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綜」拓寬邊界:從衍生品到「獨立行走」

2021-03-03 Vlinkage

縱觀9月的綜藝市場,「團綜」是一個逃不開的話題,先是《德雲鬥笑社》於騰訊視頻上線,在節目裡實現了德雲社高人氣成員的「全員集結」,國民「相聲天團」捉對廝殺分組表演,「笑」果不凡。隨後THE9的團綜《非日常派對》也強勢來襲,九個姑娘憑藉著自己毫無偶像包袱的綜藝感,收穫了不少路人的好評。

作為綜藝市場的新生類型,近年來隨著偶像文化與粉絲經濟的蓬勃發展,團綜也迎來了全新的階段,精品化和專業化的內容開始不斷出現,那麼,團綜在國內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優秀的團綜又能為市場帶來哪些啟示,今天我們就來一一盤點。

打破「圈地自嗨」

引入頭部製作力量

「團綜」的概念最早起源於偶像產業發達的韓國,是以團隊全體成員為主體,記錄他們生活、工作、遊戲的真人秀。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粉絲有窗口去了解舞臺下的偶像,發現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反差萌,從而進一步增強對偶像的好感度和忠誠度,是idol文化最重要的衍生品。

來到國內,國民團體TFBOYS是團綜節目的「開路者」,2013年,時代峰峻首次為TF家族推出了《TF少年GO》,剛剛成團不久的「三小隻」全員出演,2014年,借著紅遍大江南北的《青春修煉手冊》,時代峰峻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團綜《TFBOYS偶像手記》,記錄TFBOYS前往臺灣旅行中的趣事,其後又推出了以記錄日常為主打的《TFBOYS觀察日記》。

雖然在TFBOYS不斷圈粉的路上,這兩部團綜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也有一定的熱度,但在這一階段,由於國內偶像市場並不成熟,大部分團綜的製作還是比較粗糙的,流程也相對固定,缺乏精心的規劃,與隨手拍攝的VLOG沒有太大差別,這也導致了團綜的垂直屬性明顯,主要是為了服務粉絲,能夠輻射到的大眾範圍有限。

直到2018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兩檔「101系」選秀節目的爆紅開啟了「偶像元年」,一時之間,除了由經紀公司自己製作的粉絲屬性明顯的「日常小團綜」猶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開花,網際網路資本介入的「頭部大團綜」也開始出現。

一方面,視頻平臺在推出偶像團體後,為了不讓他們陷入「出道即巔峰」的窘境,自然要量身打造綜藝給男團、女團們展示自己的機會,構建偶像全產業鏈閉環。另一方面,近年來視頻平臺飛速崛起,網綜市場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垂直細分內容成為了當下市場的大趨勢,粉絲粘性極強的偶像團綜無疑是一個非常值得開發的藍海領域。

2019年,團綜正式進入了「專業化」作戰,跟普通綜藝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騰訊視頻推出的火箭少女101的團綜《橫衝直撞20歲》由曾經製作了《爸爸去哪兒》的謝滌葵團隊操刀,斬獲了不俗口碑;樂華七子NEXT的團綜《少年可期》則由芒果TV出品,並以「少年拜師」的模式請到了蔡國慶、張曼玉等一眾大咖的參與。

來到2020年,這種趨勢愈演愈烈,剛剛成團的THE9團綜《非日常派對》就請到了郭敬明、何炅、金星、王耀慶等人做飛行嘉賓,話題不斷。《德雲鬥笑社》更是騰訊視頻今年的重點綜藝項目,由一手打造出中國最強口碑綜藝《極限挑戰》的前導演嚴敏操刀。

可以說,引入了國內頭部綜藝製作力量的頭部團綜,已經開始擺脫以往的「圈地自嗨」模式,從服務垂直用戶的衍生品向獨立作品發展。這也是因為國內的偶像產業和粉絲經濟已經來到了更加成熟、發達的新階段,甚至連深耕傳統技藝的「德雲社」都在盡力去擁抱偶像化,視頻平臺和經紀公司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在存量市場裡遊走,開始謀求打破圈層的閉塞,拓寬邊界吸引更多新鮮的受眾群體。從這一點來看,高配置的專業化團綜,在未來必將成為常態。

國民度嘉賓幫助拉新

笑點和共鳴必不可少

下圖中,我們盤點了2019年以來討論度相對較高的團綜,這些節目的豆瓣評分全部超過了7分,甚至不乏9.0、9.3的高分,評分人數卻相對不多,可見團綜的影響力雖然正在向大眾範圍擴散,但其目前最主要的受眾仍然是垂直的粉絲群體。從播放指數和豆瓣評分人數則可以直觀的看出這些節目的流量與熱度,播放指數方面,《少年可期》獨佔鰲頭,《非常日派隊》《限定的記憶》《德雲鬥笑社》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豆瓣評分人數方面,獲得TOP3的是兩個女團的三檔綜藝,THE9的《非日常派對》還有火箭少女101的《橫衝直撞20歲第一季》《橫衝直撞20歲第二季》。

那麼,縱觀這些在數據表現上比較優異的團綜,它們為什麼能夠突出重圍?又有哪些可供借鑑的創作經驗與方法論?

一、內容為王,團綜更需要綜藝感

對於觀眾來說,「內容為王」的金科玉律永遠不會變,想要抓住更多人的眼球,團綜就不能單純記錄偶像的日常生活,拍攝流水帳,而是要主動做好各個環節的策劃,製造戲劇化衝突,拉滿笑點和綜藝感。

例如以「爭搶德雲一哥」為主題的《德雲鬥笑社》,雖然有不少關於相聲藝術科普的部分,但更多的還是迎合大眾的遊戲環節,反轉不斷、高能爆笑的節目效果讓很多網友感慨「有極挑那味了」,毫無門檻,可看性非常高。

二、加入「國民度」嘉賓,碰撞出更豐富可能

大多數人選擇觀看一檔綜藝,最在意的除了內容就是嘉賓了,偶像團體自帶的圈層屬性對粉絲之外的路人來說不夠「友好」,如果能邀請一些國民度更高的明星參與,對觀眾的吸引力必然會增加,同時這種不同領域之間的碰撞,也有可能會激發意想不到的火花與更豐富的可能性。

《少年可期》中,NEXT的幾位成員接連拜訪了騰格爾、鄭秀文、蔡國慶、張曼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咖前輩,讓節目有了出圈的基礎。《非日常派對》則不但請來了何炅、金星這種能控場的主持人,還邀請了團員虞書欣劇中的「男朋友」張雨劍,劇中的「舅舅」王耀慶,團員喻言的偶像明道,他們之間的互動給節目帶去了不少話題。

三、挖掘大眾向的情感共鳴

大部分團綜的立意都是偶像與粉絲之間的情感連結,但想要出圈面對更廣泛受眾的檢閱,就必須涉及更多維度的社會議題,挖掘具備普世共情價值的情感內核。

以《橫衝直撞20歲》為例,第一季中,火箭少女101在無水無電無信號的條件下徒步行走撒哈拉沙漠,完成了一場困難重重的探險;第二季十一位成員又帶著姐妹們前往自己最重要的成長環境中,去完成與成長相關的三件小事。從不斷突破的自我成長,到原生家庭與少女友情,都跨出了粉絲傳播的範疇,普通觀眾也能在這些故事中找到廣泛的情感共鳴,積極參與話題互動,助推節目的熱度。

結語:


目前來看,國內的團綜市場仍然處於剛剛起步的狀態,僅有不多的頭部團綜具備出圈的可能性,但這也意味著,團綜已經有了專業化升級的趨勢,正在向常規綜藝的打法靠攏。另外,在團綜受眾依舊相對垂直的情況下,如何平衡粉絲和路人的訴求,做到既能服務粉絲讓其滿意,又能讓路人感興趣駐足觀望,也非常值得思考。

隨著偶像產業的持續發展,未來中國勢必誕生更多能輻射到不同階層的偶像團體,到時作為配套產品的團綜就有了充分的生長土壤,或許大規模的「破圈」離我們並不遙遠。

相關焦點

  • 《非日常派對》:一次拓寬偶像邊界的大膽嘗試
    當下大部分團綜形式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這種「圈地自萌」——團綜的主要功能是讓粉絲和愛豆的互動更緊密。 《青春有你2》播出後,THE9在期待之中成團,其團綜《非日常派對》也迅速跟上。看起來這好像是中國偶像團體出道的規定套路,但《非日常派對》和以往傳統的團綜十分不同,它正在用好的綜藝內容推動THE9團體的出圈,這是從前從來沒有過的團綜形式。
  • 團綜「棄」團
    一路上漲的評分人數,見證著本土偶像團綜的升級,告別展現團隊生活的點點滴滴、打打鬧鬧的初級階段,打破團綜「圈地自萌」的偏見,當下的團綜不再只聚焦「團」,而是拋棄「團感」,接入更多元、更大眾的元素。設置嘉賓、拓寬主題後,團綜失去了「團感」。但體量的升級,綜藝化的敘事框架,讓大型團綜在觀感上更靠近大眾向的傳統綜藝節目。
  • 從「粉絲自嗨」到「精品綜藝」,偶像團綜悄然發生新變化
    如今,一來偶像團體大眾認知度的提升拓寬了團綜的商業價值,二來平臺、製作公司與偶像經紀公司的合作日漸成熟,團綜製作日趨專業化,團綜關注度與日俱增,越來越呈現出「精品綜藝」質感,而有向「頭部綜藝」升級的發展大勢。
  • 從「粉絲自嗨」到「精品綜藝」,偶像團綜悄然發生新變化
    如今,一來偶像團體大眾認知度的提升拓寬了團綜的商業價值,二來平臺、製作公司與偶像經紀公司的合作日漸成熟,團綜製作日趨專業化,團綜關注度與日俱增,越來越呈現出「精品綜藝」質感,而有向「頭部綜藝」升級的發展大勢。
  • 團綜正在拋棄「團」感
    一路上漲的評分人數,見證著本土偶像團綜的升級,告別展現團隊生活的點點滴滴、打打鬧鬧的初級階段,打破團綜「圈地自萌」的偏見,當下的團綜不再只聚焦「團」,而是拋棄「團感」,接入更多元、更大眾的元素。設置嘉賓、拓寬主題後,團綜失去了「團感」。但體量的升級,綜藝化的敘事框架,讓大型團綜在觀感上更靠近大眾向的傳統綜藝節目。
  • 團綜「標杆」養成記:「橫衝直撞」的金字售後招牌
    在兩季從集體到個人的塑造中,這檔被認為偶像行業標杆的團綜,完成了IP整體化開發下的「售後服務」進化。說起去年在撒哈拉沙漠的經歷,火箭少女101的成員們記憶猶新,特殊的自然環境,一如2018年未出「創」時的高壓競賽環境,每個人的精神力都被逼到了邊界上。2020年5月,團期將滿之際,《橫衝直撞20歲》第二季夏日篇正式回歸。
  • 又一檔偶像團綜,選秀團體沒熱度,只能靠團綜?
    現在娛樂圈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影視賺口碑,綜藝賺人氣」,所以很多藝人都渴望可以參加綜藝賺波熱度,希望為自己後面的星途拓寬一些道路,慢慢的就出現的一些「自製」「團綜」這樣的特殊的綜藝,專為某個主題或某個人/團體打造的綜藝。
  • the9海報疑抄襲EXO,EXO爬梯子團綜,與the9團綜撞相同元素
    近日,《非日常狂歡》公開了一張與團綜相關的海報,引起了熱議。12個人的《EXO showtime》之外,另外的兩個團綜就是《EXO的爬梯子旅行》了。爬梯子這個遊戲在韓國很多偶像團也玩過,但是以這個遊戲作為團綜的核心元素的就只有EXO。
  • NPC團綜,火少101團綜,R1SE團綜,看到THE9團綜追定了
    原標題:NINEPERCENT團綜,火箭少女101團綜,R1SE團綜,看的THE-9團綜追定了。 隨著選秀的大火,也出現了為團體量身定製的綜藝節目。更多的我們可以看到隊員之間真實的生活。今天我們看一下那些組合的團綜。
  • NPC團綜,R1SE團綜,UNINE團綜,看到TF團綜:回不去了
    現在國內的男團有很多,每一個都非常受大家支持,畢竟這些小哥哥不僅顏值很高,而且業務能力非常好,而他們為了更好的和粉絲互動,在成團期間還會有一些團綜,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幾個組合的團綜都是什麼吧。
  • 時代少年團團綜,UNINE團綜,R1SE團綜,看到THE9:萬分期待!
    現在團隊出道的藝人很多,其中很多都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而且一般團隊的藝人,都是有團粉的,大家都希望看到成員們在一起私下的互動,感受團魂,因此團綜就是很好的一個展現的方式了,很多團隊都有團綜,下面就一起來看其中的這麼幾個吧。
  • 在韓國能爆紅的團綜,為什麼到了在國內卻是「粉絲自嗨」?
    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將會出現更多團綜,而在市場基礎如此薄弱的當下,團綜如何打破既沒流量又沒口碑的窘境?團綜起源於韓國,是以某個偶像團體及成員為主要展示對象,記錄其成團後生活、工作等內容的真人秀節目,一般來說,團綜節目的受眾主要為粉絲。經過了長達20餘年的發展,團綜已是韓國偶像產業重要的內容產品,幾乎每一個正式出道的偶像團體都會推出不同形式的團綜。
  • the9海報抄襲EXO,EXO爬梯子團綜與the9撞相同元素
    近日,《非日常狂歡》公開了一張與團綜相關的海報,引起了熱議。12個人的《EXO showtime》之外,另外的兩個團綜就是《EXO的爬梯子旅行》了。爬梯子這個遊戲在韓國很多偶像團也玩過,但是以這個遊戲作為團綜的核心元素的就只有EXO。
  • 從粉絲走向大眾,團綜如何避免「團滅」?
    與其他綜藝相比,團綜有什麼特點?團綜又該如何探尋出圈的可能?TFBOYS「壟斷」,一些組合推出的團綜,沒什麼影響力。假若你不是火箭少女101的粉絲,也不妨礙你把它當做一檔自成一體的獨立綜藝欣賞。七位姐姐組團到不同的城市,開始一段與音樂有關的旅行,了解不同城市的音樂文化,並在當地完成一次音樂路演。
  • 姐姐的團綜怎麼會這麼無聊?
    時隔兩月,《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後的首檔團綜《姐姐的愛樂之程》終於開播。這檔冠名招商3億的團綜,在萬眾期待下不再只是芒果tv專屬,而是順勢登上了湖南衛視的周五晚十點檔,面向更廣大的觀眾群。但從前兩周播出的先導篇和正片首期節目來看,這檔備受矚目的團綜讓觀眾有些失望。根據酷雲的數據,10月30日正片第一期播出當晚,《愛樂之程》收視率一路下滑。
  • 團綜拋棄「團感」,粉絲還上頭嗎?
    「偶青系」畢業的NINEPERCENT、UNINE、THE9、樂華七子NEXT、TANGRAM遍布各條跑道,《創》系團火箭少女、R1SE的重磅體量引人矚目,韓系「純血」威神V、養成系「新招牌」時代少年團,和近年來愈發大勢的「德雲男團」也強勢出鏡。
  • 透過專業技巧拓寬直播邊界 以敏銳的嗅覺捕捉時代風口
    雙12張萌萌姐直播間  與大多電商平臺不同,在時間間隙不長的「雙十二」購物節上,青創智慧集團拓寬在「雙十一」購物點上的策略和成功經驗,突出了速度對直播形式本身的理解與硬實力的展示,用青創智慧集團董事長張萌的話講,「雙11」代表了廣度,通過疊加時間厚度的概念嘗試拓寬直播的邊界,打破一天只有24h的實驗性聯合直播。
  • 國產偶像團綜的「蛻變」之路
    最近,《橫衝直撞20歲》第二季頻頻登上熱搜,再次將「偶像團綜」帶入觀眾的視野。 團綜這一概念最早起源於偶像產業發達的日韓,是圍繞偶像團體打造的內容衍生品。在國內綜藝市場上,2013年時代峰峻為TF家族推出了《TF少年GO》,成為了國產偶像團綜的起點。
  • NINE PERCENT的9分團綜
    這憑什麼叫團綜?團綜的目的和意義在於,挖掘成員們舞臺之外的另一面,讓組合的粉絲看到團魂(至於團魂是真情流露或逢場作戲暫且不管),讓節目製作人、影視劇導演看到藝人的潛力.而不是,像《限定的記憶》這樣拼湊出一個團綜。
  • 團綜看點這麼多!《百分九少年》到底什麼時候播?
    沒有新作品、沒有採訪雜誌,見面會的門票又被炒到一萬多。付出真情實感的粉絲明白,這樣下去,她們的耐心和愛遲早磨沒了。團綜作為專為團體打造的真人秀節目,圈粉、固粉能力非常強! 香蕉娛樂的團綜就不一樣了,作為國民老公王思聰的公司,從裡到外都露著一個字:「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