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很多的優秀日本動漫在中國的正版引入,動漫這一文化載體在年輕群體中的受歡迎度越來越高,其中的日本動漫更是其中的主體。
但是你有沒有好奇過,一部日漫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又是怎麼從一張張的原稿變成我們所看到的動漫的呢?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日本動漫的製作全流程吧。
一.企劃階段
(相關人員:製片人,動漫製作公司負責人)
一般一部12集左右的動畫是需要2億日元以上的製作經費的,所以在這個階段首先就是製片人找投資和與各個版權方進行談判。
一般最終會由幾家公司出錢並由各自的項目負責人組成製作委員會,例如音樂公司出CD來賺錢,藍光碟片發行方出DVD賺錢,原作方(例如JUMP漫畫集英社)拉動原作漫畫銷量來賺錢。
然後決定製作公司,作品主要監督,腳本家,動畫人物設計等由誰擔任,作品的風格和受眾等。這時候就決定了作品的大方向。
例圖為《進擊的巨人》《甲鐵城的卡巴內利》的製作公司,被粉絲稱為霸權社
二.腳本階段
(相關人員:腳本,劇本,監督)
到了腳本階段後,會開始決定片子的世界觀是怎樣,哪些角色會登場,片中的故事發生的場景等。以及定下劇本的大綱,比如十二集的動漫每一集的大致劇情是什麼等等。
拿火影舉例,這一步會根據漫畫定下木葉村,忍者世界等的世界觀,以及定下鳴人佐助為主角,此階段的反派是誰,他們的忍術設定是怎樣的,性格又是怎樣的。
三.設定階段
(相關人員:人物設計,場景設計,美術監督)
這一步簡單來說就是之後動漫製作時的基石和參考,包括人物設計,場景設計,道具設計,色彩設計,根據不同類型片可能還會有機甲設計,怪物設計等。
《火影》鳴人角色設定
《博人傳》佐良娜角色設定
一部動畫的製作會需要不少的人員參與,所以在製作中需要一個統一的參考和標準,這些設定就是製作中的標準,所有製作人員都按照這個標準來畫。一般這個階段都會由團隊中的核心人員參與。
道具設定
四.分鏡階段
(相關人員:分鏡,監督,腳本)
這個階段就是把文字的腳本和劇本,轉換為具體的畫面。通常這個部分還會對整個片子的節奏進行掌控,比如一個場景的對話會發生多少秒,一個人跑步會跑多少秒。
在日漫裡的分鏡一般不會畫的特別詳細,只要讓演出和相關的製作人員能夠看懂畫面中的內容即可。
(演出;指負責部分劇情內容該如何呈現為畫面的管理者,有時可稱為單集導演)
日本大部分演出和分鏡都是同一人,這樣會加快效率和方便演出的發揮。
五.構圖,設計稿階段
(相關人員:作畫監督,演出,原畫)
這一步之前的分鏡圖一般會畫的細節很少,所以這一步一般會將分鏡草圖畫的更加精細,細節更加的多,確定畫面中所有的內容。
例如畫面中的透視,物品擺放,人物動作,鏡頭運動方式等都會在這一步徹底定下來。
這一步在動畫製作中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區別於分鏡的一步。
圖為四月是你的謊言的設計稿
六.原畫階段
(相關人員:原畫,作畫監督)
原畫階段又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原畫:指還未細化和清理線條的原畫,一般會規定人物的運動和鏡頭的運動
第二原畫:將第一原畫的人物輪廓進行清線和細化,並將人物設定添加上去。
下面放兩張圖大家作為參考。
無皇刃譚第一原畫和成片對比
第一原畫
第二原畫
一般這個階段原畫完成後會交給演出,作畫監督進行檢查,通過後這個階段就算完成。
七.動畫階段
(相關人員:動畫,動畫檢查)
這個階段就是將原畫的線再描一遍達到動畫中的效果,再因為原畫的幀數可能不夠,所以製作人員會在畫面中添加中間幀使畫面變得更流暢。
然後再根據色見本進行上色,我們看到的動畫的畫面基本就完成了。
(色見本:上色人員進行上色的參考,吸色的例圖)
色見本
八.後期階段
(相關人員:攝影,錄音,編集)
這個階段一般會在完成的動畫上添加特效,或者燈光等。
編集人員會將原畫動畫階段的時間誤差進行編集,剪輯。而錄音一般會是比較獨立的一個步驟。因為大部分動畫的配音階段時,動畫的畫面還沒完全做好,所以聲優會根據分鏡或者單張的鏡頭或者未完成的畫面進行配音。
博人傳65集
(上圖為聲優配音時的畫面效果,畫面只是簡單的原畫階段)
然後製作組會在動畫中添加必要的音效,比如爆炸,揮拳,揮拳擊中人等等等等的動畫中必要的音效都會在後期進行添加。
九.最終成片
經過以上八個階段,最終成片也就完成了,大家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動畫的製作流程是非常繁瑣的。
在這裡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部關於動畫製作的動畫《白箱》,片中也非常詳細的科普的日本動漫的製作流程。
關於動畫製作的話題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