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十年:段子手隱去,飯圈女打榜,vlogger向前?

2021-01-18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王雅文,36氪經授權發布。

你多久沒發微博了? 很多人愛問這個問題。

直到上周,微博做了一個#微博十年#的活動,很多人曬出了自己09年註冊的截圖。 微信裡也有人聊: 我第一個關注的人是xx,x月x日凌晨4點我還在刷微博……我們才發現,原來微博已經十歲。 有明星大V紅了十年,也有小透明在這裡水了十年。

這兩年,業內提起微博,常常是一片惋惜之聲。 中國社交媒體鼻祖,拿了一手好牌。 2013年在微信衝擊下略有頹勢,但很快找到網紅和垂直下沉的方向,迎來又一春。 2017年,每個月都有人講一遍「微博市值超Twitter」的故事。

風光僅持續了一年。 快手抖音衝擊下,微博營收支柱廣告受到重創。 連續七個季度,微博財報都大差不差: 營收在漲,增速下滑。 吃瓜群眾漸漸發現,明星結婚、出軌、撕逼撐起了DAU,而且看戲的多發聲的少。 誰還記得,微博前身是「新浪朋友」,曾經定位社交呢?

微博有上有下,人也有波峰谷峰。 十年過去,不追星的老用戶,都在發什麼? 當年的段子手,現在怎樣了? 陷入瓶頸的微博,還能柳暗花明嗎? 十周年,我們想找找答案。

01 你在小聲樹洞,我在賣力打榜

如果你在#微博十年#的話題下搜索,會發現有兩個詞提及頻率很高: 樹洞和追星。

十年間,微博漸漸劃分出兩個陣營: 一波早年社交用戶,「朋友圈裝死,微博蹦迪」; 一波新生代飯圈女孩,每天打榜輪博做數據,不亦樂乎。 兩個身份可能是重合的,比如有人大號樹洞,小號打榜。 但多數時候,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共同構成了微博普通用戶的生態。

2009年9月28日,微博正式上線1個月,蘑菇就成為註冊用戶。 那時她剛生完孩子,不久之後來到美國。 語言不通,不認識人,微博成為她和國內溝通的橋梁。 後來,她成為美國註冊會計師,日常會用 Facebook 和當地人交流,但使用最多的還是微博。

微信是朋友圈,現實中的朋友大家想法未必接近。 微博自由,隨時來去,完全按自己的喜好關注,社交成本低,是個寬鬆的社交平臺。 」採訪時,蘑菇拒絕使用微信,她已經習慣在微博建立社交聯繫,「我關注了很多海外華人,前幾天才見了兩個網友,很聊得來」。

蘑菇現在有3.7萬粉絲,微博認證是「網際網路資訊博主」。 但其實她的愛好很雜,發布的內容包含時政、藝術、哲學等多個領域。 她經歷過「連姚晨、徐靜蕾等明星都很公知」的日子,對李莊事件、韓寒代筆事件、喬任梁事件等印象深刻。

現在,公知退出、飯圈登場。 「很多記者朋友都停更了,我自己發的海外資訊也不多,能說的越來越少了。 」

1993年生的June,就是蘑菇口中的「飯圈女孩」。 大二那年,她隨大流註冊了微博,之後迷過一陣子動漫和遊戲,靠互粉積累了一千多粉絲。 讀研後,她基本只用微博刷新聞,熱搜都不太看。 直到去年上半年,註冊微博五年的她,才發了幾百條微博。

事情從2018年6月開始起變化。 網劇《鎮魂》開播,她成了名「小籠包」 (朱一龍粉絲的暱稱) 。 每天空下來就刷愛豆的消息。 一天20多條微博是常態,碰到衝榜等特殊情況,一天100條也很正常。 她還懂了一些套路,比如轉十幾條一定夾雜一條原創,不然會被關小黑屋。

很多人追星後會開個小號,但June是直接上大號,現在帳號是這種畫風: 頭像是帶有小籠包掛件的朱一龍,認證是「朱一龍超話粉絲大咖」,每條微博右上方顯示朱一龍粉籍卡。 去年至今發的1.5萬條微博,90%以上和朱一龍相關。 「入了飯圈就不太在乎主頁有什麼,感覺底線一步步降低哈哈。 」June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飯圈女孩其實都知道, 這「就是給渣浪湊KPI」,但只要為了愛豆好,還是會自願轉發。 她們是最了解微博的一群人,熱搜規則、發博權重,甚至哪天數據脫水了,飯圈都一清二楚。

June還和微博上兩個小籠包,一起建了朱一龍粉絲站。 一年下來,漲了6萬粉絲。 追星這一年,她的個人號也漲了1.2萬粉絲。 不過她說,粉絲並不代表影響力,只代表她在一個封閉圈子裡,話語權更大了,「大家都是為了認同感」。

她從沒用過粉絲站盈利,還花錢買了很多愛豆代言的產品。 她不認為這是追星消費,因為產品本就有價值,該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前段時間因「坤倫對決」出圈的明星勢力榜,在她看來才是實打實的氪金,她關注列表裡有個富婆,「一高興就送1000塊上限的花」。

在她的印象裡,明星勢力榜的排名,一直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粉絲都是打賞性質的送花。 直到蔡徐坤和周杰倫事件,打破了這種平衡,逼得微博下場脫水。 June覺得微博不該把火力對準飯圈,因為營銷號水軍更多,但她同時覺得這對飯圈女孩來說是種解脫,「勢力榜就是比誰人多誰勤奮,央視報導後,大家都知道其中的水分,也挺好」。

02 段子手隱去,vlogger向前?

十年間,微博上的公知少了,明星網紅越來越多。 那麼最早起家的那波段子手呢?

2011年,《創業家》一篇《草根牛博操縱者》引起熱議。 文中稱,新浪草根微博排行榜前50中,有一半歸屬蔡文勝為首的「福建幫」,剩下一半分屬北京的杜子健,和揚州的「酒紅冰藍」。 作者用「控制」這個詞,來形容這些人和粉絲的關係,遭到了受訪者的強烈反對。

蔡文勝投資的尹光旭,手握當時微博第一大號@冷笑話精選。 他毫不避諱地說,從沒想過做原創微博,要「先傳播再媒體」。 團隊中,有個人稱「飯勺」的,後來和他分家,帶走「當時我就震驚了」等自己做起來的大號,出走到北京謀出路。

到了2015年,段子手江湖又變天。 牙仙、樓氏和鼓山,籤約了全國九成職業段子手。 @天才小熊貓、@回憶專用小馬甲、@小野妹子學吐槽……這些名字,都曾歸屬於這三家公司。 據GQ報導,三家公司的老闆曾坐在餐桌三角,開著段子手屆的雅爾達會議,劃分各自的領地邊界。

時至今日,有的帳號關停又復活,比如@八卦我實在是太CJ 了。 有的帳號運營得有聲有色,但已經跟原公司解約,比如@回憶專用小馬甲。 但流水的段子手,鐵打的MCN,這些公司也在講新的故事。

樓氏創始人袁琢,早年以@售樓先生 的ID走紅網絡,也是一個段子手。 2013年成立公司後,漸漸隱在幕後,成為一個創業者。 每次接受採訪,他都會被問到「如何看待段子手」,以至於他在這次採訪中,不問自答了這個問題: 以前大家覺得low,但我從來不覺得。

在他看來,早年很多人還是獵奇心態,想知道段子背後是誰。 現在有了網紅、KOL等新詞,大家也就慢慢接受了。 運營方向上,他說微博一開始類似豆瓣,想發啥發啥,現在更多考慮市場和粉絲的需求。

以前,樓氏籤的都是幽默搞笑博主,今年這個比例會降到50%以下。 比如公司旗下的@大綿羊BOBO,專門畫卡通小頭像。 去年轟動全網的「王思聰吃麵包」頭像,就出自他手。 BOBO團隊還做了給愛豆畫頭像的活動,試圖吸引更年輕的微博用戶。

前兩年,段子手的淘汰率30%,現在至少50%。 」袁琢表示,這主要源自兩方面壓力: 一是段子手形式也升級了,比如bot類帳號崛起; 二是短視頻衝擊明顯,抖音等平臺更容易出爆款。

微博Q2財報顯示,微博月活環比增長了2100萬,8月影響力峰會上,微博披露頭部作者數量達5.9萬。 但對純素人來說,不籤機構走紅的概率,微乎其微。 今年微博紅人節上,有哪些新面孔? 李雪琴是抖音來的,何同學是B站來的,原生博主信小呆,是可遇不可求的支付寶錦鯉。

袁琢觀察到,還有些旅遊vlogger,今年在微博冒出頭。 這基本分兩種情況: 一是外站走紅,微博給予公域流量扶持; 二是籤MCN,機構給到私域流量,高效率漲粉。

他還看到的一個現象: 段子手市場,能出鏡的都出鏡了,剩下的都是不能出鏡的,還有一小部分戴口罩也要出鏡。 因為短視頻和線下見面,更容易做人設。 而短視頻網紅,也一定會到微博漲粉,因為從明星主導微博開始,用戶心智就已經建立: 要到微博看愛豆的生活動態。

時間往回撥,草根號鼻祖尹光旭成立的飛博共創,2015年登錄新三板,成為「自媒體第一股」。 和他分家的「飯勺」,也就是樊不凡,後來到北京成立了震驚文化,想把豬小屁運作成國民IP。 運 營思路各有差異,共同點是都不再單平臺發展,也不再只依賴廣告變現。

03 十字路口: 抖音or快手模式?

沿襲新浪博客拉人頭的戰略,微博早年一直被說成「成也大V,敗也大V」: 明星大V群策群力,把微博捧成當時中國第一社交媒體。 同時,名人也一呼百應,廣告接到手軟,微博卻只有羨慕的份兒。

這不是微博一家的問題。 2006年淘寶想做競價排名,商家群起而攻之,逼得馬雲做出「三年不盈利」的承諾。 平臺做大了肯定要收稅,收稅就會引起民憤,這很正常。 關鍵是收稅的時間點和姿勢。 現在用戶被教育這麼多年,也都接受了平臺也要恰飯的事實,微博也慢慢走上正軌。

簡單來說,微博模式介於抖音和快手之間。 抖音算法中心,牢牢掌握流量分配權,信息流廣告收入一騎絕塵; 快手強調關係,公平普惠分配流量,成為中國最大的直播平臺。 微博更具服務性,流量分配偏機構,營收大頭是B端廣告,但也想嘗試C端增值服務。

中間位置,可以說是「不上不下」,也意味著「可上可下」。

過去一年,微博就在往兩個方向努力: 一方面單獨開闢視頻Tab , 給用戶刷不完的爽感,同時提高廣告填充率; 另一方面也考慮了社交需求 ,推出時間線正常的「最新微博」、減緩壓力的半年可見功能,以及鐵粉、視頻彈幕等功能。

視頻化改版,已見成效。 微博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微博一個月生產205萬條視頻,同比增長53%。 社交方面,微博今年也在強調「私域流量」,目前全站鐵粉規模超過2000萬,粉絲群達到6.8萬個。

不過短期內,視頻化改版和社交嘗試,帶來的營收都很有限。

近兩年,微博上的優惠券、小說尬演廣告,很多都轉移到抖音上了。 霸道總裁的戲碼,混在抖音信息流裡,毫無違和感。 微博沒有這種沉浸式的娛樂場景,推薦視頻多為新聞、娛樂視頻剪輯——這不全是算法的鍋,源頭的內容池就不一樣。

換句話說,音創作者是挖空心思埋梗、蹭熱點、和算法博弈,就問你笑不笑。 微博創作者就比較佛系,發完內容再投粉絲頭條,流程化操作,沒有驚喜亦無驚嚇。 但話又說回來了,創作者有這種心態,也是因為微博生態太穩定,平臺和機構相互制約,很難再有奇蹟發生。

既然無法完全控制流量,能否做私域流量,從用戶身上掙錢呢? 這要求粉絲對紅人有很強的認同感,願意為TA花錢花時間。 飯圈最容易複製這種關係。 「坤倫對決」期間,有豆瓣網友爬了明星勢力榜的數據,截至5月粉絲為該榜單氪金1.1億元。

這個數字看起來龐大,但要知道微博一季度的營收就有30多億元。 連@來去之間 都在吐槽: 本來就是年輕人玩兒的,也就5%的用戶…… 可見這個產品雖然利潤高,但主要作用還是促活。 飯圈女孩只是聲量大,但人數和變現都沒那麼好。 微博需要飯圈,但說「飯圈綁架微博」,有點過了。

雖然微博的上述嘗試,很多都還無法直接變成錢,但本季度用戶增長已經回春。 另外,微博有十年積累的底氣,樓氏CEO袁琢表示,現階段「微博不是唯一的選擇,但卻是必要的選擇 」,飯圈女孩June也告訴我,「追星必須在微博,它再糊也糊不過貼吧」

確實,論熱點傳播和事件營銷,還沒有平臺能和微博打平手。 抖音已經和微博拼刺刀了,但June不會去抖音追星,因為朱一龍沒開抖音,抖音也沒有粉絲社群。

在有限的容錯空間裡,微博加快了腳步,8月初開放電商申請入口,目前大V發布電商內容的比例達30%,9月還要和淘寶直播打通,試圖在直播電商中分一杯羹。

今天,微博為了慶祝十歲生日,還設置了開屏和熱搜活動。 熱搜第一上方,會出現帶有用戶ID的假熱搜,熱度值為「20190828」。 熱搜內容隨機生成,其中有個標題是#@xx (你的ID) 十年錦鯉。 點開,會有一眾大V轉發祝賀你。

微博已經到了最關鍵的一年,我們希望它才是那個十年錦鯉。

相關焦點

  • 飯圈英語|飯圈用語|打榜超話熱搜英文怎麼說
    其次,飯圈語言也是一種語言,讀懂飯圈語言也是打開網絡新世界大門的一種工具。最後,總結了一些飯圈英文,來一邊追星,一邊學英文。對於超話的認識,大多數人可能來源於去年 『周杰倫微博超話排名都上不了?』 『他的粉絲真的這麼多嗎?』 的一場超話battle。
  • 飯圈必備的數據打榜,我們為什麼要打榜做數據?
    作為粉絲的大家一定有從很多人的嘴裡聽說過                        「快去打榜!」                「今天你做數據了沒有?」                  「啵啵們要掉下來了!」
  • 飯圈打榜:不要默默喜歡,因為討厭他們的人,也不會默默討厭
    對於飯圈而言,除了超話榜單之外,同樣被看重的還有明星勢力榜。明星勢力榜是微博推出的反映明星微博熱度的產品,榜單包括內地榜、港澳臺榜、亞太榜、歐美榜四個地區榜單,以及新星榜、組合榜、練習生榜、韓流榜各個部分。
  • 飯圈氪金背後:打榜平臺刺激粉絲互相PK 後援會煽動粉絲集資從中牟利
    由此,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未成年沉迷做數據無心學業,打榜PK引起不同陣營粉絲之間的罵戰,粉絲集資被騙等,有的甚至上升到刑事案件。 「現在誰還手動打投?都在集資氪金打榜」 所謂打榜,是指粉絲進行榜單(包括但不限於微博榜、音樂榜等)運營,從而增加明星榜單的人氣值,提高明星榜單綜合排名的行為活動。
  • 微博超話 : 飯圈的「權力遊戲」
    「明星超話」名義上是聚集用戶的興趣社區,但實際上它的本質是一場數據交鋒,鹿晗粉絲兩次「做數據」,助他打破吉尼斯紀錄,讓微博看到了飯圈這波強勁的流量入口,所以微博為其「量身定製」了明星超話,它以「明星影響力」為刺激點激發粉絲勝負欲,由此引爆粉絲之間的軍備競賽。
  • 明星出走微博,飯圈女孩該去哪兒追星?
    在抖音潛伏了一段時間後,劉蘋感受到,和B站、微博不同,抖音「一滴水進入大海」的流量量級、和流量中心化的分配原則,對於藝人相關產出的要求極高,在抖音這個平臺上,粉絲想給自家明星一些宣傳的機會,必須要做真正的產出,而不僅僅是去刷評論點讚。劉蘋感到一絲欣慰,「終於不再是簡單粗暴的數據女工了」。不過她也有些遺憾,自己在抖音上的力量有限。
  • 2019,飯圈演化史
    他的人品和實力未必出眾,作品也未必受大眾認可,一切更可能是飯圈努力的「工作成果」。飯圈文化如今滲透各行各業,從運動選手、相聲演員到美妝博主,甚至於網紅寵物,都能成為偶像,擁有自己的粉絲站。控評、反黑、集資、打榜——飯圈像一支組織有序的糾察隊,在維護和追捧偶像的最前線,一絲不苟地執行著自己的任務。
  • 從微博超話到各大音樂排行榜,飯圈尋找優質娛樂榜單
    在飯圈「數據熱」退去之後,更理智的粉絲正在更優質的榜單。他們希望這一類榜單能具有公信力,也有合理有效的打榜規則。而行業內出現的一批新榜單也正在為了滿足粉絲的這一新需求探索。作者 | 張煒鋮2018年「偶像元年」以來,「飯圈」這一圈層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各類榜單隨著粉絲們的需求應運而生。粉絲需要榜單來證明偶像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影響力,也需要打榜從而和偶像產生情感上的連接與實際上的互動。
  • 微博深陷飯圈迷局:肖戰蔡徐坤事件後,終究栽在了明星手上
    1、微博變味的飯圈應援微博在2016年上線了超級話題社區,現在分成了「明星超話」和「飯圈超話」。「明星超話」是給明星本人應援,每日籤到、做任務、發帖可以獲得積分,而積分可以用來給明星「打榜」增加影響力值,明星的影響力越高排名越高,影響力第一名可以佔據封面。而「飯圈超話」就是明星的粉絲圈子,粉絲在裡面可以根據樓主規則發貼。
  • 微博深陷飯圈迷局:肖戰蔡徐坤事件後,終究栽在了明星手上
    「明星超話」是給明星本人應援,每日籤到、做任務、發帖可以獲得積分,而積分可以用來給明星「打榜」增加影響力值,明星的影響力越高排名越高,影響力第一名可以佔據封面。而「飯圈超話」就是明星的粉絲圈子,粉絲在裡面可以根據樓主規則發貼。
  • 飯圈文化真趣味?
    #網信辦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打榜控評#這樣一個話題上了微博熱搜。未成年人。打榜控評...?可能有人就會問了,啥是打榜控評?簡單來說,就是粉絲在微博等平臺給偶像做數據,為了證明自己偶像的熱度,為自己支持的愛豆投票甚至極端刷票,用來提升自己支持明星的排名。說到愛豆(idol),肯定就會聯想到一個詞——飯圈。
  • 周杰倫微博「大戰」蔡徐坤:新一代「飯圈」的流量繁榮和泡沫
    當網際網路時代與流量數據下成長的一代粉絲,試圖用現行飯圈數據規則套用在所有明星身上、並以此理解整個娛樂產業,數據時代的認知缺失與代際差異就清晰的展露了出來。「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
  • 媒·人掃丨PEPA《我嗑了對家X我的CP》:與飯圈脫節的飯圈體
    對家CP》究竟有沒有展現真實的飯圈生態,大概會得到非常兩極分化的結論:一部分讀者會大喊「寫手太太簡直是在偷窺我的日常生活」,另一部分則會說「這根本不是飯圈」,而《對家CP》出圈的原因大概也正在於此——就像與宮廷文化脫節的甄嬛體一樣,它事實上是與飯圈文化脫節的飯圈體。
  • 新浪微博、豆瓣等網站,被批引導"飯圈"互撕、青少年無底線追星
    ,&34;就是微博一手打造的名詞,而想看看娛樂圈今日八卦,只需要打開微博熱搜就夠了。在新浪微博這個&34;上,粉絲們奮力拼搏,努力為偶像刷著流量、貢獻著金錢,所以,新浪微博一直是&34;的必爭之地。在新浪微博成功娛樂營銷的背後,是無數粉絲的&34;,為了吸引粉絲,新浪微博開通打榜、送花、投票等功能,引導粉絲
  • 飯圈惡臭只是粉絲的責任嗎?
    提起飯圈,腦海裡會冒出哪些詞語? 惡臭?低齡?數據?打榜?控評?《通知》提到,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信息和行為。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人在社交平臺、音視頻平臺的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重點區域應援打榜、刷量控評、大額消費等行為。大力整治明星話題、熱門帖文的互動評論環節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對立、互撕謾罵、人肉搜索等行為。嚴格清查處置「飯圈」職業黑粉、惡意營銷等違法違規帳號。深入清理宣揚攀比炫富、奢靡享樂等不良價值觀的信息。
  • 飯圈女孩之歌把飯圈文化寫得明明白白 全是男愛豆的痛啊
    王勉《飯圈女孩之歌》在線觀看(B站)【飯圈女孩之歌,王勉飯圈女孩之歌】在29日播出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突圍賽中,王勉以彈唱的形式演繹了脫口秀《我愛的女孩》,在網絡上引起共鳴。#王勉飯圈女孩之歌#常年在外工作/外面女人很多/了解他的行蹤/又關注一舉一動,這聽起來是個渣男啊?不,是我最愛的老公哈哈哈。從媽粉到女友粉,從本命到牆頭,從投票打榜到氪金宣傳,看他長大看他收穫成績,是他的榮耀也是粉絲的快樂。追星在乎什麼呢?「看著他們逐漸成熟很感動,兒子,你可終於長大了,以後你就是我的老公」。
  • 吳亦凡新歌「刷榜」登頂iTunes,飯圈出擊為何引群嘲?
    在吳亦凡新專輯北美發行的五個小時內,其粉絲便通過集資打榜佔領了美區iTunes四個榜單的榜首位置,超越A妹與Lady Gaga。但粉絲來沒來得及慶祝宣傳,新專輯便從美區iTunes的榜單前列突然消失了。這一烏龍迅速引發了對粉絲打榜行為的群嘲。飯圈粉絲為什麼熱衷打榜?此次出擊又為什麼引發規模空前的群嘲呢?
  • 無腦粉,德雲社進入飯圈必須承受的代價
    自詡忠粉的粉絲就不樂意了,又對幾位當事人的微博內容進行了腦補解讀,然後就得出來自己的愛豆被迫害的結論。完全不理會德雲社相關幾人的說明與公告,一心認定這是負責德雲社演出安排的欒雲平出於「嫉妒」等不可名言的心理而計劃的「陰謀」,是線上罵,劇場鬧,具體怎麼鬧的也不說太詳細了,煩請看官們自己去查一查。
  • vlog現在這麼火,國內的vlogger混得怎麼樣?
    話題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成為vlogger,讓頭部平臺微博、B站開始押注vlog,宣布一系列扶持計劃。先是9月18日,微博通過帳號「微博Vlog」官方發出「召集令」。在12月召開的「V影響力峰會」上,微博又宣布2019年將會為vlogger提供工具、培訓、流量、商業化等多方面的扶持,包括成立Vlog學院、成立Vlog導師團隊、為內容創作者提供線上和線下的定期培訓等。
  • 「101們」的飯圈金錢帝國-虎嗅網
    因《鎮魂》粉上朱一龍後,阿琳加入了朱一龍粉絲個站,負責視頻剪輯,她每天花十個小時瀏覽愛豆信息,最瘋狂時、甚至飛去外地應徵朱一龍所在劇組的群演。「個站」是粉絲自發建立的網絡組織,有大有小、職能不同。每家都有獨家搬家教程,但涉及到競爭類打榜需要保密,多名參與打榜的粉絲拒絕向記者提供教程,這在飯圈裡是被嚴厲禁止的。曾在飯圈擔任高層的濤哥(化名)告訴毒眸,打榜教程一般分為三個等級,向所有粉絲公開的日常打榜;提供付費帳號、由粉絲人肉刷數據;更高級的一種需掌握黑客技術。「當年最多的時候,我們買了五臺伺服器同時運作。」這些伺服器通過更換IP位址的方式,高效率刷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