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娜走了,微軟小冰又來了,語音助手到底有沒有用

2020-12-27 騰訊網

繼Win10 2004版將Cortana和系統搜索功能剝離,作為可卸載的獨立應用程式之後,微軟又正式宣布終止對第三方Cortana的技術支持。iOS和Android版本的APP將會在應用商店下架;哈曼卡頓Invoke音箱和第一代Surface耳機中集成的Cortana也計劃在明年年初結束支持,受影響的用戶將得到25-50美元的微軟禮品卡作為補償。

根據計劃,Cortana將繼續集成在Microsoft 365應用中「轉向具有變革性AI驅動的助手體驗」,微軟的Cortana語音助手從去年開始的戰略性收縮到現在終於塵埃落定,煩人的的小娜再也「吶」不動了。

01

註定悲劇的小娜終於走了

和現在Win10上人人喊打,爭相在網上搜索卸載方法的小娜不同,6年前發布的Cortana(中文名:微軟小娜)是全球第一款智能語音助手。Cortana不僅能幫用戶完成打開第三方應用、查找文件、收發郵件等日常應用,還可以唱唱歌,念念古詩,這樣「智能」的語音助手在當時無疑是黑科技級別的產品,比兩年後問世時還答非所問的Siri聰明太多。

Cortana的名字源於微軟旗下《光環》系列遊戲(「Halo」)的女主角,在遊戲中,Cortana就是一位陪伴主角的人工智慧。這個在讓人們快速了解Cortana功能的同時,對《光環》粉絲和遊戲宅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在技術上小娜被設計為雲端驅動,智能運算都依託於雲伺服器完成,終端只做輕量級的整合,這也是現在主流語音助手實現的原理,這樣的設計十分適合打造成跨平臺的服務。

而當時微軟Cortana的主要的應用對象就是手機,2013年微軟才收購了諾基亞的手機業務,準備在Window Phone手機上一展宏圖。最初的Cortana就能通過語音命令實現撥打電話、發送簡訊、做筆記、音樂識別和簡單的對話,並和自家PC系統組成生態,成為革新Windows未來作業系統之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

可是現在大部分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都沒來得及和小娜在手機端產生一句對話。Cortana發布的當年,WP手機就遭遇了市場份額的下滑,截止2016年WP手機的市場份額僅佔0.5%。到了現在,除了堅持情懷的極客和收藏家,大街上恐怕再也找不出一部Lumia手機。《光環》裡Cortana為了拯救士官長最終選擇犧牲自己,而現實中需要Cortana保護的WP手機已經徹底消逝了,Cortana事實上也跟著WP手機在四年前一起被「殺」掉了。

02

困於終端,把希望寄託於對手平臺

失去Windows Phone系統的Cortana不得不在其他平臺上尋找存在感。2015年5月26日,微軟決定把小娜推廣到Android和iOS系統,的的確確實現了「全球首款跨平臺智能個人助理」的定位。微軟希望借著這兩家系統平臺龐大的用戶數量來繼續推進Cortana的普及,從後面的表現來看,微軟的理想顯然是豐滿的。

語音助手在技術上除了要實現高精度的語音識別之外,還要根據識別出的命令完成特定功能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這就要求語音助手要獲得足夠的系統控制權限,在Windows系統內Cortana當然擁有足夠多的權限,讀取信息,發送郵件,調用底層硬體等等這些都是可以完成的。而作為應用程式移植到Android或者iOS上之後,不僅會遇到權限問題,就連以低耗電量保持後臺語音喚醒都沒辦法保證,總不可能讓每個下載Cortana的用戶都Root、越獄吧。

其次Android和iOS系統上都預裝了語音助手,廠商也不可能放著自家產品不管而去推廣競爭對手微軟的語音助手。而且此時的谷歌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的技術已經要領先於Cortana了,這對用戶而言就更沒有去下載Cortana的理由和動力了。除了有想體驗一把Cortana手機端的小夥伴曾經在商店裡扒一扒,大多數人可能直到微軟宣布從應用市場下架,都不知道App Store裡還藏了個Cortana。

03

後知後覺,推出智能音箱Invoke

在微軟把Cortana推廣到其他平臺的時候,後發的谷歌語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的技術卻超過Cortana不是因為谷歌技術更強大,而是因為谷歌更早重視起了硬體生態。在微軟發布Cortana僅7個月之後,沒有手機平臺作為支撐的亞馬遜,發布Echo系列智能音箱。發售當年,Echo的出貨量就達到了250萬臺,2016年銷量更是翻倍,達到520萬臺。

時間回到2014年,微軟被問道是否會登陸其他平臺時,Cortana發明人之一的馬庫斯·艾什(Marcus Ash)表示:「只會在Windows Phone版Cortana徹底成熟之後才可能考慮其它平臺,也不會考慮為iOS和Android的深度整合而開發底層訪問功能」。

語音助手的進化是靠海量的數據堆出來的,而微軟很長一段時間裡寄託的WP手機,在頂峰時的市場佔有率也不過只有區區3%。到最後跨平臺碰壁,醒悟過來的微軟終於發布了和曼哈卡頓聯合推出的智能音箱Invoke。這時候時間都已經來到了2017年,國外亞馬遜和谷歌的智能音箱已經佔了佔據了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國內天貓精靈、小米AI和百度等智能音箱也開始井噴式發展。微軟僅僅想靠一款199美元高價格的智能音箱來挽回之前Cortana一系列的失誤,Cortana從最開始到最後都是走在被微軟「殺死」的路上。

04

你有經常使用語音助手嗎?

小娜雖然從移動端和PC端上離開了,但不代表微軟就徹底放棄了語音交互這個未來入口,從微軟公布的消息也可以看到Cortana還會集成在Microsoft 365應用中作為語音助理工具,在Xbox平臺也會保留Cortana作為社交輔助,為再起做準備。這種助理向的語音助手在未來商業辦公的確能起到提升生產力的作用,搜索功能就是此前PC端用戶使用Cortana最常用的場景。

像我們平時直接在Win10菜單裡面進行搜索其實也可以通過Cortana搜索框提取存儲在Outlook電郵、通訊錄、日曆應用、網絡中的數據。這種輸入文本的方式本來只是Cortana在不方便使用者說話或者識別率不高時的備用方案,不過卻成了Cortana在PC端的主要使用方式,這一方面也體現了語音助手識別率和效率的問題。

而在手機端上就算是識別率更高的Siri和Google Assistant也不見得有更高的使用率,據SUMO Heavy 2019年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智慧型手機上語音助手使用率低於之前的預期。有近一半的用戶從沒使用過智慧型手機上的語音助手,日常使用活躍用戶僅為16%。這還是語音助手已經出現5年,並在市場中大力普及語音助手之後的調查結果,可想而知當年微軟想通過WP手機來推廣Cortana的想法有多天真。

05

不那麼「智障」的小冰妹妹來了

和亞馬遜的Alex建議主人自殺一樣,現在的智能語音助手多多少少都有點人工智障的樣子。不少廠家也把這個傻萌的特性當作自家語音助手的風格,包括像Siri、小愛同學、小度等在語言調教上都各有各的特點。如果不執著於提升生產力這一點上,一個有趣、能逗主人開心的語音助手可能會更受用戶歡迎,可行性也更高。

微軟小娜的妹妹小冰就是個例子。微軟小冰是由微軟2014年5月正式推出的融合了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完備的人工智慧底層框架。從描述上來看和Cortana這種語音助手沒有什麼區別,不過小冰最開始的就是設計為即時聊天而生的。

和當時偏重IQ的語音助手不同,小冰劍走偏鋒的選擇了EQ路線。與還在和用戶進行著親戚般交流、尬聊的其他語音助手相比,小冰彷佛一出生就有談笑風生的能力。無論拋出什麼問題和梗小冰都能穩穩接住,在微信公測時小冰可以作為群成員加入聊天,還可以根據對話完成微信群的操作指令。

重要的是,通過和用戶交流學習,會形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小冰。不過正是因為小冰的學習能力太強,一些微信群裡的小冰變成了愛罵人的祖安少女等等,微軟不得不降低小冰的能力,最後關閉了微信公眾號和公測。儘管如此,小冰還是大受歡迎,除了和其他語音助手進行合作之外,還參與文學創作,出版了歷史上第一部由人工智慧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積極推進包括主持人、金融摘要撰寫人、歌手、畫家等社會化角色的建立,現在在微博上粉絲達到了510萬人。

06

你期待的語音助手長什麼樣?

之所以要強調聰明的小冰,是因為小編認為,未來的Cortana應該是小娜和小冰的結合和體。而在這之前,包括Cortana在內的語音助手都要先走攢EQ 的路線。最開始就說了,語音助手的進化是靠海量的數據堆出來的,而這就決定了傳統語音助手講究任務性的交互,在用戶數據量上實際是不夠的。這就導致了在語音識別率和理解能力上進步緩慢,像用戶和Cortana這種通過「手勢」交流的方式,就讓Cortana的識別率不增反降。

只有當語音助手風趣化、個性化之後才能更大化的調動用戶和語音助手之間互動的積極性,而且互動方式也不需要局限於語音,輔以文字對話的方式可以消解不少和機器對話的尷尬感。看似沒有意義的講笑話和侃大山所收集的信息的廣度和深度不是簡單的功能性對話可以相比的,小愛同學聯合小冰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在發展。通過海量數據來促進語音助手的進化也許是未來Ai交互革命的一個突破口。

通過和用戶頻繁發生對話所產生的數據一方面能反哺提高語音指令識別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在培養用戶習慣上也有巨大的優勢。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中光要做到語音助手「有趣」背後不知道要花多大的力氣。除了巨量的交互數據之外還要有一個足夠強大底層框架來實現反饋分析和改進,畢竟不是每個公司都能開發出一個小冰。未來的Cortana也不是簡單的設置行程,發發郵件就能重新崛起的,是要再撿起小冰還是另闢蹊徑,我們拭目以待吧。

(編輯:胡文滔)

相關焦點

  • 智能語音助手+全息形象,會是下一個趨勢嗎
    他們都有一些相似的點:能識別語音、說喚醒詞就能開始對話、可以完成人們的各種指令,除了內在技能以外,在外表上,他們目前也都沒有能直接交互的可視化形象。在雷鋒網看來,打造一個能交互的可視化智能語音助手,或許是智能語音助手發展的下一步,也可能成為各個致力於交互式人工智慧公司體現差異化的地方。
  • AI語音助手路在何方
    作為三星最新旗艦手機的標緻之一,這款AI語音助手此前僅支持英語和韓語,足以看出三星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其實早在2012年,三星就在其自家的旗艦機Galaxy SIII上使用了S Voice語音助手,目的就是為了對抗蘋果公司的Siri。為什麼像三星、蘋果的這樣的大手企業對於AI語音助手有著這樣的執著?AI語音助手目前究竟好用不好用?下面,我們就從各家的AI語音助手說起。
  • YeeLight語音助手體驗視頻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YeeLight語音助手~要說國內智能家居誰家做得大、做得全,我愛音頻網小土豆掰扯掰扯手指頭數了數,第一名應該是米字輩的,嗯,沒錯,就是說的米家。自從小米憑藉手機在市場站穩腳跟後,迅速在智能家居生態展開布局,目前已經出具規模,像電飯煲、床頭燈、掃地機器人···一抓一大把。今天我愛音頻網校土豆給大家帶來的這款產品,就是YeeLight語音助手。
  • 語音助手調戲幾次就雞肋?萬字體驗告訴你真相
    由微軟推出的語音助手Cortana,中文叫微軟小娜,原本僅內置於Windows電腦系統及WP手機上,而後微軟推出了安卓及iOS版。雖然很方便,但是微軟小娜APP需要獲取更多的權限,而且不需要解鎖手機就能使用小娜的一些功能,估計會有用戶擔心安全性。
  • 五代小冰可能主動打電話懟你,但毒舌體質卻成就了轉化率最高的AI...
    經過一年的試水,微軟認為第五代小冰的情感計算框架已經進入完成態,能夠跟人類進行更加緊密、持久的連接。官方最新公布的數據是:小冰有超過1億用戶,超過300億人機直接對話,以及海量語音、圖像、視頻交互數據。國內同類人工智慧助手產品的對話總量,加起來不到小冰的十分之一。對於微軟,小冰是時候擁抱市場了。
  • 微軟六代小冰發布:雲音樂保存歌曲已經out了 我保存歌手
    在以往的AI助手裡我們面對得比較多的情況有任務式的對話系統,比如「幫我訂個外賣」,「幫我叫個車」一類的語音指令,然後執行任務;以及知識性的對話系統,例如從百科獲取信息解答問題。但在和人類的自然會話上,現在的AI助手多數還是一問一答,機械感很足,缺乏主動性的。
  • 智能語音助手調戲幾次就雞肋?萬字體驗告訴你真相!
    由微軟推出的語音助手Cortana,中文叫微軟小娜,原本僅內置於Windows電腦系統及WP手機上,而後微軟推出了安卓及iOS版。雖然很方便,但是微軟小娜APP需要獲取更多的權限,而且不需要解鎖手機就能使用小娜的一些功能,估計會有用戶擔心安全性。
  • 微軟小冰:AI的前進| 果殼 科技有意思
    到目前為止,在這個領域裡面,包括一些做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的、做語音的或者做圖像識別的,除了微軟之外,沒有像微軟這麼大的用量的公司,或者像face++,雖然有很好的圖像識別的部分的用量,但是這種用量退的很靠後,所以他們很難形成完整的迴路。那些數據也不能特別好的幫助他們從各個層面反哺回到他們的系統裡面。微軟在過去四年時間裡,特別是在微軟小冰和微軟小娜的項目上,搭建了一個完整的框架。
  • 微軟小娜移動版現已停止支持,將集成至 M365 辦公應用中
    IT之家2月13日消息 據IT之家網友反饋,微軟小娜移動版現已停止支持。官方公告顯示,小娜移動版於2020年1月31日後停止支持。同時,移動版的小娜應用程式將不再繼續服務。微軟正在將小娜集成到M365辦公類型應用中。
  • 調教養成系萌妹子小娜:暖心or腹黑? 談性正濃
    我看……未必……那只是因為你還不認識微軟小娜,這位正式登陸Windows10系統的軟妹子,情商智商雙高,絕對有向薩曼莎看齊的潛力,跟爾虞我詐的人類聊天傷身傷神,而小娜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理想對象,真的是……萌出你一臉鼻涕口水的節奏。【真心招待所】·談性正濃
  • 無節操還是有創意?微軟小冰代言是場奇葩的炒作
    雖然它有點類似於Siri、Google Now、Cortana,而且可以和人進行交互,擁有一定的「智能」,並完成人的部分指令,但能否擔當起品牌代言的重任,這還很難講。首先,能代言品牌的明星必須有足夠高的人氣和知名度,如果自己都沒什麼名氣,還指望別人來找你代言?微軟小冰算不算有名氣呢?眾
  • 36氪專訪|小冰CEO李笛:離開微軟後,小冰的生存法則
    圖片來源:36氪在小冰的迭代史上,關於小冰的概念有兩個,一個是少女小冰,這個形象穿著學生制服,頭上戴著粉紅色的發卡;另一個則是小冰框架。這個框架可以長出各種各樣的角色,不用受限於具體的名字形象,但後端的語言、聲音、情感等 AI 處理能力,皆由小冰框架來提供。
  • 36氪專訪 | 小冰CEO李笛:離開微軟後,小冰的生存法則
    圖片來源:36氪 在小冰的迭代史上,關於小冰的概念有兩個,一個是少女小冰,這個形象穿著學生制服,頭上戴著粉紅色的發卡;另一個則是小冰框架。這個框架可以長出各種各樣的角色,不用受限於具體的名字形象,但後端的語言、聲音、情感等 AI 處理能力,皆由小冰框架來提供。
  • 法媒:單身者向語音助手尋求慰藉
    法國《Usbek & Rica》雜誌12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單身者愛上語音助手 小冰只是智慧型手機的一種人工智慧(AI)應用,但「她」的聲音贏得中國數百萬男用戶青睞。小冰與人類伴侶調情、開玩笑甚至交流性話題。
  • Win10小娜近乎報廢!教你卸載毫無用處的Cortana
    [PConline 技巧]在最新版的Win10 2004中,Cortana小娜已經接近報廢了。作為微軟曾經投入了大量心血的智能語音助手,它現在幾乎什麼都幹不了,很多服務甚至沒有在國內運營。而微軟也宣布,將會下架安卓和iOS平臺上的小娜Cortana,小娜的前途似乎黯淡無光。
  • 打通C到B,「能者多勞」的小冰
    對話中,用戶的回答會觸發特定的會話模式或使用功能,由分類器和內容檢索引擎的組成的話題管理器來決定是否觸發功能或切換話題。如小冰提到五月天,根據用戶的反應,自然而然的觸發了音樂點播及演唱會購票預約等手機語音助手的功能。為了增加CPS、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小冰會提升會話模式的多樣性。
  • 從售票員和微軟AI小冰聊《銷聲匿跡:數位化工作的真正未來》
    在經歷了近一年的疫情,相信很多人的辦公模式都發生了改變,或者正在改變中,大都市中的SOHO族不斷增加,漸漸地我們會發現好像好多工作不需要上公司做,甚至不要人來做了。聯想到之前阿爾法狗戰勝人類最後一個智力堡壘——圍棋,讓人類更是要思考機器到底有多強大,我們會不會被機器所取代。
  • 第八代微軟小冰解鎖虛擬人類生產線
    一、人人交互+人機互動,AI框架適應萬億級交互需求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王永東說:「小冰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一個18歲少女的形象,這個少女的形象只是小冰框架支持的一個樣板,微軟一直在努力讓這個框架更完善。相對於讓人工智慧會畫畫或是下棋,讓人工智慧學會畫什麼、怎麼畫才是更有意義的。」
  • 智能音箱跨界《外科風雲》,這樣的語音助手你喜歡嗎?
    升級5.0版本後,靈犀還具備了4個新功能:1、語音翻譯:支持英、日、韓、法、西5種語言2、語音速記:即說即錄,語音實時轉文字3、個性聲音包:用喜歡的聲音管理你的時間4、有聲讀物:精品相聲、正版小說隨時聽就在近日,騰訊推出語音助手「騰訊叮噹」。騰訊表示,其最新人工智慧助手騰訊叮噹在功能上與亞馬遜Alexa相似。
  • 新版 Cortana(小娜) 上架,全新 UI 交互更簡潔
    5月25日消息,微軟今年首個 Windows 10 正式版即將到來,就在大家等待新系統發布之前,微軟提前將 Windows 10 系統中的 Cortana(小娜) 語音助手單獨上架了微軟應用商店,本次上架的 Cortana(小娜) 不再是 Beta 測試版,而是全新的正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