圍,穿越到了銀幕的世界。
  • 沒想到,黃渤的導演處女作是這個樣子的.
    在黃渤的長片導演處女作《一齣好戲》上映之前,我曾假想過影片各種可能的樣子。
  • 禁片導演的遺作,果然生猛!
    ,我知道,他們會爭先恐後地轉變態度,重新解讀我的電影。」沒想到一語成讖,他真的死了,死於新冠。但是,韓國影壇一片沉默,幾乎無人公開悼念。他就是金基德。一個在電影藝術成就上造詣頗高,但卻醜聞纏身的韓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