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孩子罵人、薅頭髮、拳打腳踢?圍觀二胎打架,3個方法讓你遠離「抓狂」

2021-02-12 愛兒康

不少網友看完視頻,都在罵姐姐「綠茶」、「biao」。

(圖片來源:網絡)

而「受害者」妹妹也被人指責家教有問題,「才3歲上來就薅頭髮,這家教,嘖嘖~

說實話,網友這次戲太多了!

孩子父母說,兩姐妹平時關係很好,只是當天妹妹收到了很多禮物和祝福,姐姐一時心裡失衡(畢竟才6歲),才故意搗亂,至於聳肩和笑也是故意氣妹妹的。

在家長的引導下,姐姐已經道歉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家人又重新為妹妹點上了蠟燭,兩個小姐妹已經和好如初啦!

其實只要當過父母,家裡養過2個或多個孩子,就不難理解這場「鬧劇」。

孩子打起架來,是真的刺激

小孩子吵架、打架扯頭髮並不難理解,畢竟小胳膊小腿,力量有限,也就抓頭髮,能以最小的力氣獲取最大的戰場優勢。

網上就有一位媽媽分享到,家裡姐姐弟弟經常吵架互相薅頭髮,於是把兩個孩子全部剃成了光頭~

(圖片來源:網絡)

沒想到光頭是這樣來的,不知道在等待頭髮長出來的期間,姐弟倆是否會挖掘出其他打架絕招!

比起日常薅頭髮,還有些寶寶在肚子裡就開始了爭鬥。

曾經銀川一位孕婦懷了雙胞胎(特殊類型的單絨單羊雙胞胎,兩個胎兒擠在一起),去做檢查時剛好兩個小傢伙在打架,左邊的寶寶先打了右邊的寶寶一拳,右邊的立馬還擊,兩人有來有回打了幾個回合。

看得讓人忍俊不禁,以後拿給倆孩子看,也算是一段獨特的回憶啦~

沒出生時在肚子裡爭地盤,出生後要爭的就更多了,爭玩具、爭飯菜、爭電視、爭衣服、爭零食……

可能會有家長說,東西準備雙份不就解決了?

太天真了!

就拿吃飯說吧,一鍋大米飯時誰也不搶著吃,但只要剩下一口,倆娃就開始爭著吃,甚至為了最後一口大打出手!

再比如玩具,你買兩個時誰也不稀罕玩,但只有其中一個丟失或損壞,兩個孩子就開始爭奪這唯一的玩具。

 

(圖片來源:網絡)

家長:我就靜靜地看著你們作!

 

(圖片來源:網絡)

更令人無語的是那個打贏的孩子哭得更大聲!!!

(圖片來源:見水印)

左邊的孩子明明已經將iPad搶到了手,但論起哭聲,還是他的大!光聽哭聲,還以為他被虐打了~

倆娃每天大亂鬥,做父母的也不好過!

被迫做「法官」的父母

每位父母,都有被迫做「法官」的經歷。

朋友曾和小康君吐槽,今年疫情待在家,最怕的不是兩孩子打架,而是被孩子期待的眼神盯著,要求自己做「法官」。

孩子認為父母會為自己討回公道,可對於父母來講,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孩子都不想傷害。不想傷害就得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腦細胞又要死一片啊~

所以說給孩子做「法官」,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更何況有時候,做了「法官」還不落好!

哥哥:你媽是個大胖子。

弟弟:你媽是大胖子。

哥哥(提高音量):你媽~是個~大胖子!!!

弟弟(推了哥哥一下):你媽才是大胖子!!!

接著弟弟眼巴巴的望著我,仿佛在求我站出來承認自己是個大胖子。

你說你倆吵架,為什麼要傷害我?

那個做了法官還被當惡人的就是我。

好幾次倆人打架,我把其中一個比較過分的拎出來教訓,後面就會有一個憤怒的聲音響起:「不許欺負我姐姐(妹妹)!」

我還成壞人了?好吧,老娘不管了,你們使勁打吧,我就靜靜地看著……

做個「法官」可真酸爽呀!

其實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和矛盾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家長做法官,有時的確可以更快的解決爭執,但也抑制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以及以後上學、走向社會,解決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和矛盾的能力,能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成就。

所以,家裡兩孩子出現衝突,小康君並不建議大家充當「法官」的角色。

如果不做法官,又如何讓兩孩子停止爭鬥呢?

順其自然,適當引導

小孩子之間的矛盾,家長不要過早插手處理,應留下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時間。

比如小康君家倆娃搶搖椅,大寶待在上面不下來,小寶又擠不上去,急的哇哇直哭。大寶聽著小寶哇哇叫,也很煩躁,於是就哄小寶,「你只能坐這10秒,我也只坐10秒」。

小寶點點頭,於是大寶躺在搖椅上,開始慢慢數「1~~~~~2~~~~~3~~~~~4~~~~~……」

小康君從沒發現10秒有那麼久!

不過大寶良心尚存,在小寶快等不及時終於數到了10。等到小寶坐上去, 「1~2~3~4~5~……」

10秒也可以如此之快!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場及其不公平的交易,但倆孩子都很滿意,這就夠了!

或許隨著小寶長大,這種把戲再也不起效。但沒關係,兩個孩子在朝夕相處中,總能找到適合他們的解決問題的規則,我們大人就由他們去吧!

雖說由他們去學習解決,但一旦衝突升級,涉及身體傷害或其他底線問題時,家長就應該介入孩子間的爭吵了。

比如倆孩子開始大打出手,這時請把倆孩子分開,讓他們分別到房間或牆角玩耍,等到他們冷靜下來,再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不可動手。

或者兩孩子在公共場合爭吵打架,也需要家長及時介入。

對於底線問題,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不可咬人」「不可在外大聲爭吵」等等。

一碗水端平,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很多家長在遇到倆孩子打架時,會不容自主的偏向小寶或女寶,其實這樣對兩個孩子都不好,一個可能會養成驕縱的性格,而另一個可能會心中有怨氣。

這也是小康君不建議家長介入的另一個原因,如果家長不能一碗水端平,介入就會有偏向,家長的心偏了,比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影響更大。

所以在必須介入處理衝突時,請家長平等看待每一個孩子的對錯!

相關焦點

  • 駕校內兩女子打架,累到靠牆還薅著對方頭髮不放……
    兩女子搶「軟座」暴脾氣互不相讓從場地打到牆根打累了靠在牆角還薅住對方頭髮不放>只為一把休息凳5月7日,在元寶區金山鎮某駕校練習場內,兩個同車學習駕駛的女學員,為爭搶一個較為舒適的休息凳,前後兩次發生衝突,金山派出所的民警趕到後,才好不容易掰開她倆薅扯對方頭髮的手……就是薅 不撒手 咋地吧當日,金山鎮內某駕校的練習場地內,一群學員正在練習駕駛技術。
  • 山東一男生和3個女生吃飯,鄰座男子見狀心生嫉妒,過來拳打腳踢
    文/海盜君標題:山東一男子看鄰座男生和3個女生吃飯,因心生嫉妒,上前拳打腳踢在異性緣方面,俗話說澇的澇死,旱的旱死,資源分配的不均也容易讓人心生嫉妒。山東德州,一名男子和3個異性朋友一起吃飯時,無故遭到鄰座另一名男子的毆打,而被毆的原因令人非常無語。據悉,打人男子名叫解某某,被打男子名叫張某,事發地點是一家燒烤店,時間是凌晨4點。當時解某某看到張某帶著3名女生吃飯,4個人有說有笑,頓時非常嫉妒。
  • 二胎最佳年齡差是多少?這個年齡內孩子不打架,家庭幸福感更高
    即使寶媽恢復的很好,糖媽也不建議你剛生完頭胎,馬上懷二胎。我們需要給身體一個休息的時間,當身體做好準備後,再去備孕這樣才是最好的。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兩胎相差3歲以下,好處是可以節省資源,老大用完的能接著給老二用,孩子們從小一起長大,感情也會更好。但壞處卻是,3歲之前正是父母最費心的時間,一次帶倆無疑對寶媽們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 周公解夢之夢到罵人打架
    夢見罵人打架是怎麼回事  夢見罵人打架,說明你要放下姿態不能再高高在上而影響社交了。你們最為期待的就是今天趕緊過去吧,做啥都不順。  懷孕的人夢見罵人打架,預示生男。秋佔生女。  戀愛中的人夢見罵人打架,說明家和萬事興,不聽片面之辭可圓滿。
  • 兩對新人婚結一半,圍觀伴郎打架真相讓人笑噴...
    兩對新人婚結一半,圍觀伴郎打架真相讓人笑噴...結婚的習俗各地都不同但是兩隊新人婚結了一半在路上幹起架來這是怎麼回事?雙方都派出了伴郎上場在草地裡歡快地抱摔周圍人一邊圍觀一邊幫他們計算輸贏
  • 沈夢辰和閨蜜當街薅頭髮,說好相親相愛,怎麼一言不合就打起來?
    沈夢辰和閨蜜互薅頭髮,說好相親相愛,怎麼一言不合就打起來?瞬間兩個人就「打起來」還互薅頭髮,兩人表情十分誇張,十分搞笑,「打」完之後哈哈大笑,減輕了姐姐們訓練的不少壓力。昨天深夜沈夢辰和孟佳一起去上海外灘遊玩,兩個人一起拍了好多照片,前一秒兩個人拍照片還相親相愛地嘟著嘴玩親親,下一秒兩個人就開始互薅頭髮做出打起來的樣子
  • 孩子愛罵人說髒話?打罵冷處理都沒用,這4個方法也許可以幫你
    好朋友琳子最近遇到了一個育兒大難題:她3歲多的女兒琪琪上最近的表現有些「雷人」,稍不如意她就會大喊:「我打死你!」邊說還邊歪著頭揮舞著小拳頭示威。上了幼兒園後,她類似的語言更多了。比如:「我討厭你」、「我拿刀砍死你」、「你XXXP」。。。
  • 廣東1男子當街抓1女子頭髮按地撕扯,三名男子都無法拉開他們
    「路怒症」,是很多司機都存在的問題,有時候我們在面對被其他車輛別車或者按喇叭的時候都會感到很生氣,都有一種想罵人,想找人打架的衝動,但這種「路怒症」其實並不可取,這不,最近在廣東普寧市就發生了一起因「路怒症」引發的糾紛。
  • 秋冬頭髮殺手?皮皮狗教你怎樣減少寶寶頭髮靜電
    當媽難免會有崩潰的瞬間,人與人的不同只在於,能讓你抓狂的瞬間或多或少而已。有人說,有一個兒子的媽媽說話靠「喊」,兩個兒子的媽媽日常管教基本「吼」。雖然這樣的說有點以偏概全,但還是有不少男寶媽羨慕女寶媽,有個軟萌乖巧的小棉襖。
  • 如何教孩子從打架中受益?暗藏黑體3個字,點透快樂交友的方法!
    —— 百年回聲編輯:百年回聲整自:網絡,侵刪當老師的都知道,每個班級都少不了幾個經常打架的孩子,當家長的也都知道,如果孩子打架了,肯定不想自己家孩子吃虧,如果孩子吃虧了,孩子怎麼辦?家長怎麼辦?老師又把事情原委說了一遍,小宇媽媽看看小宇,又看看小剛,然後極其平靜的說:」發生這種事情,兩個人都有錯誤,相互道歉,認個錯吧。
  • 【圍觀】兩男兩女高架橋上停車「混合雙打」!網友:看完視頻我忍不住笑了
    上海延安路高架上車速一般在80公裡/小時在這樣疾馳的車流中7日,竟然有兩男兩女
  • 3、4歲的孩子大庭廣眾下對奶奶拳打腳踢,真是觸目驚心!
    老奶奶帶著3、4歲的小孫子路過一條小吃街。這時孩子看見一個想吃的,異常興奮,他硬是把奶奶拽到店鋪前,吵著嚷著要吃。老奶奶低頭看看孩子,有些無奈的說了些話,搖了搖頭。孩子看到奶奶搖頭,立即憤怒異常,對老奶奶拳打腳踢,嘴裡還罵個不停!旁邊的人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 剛洗完頭髮,就癢到抓狂,掉發到讓人崩潰,這款洗髮水拯救你
    剛洗完頭髮,就癢到抓狂,掉發到讓人崩潰,這款洗髮水拯救你!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剛洗完頭還沒兩天的時間,頭髮就癢到讓人抓狂,隨便一扒拉就滿是頭屑。光是這些還不是最心碎的,讓人最心碎的就是頭髮掉得讓人崩潰。
  • 「你個臭屁蟲」,孩子進入汙言穢語期,巧用3招幫娃完美度過
    樂樂媽聽到自家孩子罵人,頓時覺得很不好意思,趕忙幫著苗苗媽安撫哭鬧的苗苗。五分鐘後,樂樂自己騎著自行車回來了,樂樂媽問他,苗苗為什麼哭著回來了,樂樂說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樂樂媽看孩子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繼續追問:「你為什麼要罵苗苗是「臭屁蟲」呢?你知不知道,苗苗聽到你這樣罵她,特別傷心。」
  • 互扇耳光、拳打腳踢,泰劇女主撕X有多狠?
    尤其是這戰鬥力,讓你看著臉疼、手疼、頭髮疼……薅頭髮是對打架最基本的禮貌,也是泰劇女人打架開局。不存在,翻個身你就完蛋了!所以說,沒點功夫傍身,怎麼敢在泰劇裡打架!而且在泰劇裡的女主根本沒有「忍氣吞聲」這四個字,她們不僅要聲討渣男小三,還要拿起身邊的武器。。。
  • 「媽媽,你肚子上是什麼?」寶媽產後留疤,孩子反應戳人淚點
    多年過去了,疤痕依舊很明顯,一次不小心被兒子看到,小男孩就好奇的問:「媽媽,你肚子上是什麼?」 媽媽回答:「是一道疤痕。因為你要從肚皮裡面出來,所以必須要劃個口口。」 小男孩聽到立刻就紅了眼圈,看著媽媽的傷疤哭了起來,神情非常難過。孩子媽媽也慌了,趕忙安慰兒子:「已經不痛了,媽媽願意的。」
  • 二胎老母親瀕臨崩潰!如何搞定兩娃的戰爭?這些技巧你必須得會
    一、兩娃讓老母親瀕臨崩潰!昨天打電話給朋友諮詢個事,電話一接通,那頭傳來了朋友的河東獅吼:「你們兩個給我安靜點!」、「哥哥,你不要跟弟弟搶」、「你讓著弟弟點聽到沒有!」接著聽到弟弟的哭聲。我還沒開口,就聽到朋友氣急敗壞地說:「這會兒我得去處理一下兩熊孩子的戰爭,等會打給你。」
  • 二胎家庭,父母做不好「裁判」對孩子「殺傷力」很強,你別忽視
    因為獨生子女,一來會略帶一點孤單,二來兩個孩子一起玩就有伴不孤獨。 但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兩個小孩雖然可以相親相愛,相處和睦,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在經歷打架互懟的常態。 還有一些父母認為自己不管怎麼做,兩個孩子都會因為他們受到了不公平,而出現打架互毆的行為,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的呢?
  • 生了孩子當「出氣筒」,一不順心就拳打腳踢,網友:不配做父母
    有網友表示,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情,也不管家長受到了什麼刺激,這都是不對孩子拳打腳踢的理由,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做父母。誠然,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任何的一丁點問題都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情緒容易失控的父母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缺乏安全感,性格極度自卑孩子從小就在情緒容易失控的父母身邊長大,是不是會被對方拳打腳踢,內心會缺乏安全感。很多孩子往往會學著父母的樣子,對周圍的孩子拳打腳踢,甚至是表現出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
  • 應採兒揭曉二胎秘密:全國開放二胎5年,雞飛狗跳只是假象
    果不其然,我的朋友們從4月開始就各種二胎宣言!10月開始就是各種二胎朋友圈,祝賀!確實自從國家發布二胎政策以來,全國人民都動起來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開學一個月後,朋友圈家長的自省。有了二胎豈不是更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