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自閉症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生而不同,生而平等

2020-12-27 融教之家

你知道」星星的孩子嗎?「

我們常常把自閉症的孩子,稱之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但是在這個看似美好浪漫的稱呼之下,卻充滿著不為人知的孤獨與茫然。在外界看來,自閉症患兒在溝通交流方面似乎有著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來自遙遠星球的思維模式,他們孤獨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

5月17日是,由影視演員何晟銘零片酬主演,新銳導演陳東熠執導,中國首部自閉症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線。一時間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截圖來源微博

《大海小雨》,講的不僅僅是自閉症兒童的援助故事,更是愛的援助。希望大家能夠主動認識小雨人們,對他們包容和關愛。

零片酬出演「大海」一角的何晟銘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過影片對自閉症兒童消除偏見深入了解,對融合教育有所了解,關愛包容接受自閉症兒童及家庭,讓小雨人們能夠快樂成長融入社會。」

整個影片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雨爸爸看著魚缸裡的魚問小雨奶奶,為什麼有一隻魚缺了一塊。奶奶說:「都是生命,誰說他們必須長一個樣。」這段話相信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就如同這個世界上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一樣。我們可以接受一棵樹上的葉子不一樣,但是同樣的道理到了人類自己身上似乎就沒有那麼容易被理解。

不同意味著你身上有他們不具備的特質,但與此同時他們身上也有你不具備的特質。就像節目《最強大腦》裡的周瑋,那遠遠超過常人的心算能力,在節目裡得到展示後村裡的人開始對他另眼相看,回訪的時候家裡人說他開始自信了笑容也多了起來。可見外在因素對於自閉症人群的重要,他們雖然不說但是心裡都明白。

不同意味著你身上有他們不具備的特質,但與此同時他們身上也有你不具備的特質。就像節目《最強大腦》裡的周瑋,那遠遠超過常人的心算能力,在節目裡得到展示後村裡的人開始對他另眼相看,回訪的時候家裡人說他開始自信了笑容也多了起來。可見外在因素對於自閉症人群的重要,他們雖然不說但是心裡都明白。

特殊孩子不可怕,拒絕去認識,去感受別人,只會給他們貼標籤的人才可怕。自閉症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的是孩子們身邊人的心是何樣的。

在電影發布會現場,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姚慧女士說:"拍這部公益微電影,我們希望能讓社會公眾更多地關注和了解自閉症這個群體,呼籲並倡導大家關愛自閉症患者及其家庭,為他們能融入社會營造良好的環境。"這也是影片最大意義。

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包容。我想如果,每個人都願意睜開眼、伸出手、去用心觀察和聆聽。特殊孩子的天空會越來越多彩。

「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是謎底」。從小雨被學校勸退開始引出後面媽媽崩潰逃避、爸爸辭職決定自己教小雨、奶奶的理解到最後爸爸原來工作的學校主動接納小雨為結尾。30多分鐘的影片讓人看到了一個自閉症家庭從崩潰到鼓起勇氣面對,最後在社會的支持下走出困境的艱難歷程。

在影片的結尾,大海說了這樣一句話:「開始是我們教他,其實他也在教我們,去笑著面對一切」。對於自閉症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在正確引導他們如何更好的去適應這個社會的同時,他們也在帶給了我們很多新奇的認知,讓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去面對生命的不同,讓我們學會用更包容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在影片的結尾,大海說了這樣一句話:「開始是我們教他,其實他也在教我們,去笑著面對一切」。對於自閉症兒童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在正確引導他們如何更好的去適應這個社會的同時,他們也在帶給了我們很多新奇的認知,讓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去面對生命的不同,讓我們學會用更包容的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生而不同,生而平等!

生而不同,生而平等!

願每個來自星星的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PS:關於「雨人」的稱呼源於1988年,第6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雨人》(Rain Man)這是一部經典的自閉症影片。電影的主人公Raymond(雷曼)咬字不清,經常把自己的名字叫成rain man,字面上的意思為「雨人」。

相關焦點

  • 千萬人圍觀的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看何晟銘拯救自閉症兒子
    5月17日,是中國第30個全國助殘日,著名藝人何晟銘零片酬出演的一部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全網上線,電影圍繞一個自閉症家庭展開。影片講述的是何晟銘飾演的爸爸大海,有一個自閉症孩子叫小雨,面對外界的質疑和社會的誤解,大海爸爸帶領小雨走出困境,找到希望的故事。
  • 《大海小雨》:包容與接納,才是自閉症兒童家庭與社會的解題鑰匙
    《大海小雨》是中國首部自閉症電影短片,影片由何晟銘主演,&34;導演東熠執導,海亮融愛公益出品,於5月17日在全網上映。電影雖微,情感卻深,意義卻大。《大海小雨》講述的是一個自閉症兒童小雨在確診之後,以他為生活中心的家庭從抗拒接受、被動接受到真心接受的生活經歷。
  • 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攜援助計劃上映
    (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5月17日,是第三十個全國助殘日。當晚,由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出品的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各大網絡平臺上映,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一個特殊群體——自閉症兒童,影片「自帶」的「星援助」公益計劃也同步上線。
  • 《大海小雨》我想要穿越孤獨擁抱你、何晟銘用愛拯救自閉症孩子
    這是《大海小雨》這部關於自閉症的公益微電影中的一段對話。大海俯身看向魚缸裡的魚,一臉疑惑,奶奶織著毛衣微笑的回答了大海的疑問。是的,生命何須一樣,他的小雨就是自由自在的魚群中,不一樣的那隻小魚,是自閉症兒童,是「星星的孩子」。
  • 中國首部帶援助計劃自閉症公益微電影5·17催淚上線
    ▲畢昌煜和他的作品《在海邊奔跑的兩個女孩》(在米蘭世博會展出)畢昌煜是不少浙江人心中自強不息的典範,他身上有著雙重標籤,既是畫家,也是一名自閉症患者,有人稱他為「中國的畢卡索」、天才自閉症畫家。他的作品曾參展米蘭世博會,並在澳大利亞等地多次舉辦個展。
  • 《大海小雨》榮登第十六屆中美電影節
    由海亮慈善基金會出品的微電影《大海小雨》獲得2020年中美電影節「年度最佳微電影一等獎」。微電影圍繞小雨這個自閉症家庭展開《大海小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的現實意義在於帶觀眾看到了一個自閉症家庭所面臨的困境與社會現狀,同時這也是千萬個自閉症家庭共同面對的困境。
  • 大海小雨:何晟銘主演郭麒麟轉發支持,30分鐘演出1000萬家庭的苦
    《大海小雨》沒有華麗的鋪墊,沒有動輒千百萬的大製作,有的只是一個個暖到發燙的心。生下來便是如此,且無法治癒。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障礙、言語發育障礙、興趣狹窄和重複刻板的行為方式。更可怕的是70%的自閉症患者伴有智力低下。
  • 何晟銘0片酬出演,5天每天只睡4小時,只為「治療」自閉症的兒子
    這些年來,何晟銘一直在默默的做公益,接到《大海小雨》這部片子的時候,他也是表示要零片酬出演。他說:做公益這件事應該是隨時隨地的,幫助別人也是在幫自己,作為演員需要多方面情緒,也需要這種生活中的溫暖畫面來保持自己的初心。
  • 孤獨症的孩子 面上笑的像傻子 心裡哭得像瘋子丨《大海小雨》
    前幾日發布的微電影《大海小雨》講述的正是一個關於自閉症兒童家庭的故事,那個微博話題也是因它而來。小雨的名字,應該是源於「小雨人」一詞,這個名字現在是用來稱呼患有自閉症即孤獨症的孩子,他們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電影只有短短的30分鐘,淚點極低的我全程眉頭緊皺,後期淚流不止。
  • 何晟銘出演的自閉症爸爸,原型竟然是為兒子息影的香港男星
    近日,在中國第30個助殘日,由著名藝人何晟銘零片酬主演、中國首部帶援助計劃的自閉症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各大主流視頻網站上線。一、何晟銘零片酬出演《大海小雨》《大海小雨》影片由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出品。
  • 被學校勸退,在奶奶葬禮上發笑,願「小雨人」都能被愛!
    何晟銘零片酬出演的公益電影《大海小雨》,是中國首部帶著援助計劃的自閉症公益微電影 ,根據真實自閉症家庭的經歷改編。通過電影片段使觀眾深深感受到了自閉症孩子需要關愛需要人們的理解,小雨是天生的自閉症孩子,在爸爸大海不放棄的努力下,他們從不被接受到接受,讓我們看到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是答案。」
  • 自閉症丨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才是謎底
    只因為一句話:她和我們不同,她是笨蛋,她有自閉症.....,再後來,她只待了一個學期就被學校「請」走了。我也失去了走進她的世界的機會。那時的我對自閉症的了解甚淺,自然將她與笨蛋劃為一體,然而,如今回想,原來當年讓我止步的不是她是所謂的笨蛋,而是缺乏走進她的世界的勇氣......
  • 影帝零片酬出演,只為成為「大海」
    近日,久未露面的何晟銘高調歸來,零片酬出演星援助計劃自閉症主題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片中飾演父親大海,他的孩子是個自閉症兒童,名叫小雨。為什麼片名《大海小雨》只是簡單地截取兩人名字呢?大海和小雨究竟是什麼意思?1、被學校拒絕的小雨,連小水窪也不接受他。由於無法接受正常的教育,小雨只能退學。大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會了學生很多知識和道理,「卻沒辦法給自己的孩子一張課桌」,自責與無奈湧上心頭,最後卻只能帶著小雨回家。
  • 自閉症並不可怕,學習史泰龍周濤,用愛擁抱「星星的孩子」吧
    這樣的孩子中國就有200萬個,平均每68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在第30個國家助殘日,第一部帶援助計劃的自閉症主題公益微電影《大海小雨》在全網上映,帶著人們走進自閉症患者家庭,演繹他們的悲歡和堅持。《大海小雨》由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愛心出品,新銳導演陳東熠執導,著名藝人何晟銘零片酬主演。短短30分的影片,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影片中,小雨的孤獨無助、母親麗麗的絕望逃避、父親大海的愛和堅持,把一個自閉症家庭的現實生活,毫無保留的展現在人們眼前,瞬間就擊中了無數自閉症家庭的痛點。
  • 我用票房支持你,中國首部流浪狗公益電影《我是誰的寶貝》
    但是,卻有這麼一部電影,不高的成本製作,不追求收穫多高的票房,卻已入圍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是他們第一次把鏡頭對準了街頭流浪動物,曝光了包括偷狗、殺狗,地下狗肉黑色產業鏈等。菜爸最近也一直在義務宣傳這部電影,因為該影片的製片人是漳州的動保義工,在中國拍攝這樣一部不是太熱門的電影真的不容易了!
  • 國內首部關注自閉症群體的電影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
    」——關注自閉症群體公益倡導活動。 今年恰逢電影《海洋天堂》上映十周年,這是國內首部關注自閉症群體的電影,也正是這部電影,讓更多公眾開始認識自閉症。電影講述了李連杰飾演的父親王心誠,與文章飾演的22歲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大福相依為命的故事。當王心誠得知自己身患絕症,如何安置兒子便成為他最大的心願,絕望的爸爸帶著大福幾近絕望,只得將最後的希望寄託給海洋館館長。
  • 自閉症:生而孤獨?
    利維坦按:談及自閉症,想到的第一個大眾符號便是電影《雨人》中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所扮演的自閉症患者雷蒙·巴比特(Raymond Babbitt)。 電影《雨人》中的雷蒙正因噪音而突發狂躁 電影中虛構的雷蒙屬於高功能自閉症患者
  • 諸暨人拍了一部電影,今晚8點半可以看……
    我們諸暨人拍了一部催淚公益電影! 就是這部《大海小雨》!> 《大海小雨》的故事 2019年4月2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報導,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400萬人,14歲以下的兒童超過200萬,每68個兒童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