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為何瑪麗蘇的劇情,卻歷經百年曆久不衰?

2021-01-20 吳澤滕說娛樂

大部分世界文學名著我大都是看了同名電影的,《簡愛》也不例外,如果說過往在《簡愛》電影中看到的是女主角的愛情觀,那麼這次從書籍文字中更加突顯地則是簡愛的品性。

人們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生平的真實寫照,是一部具有濃濃自傳色彩的作品,不過作者卻時常否認這種觀點。儘管如此,可是結合夏洛蒂·勃朗的人生旅程,種種證據都表明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她,包括女主人公簡愛在內的許多人物的生活,以及他們活動的環境、氣氛,甚至許多的生活細節,都無可懷疑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圍的人的真實經歷。

有人說,承認對生活的真實體驗是一切優秀作品的最根本條件之一,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才得以讓夏洛蒂·勃朗特創作出《簡愛》,得以使《簡愛》充滿著巨大的藝術魅力。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母親很早就因癌症病逝。夏洛蒂排行第三,她還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她與兩個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國文學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相信很多人對她們創作的《呼嘯山莊》與《艾格妮絲·格雷》並不陌生。

夏洛蒂·勃朗特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是當地的窮牧師,全家都依靠其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不過,得益於父親淵博的學識,幾個孩子時常在其指導下讀書識字,同時也給夏洛蒂以及兩個妹妹帶來最初的影響,為她們今後走上文學之路奠定了基礎。

也許你會奇怪,為何歷史對她的兩個姐姐卻未曾有片語只言。在夏洛蒂·勃朗特八歲的時候,她同自己的兩個姐姐與妹妹被送進一所專收神職人員孤女的慈善性機構——柯文橋女子寄宿學校讀書。這種學校也是當時社會等級的一種具體表現,因為只有窮人才會被送進來,而且學校條件極差,校規嚴厲,學生經常食不果腹。正是由於條件的惡劣,當第二年傷寒病在學校肆虐的時候,夏洛蒂·勃朗特的兩個姐姐不幸因此喪失了生命,而這段經歷也成了她一生中一段黑暗與痛苦的記憶。在她的作品《簡愛》中所創造的海倫的形象便是以她的姐姐為原型,當然,故事中的小姑娘海倫依舊沒能擺脫死的宿命。

回歸書籍本身,通篇讀完《簡愛》,其實你會發現故事的情節十分簡單。簡愛自幼父母雙亡,從小就寄養在舅母家,卻備受歧視和虐待。不過,簡愛並未因此而絕望和沉淪,相反,種種摧殘與侮辱,讓她催生出堅韌不屈的人格力量。正是簡愛勇於抗爭的個性,使得她與舅母家庭格格不入,於是就把她送去了孤兒院。

之前我們就提到過,《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生平的真實寫照,因此簡愛在孤兒院的經歷我們都可以從作者真實的人生歷程中找到。簡愛在艱苦的學校裡學習生活了八年,雖說這段歲月對簡愛而言猶如噩夢一般漫長,不過,簡愛也在這兒得到了很多,除了童年摯友卻早早離世的海倫,還有有如母親一般溫暖的譚波兒小姐。

簡愛在孤兒院任教兩年後選擇離開,因為她不甘平庸乏味的生活,她富有激情,渴望平等,追求自由。於是簡愛決定登發廣告,應聘家庭教師,而這一決定也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

男主人羅切斯特先生是一個性格憂鬱冷漠、喜怒無常的人,簡愛發現在他這些偽裝的外表之下潛藏著善良與剛毅,而她與眾不同的個性也在羅切斯特心中愈來愈深刻。於是,這對年紀相差近二十歲的兩個人彼此相愛了。

坦言之,簡愛的情感之路總覺得像極了現代都市愛情劇,女主人公相貌平平卻能散發億萬光芒,無論是羅切斯特先生,還是後來的聖約翰,都為之傾倒。按理說這種瑪麗蘇的老套劇情一定不會成為永恆的經典,而《簡愛》卻恰恰相反,這裡就不得不提故事的創作背景了。

夏洛蒂·勃朗特所處的英國當時經過工業革命後已然成為了世界大國,但是女性的社會地位並沒有因此而提升,依然像是附屬品。女性生存的目標便是嫁入豪門,或者通過婚姻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相夫教子,終此一生,就像故事裡在羅切斯特先生家中參加宴會的那些女人們,想要藉此釣的巨大財富或是權勢。而類似夏洛蒂·勃朗特這樣的人就成了當時社會的異類,遭受指責與抨擊。《簡愛》的問世,更是充分顯示了作者想要改變女性社會地位的決心。

的確,簡愛不是英格拉姆小姐,她不會因為金錢而委屈自己,無論是她的職業,還是她的愛情,都需要建立在自由和平等之上。她對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著理性的認識,對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著堅定的追求。儘管自己出身低微,卻努力追求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因此,當簡愛與羅切斯特舉行婚禮時得知他還有個瘋癲的妻子尚存人間,她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

夏洛蒂·勃朗特所創造的簡愛放到今天,也完全有理由給她貼上新時代女性的標籤: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她就像是穿越了一個多世紀,確切的說,她是活了一個多世紀。

故事的結局還算比較圓滿,對於羅切斯特先生來說過於悽慘了些。一場大火毀掉了桑菲爾德莊園,也令他失去了一隻眼睛和一條胳膊,不過他最終還是得到了簡愛的愛情,與她相守永遠。因此,美國作家辛克萊·劉易斯說:「《簡·愛》的結尾過於圓滿了,甚至脫離了那個時代女性不具備地位的社會特點,它是『敗筆』」。

不管怎樣,夏洛蒂·勃朗特把自己的經歷融入故事中所刻畫的簡愛,這麼一個平凡卻不平庸的形象,以其獨特的人格與精神依舊會感染震撼著許許多多人!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形象為何歷久不衰?
    歷久不衰的事實證明,羅貫中所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是成功的。那麼幾百年來,諸葛亮形象為什麼歷久不衰呢?一種觀點認為是諸葛亮足智多謀的智慧形象。劉志堅先生在諸葛亮形象的真實性問題一文中認為《三國演義》對諸葛亮形象的再創造,《水滸傳》中吳用和公孫勝的特點都在他身上有所體現。
  • 《上陽賦》阿嫵愛情觀雙標,劇情瑪麗蘇很俗套,葉璇發視頻吐槽
    甚至阿嫵都沒有問姐姐為何不願意嫁,有沒有中意的人! 那嫁給太子更不會受欺負,阿嫵你又為何要拒絕?為何大談自由戀愛? 攤到自己身上指婚就大談,女人婚事應該自己做主,而到姐姐宛如這裡,卻極力勸她要聽父母的話,女主簡直太雙標了吧。
  • 女權√ 瑪麗蘇X?
    女性主義為主題的電影我們看了很多了,今天不是要討論諸如《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簡愛(Jane Eyre)》或者From Jane Eyre而是那些潛移默化佔據熱映榜,甚至咬死大熒幕發展趨勢的「瑪麗蘇」!
  • 讓瑪麗蘇去死
    到底什麼是瑪麗蘇?瑪麗蘇(Mary Sue)出自意淫著作《星際迷航傳奇》。20世紀70年代科幻片和科幻小說正風靡,保拉·史密斯(Paula Smith)為了YY過把癮,塑造出瑪麗蘇這個集才華、美貌、智慧、善良、正義於一身的女子,將她代入《星際迷航》原作的劇情中,拯救全人類、俘獲所有男人,最後悽慘死去。
  • 分析星學院披著瑪麗蘇劇情演得卻是高智商的動漫
    星學院披著瑪麗蘇劇情演的高智商劇情:首先我們看星學院完全就是美少女的愛情和友情,第一部主角美星尋找失蹤的父親,演繹完美清春,完完全全表面看就是一部瑪麗蘇劇情但是我們仔細看星學院第一部懸疑是一重接一重:對自己好的大法師白墨是最後的大boss,而白墨變成反派是因為童年的悲催,自己的愛人之江保護自己而死
  • 乘風破浪的瑪麗蘇
    這位「瑪麗蘇」,筆名叫「八月長安」。資本的寵兒「我非常理解資本,熟悉市場化運作。」面對記者,八月長安直言不諱。當時,她的青春小說《最好的我們》,被改編成人氣偶像劇。歌詞抄襲、劇情抄襲等指控,更是屢見不鮮。網上盛傳「劇情定式」,比如:第一次見面必定發生誤會;地震車禍之類的災難不能間斷,總是受傷但每次都死不了……換言之,這些作品的橋段互相「借鑑」,簡直就像一個模子裡出來的。八月長安似乎也沒能「免俗」。
  • 電影百科:「瑪麗蘇」電影是愛情電影嗎?什麼是「瑪麗蘇」電影?
    「瑪麗蘇」由英文名「Mary Sue」翻譯而來。是作家保拉·史密斯1974年發表的同文科幻小說《A Trekkie'sTale》中的一個自己創造的角色,她美貌過人,才華出眾,不但拯救了全人類,也俘獲了男主人公的心。於是「瑪麗蘇」此後也成為完美女性的代名詞,集美貌、善良、智慧於一體。
  • 何明翰《替身甜妻》開播瑪麗蘇劇情蘇到爆
    瑪麗蘇劇情蘇到爆,壁咚、床咚,各種咚應有盡有,不僅「高甜」治癒,更有代嫁、奪夫、孿生姐妹反目、豪門恩怨疑雲,劇情曲折,跌宕起伏,真是又甜又虐。
  • 小說《簡愛》讀後感
    我們對簡愛的喜歡,絕非現代小說瑪麗蘇式的情感,文中所說的簡愛雖然不漂亮、也說不上有多麼出色的才華,但她有足夠的自信,有對於生活價值的判斷,和對於自由幸福的追求。三、小說的結構情節小說的故事情節不算複雜,主人公各個階段的生活都有明顯的分界點,而且在每一段似乎平淡的劇情敘述中又有起伏的波瀾,比如簡愛在描述桑菲爾德莊園冗長的聚會時,卻出現了羅切斯特裝扮吉普賽算命老女人的情節
  • 《寫實派瑪麗蘇》:另類搞笑,穿成瑪麗蘇小說中的主角怎麼辦?
    今天推文菌給大家介紹一本看了就會哈哈大笑的純愛搞笑文《寫實派瑪麗蘇》,作者是呂天逸。希望大家都能夠擁有美好的心情,假期快樂!01穿成瑪麗蘇小說中的主角怎麼辦?兩個人作為小說中的主角,各自的任務就是必須按照劇情走完小說全部內容,如果任務失敗,就要重新啟動劇情直到成功。作為主角,葉曦每天早上都要從四萬平方米的大床「中央」醒來,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在面積高達十萬平方米的巨大別墅中尋找廁所。
  • 測試你的瑪麗蘇傾向
    世界很忙,每個人都會有孤單的時候,那麼,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你會做什麼?A.坐在一處,獨自發呆B.外出遊街,閒逛C.做往後的規劃D.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看 你的瑪麗蘇傾向,還好了,一般般地蘇,不會覺得人人都喜歡自己,也不會覺得自己的未來一片光明,各種鮮花和掌聲。
  • 什麼是「瑪麗蘇」?
    相信許多人都對「瑪麗蘇」這個詞不陌生了,但是在這裡還是向不知道的朋友們科普一下什麼是「瑪麗蘇」。「瑪麗蘇」最早來自於同人圈,從「Mary Sue」的英文翻譯過來的。在1973年的時候,保拉·史密斯發表在同人雜誌上寫的一篇惡搞的同人小說《星際迷航傳奇》,在這部小說裡,女主角瑪麗蘇無所不能,年紀輕輕就被委以重任,基本上裡面的所有男性角色都愛上了女主角,她最後拯救了整個世界並且犧牲了自己。後來這種類型的老套小說、電影或者電視劇就被貼上了「瑪麗蘇」的標籤。
  • 劇情雖瑪麗蘇但齁甜!日劇《咖啡遇上香草》推薦信
    我以為我已經看過很瑪麗蘇的日劇了,比如《將戀愛進行到底》;我以為兩集就確定戀愛關係已經非常迅速了;我以為霸道總裁與小嬌妻的戲碼我已經無感了,直到我看了《咖啡與香草》,這才是最大的中二瑪麗蘇啊!!與普通瑪麗蘇一樣,《咖啡與香草》就是一個超級霸道總裁愛上清純女大學生的故事!但是!這部劇瑪麗蘇到可以被稱為「瑪麗蘇界的教科書」!每一幀、每一秒滿滿的都是套路,滿滿的都是羞恥!你所能想到的任何瑪麗蘇橋段這裡都有!英雄救美,換裝Play,壁咚、床咚、嘴解衣帶……這是什麼絕美瑪麗蘇!櫻田通太會撩了吧!
  • 書籍|殺死瑪麗蘇,殺死欲望妄想洪流——《殺死瑪麗蘇》
    瑪麗蘇這個詞的出現最早是在1973年的同人雜誌Menagerie第二期,那一期刊載了一篇《星際迷航》的同人小說「A Trekkie's Tale」。小說裡有一位原創女主角,她是艦隊裡最年輕的女大尉——年僅15歲半的瑪麗蘇大尉。可以說,瑪麗蘇大尉是當時的集大成之作,集當時粉絲們所創作的各種原創角色要素於一身,是當時最「完美」的女主角。
  • 瑪麗蘇劇情是怎麼毀掉一個女人的
    每個女生都想變成電視劇裡的女主角,這個疼,那個愛,最後跟一個超級完美的男人幸福的過一生,這種瑪麗蘇劇情到底毒害了多少人,整天幻想著自己就是瑪麗蘇電視劇女主角。
  • 瑪麗蘇到底什麼意思?湯姆蘇、傑克蘇!
    有些小夥伴肯定很疑惑到底什麼是瑪麗蘇?瑪麗蘇是從哪流行開的?瑪麗蘇(Mary Sue)出自意淫著作《星際迷航傳奇》。20世紀70年代科幻片和科幻小說正風靡,保拉·史密斯(Paula Smith)為了YY過把癮,塑造出瑪麗蘇這個集才華、美貌、智慧、善良、正義於一身的女子,將她代入《星際迷航》原作的劇情中,拯救全人類、俘獲所有男人,最後悽慘死去。首先我們來看看平凡瑪麗蘇,女主麻雀變鳳凰,逆襲的狗血之路,男主則是霸道總裁式的人物形象。
  • 為什麼瑪麗蘇可以紅遍半邊天?
    雖然一些人總喊著韓劇腦殘瑪麗蘇,小鮮肉們沒演技,但瑪麗蘇仍然頗受大眾的喜愛。瑪麗蘇一定是惡俗的嗎?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紅的毫無道理的事情,能夠紅的瑪麗蘇也是講套路的。 雖然人時時都強調理性,邏輯和事實,然而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緒左右的。人平時交流很大程度上依靠情感經歷的分享。
  • 藝興給一博解釋瑪麗蘇,拿鍾漢良當例子,鍾漢良:瑪麗蘇是女的
    《這就是街舞》最新一期吃火鍋環節,王一博被問誰適合演瑪麗蘇劇,一博卻一臉懵,表示不知道瑪麗蘇是什麼。結果遭鍾漢良反駁:沒有瑪麗蘇,瑪麗蘇是女的。最後張藝興又補了一句那就是戀愛的那種甜寵。,但現今瑪麗蘇不僅出現在同人界,也出現在原創界。
  • 克拉戀人花千骨 別再被無腦瑪麗蘇劇情欺騙
    追根溯源,最早出現在英文小說《星際迷航》中的「瑪麗蘇」形象,不但外表傾國傾城,把男人迷得不要不要的,還能拯救全人類,咋看咋不像是活生生的人。  百度搜索「瑪麗蘇」給出的名詞解釋是:「特指一種過度理想化的、行為模式老套的小說人物。她們的劇情總是正面出場,毫無失敗可提,完美的不能再完美了。」前半句聽起來不像什麼好話,後半句完全不接地氣兒。
  • 預測接下來這十部瑪麗蘇劇要集體撲街
    《芸汐傳》題材:6分古裝架空由網絡小說《天才小毒妃》改編成,又是大女主+瑪麗蘇模式,這種古裝大女主+瑪麗蘇,早就造成觀眾審美疲勞。 人設:3分 大女主,宮鬥、權謀鬥爭劇情:3分  原著小說就是一部瑪麗蘇小說,改編後的電視劇保留了瑪麗蘇這一精髓。劇中除了男主寧奕,浮屠宗主顧南衣、草原呼卓十二部王世子赫連錚、大越三皇子、寧奕的妹妹寧韶,不管是男是女統統愛上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