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前,院長曾自信滿滿地保證,《隱秘的角落》就是年度最佳。
結果,連國慶都沒到。
又是迷霧劇場。
又是紫金陳原作。
交出一份成績更高的答卷——
開分8.9,逐漸攀升到9.2。
《沉默的真相》用實力證明,良心劇,高開之後,還能往更高處走。
故事開頭並不複雜,但稱得上引人入勝——
2010年,人頭攢動的地鐵站。
男子手持巨大行李箱,行跡詭異,欲要硬闖安檢。
遭受阻攔後,更聲稱箱內裝有炸彈,引發騷亂。
待到警方將危機解除,發現哪裡有什麼炸彈。
行李箱內裝著的,只有一具冰冷屍體。
地鐵拋屍,人贓並獲。
沒等警察如何問話,名為張超的嫌疑人竟主動坦誠,自己就是兇手。
死者則是他的學生,名叫江陽。
兩人因債務糾紛產生爭執後,張超怒上心頭將對方勒死,預備乘坐地鐵進行拋屍。
殺人動機,手法,兇器,一應俱全。
沒有複雜的偵查,兇手不打自招。
第一期案件,就這樣潦草結尾?
起初,院長和所有人一樣,有些失望,摸不著頭腦。
別著急。
第一集演到中段,法庭上落下重磅炸彈——
一直積極配合調查的張超,翻供了。
不是事到臨頭,退縮心虛的狡辯。
而是成竹在胸地陳述事實。
事後,張超提供的不在場證明,也證實江陽死亡當日,他不可能作案。
當庭翻供,整個社會輿論譁然。
更要命的是,此後警方再難從張超口中撬得任何有效信息。
反倒被對方告知,破案的時限為24天。
與此同時,報社接到匿名信。
寄信者聲稱將在24天內,每3天提供九分之一張照片,作為免費線索,幫助警方破案。
要求是,報社必須將照片刊登在第2天頭版,否則城市內將發生爆炸。
從張超翻供,到將證據登報。
事到如今,很明顯,有人想要借江陽之死,向整個社會揭露些什麼。
此後,劇集分開三條線展開——
2000年,研一學生侯貴平前往平康縣苗高鄉支教。
某日,縣裡混混嶽軍謊稱自己是表哥,帶走侯貴平的學生翁美香。
當晚,翁美香服毒自殺。
驗屍結果為,處女膜破裂,且體內有不屬於嶽軍的精液。
嶽軍在為誰做事?女孩們被帶給了什麼人,慘遭毒手?
飽含對翁美香的愧疚,侯貴平不顧老師張超以及女友李靜的勸阻,開始進行調查。
那時候的他還不明白,自己將要面對的究竟是多龐大的勢力。
為探尋一個真相,竟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2003年,政法大學高材生江陽,就任平康縣檢察官。
某日,大學同學李靜來到平康縣,請求他幫忙調查侯貴平的死因。
此時距離侯貴平身故已過去2年。
學校對外聲稱,侯貴平是遊泳時溺亡。
可結案材料中,竟稱侯貴平強姦婦女,並在拘捕過程中跳河自殺!
一個利用自己休息時間,為鄉裡打工學生補課的老師。
一個不甘心學生死得不明不白,賭上性命調查真相的老師。
最後卻落得這個下場。
侯貴平到底遭遇了什麼?
滿懷疑惑與正義感,檢察官江陽與當地法醫陳明章,以及刑警副大隊長朱偉,對侯貴平案進行調查。
當時無人能料到,這一查,就是7年。
2010年,地鐵拋屍案。
曾經意氣風發的檢察官江陽,成為一具蜷縮在行李箱中的屍體。
侯貴平、李靜、江陽三人的老師張超,被以犯罪嫌疑人身份拘捕,又當庭翻供。
朱偉不知所蹤,陳明章為警方提供了侯貴平的屍檢報告。
一樁案件,牽扯出兩起陳年往事。
刑警嚴良帶領的隊伍,不止需要查明江陽之死的真相,也將隨著線索的一步步展開,還原被遮掩、篡改的真相。
三條時間線並行,線索錯綜複雜,涉案人數眾多。
10年內,人物經歷與狀態也有極大變化。
短短12集,能把故事講明白嗎?
《沉默的真相》給出的答案是:可以。
通過嚴良的調查,引出江陽等人的經歷,進而逐步揭開他們調查出的蛛絲馬跡,還原侯貴平的遭遇。
層層案件相套,為體現區別,劇中使用了較為明顯的濾鏡——
2000年,侯貴平初到苗高鄉,為一切故事的開端,畫面色調豐富而飽和。
2003年,江陽等人調查侯貴平案,從滿懷希望,到逐漸絕望,畫面也從昏黃的暖,逐漸降為壓抑的冷。
2010年,以嚴良的客觀視角俯瞰全劇,案情撲朔迷離,從頭到尾以灰冷色調貫穿。
同時,三條時間線上的事件又密不可分。
為體現聯繫,劇中使用了大量縱享絲滑的轉場——
2003年江陽調查侯貴平案,2010年警察顧一鳴調查侯貴平及江陽案,兩人都去往過平康縣檔案室。
直接將畫面一分為二,用最少時間展現不同內容。
江陽詢問侯貴平出事當晚具體情況時,鏡頭推向窗外,侯貴平騎著摩託車出現。
簡單直觀地實現從2003年到2000年的時間跨越。
同一條路上,探尋真相的江陽與廖凡分別遭人追車。
路口處,兩人隔著時空對視,目光相觸的一瞬,仿佛能感受到正義的接力。
不同時間線的關聯與區別,經「德芙仙子」妙手,變得清晰簡單。
畫面變化間,時常也會給人種物是人非之感。
當然,如果你要問這部劇真的十全十美嗎?
我不敢給出肯定答覆。
因為有一個相當影響觀感的因素,在劇集前期很難忽略。
那就是……廣告。
看這部劇時,院長時常懷疑,我開了個假會員。
每每看到劇情高潮,全身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
下一秒,中插廣告跳出來糊你一臉。
除去中插,還有甩也甩不掉的小彈窗。
比如,我本來想用這張圖做為轉場的示例之一:
奈何廣告每一次都會精準彈出,本強迫症患者只能作罷……
視頻網站亂插廣告,已經嚴重影響觀感。
更別提,劇集內部的植入廣告也不少,還是插在臺詞裡那種:
連作者紫金陳自己都感慨,植入廣告是有點生硬了(順便給自己的新書打了個廣告)。
還有不少網友氣得在彈幕裡調侃,這幾個金主爸爸才是電視劇最大的幕後BOSS吧?
好在贊助商挺有求生欲,自知「罪孽深重」,主動發了微博認罪。
加之後6集廣告數直線下降,劇情越發精彩,大多數人對廣告問題便也一笑而過。
只是略微有點惋惜,如果沒有這些過於生硬的植入,或許《沉默的真相》分數還能更高些。
不過,說句心裡話,能看到這部劇播出,院長就已經足夠激動。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沉默的真相》分數更高,卻沒有《隱秘的角落》那麼爆?
其一,是因為當初《隱秘》的全網爆火,累及整個迷霧劇場待播劇重新被審查。
加之題材原因,劇方不太敢大肆宣傳。
其二,我想或許是因為,《沉默的真相》所講述的故事太過黑暗壓抑。
相比懸疑性,它更多強調的是真相已擺在眼前,卻無可訴說。
偏僻鄉村,無辜的女孩們被人強姦。
從一頭黃毛的鄉下混混,逐漸牽扯出知名企業卡恩集團。
作為市內第一家上市公司,卡恩集團貢獻了縣財政三分之一的收入,解決了幾千個人的就業問題。
連當地刑警大隊長都被收買,甘心幫他們偽造報告,處理證據。
官商勾結,無論是大學生侯貴平,檢察官江陽,還是副隊長朱偉,都鬥不過他們。
從女孩被強姦開始,真相就像一個深淵,越往下查,越觸目驚心,查案者所付出的代價也越大。
甚至卡恩集團都不是最終黑手,女孩們只是被用來討好更高階層的「禮物」。
很多人,如大學教授張超,如市副檢察長,都因為窺探到其中風險,選擇背過身去,恍若不見。
可也有人不計代價,在為真相奔波。
前途大好的大學生侯貴平,為此付出了生命,背上「強姦犯」的罵名;
天之驕子一樣的檢察官江陽,鋃鐺入獄,妻離子散,淪落到街邊幫人維修手機;
心懷正義的刑警朱偉,被迫停職三年,最後甚至失去警察職位,成為普通工人。
「沒辦法呀,實在是沒辦法。」
「這些年太難了。」
「盡力了。」
一字一句,比刀子更銳利。
看著他們一個個失去所有,蚍蜉撼樹般的無力感,溺得人喘不上氣。
然而看到最後,你會發現,這部劇想傳達的恰恰不是絕望,而是希望。
是縱使長夜漫漫,亦有人豁出命去,願為這世界破開一隙光亮。
江陽,將陽。
他,和他們的存在,才是整部劇的意義所在。
不願過多劇透,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被廣告和最初的劇情基調勸退。
年度最佳,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