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高校專家齊聚廣東,聊了些什麼?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廣東新高考改革後的首批高一學生於2018年秋季入學,將於2021年參加高考。這場綜合性改革如何平穩過渡、將取得什麼樣的效果,成為考生、家長和教育主管部門共同的關注點。

  12月17日至18日,由廣東省教育考試院主辦,星海音樂學院、廣東省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承辦的廣東新高考和強基計劃政策研討活動在廣州大學城舉行。來自全國「強基計劃」36所試點高校的專家學者、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廣東部分高中相關負責人等110多人參加了研討。

研討活動現場。

  「希望省考試院搭臺,高校、高中共同唱戲的研討形式,能讓廣大考生和家長真切受益。」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歐陽謙在致辭中表示,2021年是廣東高考綜合改革真正落地的「元年」,希望強基計劃高校代表和省內各重點中學負責人能用好這次研討機會,為廣東高考改革建言獻策、把脈開方。

  探索拔尖人才選拔培養模式

  在上午的主題發言環節中,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招生工作負責人,分別就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養模式及新高考改革相關話題作了分享。

  廣東實驗中學、廣州市執信中學、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的學校負責人分別作主題發言, 探討新高考下的育人模式改革,討論如何加強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有效銜接。

  今年1月13日,教育部決定在36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即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主要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在研討活動中,首年實施的強基計劃成為焦點議題。

武漢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招生工作處處長王福作主題發言。

  「強基計劃不能成為高分考生的『備胎』選擇,也不應成為低分考生的『捷徑』。」武漢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招生工作處處長王福認為,強基計劃的目標是遴選出願意鑽研基礎學科,甘於為國家、為民族、為世界作出貢獻的學生。他介紹,武漢大學的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希望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調學生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強調招生與人才培養一體化;綜合考慮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納入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的10個學科都是A+學科,我們拿出了最好的家底。」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李喆認為,強基計劃強調的是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加強原始創新和突破,這是全國上下的高度共識。他介紹,北大為強基計劃本科生提供「基礎學科+多元選擇」的培養體系、「本專業+雙學位」的培養方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大三學年結束後,強基計劃本科生可申請提前進入銜接研究生的學習階段,為攻讀相關的碩士、博士學位打好基礎。

  除強基計劃外,一批國內高校也在探索多種多樣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

  「去年,中大強基計劃9個學科共招收了150名學生。」中山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羅晶表示,中大堅持「五個融合」促進一流人才培養的理念,目標培養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她介紹,中大的物理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歷史學4個基礎學科也於今年入選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已經遴選了62名優秀學生開展重點培養。

  同濟大學探索大類招生的人才培養模式,新生第一年不到任何一個專業學院,而是在新生院的9個學堂中開展寬口徑的學習,完成第一年學業後才安排學生確認主修專業。針對優秀人才,該校還設置有基礎學科拔尖班、榮譽計劃等多維度、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聚焦新高考改革下的學段銜接

  廣東新高考改革後的首批高一學生於2018年秋季入學,將於2021年參加高考。這場綜合性改革如何平穩過渡、將取得什麼樣的效果,成為考生、家長和教育主管部門共同的關注點。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辦主任趙紅茹認為,新高考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合理成材,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材和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關鍵在於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可能性。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做好高中和高校間的學段銜接。」

  新高考改革下,首選物理科還是歷史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填報專業時的可選擇範圍,這成為研討活動中的熱門話題。在武漢大學公布的2021年擬在粵招生專業中,有31個專業首選物理、7個專業首選歷史,首選物理或歷史的則有12個。

廣州市執信中學黨委書記陳民作主題發言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有的學生到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的職業規劃或者興趣點是什麼。這是對人才的最大浪費。」廣州市執信中學黨委書記陳民說, 「如果說學生和專業的關係是一段婚姻,那麼『包辦婚姻』是肯定不會幸福的,雙方一定要有更多的接觸。這就凸顯了高中階段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浩介紹,為了做好高校與高中間的人才培養模式銜接,該校探索開展創新訓練項目,通過項目牽引、資源融合、課程共建,實現高校與高中之間共享導師,共建平臺與實踐基地,實現對學生的聯合培養和聯合考核。

  【記者】鍾哲

  【圖片】梁鉅聰

相關焦點

  • 強基計劃「遇冷」是什麼意思?「強基計劃」出現缺額主因有3個
    最近,由於部分學校的「強基計劃」出現招生未滿員的現象,「強基計劃」遇冷一說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強基計劃」需要嚴格的審核,據了解,「強基計劃」報名學生的人數有100萬還多,最後卻只招收了6000名學生。
  • 「強基計劃」強調啥?志向、興趣、天賦!
    17日至18日,由省教育考試院主辦,星海音樂學院、省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承辦的廣東新高考和強基計劃政策研討活動在廣州大學城舉行。來自全國「強基計劃」36所試點高校的專家學者、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我省部分高中相關負責人等110多人參加了研討。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被稱為強基計劃。這也意味著2020高考強基計劃將實施,那麼,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
  • 強基計劃是什麼?誰能考?怎麼報?
    強基計劃作為2020年新出爐的升學政策,自出臺以來,便受到了考生和家長的重點關注。強基計劃作為高校特殊類型招生重要形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考生上名校的路徑。雖然很多考生和家長都較為關注,但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強基計劃並不完全不了解,什麼是強基計劃?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 清華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綜合能力測試準考證開始列印!24所強基高校...
    圖1:為清華強基免機考準考證自主選拔在線溫馨提示:清華2020年強基計劃初審結果分為優秀、良好、通過3個等級,其中初審優秀的考生免筆試。初審通過的考生筆試通過後進行面試。特別提醒,如果高一高二的考生有機會參加清華的各種體驗營,建議抓住機會,儘量參加。
  • 上海交大強基計劃:六大優勢學科 計劃招生210人
    上海交大強基計劃:六大優勢學科面向「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中新網上海5月8日電 (盧思語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8日發布消息稱,該校「強基計劃」計劃招生210人,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
  • 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有何區別?新高考下,你必須了解!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作為兩種重要的高考輔助手段,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想知道兩者有什麼聯繫與區別。高考君整理了兩者的區別,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看兩者區別之前,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
  • 取代自主招生的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意思
    強基計劃上線有一年的時間了,各位熟悉這種招生方式了嘛?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說說強基計劃的由來、目的和意義。強基計劃全稱叫「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一句話解釋它的意思: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者基礎學科拔尖的同學讓基礎學科發展的更大更強。
  • 中山大學發布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招生計劃150名
    一、招生對象及報名條件  在我校安排強基計劃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並有志於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高考成績優異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報名。  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 強基計劃|一句話讀懂36所強基高校特色!建議收藏!
    強基計劃對於部分學霸來說,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逆襲」機遇。 2020年被稱為強基計劃的「元年」,很多家長和考生,對強基計劃還很陌生。今天高考君為大家帶來的是強基計劃36所高校及招生專業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36所強基院校層次
  • 「強基計劃」熱點問題快問快答(下)
    Q11:強基計劃綜合成績如何計算?A11:強基計劃改變原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做法,高校將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折合成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綜合地評價。
  • 中山大學強基計劃啟動:9大專業招150名學生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經批准,我校2020年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中山大學強基計劃」,以下簡稱強基計劃),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 多少分可以報強基計劃?2020山東強基錄取分數線曝光
    自主選拔在線團隊推出了山東省2020年強基計劃錄取數據,一起來看看強基報考都有哪些規律技巧可循。強基計劃在山東錄取多少人2020年強基計劃總招生計劃約6180人,山東作為教育大省,生源優秀,2020年共有35所強基院校在山東計劃招生336人,佔據總人數的5.4%,且實際錄取人數為265,錄取完成率約為
  • 「強基計劃」來了!教育部將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也稱「強基計劃」plan for strengthening basic academic disciplines),這一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serving the country's major strategic needs and at the same time have
  • 近日熱詞「強基計劃」英語怎麼說?你也可以來試試
    「強基計劃」橫空出世,它不僅作為一項重大招生新政策萬人矚目,同時也作為一個新詞彙刷爆眼球。然而,當查詢相關的英語資訊時,你會發現相應的信息只有幾條,而且「強基計劃」的英語翻譯還不太一致。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強基計劃」應該怎麼翻譯成英語吧。
  • 高校綜評、強基校測面試答題技巧及禮儀,考前必看!
    2020年高校綜合評價校測考試陸續開始。不論是綜合評價還是強基計劃,面試是常用的考核方式,也是考生比較不熟悉的考試形式。強基計劃平臺整理高校面試策略及注意事項,供參考。
  • 清華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強基計劃2020年5月7日 清華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2.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
  • 上海交大「強基計劃」啟動招生 兩類考生可申請報名
    人民網上海5月10日電 2020年教育部出臺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也稱「強基計劃」),此次上海交通大學作為試點,獲批專業涵蓋六大優勢學科,包含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科學和工程力學。
  • 強基計劃vs綜合評價,該怎麼選?有什麼不一樣?
    綜合評價高校層次豐富在實施高校方面,強基計劃高校均為雙一流A類高校,而開展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層次較多,並且以省屬重點高校和創新型高校為主。目前,江蘇、山東、浙江三省為綜合評價大省,我們不妨來看看三省綜評招生院校有什麼樣的特點。
  • 中國這批最牛高校強基計劃招生,分數相同體育成績好優先
    點擊標題下「體育課」可快速關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高華生最近一段時間,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為廣大高考學生和家長所關注。全國不少強基計劃高校2020年招生簡章也陸續發布,很多人發現,包括清華、北大、浙大、復旦等國內最牛高校招生計劃中,體育測試是必考項目,而且和高考招生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