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看電影愛較真的兒的廖宇。
昨天上映的電影《熱血合唱團》是我見過所有演員不在線,包括劉德華,全部主創不過關,絲毫不考慮觀眾感受只顧自己瞎感動的PPT電影。目前居然有4.5分,說實話不到2分,還不如畢導的《逐夢》!
電影《熱血合唱團》
先說劇本,瞄一眼劇情簡介便知,核心故事嚴重借鑑了9.3分的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劇情簡介
電影《熱血合唱團》劇情簡介
因為不好界定,我就不說這到底是「借」還是「抄」了,大家自有判斷。因此我只能說該片「本土化」得非常成功,而這種「本土化」的成功卻讓這部電影格外地失敗。其實通過合唱這樣極具音樂藝術教育又有團隊協作教育的形式完成對學生的教育和心靈治癒這樣的電影立意很好,電影一開篇也借盧冠廷飾演的校長之口說出:
有教無類!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校長,盧冠廷 飾
說真的,看到這時我還是滿懷希望地等著被感動落淚的,因為心中相信,都臨摹了最起碼也得是照貓畫虎的樣子吧?結果隨著故事主線的展開,我確實哭了,因為已近花甲之年但依然帥得不要不要的劉德華出錢又出力所提攜的香港電影新人們已經不再有著當年高唱《獅子山下》奮發圖強的精神。
取而代之的是滿屏刺鼻的「精英」味,前幾分鐘MV式渲染劉德華所飾演的指揮家是多麼的國際化,身在美國指揮的都是洛杉磯學生合唱團,獲的都是國際大獎。
電影《熱血合唱團》
然後沒有任何緣由的就答應校長回港接手一群根本不愛音樂,由各個學校的「廢柴」學生組成的合唱團。當然最後這個「難以啟齒」的緣由被埋在結尾被當作一個懸念又震驚了我一次。
電影《熱血合唱團》
姑且不說為什麼所謂「救贖」那些所謂的「廢柴」學生們就必須用合唱團的形式?而且還是來自不同學校的,我只能強迫自己理解,劇情需要嘛。但你至少也得在故事中找個合理動機吧?最後只好由出錢出力的劉德華站出來,像廣告語一般地說出:
不是你們選擇了音樂,而是音樂選擇了你們!
電影《熱血合唱團》
看,每一個劇情推進都像極了有著優美文案的PPT圖片。
如此,熱血合唱團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成立了,而且為什麼叫熱血也沒交代,仿佛把「熱血」二字立出來觀眾們自然而然就會熱血沸騰了。
電影《熱血合唱團》
比觀眾更早熱血沸騰的應該是編導人員,合唱團成立了,參賽的目標設立了,劇情開始以展現分支人物推進,通過合唱團的成員帶出其糟糕透頂的原生家庭情況以及有苦難言的自身問題。像小學生作文一樣規整:
女生A自閉,整天對著水瓶發呆和發出怪聲;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女生A(右)
女生B花痴,缺愛,整天想著談戀愛,失敗一次就自殘一次;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女生B
女生C迷戀二次元,全家幾口住在狹窄的劏房,老爸懶惰酗酒懶得去工作;
男生D是富二代學霸,被富豪父親逼的壓歷山大;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男生D
男生E是愛打架的學渣,父親家暴母親;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男生E
男生F是個口齒不清的媽寶男,還有小偷小摸的毛病;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男生F
編導想像《歲月神偷》似的展示香港眾生群像,最後卻弄成了擺拍PPT配音樂,以至於我能記住的這6個支線人物的交代都是極為形式化和浮於表面的標籤化。
最可悲的是,開始練合唱後所有的問題和矛盾都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電影《熱血合唱團》
指揮家給了A一杯水,她的自閉症好了,而且極具唱歌天賦;
指揮家對B說:生生是要自己把握,她就不自殘了;
不知為何,C的爸爸不酗酒開始用心工作掙錢;
不知為何,D的爸爸帶他去英國等著上劍橋或牛津,結果最後又回港參加合唱比賽;
不知為何,E的爸爸也不家暴了;
指揮家要求學校給「慣偷」F機會,他再也不偷東西了;
隨著影片的尾聲,指揮家難以啟齒的秘密,回港的緣由終於由他親口說出,目的是為了教育這些孩子:
犯了錯就要勇於承擔!
電影《熱血合唱團》
他自己在美國酗酒造成車禍才不得已偷偷跑回香港接手合唱團的。現在,他要回去自首。
你也別問我為什麼?因為我也不知道,電影中一個個MV式的鏡頭晃過,原來灰暗的色調變得明亮一些,音樂變得歡快一點,仿佛所有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電影《熱血合唱團》
依舊那麼帥的劉德華卻掩蓋不住自己也略顯尷尬的表演,哪怕他那麼努力地去想搞好這部電影,無奈所有的演技都被尷尬的劇本和對白死死按在地上摩擦。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關禮傑
關禮傑飾演的丈夫家暴已然胖到沒人敢認的的李麗珍,那可是李麗珍啊!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李麗珍
還有臉部變形的孫佳君,瘦到脫相的謝君豪,頭髮鬍子都白了的吳岱融,盧冠廷......誠然,時代變了,他們也變老了,但是我不理解的是這部電影為何去無限放大了他們的老態?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吳岱融
哦,對了,還有內地演員鄂靖文,算了,反正她在電影中也是 No Body
電影《熱血合唱團》中的鄂靖文
當電影中,一群香港年輕人對著唱《獅子山下》的熱血合唱團扔易拉罐時我似乎明白了。當年聽著羅文的歌聲,白手起家,發奮圖強的香江人已經成為了過去,而現在香江的年輕人已經沒有了方向。正如這部電影,所有港片老人仍然發揮著自己熱血,但新人卻不知所云沉浸在自我感動中,再也不能產出香港黃金時代的影片了,只能拍出一部稀碎的PPT。
電影《熱血合唱團》
如果說這一段是導演的隱喻,那麼我認為這是本片唯一值得我認同的地方。另外,我也十分的同情劉德華,看得出他為振興香港電影已經盡力了,但天王也帶不動崩塌式的劇情(這部電影是由劉德華投資並擔任監製)。
電影中有個情節我覺得也可以看作是個隱喻,指揮家和學生們一起吃飯,華仔說:這裡面看樣子我最老,那這頓飯由我買單請大家。這不就像香港電影的新人們靠著劉德華的資源(大陸電影市場)用華仔請客的食材,卻拿出一道這樣的菜品。最後還得讓華仔買單。
電影《熱血合唱團》
看完這部明顯缺乏誠意的電影,我思前想後是否寫這篇否定該片的文章,因為一方面我能體諒劉德華的良苦用心,而另一方面我也對這樣的電影痛心疾首。直到影片結尾又一次PPT式的口號被男生F說出:
為自己熱血一次!
我的心涼得透透的,這樣的飯誰也吃不下去,即便天王請的也不行!天王老子來我也要說:
根本不好看!
電影《熱血合唱團》尬到極致的表演