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哭,背後原因你知道嗎?家長應該怎麼做?

2020-12-27 殷永勝家庭教育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太容易哭,不管大事小事,還沒怎麼說她呢,就開始吧嗒吧嗒掉眼淚,把家長搞得心煩意亂,甚至會大發脾氣,覺得孩子不勇敢堅強,尤其是男孩子,顯得沒有男子氣概。

但我們家長卻似乎沒有真正了解過孩子的想法:孩子為什麼會哭?他自己真的想哭嗎?

我們對此全然不知。其實我們很有可能錯怪了孩子 ,孩子很有可能是屬於「淚失禁體質」。

「淚失禁體質」近期被引起廣泛的討論,是源於最近熱播的一檔選秀綜藝節目《創造營2020》,裡面有個叫張藝凡的小姑娘,長相清純可愛,練習了多年芭蕾舞,舞蹈實力也不容小覷,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喜愛。但在節目中,當導師多次詢問還有誰沒上臺表演時,張藝凡才顫抖著舉起手,而在導師未出聲之前,小姐姐莫名就哭成了淚人,更是表明自己沒有能力去挑戰別人,也被導師黃子稻訓導了一番。

1淚失禁的原因

01一成長經歷,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等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得到的關愛不夠,需要更多關愛,因此容易展現這種保護策略;

02二是現實壓力太大,通過眼淚釋放壓力,嚴重時可能產生雙相情感障礙;

03三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氣質分類中的抑鬱質更接近於「淚失禁體質」,這一類型的人心思細膩、有豐富的想像力、情緒體驗深刻、缺乏安全感、比較悲觀、偏內向、不善交際。

2常用錯誤處理方式

針對這種類型的孩子,不少家長在孩子哭泣時,會採取3種錯誤的處理方式,快看看你中了幾條?

1)、責怪與評判:諸如「這點小事也哭,太懦弱了」的話,使孩子得不到家長的認同和安慰,不敢再在家長身上尋找依靠和支持,損害親子關係;同時,孩子會將「懦弱」之類的負面詞接納到潛意識中,降低自我價值感,缺乏自信。以後也很少會表達出這方面情緒,甚至導致長大後社交困難或自閉。

2)、錯誤轉移:很多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時會給他們食物來轉移注意力,這導致孩子成年後會習慣將食物或購物與解除痛苦的情緒聯繫,形成錯誤的壓力應對方式。這也是對孩子情緒的變相壓抑,剝奪了孩子表達情緒的機會。同樣會造成第一種情況的後果。

3)、推卸責任:「都怪同學不好,跟寶貝吵架」這樣的話,會讓孩子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導致孩子長大後遇到挫折時,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總是推卸給別人。會讓孩子不願面對負面情緒和吸取經驗和教訓。

3 正確做法

在孩子開始哭時,我們要平靜下來自己的情緒,留在孩子身邊傾聽,不打斷他哭泣,他的煩惱會隨著哭泣逐漸消散,哭泣也會隨之停止。原因是:哭泣能癒合創傷。由於你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排除受到傷害的感覺,提供他所需的支持,之後他會變得更堅強和自信,癒合孩子受到傷害的感情。

每次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哭泣,讓他能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逐步增強自己的自信,建立與周圍人的信任,日後形成良好的社交圈,「淚失禁體質」並不可怕~

相關焦點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孩子家長聽著孩子哭得太大聲,就想用更大聲去壓住孩子的聲音,從而制止孩子,可好像不怎麼湊效,孩子哭得崩潰,後來應該是孩子媽媽回來了,孩子才慢慢緩下來。 孩子媽媽說:「我也不知道孩子怎麼回事,動不動就哭,簡直說不得,昨天孩子寫字漏寫一個數字,孩子爸爸讓孩子補上去,可孩子不想他爸爸說他錯了,就哭了起來,太愛哭了,我也很苦惱,不知道怎麼解決?」 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孩子愛哭雖然是天性,但動不動就哭,可不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和家長關係大。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孩子剛斷奶她就拉著丈夫一起半工作半玩了,每次看到她發朋友圈基本都是不一樣的城市。而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後來過了一年多兩年,她來找我,說自己很後悔沒有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孩子不僅不和她親,還有點怕他們夫妻兩個,稍微嚴肅一點就眼淚汪汪的。所以有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和安全感的缺失有很大關係。
  •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動不動就說離家出走?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
    可是因為朋友的忽略,在這樣的階段裡,他仍然會給孩子安排一些事情,比如聚會,上課等,他明明知道孩子可能不喜歡,但是卻簡單地認為,她是鬧鬧脾氣,肯定還是會聽話的。孩子在青春期裡情緒不夠穩定,經常會不受控制地大喊大叫,甚至在面前父母的時候也無法很好控制自己。這就是因為他們內心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再加上自我價值調節與控制的能力比較弱,所以才會出現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的局面。青春期孩子情緒多變的背後,離不開家長的疏忽與錯誤引導,該如何解答青春期育兒這道命題?
  • 孩子6歲前,三個重要的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做你知道嗎
    @豆丁媽:「同學的女兒比我家寶寶還小好幾個月呢,可是同學家孩子都會說長句了,我家孩子只會叫爸爸媽媽,連爺爺奶奶都不會說,為什麼?」@冰冰媽:「我家冰冰才兩歲多,他的玩具別人動一下都不行,只要動了他的東西他就會哭個沒頭,即使給他放回去都不行,為什麼這孩子小小年齡就這麼固執呢?」……以上幾位媽媽反應的情況,都屬於孩子敏感期存在的問題。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一說就哭一碰就炸,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人難免總有七情六慾,高興快樂有時,悲傷憤怒有時,成年人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即使內心風起雲湧,也能保持表面的淡定自若,而孩子還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生起氣來,力量超過你的想像。孩子動不動就生氣、鬧情緒,他明明已經擁有很多玩具了,而且同款系列也有好幾個,但是帶他逛商場經過玩具區的時候,即使遇到同樣的東西,他還是想要擁有,對此父母是覺得沒有必要買太多的東西,因此就會給予否決。
  • 孩子被打罵後不哭不鬧,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你知道嗎?
    雖說孩子是父母的珍寶,但當孩子不聽話、做錯事的時候,父母可能就會著急、上火,有些家長一時間管不住焦躁的情緒,甚至會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孩子脾氣暴,直接跟家長頂著幹;有的孩子卻相反,既不哭也不鬧,臉上沒有一點表情。任性是孩子的天賦,當他們某一天變得打不哭罵不語,可能是因為他已經對父母失去了信任,而家長卻不明白。
  • 動不動就哭,「淚失禁」是慫還是病?醫生給出了科學的解釋
    簡直聞所未聞……動不動就哭,淚失禁到底是什麼鬼?「淚失禁」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無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淚。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容易流淚呢?比如看一場悲傷的電影,聽一首傷感的音樂,想起一件心痛的往事……感性的人、淚腺發達的人,就會止不住地流淚。
  •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01 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左右 到了兩歲左右,家長們會發現,家裡的乖寶寶忽然間變成了「小惡魔」,經常做一些讓人難以捉摸的事情,比如進門的時候非要自己開門;穿衣服只能是媽媽幫忙,別人幫忙穿了就哭;凡事總喜歡以「不」字開頭,最喜歡用「不」字來回應你的指令。
  • 孩子打人或被打了,家長怎麼做?
    動不動就給我或他爸一拳,昨天還發現咬了他爺爺,老人疼惜孩子一直說沒事,鬧著玩呢…可我看到孩子爺爺被咬的胳膊上那麼深的一個牙印,根本不是隨便咬著玩,就訓了孩子幾句,然後家裡人都護著說寶寶在玩。叨叨你說這是咋回事啊,怎麼才能教育好他不打人、不咬人呢?
  • 孩子動不動就要哭是為什麼?
    年輕媽媽:我不讓看電視他要哭、說話語氣重了點也要哭、我多誇了幾句別人的孩子,他也要哭。我真沒見過誰家的男孩子是像他這樣的,我都懷疑我養的是個女兒,真的要崩潰了!我輕輕笑了笑,很多年輕媽媽在面對自己的子女時,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困惑。我繼續問:那你怎麼做的?年輕媽媽:還能怎麼辦啊?要麼哄,哄不了就罵,罵了不聽就打。實在沒辦法了就跟著他一起哭。
  • 大部分寶寶喜歡被抱著,一放下就哭,背後的3點原因你知道嗎?
    很多孕媽會覺得,只要寶寶生下來就會輕鬆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都知道,大多數寶寶都喜歡被抱著,我們經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只要孩子的身體一粘到床上,就會立馬大哭起來,這是為什麼呢?大部分寶寶喜歡被抱著,一放下就哭,背後的3點原因你知道嗎?
  • 動不動就罵人?面對孩子「詛咒敏感期」,家長得先了解其發生機制
    最近剛好有假期就休假在家裡陪孩子,但是她發現之前很乖的孩子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爆出一兩句粗口。就好比最近她希望能讓孩子改掉挑食的習慣,所以讓孩子吃很多的青菜。但是孩子對這件事情十分的抗拒,在推拒之時爆出了一兩句罵人的話,朋友當時就愣在原地了。因為他們家裡的人都是很溫和的人,不會隨意爆粗口,她不知道孩子是從哪裡來的這些話。
  • 搞笑GIF:哭啥哭,投幣了才能動不知道嗎?
    大哥,你這女朋友要是不想要了,我可就撿走了你褲子這麼吊,你家裡人知道嗎?等等!我看見了什麼?1.孫悟空打妖怪時不小心把金箍棒弄丟了,於是孫悟空叫來了土地神,問道:「土地老兒,我問你,我的金箍棒在哪?」土地哆哆嗦嗦的回答:「大聖,你的金箍,棒就棒在配你的髮型。」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的案例,別毀了孩子
    有人說必須抱,孩子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做父母的怎麼能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卻不管呢?萬一哭出個好歹該怎麼辦啊!還有人說,要等孩子哭完了再抱,既不慣著孩子也給了他安全感。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家長究竟用哪種應對方法,才是正確的呢?
  • 動不動就哭,孩子性格太敏感怎麼辦?「高敏感」的孩子更有天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總是會有媽媽私信來問我,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哭,情緒敏感怎麼辦?在學校得不到表揚就哭,寫作業寫不完就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哭,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用哭來解決。
  • 四歲女兒動不動就哭,簡直快崩潰了,怎麼辦?
    四歲的孩子動不動就哭,一直哭,怎麼勸都不停,讓人煩躁崩潰。其實這種情形,在孩子的兩三歲的時候我們做媽媽的也經常遇見過,那時候她們還挺好哄,為什麼兩三歲哄停她們的招數,到了四歲就不靈光了呢?1.跟四歲年齡段孩子的特徵有關第一、情緒方面四歲這個年齡的孩子似乎一直處於緊張的情緒中。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扔東西?家長應該怎麼做?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扔東西?家長應該怎麼做?孩子也往往會用丟東西來告訴父母自己的不滿,或者用來威脅父母以獲取自己的滿足,所以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丟東西的原因是什麼。03孩子喜歡丟東西,家長應該怎麼辦?
  • 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辦法是和孩子親密的談心,及時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走出叛逆期,但是大多數孩子都是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模樣,絲毫不給家長機會。我們在考慮孩子的時候,也要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沒有用對方法呢?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隔閡,不信任自己。那麼各位家長在碰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呢?
  • 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所以在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大吼,孩子就只能哭著喊著「求抱抱」,背後原因真的太讓人心疼了。當孩子「求抱抱」,家長應該怎麼做?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求抱抱是什麼含義,是不希望媽媽生氣,還是不希望爸爸繼續說教,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將他們隨便扔下,說些傷害孩子的話。
  • 一哭二鬧三耍賴?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娃,到底應該怎麼治!
    一般動不動就通過哭鬧來解決問題的娃,年齡都比較小,心智發展沒有成熟,所以表達情緒的方式也很單一,就是哭。因為他們知道哭能夠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面對娃哭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呵斥打罵,讓他停止目前的哭泣狀態就可以了,而是要從更深層次去理解娃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