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們的故事,兩個女王,六個皇后,其中竟包括中國人!

2020-12-23 桃花石雜談

對於歐美世界有些了解的朋友,估計對伊莉莎白(Elizabeth)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這裡面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現在英國的女王就叫伊莉莎白。而且在歷史上,伊莉莎白還是另外一些著名女性歷史人物的名字,甚至中國歷史上也曾有一位「皇后」曾經叫過「伊莉莎白」。同時這個名字在文學裡也非常受歡迎,比如分別在英美經典文學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的《傲慢與偏見》和《小婦人》裡,其女主角(之一)都叫伊莉莎白。那麼伊莉莎白這個名字究竟有什麼淵源,它又有什麼有趣的歷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伊莉莎白」家族的故事

其實本小節要講的主要不是人,而是「伊莉莎白」這個名字本身的故事。但桃花石雜談在這節的標題裡用了「家族」這個詞也不是要誤導大家,而是因為「伊莉莎白」這個名字在出現之後,其實在歷史長河裡曾經衍生出無數種寫法和念法各不相同,甚至彼此看上去完全不一樣的名字。

《聖經》故事畫,右側女性就是以利沙伯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伊莉莎白」(Elizabeth)這個名字是源於《基督教聖經》,其最初的形式是古希伯來語裡的名字以利沙伯(Elisheva),而這個名字的含義是「神即誓言」或「神即充盈」的意思。因為從公元4世紀到公元16世紀之間,基督教在歐洲佔據了統治地位,歐洲各國都有大量常用的名字來源於《基督教聖經》,所以在這一點上,其實「伊莉莎白」這個名字倒是沒有太特殊的地方。

而因為歐洲各國語言不同,而且使用的都是拼音文字,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即使是有相同起源的名字,在不同歐洲語言裡也都會根據當地語言的發音特點,產生不同的形式與寫法。比如伊莉莎白這個名字,在近代仍然通行的歐洲各種語言裡,也產生了諸如Elika(艾麗斯卡)、Elizabete(艾麗薩貝特)、Isabel(伊莎貝爾)、Isabella(伊莎貝拉)和Elizaveta(艾麗薩維塔)等等主流形式和其它更多非主流形式。

西班牙國母伊莎貝拉女王也算是伊莉莎白

同時,因為在近代使用相對較短的名字在歐美也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所以「伊莉莎白」這個相對比較長的名字又衍生出了一系列縮寫形式。這些縮寫名字也成為了近代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的名字,比如將其前段省略,只保留後段的Beth(貝斯)、Betsy(貝特茜)和Betty(貝蒂)等,還有將其後段省略,只保留前段的Elisa(艾麗莎)和Elsa(艾爾莎)等,以及將前後都做部分省略,只保留中段的Lisa(麗莎)、Liz(麗茲)和Lizzie(麗齊)等等。

巴西日裔歌手小野麗莎名字也是伊莉莎白

而說完了歐美語言裡的淵源和各種形式,我們再說兩句「伊莉莎白」這個中文譯名。可以說國內的許多朋友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其實也跟這名字的翻譯方式有關係。桃花石雜談在之前的一些文章裡曾經談到過,在晚清到民國時代,中國曾經出現過一種要把外國人名翻譯得像中國人名的風潮,特別是外國名字的第一個字,都要用《百家姓》裡有的字來翻譯。這個「伊莉莎白」雖然是名不是姓,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其實也是按照這種「規範」來翻譯的,所以它的第一個字「伊」其實也是從《百家姓》裡引用的(在《百家姓》裡排第239位),後面幾個字的音譯也是考慮到了讓它更像中國人名這個觀念,所以從音譯角度其實也不太準確。如果按照現代規範的音譯,Elizabeth這個名字其實翻譯成「埃麗薩貝斯」才是比較準確的,不過如果真這樣翻譯,可能記住這個名字的人就不會這麼多了。

伊莉莎白們的現在與過去

前文已經提到,伊莉莎白這個名字有許多變體。也就是說一個正式名字叫伊莉莎白的女孩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即可以被稱呼全名,也可以被別人稱呼為艾麗莎、貝蒂、麗莎、貝特茜等等等等形式不同的名字,所以其實它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重名的。另外因為這個名字有4個音節,所以它會顯得比較莊重,同時又不會長到讓人感到繁瑣,所以這個名字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是西方國家很受歡迎的女性名字。

根據美國的姓名統計,伊莉莎白這個名字在1925年到1972年曾經成為唯一一個每一年都排名前10的女孩名字。在2007年,它也在當年新生兒名字排名中排在了第10位。而在過去100年中,它則是排名第25位的女孩名字。另外在加拿大、澳大利亞、英格蘭和威爾斯等地,伊莉莎白也長期是排名前50的女孩名字。而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伊莉莎白的俄文形式艾麗薩維塔(Eлизaвeтa)在過去10年當中也成為了排名前10的女孩名字。此外,這一名字在愛爾蘭、蘇格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女孩名字。

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而這種情況當然也不是近代才有的。在歐美地區,伊莉莎白這個名字早在中世紀就已經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名字,所以在歷史上的歐洲,曾經有過上百位名叫伊莉莎白的名人,其中包括至少5位皇后、兩位女王、39位王后和其它一些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定痕跡的名人。當然在這些名人裡,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了。她從1952年成為英國女王到現在已經在位68年,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可以說她本人已經成為了英國王室的象徵。

而她被稱為伊莉莎白二世則是因為在她之前,英國還曾經有過另外一位名叫伊莉莎白的女王,也就是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一世在公元1558年到1603年期間在位,在此期間她在英國確立了新教的國教地位並擊敗了西班牙,使英國逐漸成為了歐洲第一強國,因此在後來也她曾被稱為好女王貝絲(Good Queen Bess),貝絲也就是伊莉莎白的另外一個簡稱了。

對英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伊莉莎白一世

而在歷史上五位曾經叫伊莉莎白的皇后裡,其中一位就是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母親。這位皇后伊莉莎白是英王喬治五世的皇后。這裡稍微離題說一下為什麼英王喬治五世的妻子能被稱為皇后而不是王后。因為當時英王還兼任印度等地的皇帝,所以他其實也有皇帝頭銜,因此他的配偶可以被稱為皇后。此外,神聖羅馬帝國、沙俄(兩位)和奧匈帝國在歷史上也都曾經有過叫伊莉莎白的皇后。

《傲慢與偏見》女主角伊莉莎白·貝內特

也許是因為眾多貴族女性都曾經使用過伊莉莎白這個名字,所以在近代英美等國的文學作品裡,其實也出現過許多名叫伊莉莎白的主角。比如前文提到的《傲慢與偏見》和《小婦人》中的女主角。這類角色通常都是或者機智、聰慧,或者善良、溫婉,可以代表著當時價值觀中的正面女性角色。包括在早期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中,儘管小說本身異常黑暗詭異,但其中名叫伊莉莎白的角色仍然是一個美麗、溫婉的形象。儘管並非所有名叫伊莉莎白的文學形象都是正面形象,但說多數是這樣是沒有什麼疑問的。而這些文學形象可以說也給許多人心目中「伊莉莎白」這個名字的特殊地位進一步加了分。

中國「皇后」伊莉莎白

看到這裡,肯定許多朋友已經著急了。桃花石雜談你標題裡說還有個中國「皇后」叫這名,她究竟是誰呢?現在咱們就來說說這位叫伊莉莎白的中國「皇后」。不過估計許多朋友已經發現了,桃花石雜談在說這位中國「皇后」的時候,總是打上了引號,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她雖然有過皇后的尊號,卻並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國皇后。

婉容與溥儀的合影

因為她就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婉容。雖然溥儀確實是末代皇帝,但因為她是在溥儀退位之後才成為「皇后」的,所以嚴格地說她並不是真的皇后。不過不管怎麼說,婉容確實是有過「皇后」這個頭銜,而且她也叫過伊莉莎白,所以今天我們也要稍微講講這位伊莉莎白的故事。

大家知道,溥儀和婉容都是生於1906年,兩人5歲的時候清朝就滅亡了。而在清朝滅亡之後,學英語一度成為了清朝遺留的貴族們流行的時尚。溥儀的英文老師莊士敦估計許多人都是知道的,而其實婉容在當時也有兩位自己專屬的英文老師,即伊莎貝·英格朗(Isabel Ingram)和米莉亞姆·英格朗(Miriam Ingram)姐妹。看到這可能有些朋友就想起來了,咱們剛才說過,伊莎貝(爾)(Isabel)這個名字,其實也是伊莉莎白的一個變體。但婉容叫伊莉莎白還不是因為這個英文老師。

婉容與莊士敦和伊莎貝的合影

根據流行的說法,因為婉容和溥儀都會英文,而且在婚後前兩年感情還比較好,所以婉容在這兩年裡曾經每天都給溥儀用英文寫便箋,而她當時的署名就是伊莉莎白(Elizabeth)。而她叫伊莉莎白據說是因為溥儀當時先給自己取了個英文名:他比較喜歡英王亨利八世,所以就給自己取了亨利(Henry)這個英文名。而婉容為了配得上她,就按照前文提到的伊莉莎白一世的名字,給自己取了伊莉莎白的英文名。

婉容也是伊莉莎白

1924年,美國《時代》雜誌曾經發表過一篇名為《民主黨人亨利》(Henry The Democrat)的文章,其中的「亨利」就是指溥儀。而在文中還提到說溥儀有一位漂亮的妃子,名叫伊莉莎白,那就是指婉容。所以婉容的這個英文名字可以說是實實在在地在英語世界使用過的。而且婉容當時還不光是在使用英文時用這個名字,有時還會用這個名字的中文譯文。不過當時她自己將這個名字翻譯成了「衣裡薩伯」,說起來婉容的這個譯名從音譯角度其實比「伊莉莎白」還更準確一些。

所以總體來說,「伊莉莎白」這個名字的起源其實並不算特殊,但這個名字相對比較長的拼寫使其在英語裡有了莊重的感覺,同時也使其變體眾多,從而使它成為了一個受歡迎的名字。而它在中國吸引到的關注部分原因則跟「伊莉莎白」這個譯名鮮明的時代特徵有關,所以在很多時候它顯得與眾不同,但這其實倒是有點誤會的意味了。

相關焦點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情人 英國女王們的純情與浪漫 下卦
    英國的女王不多,從治國到感情生活,個個都可圈可點。雖貴為女王,談情說愛卻都是真心流露,用情專一。伊莉莎白一世,一生未婚,以「童貞女王」著稱。25歲即位,長期周旋在歐洲強國之間,曾將政敵蘇格蘭的瑪麗王后囚禁至死,血洗愛爾蘭平定多次叛亂,冊封海盜德雷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不過只看女王的感情生活,卻更像是在讀一位小女子的愛情故事。
  •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她統治時期的6個關鍵時刻
    在其父親喬治六世國王去世後,現年25歲的伊莉莎白被推舉為王位,開始了跨越一個世紀大部分時間的重大統治。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的加冕典禮-1953年6月2日 在經歷著社會和政治變革的十年中,女王保持了繁忙的外交職責,包括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或西德)進行的為期10天的訪問,這是女王首次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自1913年以來為英國皇室成員。她的訪問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20周年,有助於象徵著兩國之間的和解,並承認德國重新崛起為歐洲和世界舞臺上的大國。
  • 伊莉莎白女王,凱特王妃,黛安娜王妃的最愛
    伊莉莎白女王 作為英國女王,收藏的珠寶奢華程度絕對令人嘆為觀止。軍官的後代最終決定拍賣這些珠寶,這枚特殊的王冠被女王的祖母瑪麗皇后買下。 皇冠最初是用鑽石和珍珠裝飾的,但後來又用翡翠妝點綴。 1950年代瑪麗皇后去世後,弗拉基米爾的王冠由伊莉莎白女王繼承。
  • 鑽石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她的國家
    連奧斯卡獲獎影片《女王》也沒有錯過這個故事,安排了一段有趣的對話。女王:「我犯了個低級錯誤,過河的時候把傳動軸弄斷了。」託馬斯:「您確定嗎,陛下?」女王:「當然,是前傳動軸,不是後面的,我的車是四驅車,別忘了戰爭年代我還是機械工。」但是,剛加冕的女王畢竟只有26歲,就如邱吉爾在聽聞喬治六世的噩耗後嘆息的那樣:「她只是一個小姑娘而已。」幸運的是,「小姑娘」遇到的是「鬥牛犬」。
  • 伊莉莎白二世:2021,英女王準備好了!
    且這樣的改動,並非孤例:伊莉莎白的父親喬治六世在位時,儘管他生於 12 月冬天,也仍然是選擇在 6 月作為國慶日。更早之前,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這兩位君王,也恰好都是 6 月出生……於是,英國以每年 6 月為國慶,就成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習慣,約定俗成。
  • 聊王室|女王也是普通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10大私生活真相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26年出生,她的父母是後來的國王喬治六世和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雖然她和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她們是在二戰的大背景下長大的。 1947年,她嫁給了來自希臘和丹麥的菲利普,菲利普最終被封為「愛丁堡公爵」。
  • 女王也是普通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10大私生活真相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26年出生,她的父母是後來的國王喬治六世和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雖然她和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她們是在二戰的大背景下長大的。1947年,她嫁給了來自希臘和丹麥的菲利普,菲利普最終被封為「愛丁堡公爵」。1952年,伊莉莎白的父親英年早逝,婚後沒過幾年,她就繼承了父親的王位。
  • 女王也是個職業,英國歷史上兩個最牛的女王作為同行,總要比一次!
    這一部《Victoria》,看名字就知道,講的是伊莉莎白的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故事。和《The Crown》倒是有點打擂臺的架勢。而伊莉莎白二世,2015年9月9日就打破了維多利亞的在位記錄,到現在超出了一年多啦。
  •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母親是唯一重要的角色
    女王的聖誕講話,桌上擺放著家庭成員的照片(GETTY IMAGES)伊莉莎白二世年幼時,英國國王,也是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由於個人感情原因放棄了王位,父親喬治六世臨危受命成為國王。1955年,女王一家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度假(British Pathé)在上任的前幾年,由於繁忙的政務和嚴格的王室規範,伊莉莎白二世幾乎只有在早餐和下午茶時間才能見到兩個孩子。
  • 方剛:兩個英國女王不同的情愛人生
    英國同時代的兩個女君王,有著不一樣的情愛人生。一個在倫敦執政,一個在愛丁堡當女王;一個終生「守貞」,一個半世「風流」;一個留下「貞潔女王」的「美譽」,一個於她所處的時代便被罵為「蕩婦」。    在英國旅行,無處不是伊莉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故事。雖然過去近500年了,她們的故事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
  • 玩轉歐洲的女人:伊莉莎白女王「婚姻外交」與英格蘭大國崛起
    正是英格蘭隔海相望的兩個強鄰:西班牙和法國。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還有一個分支,控制著名義上的神聖羅馬帝國和義大利北部地區。可以這麼說,只要兩家聯合起來欺負「無知少女」,伊莉莎白和她的英格蘭也就玩完了。不過好在,這兩家人存在利益衝突,不久前還在義大利打得不可開交,現下正怒目相對。此時,假如非要選邊站、抱大腿的話,伊莉莎白會選誰呢?
  • 聊王室 | 女王也是普通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10大私生活真相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26年出生,她的父母是後來的國王喬治六世和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雖然她和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她們是在二戰的大背景下長大的。1947年,她嫁給了來自希臘和丹麥的菲利普,菲利普最終被封為「愛丁堡公爵」。1952年,伊莉莎白的父親英年早逝,婚後沒過幾年,她就繼承了父親的王位。
  •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異地戀
    菲利普雖然百般不舍,伊莉莎白還是要離開的。就在喬治六世一家人駕駛著遊艇離開達特茅斯的時候,瘋狂的一幕發生了。就這樣,年僅18個月大菲利普在父母的陪同下和四個姐姐一起,被放在裝橙子的木箱中被運送到了英國軍艦上,逃出生天。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以婚姻為外交籌碼,打造英國黃金時代
    我們試著從她的成長經歷、兩個瑪麗的不幸婚姻、英格蘭的外交形勢三個角度做簡單分析。首先,從出身背景來看,伊莉莎白是亨利八世的小女兒。在她3歲時,母親安妮·博林被亨利八世以「通姦」等罪名送上了斷頭臺。當面對來自各個國家的求婚者時,伊莉莎白必須小心權衡其中的利弊,才不致讓自己重蹈兩個瑪麗的覆轍。因為她深知,婚姻不僅關乎自己的命運,也與英格蘭的未來息息相關。除此之外,關於伊莉莎白一世的身體狀況也有不同的討論。
  • 童貞女王伊莉莎白為何終身不嫁
    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女王之一,她在位時期勵精圖治,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使得英國走向強盛,為以後英國稱霸世界打下了堅實基礎,被尊稱為「賢明女王」。但是她終身未嫁,被稱為「童貞女王」。那麼伊莉莎白為何終身未嫁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皇帝的妻子叫皇后,女王的老公怎麼稱呼?這幾個叫法讓人不好意思
    皇帝的妻子叫皇后,女王的老公怎麼稱呼?這幾個叫法讓人不好意思文/楠楠似乎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很重視稱謂,但是有一個問題,讓很多人都疑問,「皇帝的老婆叫皇后,女皇行老公叫什麼?」其實看似簡單,卻很少有人能夠真切的回答,接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7個稱謂,讀起來讓人皆笑非涕,也感到很難說出口,也是因此,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想,也是五花八門,各有特色。
  • 「血腥女王」瑪麗一世:紅桃皇后原型人物,統治殘暴卻是可憐人
    紅皇后的腦袋和身體完全不成比例,性格暴躁易怒,動不動就要砍掉別人的腦袋。小編今天為大家講述的主人公,正是這個紅桃皇后的原型——瑪麗一世。歷史背景瑪麗一世是英國歷史上首位女王,曾經擔任英格蘭及愛爾蘭女王,也是都鐸王朝第五位國王。瑪麗的父親是亨利八世,母親是凱薩琳王后,雖然身份金尊玉貴但卻命運多舛。
  •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對英國意味著什麼 By 安德魯·羅伯茨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陛下的九十一歲生日剛過,在這個時間我們不妨探討一下,這位了不起的女性對英國、大英國協和全世界意味著什麼,原因又是什麼。中國自1911年就不再有世襲國家元首,所以中國人也許會覺得君主制和王位是荒誕的時代錯誤,但君主制在英國運作得很好,在另外十五個尊伊莉莎白二世為女王的國家也運作得很好。女王九十多歲了仍然身體健康,並且每年要出席三百多場公開活動,這很了不得。
  • 兩個女人的「20年戰爭」:蘇格蘭瑪麗女王與伊莉莎白的王冠爭奪戰
    兩個女人的爭鬥相持了近20年,難分勝負。16世紀後半葉的歐洲,有兩個著名的女王: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與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她們年紀相差9歲,是表姑侄的關係,時常有書信往來。兩位女王的一生因為「英格蘭王位」的歸屬權問題而糾纏在一起,她們不停地揣測對方的心意,陰謀、欺詐、詭計、囚禁、暗殺、間諜……這些名詞就像頭頂上的利劍,讓她們時刻保持著警惕。這是一場殘酷的政治遊戲,也是兩個女人之間延續20年的戰爭。
  • 秀恩愛甜蜜蜜: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73周年結婚紀念照公開!
    但是在新照片中,女王穿著Stewart Parvin的淡藍色雙羊毛縐紗連衣裙,以及由藍寶石和鉑金鑲鑽製成的菊花胸針。夫妻倆坐在彼此旁邊,閱讀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三個孩子製作的卡片。他們還有另外五個曾孫,包括:一歲的阿奇,蘇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兒子,現在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