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盧溝橋街道長二社區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2020-12-24 北京豐臺官方發布

垃圾分類,是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社區公共精神的具體體現,更是「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具體實踐。在豐臺區盧溝橋街道長安新城第二社區,社區黨委充分發揮核心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廣泛發動、創新舉措,持續深化「小手拉大手」生活垃圾分類活動,注重家校聯合,以兒童帶動家庭,引領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新時尚。

黨建引領激活基層分類新活力

為更好地實施垃圾分類,長二社區探索建立了「黨建引領、科學實施、精準服務」的工作模式,2020年初,長二社區聘請專業公司「進駐」小區,共同為小區居民提供現代化、專業化的垃圾分類服務。

社區聯合專業公司廣泛開展宣傳,從小區出入口滾動播出垃圾分類宣傳片,到懸掛的宣傳橫幅、張貼的宣傳海報、發放的宣傳手冊、告知書、《致業主的一封信》,及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一系列「動作」,在長二社區內營造起了濃厚的垃圾分類氛圍。

為確保廚餘垃圾分出的純淨度,社區通過徵集志願者及協調物業資金支持,聘請了專業垃圾分揀人員,由最初的無人值守到目前每天兩個時段內的100%桶前值守率,分類投放指導。同時,增加清運頻次,晚間增加巡視人員,發現冒桶、亂堆亂放及時清理。

社區也將原來的120餘處垃圾桶合併設置了17個綜合垃圾分類桶站,每個桶站都安裝了雨棚、桶蓋拉杆、監控設備,為了方便居民投放,社區還設置了建築垃圾、大件垃圾暫存點。同時,購置2輛其他垃圾專用清運車輛、2輛廚餘垃圾專用運輸車,讓居民的任何垃圾都「有處可投」,從源頭杜絕混裝混運。

自7月份以來,長二社區在街道進行的垃圾分類月度評比中,已連續5個月獲得流動紅旗。社區的廚餘垃圾分出率也逐月提高,垃圾減量明顯,從五月份開始實施時每月分出廚餘垃圾1.5萬公斤到現在平均每月7萬公斤,小區業主垃圾分類意識已逐漸建立,文明習慣正逐漸養成。

家校聯合探索共建共治新合力

長二社區由社區黨委牽頭,以家庭、學校、社區共建為抓手,創新「小手拉大手」模式。以兒童撬動家庭,設計趣味性強、喜聞樂見、兒童普遍參加的垃圾分類特色活動,引導家長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來,培育和孵化垃圾分類志願者隊伍。

通過組織參與井蓋彩繪、參觀阿蘇衛垃圾分類處理中心,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兒童在動手、動腦、邊玩邊學的過程中成為垃圾分類的「小達人」。

在一系列主題鮮明、好玩有趣的親子活動中,家長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大家紛紛表示:「垃圾分類十分重要,今後在家也要弄幾個桶進行垃圾分類,做好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長二社區以兒童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社區的模式,引領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新時尚,真正做到將垃圾分類理念浸潤人心。

來源 豐臺區融媒體中心《豐臺報》

作者 楊捷薇 徐存陽

攝影 張鵬

編輯製作 李娜

相關焦點

  • 系列實舉妙招促垃圾分類成「新風尚」
    近日,在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街道假日風景社區,62歲的徐月華和3名巾幗志願者拿起快板,表演著生動的垃圾分類情景劇,在寓教於樂的宣傳中,居民們更加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意義。據了解,目前盧溝橋街道42個社區開展了垃圾分類主題實踐活動。而在豐臺區,垃圾分類已成為廣大家庭的自覺行動。不久前,豐臺區婦聯與團區委、區總工會共同啟動豐臺區創建國家衛生區志願服務活動。
  • 北京評出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石景山有這5個社區!
    ,為了激勵先進、形成示範帶動,按照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的工作部署,市城市管理委於9月至11月期間在全市開展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目前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已經評選完畢。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有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這是所在社區居民、村民以及基層一線幹部共同努力的成果和榮譽,獲獎的小區、村要倍加珍惜,持續鞏固。」張巖表示。  記者了解到,此次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過程中,基層通過創造性地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湧現出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 物業社區聯手,和義街道世嘉麗晶小區垃圾分類見真招
    「記得將垃圾分類投放哈!」這是豐臺區和義街道西一社區世嘉麗晶小區保潔員崔愛蓮近期每天工作時都要重複的一句話,時刻提醒著小區居民要踐行垃圾分類,從身邊做起,為居民擰緊垃圾分類這根弦兒,這也是和義街道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一個縮影。
  • 北京評出首批174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看看有沒有您家小區?
    北京評出首批174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看看有沒有您家小區?會上,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相關典型經驗將進一步推廣。為了激勵先進,形成示範帶動,按照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的工作部署,9月-11月在全市開展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
  • 豐臺區花鄉天倫錦城社區全力助推垃圾分類「新時尚」
    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 走進豐臺區花鄉天倫錦城社區,只見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為95個單元門前的200多個垃圾桶換上新標識。藍色的「可回收物」、綠色的「廚餘垃圾」、紅色的「有害垃圾」、黑色的「其他垃圾」,中英文標註配上簡易圖案,顯得非常醒目。
  •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小召街道舉辦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11月3日,小召前街街道辦事處在泓博花園小區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活動現場設立宣傳展板、垃圾分類掃碼區、垃圾兌換禮品體驗區
  • 南山街道打造城中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8月2日,記者再次走訪南山街道南光社區橫龍崗村時發現,社區街道通暢整潔,雨後清新的空氣和著青草香撲面而來,舊貌換新顏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垃圾分類投放標識通俗易懂,紅藍黑垃圾箱有序擺放,不僅乾淨整潔無異味,還配有貼心的洗手池與洗手液,社區垃圾分類督導員工作時間每隔一小時
  • 創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 龍文碧湖街道這樣做
    碧湖街道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社區基層黨建工作,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群合力,引導黨員幹部在推行垃圾分類中,走在前、帶好頭、作表率。街道黨工委多次組織碧湖街道黨工委中心組以及碧湖街道全體黨員幹部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視察上海時強調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的理念,成立13支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開展知識科普、分類投放、督導服務等公益志願活動。
  • 「上海市垃圾分類志願服務特色社區」出爐 方松街道、泖港鎮上榜
    垃圾分類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志願者的積極參與有效推動了垃圾分類工作。日前,上海市垃圾分類志願服務特「色社區」名單公布,我區方松街道、泖港鎮上榜。 在方松街道昌鑫花園居委會的酵素工坊內,擺放著十幾個裝有酵素的大罐,罐上貼著寫有製作時間的標籤。
  • 陽信縣走出「接地氣」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
    經過半年多的宣傳引導,如今在呂家村等試點村裡,生活垃圾分類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每家每戶都自覺行動——村民在家分類投放幹、溼垃圾,村居保潔員每天定時上門分類清理,再在村資源分類中心對幹垃圾二次分揀,將溼垃圾運到堆肥點堆肥還田,走出一條「接地氣」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
  • 發放宣傳折頁100餘萬份 豐臺倡導垃圾分類「新時尚」
    太平橋街道:制定細化標準統一規範小區桶站標識在豐臺區太平橋街道,為推進轄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單位、經營性場所和居民小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街道敲響「加油鼓」,全力做好宣傳、引導、組織和監督工作。
  • 豐臺區今年新建27.5片多功能運動場地、4公裡健身步道
    長辛店街道槐樹嶺社區不僅社區面積大、人口多,還位於豐臺區永定河以西,長辛店街道的最西邊,一直以來缺乏活動場地,或者場地破損,無法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今年,豐臺區體育局對槐樹嶺社區一片標準足球場進行了升級改造,面積達7800多平方米。
  • 助力垃圾分類,添彩美麗虞城 百官街道天祥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巴南區李家沱街道:支持樓層撤桶,助力垃圾分類
    1月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巴南區獲悉,為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綠色健康生活,巴南區李家沱街道多次召開垃圾分類工作部署會,積極動員村(社區)及物業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加快推行樓層撤桶、提高投放正確率等工作。
  • 天宮殿街道東湖北路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系列活動
    2020年12月08日 14:43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近日,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東湖北路社區組織開展了「2020生活垃圾分類文藝匯演暨表彰大會」,積極營造轄區「垃圾分類人人知曉,垃圾分類人人參與
  • 燕山街道燕子山小區社區黨委召開垃圾分類工作研討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穎男 濟南報導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實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對於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創建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1月13日下午,歷下區燕山街道燕子山小區社區黨委召開垃圾分類工作研討會。  會上,燕子山小區社區黨委書記許廷軍表示,通過垃圾分類活動,增強了社區居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將垃圾分類漸漸的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居民的心裡,真正的將居民組織起來。
  • 這個街道探索新模式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當前,重慶正進一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少小區都在推行樓層撤桶。如何讓更多居民接受樓層撤桶,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當中來的同時,還能讓分類準確率更高,這是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努力的方向。
  • 萬達社區夯實生活垃圾分類主陣地
    自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倒計時以來,西安市新城區中山門街道萬達社區黨委高度重視垃圾分類的宣傳和落實工作,面對轄區可能出現的居民投放不力、保潔員需要二次分揀的情況,社區積極組織轄區物業公司保潔員、街區保潔員開展垃圾分類培訓。
  • 垃圾分類也有時尚榜?這個街道很「走心」
    為了長久地推行垃圾分類,九龍坡區中梁山街道在已經實施的垃圾分類基礎上,根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求和層層考核機制,結合街道實際,制定三榜公示制度,「包括街道考核榜、社區評議榜、樓道時尚榜」。據了解,三榜公示目的在於層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讓環保成為深入人心的一種習慣。
  • 農村地區垃圾怎麼分類?北京房山:探索廚餘垃圾就地堆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4月30日,記者從北京市房山區獲悉,該區已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其中,對農村地區居住區垃圾分類的要求與城市有所不同,包括鼓勵探索廚餘垃圾就地堆肥等處理技術,以減少外運成本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