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味兒的暑假又快要到了,最喜歡暑假的當然是我們這些已經沒有暑假的社會人。除了冰棍、汽水、暑假作業,80、90後的共同記憶裡少不了每年的保留節目——各臺暑期聯播的《西遊記》。隨著「等等等等」的片頭曲,我們的暑假也就開始了。
熟悉《西遊記》的朋友,對紅孩兒這個生猛的小朋友一定不陌生。就是他的三昧真火,把我們的童年偶像孫悟空燒得灰頭土臉,這也是整部《西遊記》中大聖面對「妖怪」為數不多的幾次戰敗(回想一下,大聖可是大鬧天宮到玉帝都無可奈何,最後如來出馬才收了他)。
最後孫悟空搬來了救兵,紅孩兒被觀音菩薩套上金箍,收為了「善財童子」。這「善財」二字也不是吳承恩隨意杜撰,在佛教中是確有其人。《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有云:
豈知華嚴會上,善財以十信後心,受文殊教,遍參知識,隨聞隨證。末後至普賢菩薩所,蒙其加被開示,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普賢為其稱讚如來勝妙功德,令其發十大願王,以此功德,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據舊華嚴經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為福城長者之子,於入胎及出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湧現,故稱之為善財。
也許人人都想像善財童子一樣為所欲為,然而,發財容易守財難。根據統計,1/3的彩票超級大獎獲得者都在中獎後的5年內宣布破產。更別提經營不善、投資遇險、通貨膨脹,因此導致破產的富一代富二代們比比皆是。
既然一夜暴富並不是什麼好事,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徐徐圖之,慢慢積累財富走上人生巔峰?教育還是從娃娃抓起,從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理財教育,當不了富二代,我們還是可以考慮一下當富一代的家長嘛。
一個人的順利成長和成就取決於智商、情商和財商的高低以及它們的協同效應。很多人都會後悔,沒有在十多年前買很多房子,沒有在股市低谷時重倉買股票,沒有在比特幣起步時投資;而更多人則更後悔在股市高點時全倉殺入而被套牢,後悔貪圖高收益而投資P2P導致血本無歸。究其原因,無非是智商、情商和財商的失衡而已。
有人說,一個人一生面臨足以改變命運的投資機會可能不到七次。年少時,不懂,也沒錢;老了,時日不多,又變得膽小。因此同時具備這種意識和財力去付諸行動的真正機會,可能也就兩次到四次。而如果一個人早一些具備理財知識,訓練理財技能,從小的資金起步,慢慢培育理財的專業能力,就有可能多抓住幾次機會。
但是,在目前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孩子們幾乎全部著力於課本知識和智力的培育,情商和財商多是顧不上的。今天的中小學生,盲目消費和攀比的行為非常普遍;大學校園裡陷入非法高利貸陷阱的學生也屢見不鮮。他們一旦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成為月光一族甚至寅吃卯糧,也多是必然的。這些都說明了財商教育的嚴重缺失,深陷其中的個人和社會也早已嘗到惡果。
研究表明,中學階段是財商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人的金錢價值觀和消費習慣尚未形成,因此有規劃、循序漸進地進行理財教育,讓他們參與理財實踐活動,正確認識金錢以及懂得如何運用金錢的規律,是非常必要的。
大門口坐了一位慈祥的白髮老人。財靈滿臉歡笑,早就飄上前去。原來這就是聚寶盆的製作者——文財神範蠡,正是財靈的第一任主人。
只聽範蠡說:「要讓金錢王國的大門打開,你們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一種掙錢之道,並從我身上掙到錢。」
小夥伴們都沒想到這麼快就來了一個考驗,看來得動腦筋想想辦法了。
孫智聖腦子一貫轉得快,他趕緊跑到範蠡面前,說:「範老先生,您看,這大門周圍的地都有些髒了,我來打掃打掃。」說著,他直接從旁邊的樹上摘了些枝條,做成了一把掃帚,賣力清掃起來。十分鐘後,孫智聖打掃完畢,地面乾淨多了。
「不錯,小夥子真勤快,儘管是體力活,但好歹是一種掙錢之道。給你100元吧。」範蠡說道。
孫智聖顯然有些不滿意:「我這不是時間有限嗎?如果給我多一點時間,我可以試著發明出一個掃地機器人,這樣速度就快多了,我還可以申請專利賣給生產廠家,也可以掙錢呢。」
範蠡果然很認可孫智聖的想法:「不錯,你能想著去發明一個掃地機器人,還能想著去申請專利掙錢,我給你2000元。」
唐企僧的父親本就是一個企業家,因此唐企僧從小就對掙錢之道耳濡目染。他說:「剛才財靈帶我們了解了錢的前世今生,我們非常感興趣,也很有收穫,我相信別的小朋友們也會非常感興趣的。如果我把這包裝成為一項體驗活動,邀請倉頡大師和您作為講解人,向學生和家長推廣,應該會有市場的。此外,我還可以把它錄製下來放到網上去,也應該能推銷給更多家長和孩子。當然,我們也會給您和財靈相應的報酬。」
「這個主意不錯,能懂得把這包裝成一項商業項目來運作掙錢。如果最後能經營下來並掙到錢,這是需要一定經營素質的。這有5000元給你。」範蠡對唐企僧的想法很肯定。
最後就剩下善財了。善財說:「現在你們四人都拿到錢了,拿著也沒有額外的收入,不如交給我保管吧,我幫你們投資,如果掙錢了,我就只分收益的20%當作辛苦費,虧錢了就不收錢了。當然,如果你們不想擔風險,我也可以每月付你們0.5%的利息。」大家合計了一下,還是不錯的,都有些心動了。
範蠡看到這一幕,不待善財開口,就說道:「不錯,善財果真有理財意識,在我眼皮底下做起基金經理來了。不過,你拿這些錢幹嗎去呢?可別做虧錢的買賣喲!」
善財答道:「我可以把這些錢帶著進入金錢王國,我相信那裡投資機會多多。我可以趁金融危機時買一些被低估的資產;當然也可以放貸給那些需要用錢的人,並收取更高一些的利息。」
範蠡聽後說:「儘管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應該也還是可行的,也確實能讓金錢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我同樣給你5000元。」
這一關五個小夥伴就算順利過去了。之後,大家把錢匯總,統一交給了善財去投資增值。就這樣,善財成了掌管1.5萬元的小基金經理。
作 者:曾昭逸 著
培養財商,提升財力,適合全家共讀。
5個小夥伴,助你升級理財5境界;
12個投資品種,72般變化,識透方能進退自如。
- 版權資訊 -
編輯:何暢
觀點資料來自
《財遊記:善財童子理財取經故事》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