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雪季來臨的時候,總會有這麼一個話題——#怎樣不提雪字描述雪很大#,被網友們反覆拉出來炒冷飯,表達自己對雪的喜愛。
對於怎麼不提雪字來說明雪下的很大,其實古人早已玩的登峰造極。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什麼時候庭院裡落下了雪花?還以為昨夜院中枝上開了花。很明顯這是將雪比作花,下雪後樹梢上覆的薄雪可不就像是一朵朵小花麼?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這個不用螺螄君提,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白皚皚一片有如梨花爭相開放。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宮牆被團團白雪覆蓋,散發著凜然白光,白日天上飄雪就好像瓊花一片一片從天上掉下來。
——蘇軾《興龍節侍宴前一日,微雪,與子由同訪王定國》
東坡這個比喻就比較奇特,將雪比作玉沙。風中飛起了潔白無瑕的小雪花,趕緊收拾收拾下班回家吧!
天上飛瓊,畢竟向、人間情薄。還又跨、玉龍歸去,萬花搖落。
——辛棄疾《滿江紅·和範先之雪》
辛棄疾的詩總是有種大開大合的氣象,雪花紛紛飛揚,全撒給了這薄情的人間。再次出門時,撒雪的玉龍走了,大地像是被千萬朵搖落的潔白花瓣鋪滿。
將雪比作其他潔白的事物,什麼千樹梨花、墮瓊花、萬花搖落等等,又美又貼切,詩人玩這一手爐火純青。對於我們來說,也可以學習這樣的比喻,不提雪字來形容雪大。你會用什麼比喻雪呢?記得留言區交作業!
這也是寫雪的千古名句,所有山上的飛鳥已經絕跡,所有道路都不見人影,整個天地就剩一片大雪。
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鄭板橋《山中雪後》
鄭板橋寫了雪後被凍住的梅花,房簷的積雪尚未開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種清冷孤寂的氣氛可不一般啊!
這句詩很好的描寫了下雪的一個動態過程,雪花飄舞著飛入了窗戶時,青色的竹枝被雪覆蓋好像一根白玉杖。
交河城邊鳥飛絕,輪臺路上馬蹄滑。
——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這是岑參的第二首詩入選,恭喜!交河城邊飛鳥早已斷絕,輪臺路上戰馬走過都打滑,可見雪之大。
將這一招玩到極致的還有一位選手——施耐庵。他筆下的這場雪,下的極為霸氣,完全可以想像得到林衝在雪中挑著槍遠行的豪情。
凜凜嚴凝霧氣昏,空中祥瑞降紛紛。須臾四野難分路,頃刻千山不見痕。銀世界,玉乾坤,望中隱隱接崑崙。若還下到三更後,彷佛填平玉帝門。
最後,也是我們說雪時必定會提到的一篇文,可以用一個「絕」字形容,就是我們大家都學過的《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雖只有幾句話,卻為我們打造了一個身臨其境的雪後西湖,湖上瀰漫著雪光水氣,與天空和雲層連成一片,雪白難辨。一片白茫茫之中,似有似無的露出幾點痕跡,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寫盡湖山雪景的潔淨、迷濛,傳盡西子銀裝素裹的風姿神韻。」
如何通過環境描寫來說明雪大?不提雪,但是我們可以仔細描述下雪的動態,雪後的畫面,周圍人鳥獸對雪的反應……鳥飛絕、馬蹄滑、千山不見痕、上下一白,這雪得有多大?沒有明寫卻留給了讀者足夠的想像空間。這一招你學會了嗎?同樣歡迎在留言區交作業哦~
文案:李 瓊 | 編輯:陳 婧
原創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繫:
螺老師 18969909657(同微信)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啦~
感謝耐心閱讀,喜歡一定要「在看」
每天5分鐘,語文百科小達人
「星標」置頂不僅準時還不迷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