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陪伴生命——同心未保和益童基金會伴您走過第六年

2021-02-19 南京益基會

2021年新春熒幕上熱映的動畫電影《心靈奇旅》,很像一首生命韻律詩。一個數千年不願回歸生命個體的靈魂,在經歷世間奇旅後,找回生命激情,獲得一次寶貴的投生機會。

2020年元月,晏小寶如期降生,在因新冠疫情被封城的武漢,並且一降生就帶著這樣一些疾病:皮羅症候群、聲門狹窄、舌系帶過短、心肌損害;顎裂、氣管只有普通嬰兒的三分之一.這些新生兒綜合重症,在當時被封閉著的武漢城,找不到手術專家。晏小寶爸爸通過網絡聯繫到南京市兒童醫院,有專家可以治。但寶寶怎麼到南京來?要接收一個重災區武漢的患病兒,南京的醫院會同意嗎?從武漢到南京,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時候,病房護理等等一系列問題,晏小寶和爸爸如何應對?

2020年2月初,同心未保接到荔枝新聞記者發來的求助信。不管多難,我們都要盡全力。隨即,我們啟動了網絡呼救,分別向江蘇省婦聯、南京市婦聯、江蘇城市頻道和省衛健委,甚至全國婦聯和團中央權益部進行匯報和求助。信息傳達到湖北省婦聯,當地婦聯組織也開始關注、協調資源並支持鼓勵,想辦法幫助寶寶轉院。

2020年2月24日,經過三省接力,無數愛心援手助力,晏小寶平安從武漢轉入南京兒童醫院。當手術順利完成,重症監護病房的康復期也平穩度過,要轉入普通病房時,孩子爸爸又開始焦慮了。武漢家人陪同寶寶到南京的只有爸爸一人。從重症監護室轉出的小晏寶寶,腮幫子上穿著一根手術植入、固定骨骼的鋼管。餵奶、清理傷口、服藥等一系列專業護理工作,對於初為人父的晏爸爸來說又是個大難題。萬一護理不好,孩子隨時都可能發生術後併發症,危及生命。

同心未保中心隨後向資深志願者張曉華發出邀請。有幾十年護工專業經驗的張曉華家政負責人張曉華,在接到任務後,果斷應戰,選派最精幹專業的護工進入醫院陪護,並承諾只收取公益價補貼。

「餵一次奶要兩小時,每隔兩小時餵一次奶。每天最多只有兩小時的囫圇覺。」在接下來的兩周多時間裡,張曉華家政志願者團隊的護工張霞,日夜陪伴,悉心照顧寶寶,用慈母般的生命守護陪伴晏小寶度過了術後最重要的病房護理期。

「真如小燕做窩銜春泥,必須十分小心謹慎。」顎裂及系列手術後,孩子的每一次餵奶和餵藥都是一場戰役。每一次只有一點點少量餵奶,多次補給,日夜不離床鋪。凌晨兩三點的病房裡,志願者張霞抱著術後病弱的晏小寶在輕輕拍背,避免溢奶。這一拍就要十多分鐘。兩周時間,志願者如同孩子的家人守護在孩子身邊。醫院外面,志願者張曉華及時送衣送物,給身在異鄉的小寶和爸爸提供物資援助。

2020年3月底,這個武漢寶寶在南京完成手術並治癒康復出院。同心志願者們用生命守護這個小寶貝的故事,通過人民網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南京同心未成年人保護與服務中心成立於2015年6月,益童基金會成立於2016年8月。同心未保專注於困境兒童的保護與服務,益童基金會致力於兒童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2020年,兩個公益組織分別迎來他們的第一個成長期。年輕團隊經歷蹣跚學步的懵懂探索,逐漸有了職業和專業上的信心。

協助同心未保發起成立的南師大研究生、90後兒童社工高娟娟,被同心理事會推選為新一屆理事會理事並任總幹事。對網絡公益學有專攻、攝影師出身的80後公益人速沙,被益童理事會推選為新一屆理事會理事並任秘書長。

在2020年,兩個機構的理事會分別進行了更新換代,更多有愛心的企業家、行業專家加入到團隊中,與年輕管理團隊的新生力量,疊加起來,讓兩個公益組織的發展和事業更顯強勁有力。

有團隊有人了,該如何服務好需要幫助的孩子和家庭呢?

說到底,還是一個生命課題的探索——

「用生命陪伴生命」。

2020年整個上半年,我們發現眾多的困境兒童因疫情影響,學業大幅下滑。很多孩子即使回到學校,也因為無心學習,瀕臨輟學危機。發現問題,干著急是沒有用的。怎麼辦?要迎上去開展服務。

無父母照顧,在寄養家庭中生活了五年的小佳回校以後,數學只能考8分。住在附近的志願者、律師尹力利得知消息後,每天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先到小佳住處給她輔導功課,完了再回自己的家。她的家裡有個同齡同年級的女兒。

兩周時間的陪伴,給孩子輔導,鼓勵她慢慢跟上學習節奏,小佳也慢慢開始恢復回家做作業的好習慣。暑期開始後,我們給小佳結對到專業社會組織立德。社工和志願者組成交通小隊,每天早晚輪流接送她,到天山路二號立德未成年人成長服務中心,接受一對一的學業輔導。又是兩周的愛心接力與陪伴,小佳的臉上開展綻放笑容,學習能跟得上,孩子自身的心理壓力也解除了。

結束暑期集訓時,小佳給天山路二號輔導點取了一個特殊名詞叫——「魔法學校」。

一個孩子的成長,其實就在一天天,一點點中變化。或許前一秒她還沒有信心,下一秒就突然領悟到,有勇氣和信心了。每一天如果是24小時,就有1440分鐘、86400秒。每天八萬多秒的時間,我們可以和他們共處多長?我們陪伴在他們身邊的時光,能夠給他們注入多少勇氣和能量?

有時候,這個陪伴的力量真的不可限量。不止是我們給與孩子,還有一份,是孩子們給與我們的。

小佳是一個非常懂得感恩的孩子。每一次我和志願者給她輔導完功課回家,她都會跑到最靠近馬路的家中那個窗口,通過三樓的窗,遠遠地向著我們大聲喊,

「黃老師再見!尹老師再見!明天再來啊!」直到我們離開很遠,我依稀還能看到窗戶後面那個小小的影子,仍在目送著我們的離開。

從三歲開始,我們就認識了這個小女孩,當時的她沒有父母沒有家庭,沒有戶口沒有身份。五年來,一批又一批愛心社工和志願者給她幫助,政府也參與救助,解決了她的落戶、入學、家庭寄養、生活安置等等一系列問題。五年的陪伴中,看著她從幼兒成長為小學生,看到她永遠對生活充滿期待的眼睛,對身邊每一位幫助過她的人,都記得並感恩。

「我長大以後,也要做一個幫助別人的人。」現在的小佳會經常和我這樣說。在逆境中頑強活著,遇到同學或身邊人不友好的對待,依然可以默默承受,笑臉面對的小佳,讓我們常常感動。2020年底,寄養家庭給小佳過十歲生日,她熱情邀請我們參加。席中,沒有人教育和引導,她如同一個大人般,大大方方地站起來和大家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要和你們說,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

那一刻,我們都被震驚和打動了。那一刻,是這個十歲孩子在教會我們,如何面對生命挑戰,更好地活著。

「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生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著的教育名著《學會生存》一書中,對人類教育的目標提出了這樣的思考。

保護和服務困境兒童,我們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呢?

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越來越美好的今天,在國家打贏扶貧攻堅戰役,開啟「十四五」新篇章的今天,我們如何服務好睏境兒童?

《學會生存》中提到的四個學會,我發現應用在困境兒童幫扶的工作中,也特別適合。

成績好不好?身體好不好?能力強不強?這些對於不同類型的困境兒童來說,總是無法統一量尺來評定,唯有「學會生存」,是可以預期的目標。

今年17歲的小可,因為父母雙雙服刑入獄,家庭教育又跟不上,初二就開始輟學。到現在,他既沒有上學,也沒有工作,沒有參加任何培訓,較少和社會接觸,在家呆了三年多。

去年底入戶走訪,奶奶哭著和我們說,孩子現在越來越封閉,幾乎不出房門。吃飯也避開家裡的老人,以後怎麼辦呢?

在小可的房間門口對話了幾分鐘,所幸,我們順利進入到了他的獨居空間。牆上小可的童年笑臉照片上,眼睛的部位被拉上了一條寬膠帶。這是他不願意面對自己的未來,還是不想回首快樂的童年呢?

儘管在奶奶眼中無助無望,但我分明看到,這個高高大大卻心思單純的男孩,在窗臺上培育著一棵小小的多肉植物。為了獲取更多一點的陽光,小可把小多肉安放在狹小的窗臺一角。這樣用心種植小草的孩子,內心一定有他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吧。

離開他的家,走到小區裡,恰好看到這一叢茂密的小花。明豔芳香的小雛菊,我拍下發給了他。

「有空出來看看這些鮮花哦,陽光也很燦爛的。」

如何教會困境兒童「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生存。」能不能成為我們的服務目標呢?

面對事實無人撫養的兒童小可,和家庭變故學業跟不上,缺乏學習及生活動力的孩子們;面對那些智力在邊緣狀態,只有輕微弱智的孩子們,我總是想,他們的童年和青春或許不夠華麗,但如果給他們陽光雨露,讓他們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和學會生存,他們在長大以後依然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生命激情和價值,依然可以如同這一叢雛菊一般綻放。他們可以成為洗車工、修理工、保潔員、快遞員和廚師,甚至也可以成為教師和更多的職業工作者。

每一個生命都有他來到世界上的使命,也有他們與眾不同的生命符號和特點。

即使是我們普通人,可以說,都永遠不會變成我們期待中完美的「成年人」。人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事實上,人類必須從他的環境中不斷地學習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沒有賦予它的生存技術。為了求生存和求發展,他不得不繼續學習。」——摘自《學會生存》。

作為一名兒童保護工作者,在服務困境兒童的過程中,我越來越體會到,我們不是在施捨、給與,而是在協助、關懷,更是在激勵和啟發,讓孩子們更好地活著。在此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在被激勵和啟發,也在不斷完善我們的人生。

電影《心靈奇旅》中關於生命課題的火花來自哪裡呢?「牽著她的手,給予她走向生的一點點勇氣,讓她在現實世界的體驗裡,自己

去探求、審視和不斷追尋生命內在的熱情。」

這個春節前,與我們開展項目合作的慈濟義工團隊開始關注到小可,一位愛心爸爸入戶以後,堅定地引導小可,大膽邁出家門,先跟隨團隊做公益。過年了,正在寫這篇總結的我,還收到小可發來的簡訊「姐新年快樂!」

有如此火熱心靈的小可,一定會走出他的封閉世界。經驗也會告訴我們,箇中過程一定不會平坦,或許有多次反覆和挫折,或許還會有莫名的矛盾和爭執,有不理解和對抗,但在充滿愛心的生命陪伴中,小可的小小生命一定會越來越有力量,如同這冬日的雛菊,會突然有一天默默綻放,讓我們看到他的豔麗,聞到他的芳香。

幫助孩子們找到生命激情,找回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這個過程實在是很美好。五六年中,無數的志願者和我一樣被孩子們的故事打動和激勵,也讓我們對這份事業越來越著迷。

孩子們用他們閃亮的青春、活力綻放的生命故事,回饋給我們的感動、驚喜、成長和不斷有生命價值的提升,因此成為2020沉澱下來忘不掉的一縷陽光。

2021,同心未保進入第七年,益童基金會步入第六年,帶著善良的愛心,用生命去陪伴那些小生命,在相互啟迪中成長,也將激發出彼此無限美好與幸福的生命體驗。

如同牛年新開啟的春日,將溫暖和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吧。

南京同心未保及益童基金會發起人 黃瓊花

 

2021年2月13日

相關焦點

  • 環球少兒與南京益童基金會聯合發起「Dola護童計劃」
    荔枝新聞訊 實習記者/楊怡   9月13日,環球少兒與南京益童基金會在南京聯合發起「Dola護童計劃」。△環球少兒CEO張詩童與益童兒童基金會項目負責人丁老師   環球少兒江蘇地區合伙人張志丹介紹說,「Dola護童計劃」以南京益童基金會服務的「困境兒童之家」為捐助對象
  • 繪出明日夢想,點亮兒童未來 | 與社一「益童」努力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相信撫養和關愛兒童是人類發展的基石,並為實現這一目的而創立—與其他機構協力克服貧困、暴力、疾病和歧視給兒童成長之路帶來的障礙。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一切為兒童提供最美好人生開端的措施,因為在年幼時得到適當的關愛可以為一個人的未來打下最牢固的基礎。
  • 又曝虐童案,新修《未保法》如何拯救困境中的兒童?
    廣東一名7歲男孩被父親用菸頭燙傷,雙手感染壞死面臨截肢。不到半個月,兩起血淋淋的虐童案曝光。而這時,距離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保法》)修訂案通過的那天也不過1個月;距離2021年6月1日《未保法》正式施行的日子,還有8個月。新修《未保法》如何防治兒童虐待?如何拯救困境中的兒童?
  • 《黑色的風採》——用生命陪伴生命
    「學」管理; 用看電影的方式「教」管理; 用看電影的方式「悟」人生。德布拉傑不離不棄地守護在米歇爾的身邊,漸漸教會了她同世界交流的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米歇爾終於找到了生命的意義關於這部電影,您會有什麼體會和收穫呢?
  • 城市公益|廈門這場原創童書公益展,展示的是一群孩子的「生命之書」
    創作的靈感來源於一次班會活動,主題是「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每個同學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了對父母的愛或思念,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出了她的願望:「希望爸爸媽媽能陪伴我整整一年時間,哪怕只是一年也好」。開州區是全國的務工大區,龐大的勞務大軍常年在外,不能回家團聚,在當地留下了很多留守兒童,這給四位小作者帶來了很多靈感,幾乎每一頁,都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 疫情後|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心理專家講座上線
    11月26日,由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親子援助中心、鳳凰網公益、志玲姐姐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疫情後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維護——家庭及學校解決思路」大型科普講座全網感恩上線,以「見屏不見面」的方式,專家引領精準助力,解憂紓困如沐春風。
  • 生命不只有棉花糖!從童書看世界.
    最近我們旁觀了英國退歐的投票過程,眼見了發生在江蘇的罕見天災,聽聞再度出現的槍擊事件……生命不只有棉花糖和彩虹,不只有歡樂和無憂無慮,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紛爭和危險的環境
  • 疫情後親子心理健康|鳳凰網&志玲姐姐「護童計劃」專家講座感恩上線
    最後,面對疫情所帶來的創傷,結合自身工作經歷,王利群教授與張寶蕊教授呼籲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如何通過哀傷教育探尋生命的意義。  同心戰「疫」,公益路上,以愛為名,與善同行。林志玲女士作為「護童計劃」的發起人,疫情期間不但捐款抗擊疫情,還一直持續關注受疫情影響的孩子們和他們的家庭的心理健康,本次講座她也通過連線現場的方式參與到講座中,分享了她的一些看法,「在日常的相處中,家長可以多運用一些言語的表達,少一點文字的表示。通過面對面心貼心解童憂,充分運用眼神、語言、情感、動作,去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愛、陪伴和溫暖,讓孩子更有勇氣和力量去面對問題和挑戰。」
  • 「校園傳真」平江縣姜源學校:「快樂益家」匯愛結「源」
    長沙銀行「快樂益家」慈善基金會公益助學活動,正沐浴著春華秋實的豐收喜悅走進平江縣石牛寨鎮姜源學校。來自省城的愛心志願者滿載公益大愛和助學深情,冒雨驅車100多公裡,為大山深處的留守兒童現場捐贈300套價值5萬元的助學禮包。「快樂益家」的公益大愛,傳遞出志願者殷切滿懷的助學深情;匯愛結「源」的金秋「童」行,點燃了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成長夢想。
  • 益路助童·點燃希望之光 武漢市慈善總會攜手信義兄弟基金會關愛兒童
    長江日報訊(記者馬慧潔 通訊員井迪)15日,由武漢市慈善總會攜手湖北省信義兄弟農民工幫扶基金會、武漢市澤霈社會服務中心、湖北經心書院聯合開展的「陪伴空間站助童計劃·益路助童」——關愛睏境兒童捐贈活動,在信義兄弟基金會順利舉行。
  • 上海市長益公益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勝利召開
    在會議上,秘書長鍾鐵華匯報了現階段的工作概況和項目成效,長益基金會在戰略方向、項目成效、協同政府、團隊建設等方面良好發展。本次會議審議了《上海市長益公益基金會名譽理事、專業顧問增選規則(討論稿)》,以投票表決的方式通過,《上海市長益公益基金會名譽理事、專業顧問增選規則》進入實行,期待更多夥伴加入長益基金會,共同為公益事業努力。 本次會議熱烈、務實、高效、嚴謹,還決定了繼續積極協同政府,加深項目成效、擴大長益基金會影響等決議,理事、監事紛紛表示了對基金會工作的大力支持。
  • 【人物系列】For My Dear Sister:用我的方式陪伴你生命中每段重要的旅程
    [前記]記得去年給你慶祝30歲生日的時候說過,不管歲月如何變遷,始終都用鏡頭記錄你生命中的每一個十年這是給你第四個十年的第一份答卷,也許越是長大,我們越不善於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情感,借用趙雷在《未給姐姐遞出的信》裡的一段歌詞:"姐姐如果感到疲憊的時候去海邊靜一靜我也特別希望有天你能回來定居在北京我知道有一些煩惱你不願在電話裡和我講起你會說Don't worry傻傻一笑說一切會好
  • 戰「疫」一線|曾經您用生命守護祖國,如今我們用生命守護您
    戰「疫」一線|曾經您用生命守護祖國,如今我們用生命守護您軍報記者  作者:  2020-03-18 拿到王爺爺的出院批准書那一刻,東方秀穎喉嚨哽咽了
  •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紀錄片《同心戰「疫」》將播出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紀錄片《同心戰「疫」》將播出 2020-09-0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蔡興麟—他生命的華彩!
    他生命的華彩:蔡興麟他擁有新世紀最美男人之稱;他是東南亞歌影視三棲偶像明星;他被東南亞媒體選為性感男星之一;現今他更是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 特別策劃 | 致敬「白衣天使」,你保生命,我護出行
    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難,舉國戰疫;兩月餘,櫻滿地,你保生命,我護出行。鄧單純 to 夏衛: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總有人用平凡成就偉大, 在疫情結束後,我想和你一起,去想去的地方,去看想看的風景,去感受春天的味道,願我們早日打贏這場硬仗!我是一名血透護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的主要工作是給隔離病房患者進行血液淨化以維持患者生命。
  • 生命被你照亮
    在Joey離開後,他的父母沒有選擇遺忘,而是很快成立了基金會 (Super Joey Foundation, 基金會網站: www.SuperJoey.org),積極投身到幫助更多兒童癌症家庭的使命中,短短一年來,已經為上千名癌症兒童和家庭送去了愛心關懷和支持。他們說「我們的每一次的付出,就像黑夜中那螢火,微弱但毫不隱藏。每一閃, 就會有生命被照亮。」
  • 和美9周年-美咖篇 | 「追星」認準美咖101,健康守護伴您同行
    2019年,美咖天團攜愛登場為給更多仙女們提供健康備孕、無憂分娩、科學育兒等專業知識「美咖說」欄目應運而生成為指導母嬰家庭健康生活的中堅力量2020年,美咖天團仍伴您同行和美9年,是相伴,是堅守,也是承諾和美9年,為新生,為健康,更為幸福將家庭健康託付給美咖101,同心遇見美好無法言說的隱痛,令人焦慮的隱傷……女性正面臨來自社會、來自生活的多重壓力而她正以點滴行動為更多的女性奉上極致呵護,幫助女性重拾魅力與自信
  • 抗戰勝利71周年:國乾基金會赴浙江諸暨探訪抗戰老兵
    年輪滾滾,歲月如歌,而今的他們已是年過耄耋,白髮蒼蒼而年輕的我們,是他們曾經用青春與生命捍衛的國家希望雖然,我們握不住時間的沙卻仍想追尋他們的腳步,用微薄的力量向他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8月20-21日,上海國乾公益基金會「益片兵心」項目組人員奔赴浙江諸暨,在「我們愛老兵」公益網執行理事長吳緣以及志願者的陪同下,探訪了當地
  • 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術,讓美麗與生命同在
    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術,讓美麗與生命同在 2020-04-01 0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