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列起「清單」,白宮正式宣布動手?

2020-12-23 騰訊網

據媒體報導,美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對數十家中國企業實施了制裁,而且在上月末五角大樓又列起了清單,新增了幾家將要被制裁的中國企業,當消息被公開之後,相關企業發文稱,目前還沒有接到來自美國政府的通知。

川普政府再次對華出手

據悉,美國多家公司向臺灣出售軍事武器這一事兒還沒有解決完,美國又開始針對中國企業下手。在今年上半年6月末,美國公開了一份清單,美國政府針對中國華為,中國移動等等企業實施了制裁。

而在8月份這份實體清單又增加了10多家中國企業,雖然有一些企業的名字出現在了清單上面,但是暫時還沒有被美國政府實施制裁,不過美國政府表示會根據目前國防部列出的名單來決定是否對名單上的中國企業實施制裁,

據悉,在上個世紀末,美國國防部曾經公開過一份「中國軍方控制或擁有」在美國運營公司的名單,但是這份名單被公開之後,美方一直沒有行動。

在日前美國白宮宣布,禁止所有的美國資本家投資「中國軍方控制或擁有」在美國運營的公司。

此消息一出,相關企業股價立刻受到了影響,而生產晶片的中芯國際表示公司和中國軍方並沒有任何聯繫,也不會生產任何軍用的產品,目前還正在與美國政府進行洽談當中。

中方給予回應

據悉,川普距離下臺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川普仍然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對中國企業儘可能的進行打壓,而在未來美國政府還計劃將更多的企業列入清單當中,限制這些企業在美國的活動。

其實美國這種行為完全是出於自己的政治目的,並且川普濫用國家職權無理由打擊中國企業已經違背了國際相關準則。

這一舉動不僅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讓美國的一些投資者受到了不少的影響,損害了美國一些投資者的利益。

儘管中方一再地奉勸美國停止這種無理行為,但美國仍然不聽勸。對此外交部發言人再一次公開表示反對美國無理由打壓中國企業。美國政府的行為已經違反了相關國際準則,損害了美國國際形象。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虹軍報

相關焦點

  • 五角大樓被「清洗」,川普不離開白宮?1月20日將會發生什麼
    在他去世以後兩年的1947年3月,國會才通過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擔任兩屆以上的總統,並在1951年2月經過四分之三州的批准,正式成為法律。03////被「清洗」後的五角大樓意欲為何?雖然自大選結束後,川普遲遲不願承認自己敗選,並始終阻擾總統權力交接工作。但在11月23日,美國總務管理局(GSA)還是通知了拜登團隊,稱已準備好啟動正式的過渡進程。也是在同一天,美國國防部也作出了回應。
  • 路透社:消息人士稱,川普政府計劃再將4家中企列入五角大樓黑名單
    路透社21日援引消息人士稱,華盛頓準備再將4家中企列入五角大樓黑名單,限制它們接觸美國投資者,原因則是所謂的「這些企業得到中國軍方支持」。路透社認為,川普政府正尋求在任期結束前的日子裡鞏固其鷹派對華(政策)遺產。
  • 川普負隅頑抗,五角大樓賣力配合表演,是在安慰這位74歲的老人
    相關報導截圖 就在12月7日,五角大樓方面宣布開始向拜登團隊提供美軍情報簡報,標誌著美軍軍權移交工作的正式開始。但到了17日白天,拜登團隊的官員卻突然接到五角大樓方面臨時取消相關會議的通知。再到17日晚上,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親自向整個五角大樓下達停止權力移交工作的命令,並且沒有任何理由,讓整個五角大樓和民主黨都措手不及。
  • 美五角大樓向白宮提議,消減駐韓美軍分攤軍費,這是演繹雙簧嗎
    【美五角大樓好心向白宮提交消減韓國分攤軍費,這是在演雙簧嗎,五十億降至十三億,文在寅是否會同意,美撤軍會演變成事實嗎】自川普上任後,就把美國在外政策用生意那一套實行了!現在面對韓國與日本的駐軍軍費問題上,可以說是演繹的淋漓盡致,無所不用其極。
  • 白宮國會關閉!美國多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在白宮和美國國會所在的大華府地區(華盛頓特區、馬裡蘭和維吉尼亞州)有32例確診案例,其中華盛頓特區有10例確診案例。截至12日傍晚,有3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國會出現首例確診白宮12日宣布,即日起暫停對公眾開放。美國國會也宣布從12日下午5點起,美國國會大廈、參議院和眾議院辦公大樓將暫停對公眾開放,直至4月1日。
  • 健康頭條|繼白宮之後,五角大樓也「淪陷」了
    繼美國總統川普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後,疫情在白宮和軍方高層中蔓延。10月6日,白宮高級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確診感染。同一天,五角大樓宣布美軍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進入自我隔離。
  • 這項答案令白宮很服氣
    毫無疑問美國在航天工業領域目前處於整體倒退的狀態,為了改變這種頹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聯合白宮五角大樓在歐巴馬時代就開始試圖恢復自己在載人航天領域的優勢,而且他們甚至提出了重返月球的計劃。原本美國人準備利用獵鷹運載火箭把龍飛船送上太空,發射時間就定在5月27日,這種做法無疑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美國全境的情況之下,白宮和五角大樓高層聯合起來弄的一出轉移矛盾的把戲,他們試圖用這種做法來轉移民眾的注意力,從而掩飾高層在抗擊疫情上的無能。
  • 助理叫囂當天,五角大樓下令全面停止和拜登交接
    川普堅持拒絕承認拜登勝選的結果,多次用訴訟手段拖延時間試圖挽回局面;最後甚至直接發聲,要強硬的直接把拜登拒之門外;不過最後格局變化,拜登還是通過民主黨人努力得到了聯邦部門的承認,在上個月末放他和團隊進入白宮內部和各個部門展開過渡工作,並準備繼任下屆總統。
  • 深度|川普為什麼突然清洗五角大樓高層?
    )和國防部長的參謀長(五角大樓最有權力的職位之一)。但他們的突然出現是對五角大樓最高文職官員的一次大清洗,這在近年來沒有先例。 一些官員認為,川普及其助手的舉動只是在報復不忠誠的官員。畢竟川普早就授權他30歲的前私人助理約翰·麥肯蒂(John McEntee)甄別出任何涉嫌違反白宮議程的聯邦官員並,用忠於政府的人取代他們。
  • 川普人馬接管五角大樓,美軍大佬表明立場,不會向暴君宣誓
    2020-11-17 17:12:17 來源: 海峽快訊 舉報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在自己被宣布敗選之後
  • 美軍反恐高官突然「被辭職」,五角大樓再遭打擊
    據報導,負責五角大樓在中東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行動的一名文職高官被迫辭職。美媒指出,這是川普政府在執政的最後階段,對五角大樓領導層的又一次打擊。據報導,五角大樓在一份書面說明中表示,代理國防部長於近日接受了克里斯多福·邁爾的辭職,後者自2017年3月以來,一直負責監督美軍在中東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行動。
  • 白宮不滿美軍公開逼宮,撤職防長殺雞儆猴,俄媒:徹底眾叛親離
    近期,美軍多名退役高級將領公開「逼宮」,批評白宮現任主人「戀棧不去」,拒絕承認事實上的失敗,這被外界解讀為五角大樓實際上的「選邊站」。外界認為,雖然美軍現役將領一直小心翼翼拒絕對白宮的歸屬權表態,以免落人口實有損所謂的「中立」形象,但是退役高級將領卻沒有上述顧慮,這些和美軍高層聯繫十分緊密的軍方「大佬」出面表態,實際上就代表了五角大樓的意願。然而美軍的「選邊站」卻惹惱了白宮,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1月10日報導,當地時間10日,白宮宣布撤去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的職務,由克里斯多福-米勒任代理防長。
  • 五角大樓宣布挪威海軍部署新模式
    挪威海軍陸戰隊發言人阿德裡安·J·T·朗肯·加洛韋少將宣布,海軍陸戰隊已宣布從10月份開始改變挪威的部署政策,此前為期6個月的部署計劃將由較短的「階段性」輪值取代。 加洛韋在一份聲明中說:「從2020年10月起,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轉向一種階段性的部署模式,以便更好地與挪威軍隊同步北極訓練,並允許海軍陸戰隊提高作戰靈活性。」
  • 美股重挫,白宮管家們瑟瑟發抖
    他在推特上宣布,停止與民主黨就2.2萬億的新一輪新冠紓困方案進行談判。(眾議院上周通過了2.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但是共和黨只同意1.6萬億美元。)而就在幾個小時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才說需要更多經濟刺激措施來維持復甦。
  • 五角大樓一片慌亂,白宮下令美艦緊急集結
    27日伊朗頂級核科學家和彈道飛彈專家法赫裡扎德在出行期間遭到刺殺,他和幾名保鏢全部身亡。據悉五角大樓一片慌亂,白宮下令美艦緊急集結,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狀況。年初的彈道飛彈襲擊已經表明,美軍的基地對彈道飛彈的攔截能力並不好,如果伊朗對美軍基地進行打擊,將造成嚴重的損失。
  • 【福克斯新聞網:白宮疫情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宣布辭職】據福克斯...
    【福克斯新聞網:白宮疫情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宣布辭職】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美國白宮疫情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當地時間11月30日正式辭職。在福克斯獲得的辭職信中,阿特拉斯「讚揚了川普政府在應對新冠大流行方面的工作」,同時祝願拜登方面「一切順利」。
  • 拜登正式確認當選,首先感謝的是「草根」/川普還沒認輸,梅蘭妮亞已經準備離開白宮為兒子在佛州找學校!
    美聯社報導截圖在獲得了加州的55張選舉人票後,拜登獲得超過入主白宮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選舉人團至此確認他當選為美國下一屆總統。按照程序,明年1月3日美國新一屆國會宣誓就職,1月6日國會將舉辦聯席會議正式清點選舉人票。當拜登拿到270票的多數優勢後,現任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彭斯會宣布結果。
  • 刺激1999,與白宮有關的日子
    今年9月24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宣布,眾議院將開始對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正式的彈劾調查,稱他違反了總統就職誓言和憲法所規定的義務。 川普成為第三位面臨彈劾程序的美國總統,讓上世紀那個已經被人們淡忘的、由性醜聞引發的總統彈劾事件,重回大眾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