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漫《大聖歸來》橫空出世,一舉拿下9.56億票房,開啟了國漫的崛起之路。再後來無數國漫作品如雨後春筍,像16年的《大魚海棠》,17年《大護法》,18年《風語咒》,包括19年初的《白蛇:緣起》都曾引發無數熱議,然而都還是沒有超越《大聖歸來》這座五指山。直至今年的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評分8.7分,上映僅不到兩個小時,票房就破億,在各大社交平臺引起現象級討論,諸多網友更是自願充當水軍,極力安利這部影片。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故事讓一部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呢?我安耐不住好奇心去電影看了。看完發現電影院裡的觀眾和我一樣,都是忍不住的熱淚盈眶。這是一個老少皆宜的,關於偏見,屈從與鬥爭的宿命故事。電影以超出預期的精良製作,融合中國風與當代消費特色的精巧構思,喜劇式的劇情推進與臺詞設計,嚴肅宏大的主旨與悲劇式的結局同時進行,熱血爆裂又娓娓道來,帶給觀眾們一場觸及心靈的視覺盛宴。
電影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卻與跳脫出原本的設定,賦予了更加新穎的意義。哪吒與敖丙,一個是魔丸一個是靈珠,一火一水,一囂張一內斂,一「惡」一「善」,兩者對立又統一,共同演繹孤獨與不甘。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哪吒生來就是魔丸,自出生就飽受非議,陳塘關的百姓把他當妖怪,不曾想過哪吒也還只是個不諳世事的孩童,他試圖融入大家卻被報以冷眼和敵意。哪吒被百姓的舉動冷了心,自暴自棄的當起了人們眼中的小妖怪,但他心中光明向善的一面卻從未被磨滅。親情的分量,難以丈量父親李靖身為陳塘關總兵,一面是百姓的安危,一面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實在難以抉擇。他最終還是力排眾議,保住了哪吒。得知哪吒身上的天劫咒會使哪吒活不過三年,李靖決定去請天尊解咒,卻意外得知解咒的辦法唯有至親之人代替哪吒赴劫。哪吒生辰宴上,李靖給哪吒帶上了替哪吒遭劫的「平安福」。
哪吒得知後,叩謝父母恩情,他自己的命自己扛,絕不要連累別人,說著讓別人不許哭,自己卻忍不住落下了淚。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哪吒鬥爭的決心都讓人為之動容。朋友難得,一個便也足夠哪吒和敖丙不打不相識,人生在世真正的朋友能有幾個?敖丙肩負龍族復興的重擔,沒日沒夜的修煉,哪吒更是在偏見與敵意中長大,孤獨的兩人很快就引為知己。天下間大概只有他們最能理解彼此。因為是朋友,所以我願意違背師父和父親救你性命;因為是朋友,所以我願意留你一條生路;因為是朋友,這命運我願意和你一起扛。若命運不公,就和他鬥到底哪吒這一生,始終在鬥爭。與成見鬥,與早已註定的命運鬥。別人說他是小妖怪,他便偏要成為斬妖除魔的大英雄。
命運說他活不過三年,他就偏要以身抗雷霆,擊退天劫。不認命,是他一生的寫照。《哪吒之魔童降世》,實在是一部受眾廣泛的電影佳作,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都能在其中獲得屬於自己的快樂與感動。正如主題曲中唱的:「腳踩星河踏月,不懼萬敵我在」。希望國產動畫可以在世界動畫界殺出重圍,再現當年風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