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講了在唐家塘伏擊戰中,昆明軍區第一偵察大隊五連連長王友文帶領偵察兵在此進行偵察任務是,遭到敵人伏擊我方傷亡慘重。連同連長王友文在內四名戰士犧牲。可別忘了他們是偵察大隊的兵!每個都是精心挑選嚴格訓練出來的全能戰士。戰場形式瞬息萬變,沒有誰對誰錯。圖為一名戰爭正在防禦工事內,手握鋼槍,軍刺看著很具威脅。注意看工事上方牌子上得字
其實,在偵察分隊到康家塘的時候,就發現了幾個可疑的腳印,連長雖有些猶疑,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把偵察分隊按二班在前,連部和一排長在中,三班斷後的隊形經過一個山谷,谷底的小路靠近谷底左側,右側是一片不足半人高的亂石和蒿草。敵人就埋伏在左側的山坡上。圖:戰士們抬著傷員緊急轉移
雖然大家都穿著作戰服,但年齡和裝備把連部人員與普通戰士區別開了。當時連長27歲,個子不太高,身穿作戰服,腰間挎著手槍和兩枚手雷;衛生員帶著急救箱,攜手槍,報話員帶步話機,未帶武器;通信員和一排長持56式衝鋒鎗。他們和其他全副武裝的戰士相比,這些人差別過於明顯。圖為戰爭期間我軍一炮兵陣地,強大的地面炮火壓制是我軍取勝得重要籌碼
已在路邊安放好定向地雷的敵人放過了前面的二班這個小組,當連部這個小組經過的時候,同時開火併引爆了定向地雷,定向地雷彈片擊中王友文連長身上的的兩枚高爆手榴彈引起連環爆炸,連部人員除報話員外全部犧牲或負傷,一排長受傷後被俘,敵人火力切斷了前面的二班及後邊的三班與連部的聯繫。
可能是因為敵人兵力有限,又有人員傷亡,所以不敢戀戰。受傷被敵人用繩子捆住準備帶回的一排長奮起掙扎,並且咬掉了越軍身上的一塊肉,敵人無法將他帶走就將他殘忍殺害。同時又在另幾位負傷戰士的身上又各補一槍,然後迅速撤走。圖:一名身著迷彩服得戰士在拍照時笑的很開心
圖為對越戰爭前線野戰醫院內,一位戰士身負重傷,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從圖中可以看出他至少手臂和頭部受傷,一名年輕護士正在給傷員餵飯,她看著年紀不大笑的即親切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