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兩山輪戰難忘瞬間:最後給受傷戰士餵飯的護士,你真美!

2020-12-24 騰訊網

前面我們講了在唐家塘伏擊戰中,昆明軍區第一偵察大隊五連連長王友文帶領偵察兵在此進行偵察任務是,遭到敵人伏擊我方傷亡慘重。連同連長王友文在內四名戰士犧牲。可別忘了他們是偵察大隊的兵!每個都是精心挑選嚴格訓練出來的全能戰士。戰場形式瞬息萬變,沒有誰對誰錯。圖為一名戰爭正在防禦工事內,手握鋼槍,軍刺看著很具威脅。注意看工事上方牌子上得字

其實,在偵察分隊到康家塘的時候,就發現了幾個可疑的腳印,連長雖有些猶疑,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把偵察分隊按二班在前,連部和一排長在中,三班斷後的隊形經過一個山谷,谷底的小路靠近谷底左側,右側是一片不足半人高的亂石和蒿草。敵人就埋伏在左側的山坡上。圖:戰士們抬著傷員緊急轉移

雖然大家都穿著作戰服,但年齡和裝備把連部人員與普通戰士區別開了。當時連長27歲,個子不太高,身穿作戰服,腰間挎著手槍和兩枚手雷;衛生員帶著急救箱,攜手槍,報話員帶步話機,未帶武器;通信員和一排長持56式衝鋒鎗。他們和其他全副武裝的戰士相比,這些人差別過於明顯。圖為戰爭期間我軍一炮兵陣地,強大的地面炮火壓制是我軍取勝得重要籌碼

已在路邊安放好定向地雷的敵人放過了前面的二班這個小組,當連部這個小組經過的時候,同時開火併引爆了定向地雷,定向地雷彈片擊中王友文連長身上的的兩枚高爆手榴彈引起連環爆炸,連部人員除報話員外全部犧牲或負傷,一排長受傷後被俘,敵人火力切斷了前面的二班及後邊的三班與連部的聯繫。

可能是因為敵人兵力有限,又有人員傷亡,所以不敢戀戰。受傷被敵人用繩子捆住準備帶回的一排長奮起掙扎,並且咬掉了越軍身上的一塊肉,敵人無法將他帶走就將他殘忍殺害。同時又在另幾位負傷戰士的身上又各補一槍,然後迅速撤走。圖:一名身著迷彩服得戰士在拍照時笑的很開心

圖為對越戰爭前線野戰醫院內,一位戰士身負重傷,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從圖中可以看出他至少手臂和頭部受傷,一名年輕護士正在給傷員餵飯,她看著年紀不大笑的即親切又美麗

相關焦點

  • 兩山輪戰為什麼要打10年?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在很多人眼裡,中越戰爭也就結束了。其實不然,對越反擊戰結束之後,越軍不服氣,相繼派出部分營連級單位,在我國雲南、廣西一帶比較偏僻的老山、者陰山、一帶修築了大量工事。 企圖與我軍再一次拼個你死我活,這場局部戰役,被稱之為「兩山輪戰」。這是繼對越反擊戰之後的,又一次小規模的局部戰役。
  • 打了10年的兩山輪戰,拖垮了越南,熬幹了蘇聯
    長期在中越邊境的地方挑釁我們的邊境部隊,甚至殘忍殺害中國在邊境地區的居民,我國不得不發動了對越的反擊戰。越南反擊戰從開始到結束一共耗時一個月,人民解放部隊到一個地方佔領一個地方,佔領了越南20多個重要城市,最後佔領越南的軍事重地諒山,諒山後就是越南的首都河內,解放軍如此的勇猛,佔領越南首都也很快了。
  • 從中越邊境掃雷回顧兩山輪戰:最可怕的是地雷
    在這天的戰鬥中,越軍六個團輪番發動了營團規模的集團衝鋒,這在整個兩山輪戰中都是很罕見的,結果成為我軍炮火的理想目標,白白遭受了巨大傷亡,一整天寸土未得,反而在陣地前留下了3000多具屍體。這一天的傷亡就佔整個兩山之戰越軍傷亡總數的40%,損失慘重可見一斑。兩山輪戰,對解放軍的建設影響深遠,大批部隊得到了實戰鍛鍊,一大批優秀將領走上了高級指揮崗位。
  • 中越戰爭中最激烈的大戰:兩山輪戰的7.12松毛嶺大血戰
    由此,持續十年的中越邊界戰爭——兩山輪戰拉開了帷幕。在兩山輪戰中,規模最大的當屬松毛嶺大血戰。戰爭拉開後,相繼爆發了「4.28」、「6.12」、和「7.12」之戰,其激烈程度當屬老山戰場。1984年7月12日,越南為了奪取老山地區,組織了數支王牌部隊,對老山地區進行全線進攻,決定一舉奪回失去的地盤。
  • 90後美麗護士用治癒系畫作記錄雷神山醫院感人瞬間
    用「畫筆」記錄在雷神山醫院的抗疫故事,記下身邊的一個個感人瞬間,這是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王輝在休息時自我減壓方式之一。王輝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也是松江區中山街道樂都小區的一名「熱血」90後。
  • 中越戰爭回顧:最後的戰士為比武冠軍,曾帶隊擊斃越軍四十餘人!
    圖為1988年兩山輪戰前線,圖中間戰士為第十五偵察參謀長何覺祿,」哪有生命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 中越戰爭之後,越南向中國服軟的原因,只是因為這個國家陷入內亂
    終於在1979年2月17日,爆發了中越戰爭。 在一個月的中越戰爭中,越南被中國打疼打痛過,但是它依然不死心,在中國撤軍之後又捲土重來,於是又爆發了10年的邊界戰爭:兩山輪戰。
  • 中越戰爭最後一戰,由一名喝醉酒的越軍團長引發,戰後立馬被撤職
    自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中越兩國在邊境上已經打了很多年了。1984年,在中越邊境上,中國軍隊經過18天的浴血奮戰,成功收復了老山、者陰山,越軍在這次戰鬥中傷亡慘重,此後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的戰役。 雖然大規模的戰鬥沒有了,但是小規模的戰鬥還是經常性的。
  • 中越戰爭的最後一次武裝衝突!
    目前收集到的資料為:   1990年2月13日,雲南省軍區守備1師2團3連擊退了越軍約1個排對B64號、66號陣地的偷襲,殲敵5人,這是老山戰場中越兩軍間的最後一戰。也是中越之間最後一次武裝衝突!  1993年2月10日,隨著中越關係恢復正常化,中央軍委命令成都軍區正式解除老山地區防禦作戰任務。從4月1日零時起,邊防部隊轉入正常守備。至此,兩山作戰全部結束。  PS:據說本來越方也早就下令停止軍事行動,並不得向中國邊民開槍。但當日有一個越軍團長喝醉了,下令派點人到中方陣地摸摸情況,結果挨了一頓打。事後,該團長被撤職。
  • 長春最後一批支援武漢白衣戰士回家啦!
    長春市直屬單位最後一批白衣戰士凱旋臨別,留下深情的感謝初到,入住這間有些陌生的房間,此後,這裡便收藏著每一個值班後的瞬間。一起分享《花好月圓》臨行前日,雷神山醫院特別為吉林省中醫醫療隊贈送了國畫《花好月圓》,一張圖凝結了兩地醫者的共同心願,待花好月圓時,共赴約定。永遠的「雷神戰士」這份由武漢雷神山醫院頒發的《抗疫工作證明》裡,藏著抗疫路上的風霜雨雪與朝夕暖陽,你們是永遠的「雷神戰士」。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士在拍照六天後壯烈犧牲,令人惋惜
    1987年5月,此前參與輪戰的我軍47集團軍戰士終於從中越邊境回到了家鄉圖為一輛軍用列車停靠在了陝西西安東站軍用站臺上,戰士們正在等待下車命令,站臺上的親人們早已翹首以盼多時,準備好了鮮花和掌聲歡迎英雄們歸來。
  • 15位寧波市援漢醫療隊成員講述:這些瞬間,令人難忘!
    得知醫療隊即將回來,記者花了兩天時間,在文件夾的幾百張照片中選出了一些,請他們用樸素、真實的話語來給讀者講述這段難忘的職業經歷。白衣盔甲披身,看不清表情,甚至分不出是他或她。51天來,寧波市援漢醫療隊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兩個重症病區內,夜以繼日,和病毒開展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隊員們勇擔重任,挺身而出,用生命護佑生命。
  • 中越戰爭結束後,越南為何倒退20年?看看我軍撤退時做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中越戰爭經歷了10年的時間,中越邊境始終是打打停停,時常爆發衝突,但是在這期間裡,我國各大軍區都輪流派兵作戰,因此中越邊境成為了練兵場,從中越戰爭裡,解放軍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經驗, 那便是軍隊要正規化,之前的經驗要與現在的結合起來。
  • 這樣給寶寶餵飯,餵下去的是眼前幾口飯,毀掉的是寶寶的一生!
    講真,幾乎所有的爸媽都遇到過寶寶吃飯難這個問題,有的爸媽是「不吃就餓著」,更多爸媽妥協了
  • 戰疫護士:看到患者渴望的眼神,我瞬間充滿能量!
    蘭州瑞京糖尿病醫院有三位護士和兩名醫生奔赴千裡馳援武漢,下面是來自蘭州瑞京糖尿病醫院護士支援武漢的「戰疫日記」,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她們平時只針對的糖尿病患者,幾乎沒有接觸過傳染病患者和重症患者,但當工作放在面前時,她們卻瞬間變得強大起來!湖北加油!
  • 年對越老山作戰真相揭開中越邊境劃界之謎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後的中越作戰,主要發生在中越邊境『騎線點』上,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都是這樣。所謂"騎線點"就是指邊境上的界山,通常國境線沿山脊延伸,國境線上的制高點即是『騎線點』。按國際慣例『騎線點』一般互不派兵,1979年中越戰爭後,我軍各參戰部隊紛紛返回營區,中越邊境線上的部分重要『騎線點』被越軍佔領。
  • 【薩沙講史堂第三十四期】中越戰爭謠言:解放軍女戰俘被做成海豹人(歷史系列第13講)
    第二,   我軍從沒有發現過海豹人 薩沙看了很多中越戰爭資料,從沒有任何資料提及在戰場發現過海豹人。這種在前線陣地解救海豹人的說法,顯然也不符合基本軍事常識!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的中越戰爭中,越軍一旦俘虜解放軍戰士,要麼就地槍斃,要麼就送到後方的的諒山、高平、柑塘三大戰俘集中營,絕對不存在留在前線的情況。
  • 【運動會—難忘的瞬間】
    ,但我最難忘的還是運動會最後一天的壓軸項目10X100米男子接力跑。只見最後幾個球,全場都屏息凝神,就連一根針掉地上的聲音都聽十分清晰。最後一球時,我自己的手心持續的冒著汗,球來了,好似一支離弦的白箭朝我飛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接住球打了回去。比賽結束,雖然最後以5:7的成績輸了比賽,我獲得了第二名。但這並不是重點,這次我第一次真正的站上了領獎臺,只見領獎臺下人山人海,歡呼聲此起彼伏。
  • 難忘南瓜飯
    > ▲點擊關注 | 文學依然神聖難忘南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