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出道,被稱為「新宿系」歌姬,因其歌曲中展現著物慾橫流的新宿生活。如她所言,「新宿的人們帶著社會的惡臭,自我厭惡的同時又拼命掙扎著要生存下去,想追尋到那種看不到的真實」。那時她的音樂風格主要以另類流行與搖滾為主,尖銳的吶喊像是某種刻意吶喊出的噪音,反抗著世界的黑暗與人性的醜陋。
但椎名林檎後來的音樂則逐漸展露出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根基,尤其自第三張專輯『加爾基 精液 慄ノ花』開始明顯地表現出爵士樂的影響。
自此,椎名林檎的音樂開始走向後期最為顯著的fusion風格,任何雜亂的風格元素在她的fusion思維中都能夠彼此融合,如調色盤一般呈現出她想要的色彩,紛繁多變,她像個肆意潑墨的藝術家,遊走於搖滾、爵士、流行、古典、電子之間。
這種音樂上的自由度與寬容度使她走出了一條特別的藝術道路,這種風格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極度日本——獨特、邊緣化、看似詭異怪誕,內裡又有強悍的技術支撐。
但椎名林檎的音樂最具魅力的地方還不在此處。她光怪陸離的音樂表象之下,還有著極為深刻、包羅萬象的內涵。
最新發行的《三毒史》是她文本概念上的巔峰之作。
「三毒史」,即封面上椎名林檎的形象,是一個天馬形態的妖怪。所謂「三毒」,即貪、嗔、痴,屬於佛教對人類痛苦根源的總結。
開場曲《鶏と蛇と豚》(雞和蛇和豬)即分別代表貪、嗔、痴。在《鶏と蛇と豚》的MV裡,展現了三毒史召集三毒,整個東京被黑霧籠罩,新宿之眼熄滅,三毒在不同的區域展開活動,蠱惑東京的市民,使其趨於癲狂。
細聽這首歌也很有意思,開場是佛經的念誦,古典氣勢的壓迫感讓人想到她的《Gamble》,她操著經電音扭曲後的聲音歌唱著人心底的貪嗔痴,是一首精彩而充滿懸念的序曲。
其後專輯就此主題正式展開。包羅萬象的曲風、包羅萬象的主題全被「三毒」這人世間的罪惡之源所概括了。她情緒即三毒的化身,散射成一張專輯裡激烈張狂的表達。
從音樂、視覺二方面來看這張專輯,都能找到豐富的趣味。
音樂上,專輯統一在椎名林檎多樣而絢爛的fusion視角之中。13首歌中包含了6首合作曲目。《獣ゆく細道》和宮本浩次合作,華美的弦樂與管樂交織下,有種big band jazz的旖旎華麗。《マ・シェリ》同樣爵士風味濃厚,旋律動聽而偏向抒情。《駆け落ち者》與櫻井敦司合作了一首另類搖滾,能聽到比約克式的神經質節奏實驗。《どん底まで》仿佛回到早期的她那種利落乾脆的搖滾風格。《神様、仏様》與向井秀徳合作,同樣是獨立搖滾風格。《TOKYO》又回到fusion風格,《長く短い祭》有fusion也有流行風味,《至上の人生》和《急がば回れ》玩的是經典搖滾,《ジユーダム》是俏皮可愛的pop風,《目抜き通り》回到華麗的jazz fusion,最後以《あの世の門》莊重的古典哥特風結尾。
視覺上,《獣ゆく細道》裡呈現了一個陰暗隧道中,一位落魄男子情緒逐漸失控產生幻覺的場景,代表嗔欲。
《長く短い祭》則表達貪慾——一女子因為對丈夫的佔有欲而將其殺害,在公園狂舞后被警察帶走。
《神様、仏様》裡,兩名高僧追捕「三毒史」,最後三毒史從高空處一躍而下,留下身穿的和服,自身化為虛空。
在視覺的呈現上,《三毒史》也有著統一的獨特美感,瀰漫著強烈的現實關懷與隱喻。
這就是她眼中的東京,這就是她眼中的日本。
嘗試解讀的話,可以說專輯的意圖或許是借「三毒」的主題表達世界的種種亂象,與人們的瘋癲、欲望。但封面的梵文字樣、《鶏と蛇と豚》和《神様、仏様》MV中出現的字樣,意為「色即是空」。最終,椎名林檎表達這些「惡」或許意在呈現出其荒謬之後,使人們明白痴迷三毒不過虛幻一場。
專輯以佛教典故為外殼,濃烈的現實關懷為內核,輔以多元而充滿創新、流動意義的音樂元素融合,呈現出了唯有椎名林檎才能做出的精彩音樂。她足夠獨特、足夠深刻、足夠標誌性。其意義已經超越了音樂本身,是真正的日本文化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